社会心理学 Part 1 - 导论 & 社会思维

参考《社会心理学》 David G. Myers 第8版

社会心理学 Part 2 - 社会影响
社会心理学 Part 3 - 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 Part 4 - 应用

导论

是什么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

  • 人们如何看待他人(社会思维)
  • 人们如何影响他人(社会影响)
  • 人们如何相互关联(社会关系)

类似经济学等其他人文社科,社会心理学亦有些基于上面几方面的重要观点

  • 我们个人构建起社会现实
  • 我们天生具有的社会直觉是强大的,但有些时候是危险的
  • 社会影响塑造行为,比如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归属感、渴望得到他人的良好评价
  • 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
  • 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我们是社会、心理、生物的共同产物

社会心理学不同于社会学:

  • 社会学研究团体,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
  • 社会学较难控制研究因素来做实验,社会心理学则可以控制变量来模拟实验

社会心理学不同于人格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间差异,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因素
  • 人格心理学历史悠久,有诸多大师;社会心理学则比较年轻

另外不论是心理学还是别的学科,都是对一个事实的不同表述,每个学科都需要一些公设作为基础,它们之间没有高下之分。

价值观对研究的影响

直接影响来自于:课题选择、投身人群、实验目标等等方面。间接影响来自于:

  • 科学具有主观性,心理学则更是如此
  • 研究者在做价值判断时会受到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 当讨论从是什么变成怎么样时,就会把价值观纳入讨论之中

另外,特别澄清一个误解:社会心理学不过是常识而已嘛。社会心理学的结论往往简单易懂且贴近生活,所以会给人一种事后聪明型偏见。主要因为下面两点:

  • 心理学的高级结论往往正着说、反着说都有道理;就像谚语,比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听起来都对
  • 事先得知结论然后去理解和通过努力发现结论完全不是一回事;当你有上述偏见时,尝试把两个相反结论放在一起做个选择题就知道了困难程度了

如何研究

好的假设:1)为研究指出方向;2)探测新的研究领域;3)具有应用价值。

好的理论:1)能对大范围观察结果做总结;2)对我们证明修改理论、进行新探索、指出可能应用方向给出清晰的预测

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相关研究实验研究

  • 相关研究发生在真实情景中,易于进行,只能发现相关性,因为无法控制变量,因而无法证明因果性
    • 对实验对象要足够有代表性(随机抽样
    • 认真组织问题,因为问题的顺序选项编制措辞都会影响被试的反应
  • 实验研究通过在实验室控制自变量,从而探寻因果性
    • 同样需要随机分配 + 施加不同外在条件保证额外因素的干扰消除
    • 需要自设实验情景,有时会面临伦理道德问题

社会思维

自我

这一章主要讨论人们如何评价、认识自己,如何维持自尊,社会思维如何产生等问题。

焦点效应使我们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从而产生透明度错觉(实际注意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少)。

自我概念

自我的部分是自我概念的基础,自我图式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在世界的心理模板。自我参照效应让我们更好地以自我为中心组织记忆。同时,自我概念还包括我们想象中的自我

社会的部分同样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包括以下几点:

  • 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 社会同一性,即你身边的社会群体,诸如民族、信仰、性别等
  • 社会比较
  • 成功和失败经验。用积极的信息提高自尊会激发个体做出更大成就,全力以赴并取得了成功会使人感到更加自信有力。自尊不仅来自告诉孩子他们有多棒,还要让他们通过辛苦努力获得成功
  • 其他人的评价。与我们自我概念有关的是我们觉得他们如何评价我们,而不是他们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自尊,是我们对他人如何评价我们的监控并作出相应反应的心理学尺度

自我受文化影响也很深。西方更盛行个人主义,赞美那些依靠自己的人。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地区的文化则更重视集体主义,这些文化中的人们更多自我批评,而较少自我肯定。个人主义更容易观察到事物本质,集体主义更容易观察到事物间的联系。一个具有相互依赖自我的人会有更强烈的归属感。对于偏重个人主义的个体,积极情绪来自于效能感、出众和骄傲;来自集体主义的个体,积极情绪伴随着社会交往——亲密感、友好和尊重。

自我认识上,我们存在着一些天然的缺陷。

  • 我们会错误地解释我们的行为,行为相关的思想先于行动时,人们会感觉是按意愿做出这样行动的。
  • 我们会错误地预测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实验中发现人们预测别人的行为比预测自己的更为准确
  • 我们会错误地预测自己的感受
    • 一方面,人们很难预测自己未来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比如预测自己谈恋爱、收到礼物、赢得比赛等后的感觉,又比如饥饿的人会错估自己的食量,且具有更高的购物冲动。这一点上可以粗略地总结为错误地想要得到某些东西。研究显示,好消息的情绪消失比自己预期的要快。
    • 另一方面,人们会高估消极情绪事件的持久性影响,以及过高地预期自己的痛苦。实际上,生理上和心理上人都具有强大的恢复能力

最后一点,人们在自我分析时,对一些原因并不显著的行为往往很难分析出原因。换句话说,我们对思维的结果比对思维的过程了解的更多。这带来两个结论:

  • 心理学研究中,自我报告通常靠不住
  • 日常生活中,人们分析或解释其经验的真实性无法保证报告准确性

自我效能 & 自尊

自我效能对自己能力、效率的乐观信念会获得更大回报。这种态度让你积极面对外界变化。心态上,自我效能高的人会认为身边发生的事“是受自己努力和技巧支配的”,而自我效能低的人会认为“是受外界力量支配的”。

人在对所做的事或他人对自己做的事失去控制时,会产生不愉快的压力情绪。长此以往会产生习得性无助,降低个体的抗挫能力。反之促进个体控制可以真正增强个体健康和幸福感。但是“过度的自由”也会降低幸福感,比如拥有一些无法反悔的事会让人心理更好受。

自尊是我们全面的自我评价。高自尊的人在自尊面临挑战时,会非常敌对。自尊带来的摩擦发生在熟人之间,比如兄弟姐妹、朋友。把自尊建立在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不是分数、外貌、金钱和别人评价基础上的人,会一直感到状态良好。

自我服务偏见

我们加工和自我相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偏见,即自我服务偏见

  • 我们把成功归于内部原因,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 我们总将成功与自我联系在一起,以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因此,大多数人认为“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完善”
  • 我们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好,尤其是主观行为维度,如品德。教育也无法消除这种自我服务偏见。
  • 我们认为自己擅长的事情是更重要的,以此维持我们的自我形象
  • 绝大多数人盲目乐观,而较少居安思危
  • 虚假普遍性虚假独特性。即过高估计他人对自我观点的认同程度和把我们的成功、才智、品德看成超乎寻常。比如人们自己的生活变化时,可能会认为整个世界也在发生变化

总结来看,自我服务归因自我恭维的比较盲目乐观以及虚假普遍性是自我服务偏见的根源。这一机制有助于我们抵制抑郁,却会引起对他人、自己的错误评价,包括对自己所在群体的评价,从而带来群体冲突。

自我展示

人们对外展示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是不同的。最常出现的是虚伪的谦虚,比如对自我成就自传式的解释,这在匿名自我评价上就消失了,这种表浅的谦虚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不是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也能避免“获胜后的危险”。

人们为了减少失败结果的影响,可能会故意地自我妨碍,以维持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比如考试前不好好复习。

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们总是在向周围的观众表演。在熟悉的环境下,不需要意识参与就能完成。而在陌生环境里,比如和陌生异性聊天或参加一场宴会,我们就能确切地意识到营造形象的过程。在自我展示的程度上,有两种极端——行骗专家式的高自我监控和我行我素的第自我监控。更多人处在两个极端之间。尽管在集体主义国家,自我展示被抑制。但是自我美化依旧存在。

社会信念和判断

归因

人类天生想让整个世界合乎情理,至少能被自己解释。因而带来自然而然地对他人行为的归因

归因即探索行为的因果关系,比如“你不回我电话是因为你不关心我了!”。根据海德(Heider)始创的归因理论,归因分为两种:

  • 内因:性格归因,如“你不爱我了!”
  • 外因:情境性归因,如“我在打游戏”

伴随我们的归因天性,我们内置一些归因天赋:

  • 特质推断:不寻常的行为让我们更了解这个人
  • 常识性归因:共同反应(个体经常表现这种行为吗),区别性(不同情境下行为不同吗),一致性(别人也这样吗)共同作用得出结论

基本归因错误

遗憾的是,我们的归因天赋不完美的。李·罗斯发现个体在归因他人行为时,会低估情境因素的作用影响,而高估个人特质的影响。这种倾向即基本归因错误。当归因涉及个人利益时,这种错误更为明显。即使我们事先知道有情境因素存在,依旧会有这种错误。比如,我们会认为电影中反派的饰演者就是本人的真实反应,我们会认为考官或出题者会更聪明。类似地,如果某个人自己所持的观点被其他人反复表达,他也会认为其他人确实也持有这种观点。

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解释他人行为时,我们会犯基本归因错误,而对于自己的行为,我们却通常用情境因素解释。我们通常用描述行为、反应的词句解释自己,涉及到他人时,更经常用“他怎么怎么样”来描述。

基本归因错误可以来自于许多原因:

  • 行动者和观察者身处位置不同。作为观察者时,解释他人行为会更多聚焦在突出的行为人身上,从而易于忽略情境影响;相反,作为行动者本身时,自我和环境融为一体,观察联想时就会对情境因素更加敏感。
  • 聚焦观点偏见,即人们会更多关注被聚焦的个体,支持其观点。如观看聚焦犯人录像的观众几乎百分百认为犯人有罪,而观看聚焦审讯员录像的观众则会认为犯人是被迫认罪的。
  • 观点是随时变化的,回顾自己记忆时,会分配情境更多权重,近期行为更多归因情境,远期行为更多归因个人性质。比如Bob下周邀请我参加生日和2年后邀请归因是不同的
  • 自我觉知,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更多归因自我特质而非特性。对于他人,越缺乏在不同情境下观察行为的机会,就越容易将行为归因他人人格,尤其是陌生人,对于我们很熟悉且在多种环境相处过的人,我们会对环境更加敏感。
  • 文化差异,集体主义更多归因情境,如“体制有问题”;个人主义更多归因个人特质

基本归因错误的原理很可能是,评价情境对他人的影响比归因个人特质要更花脑力,即将行为归因个体内在而非环境是种有效率的行为,且有些场景下归因个人特质确实是有效的。

研究归因错误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对于他人行为归因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我们对他们的印象和感受,正如上面的“你不爱我了!”和“我在打游戏”。了解了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解释行为的时候,就更能以批判性的思维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评价。

社会知觉和社会记忆

先入为主 —— 我们的预期会引导我们对信息的知觉和解释。比如,球迷们总认为裁判偏袒另一方。人总是主观的,事实上告诉我你从哪里看到了偏见,我甚至能获得有关你所持态度的线索。类似地,对于观点模糊的混合型信息,对立观点双方都会吸收信息并同化为支持自己,从而更坚定自己的观点。书中给出了一个例子——一个面无表情的男人面孔,在告诉你他是个慈善家和告诉你他是个纳粹分子时,你会对脸做出不同的认识。

事实就在那里,但我们的思维却积极地解释它,并根据不同的解释做出不同的行为。

解释的过程也会左右他人对我们的知觉,当我们说某人好话或坏话时,人们也会试图将那些特质和我们联系在一起

信念固着

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建立理论基础的解释是人自然做出的,在解释形成后,会独立于最初推论出它的信息而存在。因此即使在信息被推翻后,被试依旧坚持自己归纳出的解释。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越是极力证明我们的理论和解释是正确的,我们就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闭塞。

从进化学的角度看,这种归纳可以减轻理解负担;但是这个收益的代价是:我们成为自己思维方式的囚徒。实验发现,解释相反的观点可以减轻信念固着对我们思维的固有影响。

记忆重构

记忆与读书不同,它更像根据不连贯的笔记片段写一本书 —— John F. Kihlstrom, 1994

我们的记忆不像一个储物箱,需要什么可以直接取出。我们会无意识地修正和重构我们的回忆。

  • 一些细小的令人愉快的事件会让回忆比实际所经历的美好得多。一些不愉快或无聊的事情会被最小化,似乎消失在记忆里。这在旅行回忆中最为常见。(很像是大脑记忆机制的趋利避害)
  • 我们会改变同其他人关系的回忆,当记忆模糊时,当下的感觉会主导我们的回忆
  • 我们会重构过去行为的回忆,从而体现出“事后聪明式的偏差”。比如,当初要是怎么怎么样就好了。同时,回忆会变得更符合我们现在的观点
  • 一些暗示会影响回忆的结果(误导信息效应

整体来看,记忆的提取更像一个复杂的相互关联的过程。极易受上下文(如暗示、引导)影响,context不同,记忆启动的画面就不同。

直觉和判断

实验表明,无意识控制我们大多数行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其日常生活不是由有意识的目标和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决定的,而是受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比如在食物中看到虫子会感到恶心,跳舞时肢体动作的选择等等。我们意识小部分是受控制的,大部分是自动化的(冲动的、无需努力的、无意识的)。

  • 情绪反应是即时的,简单的喜欢、不喜欢、恐惧通常不涉及分析的过程。这些是伴随基因而来的。
  • 人在领域内拥有足够多专业知识时,可以依赖直觉获得问题答案,如下棋、写代码。高手通常会察觉到新手看不到的pattern。
  • 我们对事实、名字、过去经验的记忆是外显的,而对技能、条件特征的记忆是内隐的

看起来,我们的控制意识处理着最重要、最新鲜是事件,而把日常事情分配给其他系统处理。然而,直觉抑或说是无意识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敏锐。比如事后聪明式判断。这些即错觉思维。

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现象会影响我们对目前知识的评价和对未来行为的预测。讽刺的是,能力不足会促进过度自信倾向,对能力的认识也是需要能力的。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

  • 计划者通常会低估工程所需时间和精力
  • 投资专家都认为他们能够取得超过股市平均回报率的业绩
  • 过度自信优势会带来浩劫,如越战

验证性偏见:人们往往会寻找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而非尝试证明自己的直觉不成立。因为这么做有助于个人证实自己意象。

有两种降低过度自信的方法:即时反馈,比如天气预报;设想自己判断可能出错的原因。同时考虑到过度自信的普遍性,我们也需要对别人独断性的陈述保持谨慎。

心理捷径

我们的认知系统在进化中形成了专门的心理捷径,让我们很容易就能形成印象,作出决定和生成解释。但这也会带来一些错误。

  • 代表性直觉,对某个事物进行评价时,在直觉的引导下,将其与某一类典型的心理表征进行比较。比如,告诉你一个人朝九晚五,很可能认为他是公务员;告诉你一个人996修福报,你很可能认为他是程序员。这会让我们忽略其他重要信息。
  • 易得性直觉,我们会优先从记忆中取出现成易得的信息做判断。比如,那些鲜明容易形象化的事件,如容易形象化症状的疾病,与那些较难形象化的疾病相比,被认为更易发生。再比如,那些小说、电影、电视中的虚构情节会给人留下印象,甚至也会影响我们随后的判断。如,我们认为飞机不如汽车安全。这会让我们过度重视生动鲜明的例证。
  • 反事实思维,容易想象的事件会影响我们对负罪、遗憾、挫败和宽慰的体验。比如我们队以一分之差输掉(赢得)比赛,相比差距20分,我们会感到更大的遗憾(宽慰)。铜牌会比银牌获得者更高兴。事件本身越重要,反事实思维强度就越大,如在酒驾中失去亲人会带来莫大的遗憾感。尽管如此,绝大部分人对已做事情的悔恨比没有做的事情的会很要小。对于已做事情,人们会更多可能感到歉意。

关联错觉

当我们期待发生某种重要联系时,会知觉到错觉相关,如吃巧克力会让我这一天更幸运。我们相信事件存在相关时,会更可能注意并回忆某些支持性的证据(幸存者效应)。

将随机事件知觉为有联系的倾向会让人产生控制错觉,即认为各种随机事件受自己影响。赌博中很常见,掷骰子希望点数较小时,出手会相对轻柔,希望点数较大时,出手相对较重。同时,由于趋均数回归,即随机现象会在期望附近上下波动的存在,在上一次或上几次偏离期望较远时,下一次更可能回归到期望附近。所以,当我们处在一个最低水平时,任何尝试行为看起来似乎都是有效的。这会让老师误认为自己的辅导生效了,或者看心理治疗书籍拯救了偶然的低迷情绪。

情绪影响判断

个体在乐观和意抑郁的情绪下,对世界的知觉不同。因为,我们的情绪会将与其相关的经验带入头脑并给我们的所见所闻着色。情绪对简单、自动化的思维影响比复杂、有意控制的思维要小。即我们思考越多,思维就越受情绪侵染。

自我实现预言

我们的社会信念和判断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和行动,由此改变自己的现实,这种观念引导我们以证实自己的方式行动即自我实现预言。老师认为学生是否有天赋,就会带来自我实现预言的现象。有趣的是,学生认为老师出色和有趣也会带来自我实现。推广来看,恋人之间也有这种现象。相反,一旦形成错误的社会信念,就可能引发他人做出某些行为反应以支持这些信念,即行为确证

确认他人期望的倾向具有局限性,且个体预先告知他人其期望时,可能会引起他人做出行动去克服期望。在采访中,对记者态度不明确的受访者会更经常硬核采访者期望。

整体来看,对于高效判断的偏向是直觉难以避免误判,我们直觉思维的缺陷是我们对复杂信息简化加工的心理捷径的副产品。这种直觉有时会让我们进入歧途,但大多数时候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做出高效迅速的决定。在有些职业里,需要考虑到这点。比如记者就需要了解如何避免上面这些认知偏见。

行为和态度

人的态度和行为具有什么关系呢?

ABC:感觉(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认知(cognition)三种相互影响

态度决定行为?

我们精通并擅长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但却非常不善于做我们已找到原因的事 —— Abelson 1972

社会心理学家最初认为态度和行为并没有明显关联。

  • 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和他们实际作弊行为几乎没有关联
  • 道德伪善:表现出有道德水准,但实际上拒绝付出任何代价

因此,寄希望于改变态度来改变行为通常会以失败告终。

而后,社会心理学家发现行为和我们的态度不同是因为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 外在表现受制于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记名投票和匿名投票结果通常不同。为了避免外部因素的影响,可以使用伪途径法,类似“测谎仪”或看起来像“测谎仪”的东西
  • 长期观察个体行为、个体的通常行为,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会更明显
  • 测量的态度和行为直接相关时,态度确实可以预测行为

在行为是自发做出时,态度会潜在地起作用。当我们思考自己态度时,态度才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让人自我觉知或者本身自我意识感强的人,言行的一致性会更高。

总结来看,在限制条件的场景下,态度可以决定行为:

  • 其他因素最小化
  • 态度针对具体行为
  • 我们能清除意识到态度

行为如何影响态度

我们会逐步相信我们坚持的东西

下面一些现象都说明着,行为能影响态度,形成信念,被人所接受

  • 角色扮演,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时,起初我们可能会觉得虚假,但很快就能适应(融入角色、融入环境)。比如演员们入戏。
  • 语言变成信念,当一个人的话没有可以信服的外在解释时,语言就会变成信念。我们倾向于根据听众调整说话内容,并在说过之后相信歪曲的信息
  • 登门槛现象,即想让人帮大忙第一个有效策略是先请他们帮个小忙。当人们承诺公众行为并且认为这些行为是自觉作出时,他们会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商家的低价法策略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已经进行的行为会说服自己。
  • 邪恶的行为会侵蚀人的良心,通常导致攻击者贬抑受害者,以此为行为正当性辩护
  • 对他人的积极行为会增强对那个人的好感度,下次希望别人对自己有好感时,可以尝试引导别人对自己表露出积极行为
  • 我们会相信自己所坚持的所作所为,即使行为是受外在推动。政治仪式就是一个例子:唱国歌,参加演习。

行为为何会影响态度

有三个理论:自我展示:印象管理自我辩解:认知不协调自我知觉

自我展示认为人们行为改变的态度实际上是人们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毕竟没有人愿意看起来自我矛盾。

自我辩解

认知不协调理论由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它认为两种想法或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失调(即紧张)。因此我们要保持行为和认知间的一致性。理论主要用来解释态度和行为间的矛盾关系。

在此基础上,有个有趣的发现是,在行为的理由不足时,人们会更可能感到不舒服,因此要更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这带来的应用有:

  • 温和地告诫不能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比如打扫房间)提供充分理由,孩子更可能将行为内化为合理且自发的。
  • 如果我们觉得要对自己行为负责时(而不是为了应付命令),我们的态度就会依从行为。鼓励和诱导好的行为可以激发孩子内化正确的态度

另外,当做出重要决策时,我们经常会过高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减少不协调程度。从而很轻易地带来决定——变成——信念。比如,当我们决定机票在1000元以下就坐飞机时,我们已经在想象坐飞机时的情景,机票涨到1000元以上时,我们很可能仍然会选择坐飞机。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理论由贝姆(Daryl Bem)提出,它假设我们在态度还摇摆不定时,会处在局外人的态度观察自己,从而通过行动揭露自己的态度。比如,第二天要考试,前一天翻来覆去睡不着,我发现我失眠了,我意识到我很焦虑。

我们的表情和情态可以放大自我知觉,比如在害怕的时候哼一首愉快的小曲也许真有帮助。模仿别人表情和情态时,我们更能体验到别人的感受。实际上,我们在和他人交流时,通常通过保持行动、姿势等一致而让彼此感到和蔼可亲,从而造成情绪传染的效果。面部表情甚至也会影响我们的态度。比如在听取观点时,被要求保持点头姿势的人更容易同意此观点。

由于我们通过观察周围情境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自我知觉理论推导出一个结论:不必要的报酬会带来隐性的代价。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会让他们将行为归因于报酬,从而削弱他们的自我知觉,即过度合理化效应。更准确地说:

  • 如果报酬和赞赏是针对人们的成就,则会增加个体的内部动机
  • 如果报酬是为了控制人们,而且人们也相信了是报酬导致了努力,那么会降低个体对工作的内在兴趣

因此,要适当地给予报酬:提供充分的理由,基于报酬和赞赏。抑或,反其道而行之,削减一些行为,比如寓言故事里说的,花钱让小孩制造噪音,再逐渐减少报酬,从而让小孩不再制造麻烦。

理论对比

认知不协调主要用来处理言行不一致的情况。言行不一致,不协调激活时,还会伴随排汗量增加、心率加快等生理表现,因为它会威胁到我们对自我价值的积极体验。自我知觉较弱的人,不协调感也会较弱。

自我知觉理论主要用在没有自我矛盾,态度并未完全形成时,它可以很好解释态度如何伴随行动形成和明确。

总结

要想养成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 —— 埃皮克提图

没有反应就没有接受,没有相关表达就不会产生印象

行为可以改变态度。我们用语言去解释某事时,会记得更牢。当你想形成某种态度时,不妨用行动去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