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44年大顺军破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杀算起,到康熙三年(1664年)夔东十三家抗清基地覆灭一共20年。在《南明史》中,作者顾诚认为是南明短暂历史的起讫点。经过20年的内斗和错误战略,抗清力量逐渐衰微。等到康熙即位后,清朝政权就已基本稳定。书中并非严格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南明历史上的大事件,介于通鉴体和纪传体之间,从大事件大趋势入手,清晰地将这期间的发生的大小事情详尽叙述。凡事必有考据,令人佩服顾诚治史之严谨。另外,结合史料,也能给出自己的分析和见解,让人从历史中能看到教训和反思。对明朝历史有兴趣的人,一定不要错过。

下面我们不妨从其中挖掘一些有意思的点,在下面进行摘录。相信从只言片语中,也会为南明的命运感到可恨可叹。

  • 在这20年里,存在着汉族和其他民族百姓反抗满洲贵族征服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矛盾重重,勾心斗角,严重分散。抵消了抗清力量。
  • 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后,在较先进的汉文化影响下,自身发展取得飞跃。另一方面,满洲贵族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引起国内政局大动荡,打断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也不容忽视
  • 本书的矛头不是只针对清朝统治者,对于李自成在政治军事部署上的错误,孙可望后期的飞扬跋扈也不加掩饰,对于南明统治者的软弱昏庸,史可法、何腾蛟、瞿式耜、郑成功等的视角局限也颇有微词。这些著名人物如果像史籍里描述的那么完美,南明根本不会灭亡

明朝灭亡后的全国形势

明帝国分崩离析

1644年,在明朝是崇祯17年,清朝是顺治元年,大顺政权是永昌元年。大顺军攻克北京时,关外以吴三桂、黎玉田、高第等为代表的军队撤回关内,投降大顺政权,清廷顺势收取关外地区,和大顺政权隔关对峙。在大顺军被清军击溃前,汉族官绅基本以投靠大顺政权为出路。在北京的明朝官员争先恐后前往报名请求录用。到此时,秦岭淮河以北,除辽东外的地方均被大顺政权接管。

大顺政权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失误

崇祯王朝的覆灭,一方面在本身的腐败,还有一方面在战略上的两线作战。大顺王朝在接管政权后,政治和军事上都有失误:

  • 政治上,以农民利益维护者自居(毕竟本身就是农民起义军),没有制定赋税制度,实行打击官绅地主的追赃助饷的政策。尽管保护了农民利益,但也加强了官绅阶层的离心倾向。最终导致政权没有完成封建化质变,被汉族官绅勾结满洲贵族扼杀。
  • 军事上,没有意识到清军是和自己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将大批军队分布在中原,对辽东疏于防守。占领北京后,这种麻痹轻敌的思想进一步暴露,对于山海关一带的防守,仅仅依赖刚刚投降的吴三桂、黎玉田、高第自身的军队,没有派自己的嫡系军队。说明李自成对清军即将入关、逐鹿中原的严峻形势毫无警惕。

在史籍中,把李自成的失败归于领导集团腐化变质,丧失民心。这种观点不符合事实,从大顺军入京算起,到李自成、刘宗敏领军离京平吴三桂军叛乱,前后不到23天。中国历史中还未见过腐化得这么快的政权。上面提到的两点才是本质原因。

吴三桂叛乱和山海关之战

明朝覆灭时,吴三桂和高第的军队并不多,弘光朝廷还未建立,同淮河以南的残明势力又被大顺军隔开。眼前只有降顺和降清两种选择。清朝对吴三桂的招降还是比较早的。但1644年,吴三桂等人接受了大顺政权的招降,原因无非几点:

  • 当时大明的文官武将大多归附了大顺,其中还有吴的前同事
  • 大顺政权还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政权,对于辽东官绅军民来说更好接受
  • 当时,吴三桂主要与清军对峙,和大顺军倒没有什么恩怨
  • 吴三桂虽有亲属降清,但他的父母等直系亲属住在北京,已经被大顺政权控制

在回京图中,吴三桂突然改变主意,回身夺回山海关。这一转变的真实原因已难考证,但大体出于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有关。清军早有借汉族内部阶级拼斗取渔翁之利的想法。3月决定大举伐明,接受吴三桂的投降。李自成一方面以吴父吴襄的名义写信规劝,一方面出兵平叛。然而由于吴三桂军队倒戈的原因,兵力不足,在山海关被击败。山海关战役标志着:

  • 大顺军的历史从推翻明王朝变成抗清斗争
  • 清廷梦寐以求的入主中原取得关键进展
  • 以吴三桂为首,在汉族官绅中形成不可忽视的拥清派

清军占领背景和大顺军西撤

大顺军败回北京后,李自成考虑到兵力分散,容易被围歼,在即位后迅速率部西撤。清军在山海关稍作休整,即进发占领北京和畿辅地区。为了取得明朝官绅支持,多尔衮宣布不论明朝官员还是大顺官员,只有归顺即可官复原职,甚至加官进爵。这种大包大揽,求“贤”若渴的态度,是奠定清朝统治最成功的的一招。在经济上,清廷也站在维护官绅地主利益一边。清廷占领北京初期的措施,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汉族居民对清军屠杀掳掠的残暴印象。

畿南、山东、晋北地方官绅反对大顺政权的叛乱

  • 山东和河北南部的汉族官绅反叛大顺,是以“中兴”明朝为宗旨的
  • 李自成撤入山西后,清军停止了追击,大约1个月里停留在京师一带。此时,李自成再次犯了战略性错误:他不仅没有坐镇太远,派各地军队加强山西防务,反而同刘宗敏等高级文官武将继续西撤
  • 五月之后,投降大顺的大同总兵姜瓖和唐通叛变降清。使得清朝控制区扩张到整个山西
  • 历史证明,大顺政权过于信任明朝降将,没有进行改编,或以嫡系大将为主制约。最终在风向倒转时叛乱四起,导致土崩瓦解

弘光朝廷建立

继统问题上的纷争和史可法严重失误

北京失守后,南京六部高级官员很快得到了信息。南京在明朝永乐年间后作为陪都存在,也有六部、都察院等一套和北京一致的中央结构。北京的朝廷既已覆灭,南京成为了明朝半壁江山的政治中心。当务之急是立新君。可选的有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璐王朱常淓等。按封建伦序,应该优先考虑福王。但东林-复社的一些骨干人士在继统问题上因为偏见存在,导致了恶劣后果。他们以狭隘私利出发,担心福王上位后为郑贵妃翻案,因为他是郑贵妃的孙子,而郑贵妃和神宗希望立前福王为太子的图谋正是因为东林党人的力争才失败。

此时作为南京兵部尚书的史可法有实权地位,但他是左光斗的得意门生,对拥戴福王继统心存疑虑,于是同凤阳总督马士英密信商量。不料,守备凤阳太监卢九德勾连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等人拥立福王,马士英见手下已经选边,自己抓住时机附和,向朱由崧效忠。东林党人没有兵权,只能违心同意。四月末,福王继统已成定局。

在拥立定策上,史可法优柔寡断,没有果断选择福王。他有门户之见是其一,缺乏雄才大略,总想处处应付也是一大问题。在随机应变上,远不是马士英的对手。马士英抓住史可法想折中拥立桂王,反对福王的密信为把柄,派兵驻扎在浦口。拥有决策权的史可法在关键问题上的失误使得朱由崧求助于镇将,从此大权旁落,应当负主要责任。

朱由崧监国和称帝

  • 史可法被马士英出卖,得不到朱由崧信任,也被勋臣等小人随风转舵冷落,并被排挤出内阁
  • 史出马入,被史籍认为是弘光朝廷夭折的一个关键。但实际上,史可法虽然比马士英清廉正直,但政治眼光和魄力也不足以保障江左,甚至恢复中原。马士英的政治投机虽然保证了自己的地位上升,但导致弘光一朝武将跋扈局面的是史可法,一度掌握拥立大权,却因为犹豫让定策之功落入军阀手中。

四镇形成和跋扈自雄

  • 任何一个国家政权想要有所作为,先要保持内部稳定
  • 南明几个朝廷最大的特点和弱点在于依附武将,武将视皇帝为傀儡,朝廷徒有虚名,文武交讧,将领纷争,内耗既烈,无暇他顾。这种局面的始作俑者正是史可法。
  • 史可法提出的四镇驻地,当时的人士都看出了他的毫无远图,意在保住江南。不过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那就是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四人因定策有功,备受崇信,只追求争夺江北繁华之地,过太平日子,还可就近要挟朝廷
  • 四镇的形成不是因为恢复失地有功,而是因为在册立上对朱由崧有贡献
  • 四镇以定策封爵,桀骜不驯,跋扈自雄。世镇武昌的左良玉在崇祯时期就尾大不掉,自行其是。南明其他将领如郑芝龙、方国安间大将如此,也各自盘算自己利益,不以国事为念。

弘光朝廷内部党政激化

  • 弘光后军阀势力介入,朝中文臣往往以武将为靠山,党争进一步复杂尖锐,可以说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一大原因
  • 东林——复社的人反对拥立福王失败后,不敢把矛头指向“当今皇帝”,只好把马士英作为靶子。马固然不是救世之相,但把他列入《明史》奸臣传没有道理。把他和阮大铖并列“阉祸”更是无中生有。
    • 阮大铖列名魏忠贤案和他急于入朝做官,草拟了攻击阉党和东林两份奏疏得罪了东林党人有关。尽管他也非志节之士。崇祯十四年,东林-复社贿赂司礼监太监,让周延儒出任首辅。阮大铖为了东山再起,也拼凑贿金。周既然接受贿金,又碍于东林骨干的反对,选择折中,接受阮大铖推荐的好友马士英为凤阳总督。马士英自然有怀恩必报的想法。
    • 马士英建议起用阮大铖只是报知遇之恩,并非给阉党翻案。相比之下,东林骨干的迂腐偏狭令人惊异。在国难当头之时,东林复社的主要人物关心的不是共赴国难,而是在半壁江山里争夺权力。人们在看明末党争时,受到了东林骨干的影响,有所偏颇,这点上,黄宗羲的作用最恶劣
  • 把弘光朝廷的党争说成马、阮阉党和东林复社“正人君子”的较量并不正确,核心主要是围绕定策展开的。弘光立国仅一年,大臣联袂而去,给人们的印象是奸臣当道,驱逐群贤。实际上是在定策里有异议,不安其位,另一个原因是致仕回家的大臣没想到清军会迅速南下,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清军接管畿南、山东等地和山东百姓的抗清斗争

  • 大顺军的撤退和弘光朝廷的按兵不动给了清军可乘之机,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依旧接管了山东、畿南的大批州县。
  • 山东各地百姓的反清义举实际上从来没有得到南明弘光朝廷的支持。尽管各地有风起云涌的反清运动,清朝官员分身乏术,束手无策。但在没有南明支持的情况下,被清军逐一解决

1644-1645年和河南形势

在1644年夏秋,河南省成为明、顺、清三方争夺的焦点。此时多尔衮为首的诸王还在北京修整,大顺军西撤也留下权力真空。但弘光政权因为定策引发纷争,武将因拥立跋扈,整体文恬武嬉、坐失良机,主力部队都按兵不动。督师大学士史可法虽然口头上也说恢复鲁、豫,乃至燕京,但实际也一筹莫展。

弘光朝廷偏安江淮

基本国策——“借虏平寇”

清初我国的主要矛盾,既有民族矛盾,又有阶级矛盾。满洲贵族的清廷和南京偏安的弘光朝廷都将大顺军视为死敌,此为阶级矛盾,在清军南下,弘光朝廷覆灭,清廷推行一系列民族压迫政策后,民族矛盾才上升为主要矛盾。

弘光立国一年里,尤其前期做着借清军兵力扫灭“流寇”的美梦,将“联虏平寇”视作基本国策(何其愚蠢!)。这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在崇祯年间,由于兵力财力有限,朝廷就提出过同清方达成合议,开放互市,集中兵力扫灭“流寇”。不过这在当时是迫不得已的做法。在弘光朝廷得知清军入京,大顺军撤退后,甚至以为吴三桂借助清军恢复首都。

史可法和马士英之间的差距比史学家想象中年,俩人的品质高下只在个人操守,在基本政策上并无多大分歧,都赞同“联虏平寇”,这也是弘光政权土崩瓦解的原因。个别中下级官员反而有远见,力主自强,但为未得到重视。弘光朝廷初建之时,史可法、马士英等重臣一味株守江南,裹足不前,卑辞逊礼结好清廷,维持偏安局面。这种先天的软弱,让清军轻而易举地接管了黄河中下游大片地区。

弘光朝廷只在大顺军西撤后,做了些表面功夫,大体上维持着坐山观虎斗、避免引火烧身的退让政策。一方面讨好清方,一方面畏惧清方。

清廷对南明弘光政权的态度变化

在轻易占领北京和附近地区后,多尔衮等贵族起初对自己实力能控制多大地盘尚无把握。然而很快就发生了政策变化。主要原因还是南方战乱少经济地位已比北京高出许多,另一方面降清的官僚中也有不少南方人,不希望出现南北朝的情况,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南明的软弱态度让多尔衮感到有机可乘。

在1644年7月28日的书信中,清廷已否定弘光朝廷的合法地位,要求其无条件投降。史可法唯恐触怒清方,起草了一封措辞软弱的回信,为弘光朝廷继统偏安进行合法性辩解。由此可见,在谈判桌上,史可法代表的弘光朝廷已经暮气沉沉,内部矛盾重重,缺乏战略眼光,一味退让,已经坐失良机。

左懋第为首的北使团

既然有“联虏平寇”的计划,弘光朝廷自然着急派出使团。不过对于谈判方案,弘光君臣都没有达成一致的成熟结论。在史可法等人的逼迫下,左懋第违心踏上了北行之路。没想到主动申请随行的陈洪范早已是清方奸细。在到达北京后,清方依旧不认可弘光朝廷合法性,态度强硬,毫无和谈之意。同时只放陈洪范返回南京,留下左懋第等其他使团成员。左懋第在拘禁期间拒绝清廷多次劝降,最终在弘光覆灭后,于1645年闰6月被处死。

北使的失败让少数官僚看出清廷的灭明打算,要求当政诸公改弦易辙,不要继续幻想“借虏平寇”。不过,作为督师大学士的史可法此时依旧不改初衷,视大顺农民军为主要敌人。

弘光朝廷的军政和财政

弘光朝廷坐拥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但统治集团的腐败却比崇祯朝还严重,内部还有严重的倾轧纷争。作为政权支柱的军队已经蜕化成将领维护自己私利的武器,他们敌视人民,又是农民军和清军的手下败将。正是由于兵不可用,只能坐看大顺军撤退留下的河南、山东权力真空。

史可法为官清廉,也很勤勉,但在奏疏上和四镇却唱同一调子。在被推向权力顶峰时,他的个人品德完全弥补不了客观需要而他本人没有的雄才大略和果断魄力。他坐看四镇军阀顿兵江北,鱼肉百姓,无动于衷,耗费江南百姓大量粮饷的同时,将黄河流域大好河山拱手让人,说他姑息养奸,喂虎贻患并不过分。

在军事上毫无作为,军费开支却极度膨胀。财政入不敷出,户部采取的方法是变相加征。除了豢养军队,大批财政用于皇帝、宫廷、宫殿,并没有用在救济灾民的实政。后果就是大失人心,文官武将只念重自己身家,一旦形势危急,多数非降即逃。

弘光朝廷的腐败

朱由崧的荒淫在历史上可以和许多亡国之君媲美。掌握朝廷实权的马士英、阮大铖也是醉生梦死,鬻官肥家。即便是自命和马、阮党见不同的官绅在生活上也大抵是寻欢逐乐,有一日过一日。在局势凤雨如磐之时,弘光朝廷不仅文恬武嬉,还热衷于粉饰太平。弘光朝廷苟且偷安到如此程度,清兵南下时一触即溃也是毫不奇怪的事情了。

清廷对大顺和南明的用兵变化

顺治元年十月,清军接管了山东和山西大部分地区。十月二十四日,清廷传檄明确宣布要对南明动武。当时南明腐败,内部纷争,确实很难组织有效的防御。但多尔衮的战略部署上也存在问题,两大兵力同时投向都西面、南面两个方向。而大顺军的实力仍在,若高一功部在陕北战胜阿济格部,乘胜进入华北,局势尚未可知。

关键时刻,大顺军在河南怀庆地区的胜利反攻,让清廷决定撤回多铎部,由南下改西进。在得知多铎部清军转向潼关推进后,大顺军领导集团陷入左右为难的局面。而南京的弘光朝廷也得以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南明军队本可趁清军主力都在陕西时,趁势反击。但史可法、马士英唯恐出兵触怒清廷,引火烧身,推行消极的“借虏平寇”直接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大顺政权覆灭

潼关战役和多铎部占领西安

多铎、孔有德、耿仲明率领的军队击败怀庆的大顺军后,推进到潼关一带。李自成亲率刘宗敏、刘芳亮等大将原拟前往陕北的大顺军主力赶往潼关。在被清军围攻的情况下,大顺军多次扭转战局的突击都被打败。关键时刻,阿济格部进入陕北,大顺军深知主力位于潼关,如果硬拼失败,西安必被攻破。在两路合击下,李自成被迫主动放弃陕西,另寻出路。持续了13天的潼关以大顺军失败告终。

在撤退时,大顺军分成了东、西两大集团。东路是李自成亲率的西安附近主力,由商洛经河南到达襄阳,汇合驻守当地的白旺部;西路是驻防陕北的高一功部,由于西安被清军占领,只能向西汇合西北大顺军,转道汉中南下四川,再由长江到达荆州。1645年2月14日,多铎率军出关,取道归德(今商丘)南下摧毁弘光政权

陕北战役和大顺军放弃西北

阿济格部进入陕北后,围攻驻守榆林的高一功部和延安的李锦部。后延安失守,李锦部向西转移。数日后,高一功部也放弃榆林,两部向宁夏惠安堡转移。汇合西宁卫的党守素等部后,一道向南撤退,突破投降清廷的贺珍等部后从汉中入蜀,再沿江东下湖北。在这个过程中,和李自成再未见过面。

从后来的情况看,李自成、刘宗敏的东路军遭到阿济格部穷追猛打,损失惨重,有的降清,有的依附南明,有的孤军作战,有的汇入西路军。而李锦、高一功领导的西路军成为了后期大顺军联明抗清的主力。

李自成牺牲和大顺政权失败

阿济格率领的军队在河南、湖北等地和大顺军东路军多次接战,大顺军皆告失败。1645年3月汇合襄阳白旺部后,李自成带上襄荆主力随部东下,意图抢在清军前夺取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但是这个决策是失败的:1,自古以来保卫、争取江南必据守襄荆,2.大顺军失去黄河流域后,如果在放弃襄荆地区,将无后方可言。白旺也提出过异议,但并没有被李自成采纳。

李自成统率大顺军从襄阳、承天(今钟祥)南下,阿济格部追踪而至,在武昌击败大顺军,并在江西九江被清军攻入老营,多位头部文官和亲属被俘。由于实力受到重创,士气低落,占领南京的目标已无法达成。兼之多铎部已从归德直趋南京,李自成准备通过江西西北转入湖南。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下,遭到当地地主武装袭击,混战中被杀。

李自成牺牲纯属偶然,在被围攻时,身边仅有二十余名兵卒,很可能是在率小股部队探路时被埋伏。当地团练也不知道这就是大顺军。李自成的牺牲标志大顺政权的覆灭。但大顺军余部继续着联明抗清的斗争。

弘光政权瓦解

南渡三案——大悲、伪太子、童妃

弘光立国一年间,先后发生妖僧大悲、伪太子、童妃三大案,互不相涉,但都贯穿着对朱由崧继统的不满背景:

  • 大悲案,1644年12月,和尚大悲谎称崇祯封他为亲王,声称应该立潞王为正。后被处斩。
  • 假太子,鸿胪寺少卿的奴仆偶遇一位少年,少年谎称自己是逃难而来的太子,后在朝廷内部掀起一片喧哗,直到弘光朝廷覆灭方告平息
  • 童妃案,1645年初,河南一位妇人宣称自己是朱由崧的继妃,在逃难中走散。朱由崧立刻否认

其中后两案背后都有东林复社兴风作浪的身影。希望能够否定朱由崧作为弘光帝的合法性。虽然他是个昏庸荒淫的君主,但他的身份却是无可怀疑的。弘光朝廷迟迟未能北进,和东林复社党人兴风作浪不无关系。

睢州之变和史可法南窜

“联虏平寇”策略失败后,史可法依然避免和清军兵戎相见。1645年初,史可法亲自安排的高杰北上,是唯一一次向黄河流域推进的军事行动。但目的却是充当清军盟友消灭“流寇”。清军并不买账,这只是史可法的一厢情愿。1645年正月高杰被河南总兵许定国埋伏身亡。史可法的计划全盘落空,赶往高军营中安抚。但出于门户之见,史可法拒绝了高杰妻子提出的接受高杰儿子为义子的建议。

史可法本应借高杰被降清奸细许定国埋伏激起高杰部将同仇敌忾的情绪,改弦易辙,做出针对清方的战略部署,至少稳定河南局势。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仓皇南逃。

左良玉率兵东下

左良玉是崇祯朝崛起的军阀,在崇祯十二年后就已尾大不掉。弘光朝廷继统后,也只是勉强接受。在李自成部撤退到武昌时,左良玉不敢与大顺军主力作战,全军撤退,顺江东下。临行前,大肆屠戮城中百姓。可见,在此时,左良玉早已成为一个拥兵自重的军阀,勇于虐民,怯于大战。最终左良玉病死在九江。在得知左良玉叛变东下九江的信息后,南京的马士英和阮大铖做好了拥兵出逃的准备。

在1645年5月,多铎军占领南京、芜湖等地,阿济格部击败大顺军,追到九江附近后。左良玉之子左梦庚用兵数万,竟直接投降清军。

扬州失守

在陕西击败大顺军后,清军分三路由多铎、阿济格、固山额真准塔南下。一路上明守军闻风而逃。在左良玉东下、清军南侵的紧急情况下,史可法惊慌失措,漫无主见,方寸大乱。他对部队几乎失去控制。在协调部队过程中,被围困在扬州。最终在扬州陷落后誓死不降,最终遇难,并因此在南明绅民里享有很高声望。这一点上,应当对他的民族气节予以肯定,但这无法掩盖他在业绩上的平庸。尤其是在定策时的重大失误和军事上的毫无作为

清军占领扬州后,多铎以不听投降为由,下令屠城。清军攻克扬州前后,江北明朝官军几乎毫无斗志,一矢未发即告投降。弘光朝廷依靠笼络藩镇而立,也因藩镇叛降而亡

弘光帝出逃和清军占领南京

史可法殉难的消息很快传到南京。弘光帝和马士英为首的一些官员在未告知朝廷其他官卿的情况下,于凌晨出逃。第二天南京城内的官绅军民得知消息后,乱成一团。几天后,清军进入南京,部分文官武将转投清朝,其中包括钱谦益这样的东林巨子。包括后面阮大铖降清,也是他向洪承畴推荐的。钱谦益降清后被胁迫北上,1年后告病还籍,之后长期从事反清复明的工作,屡冒杀身之祸。

弘光帝被俘

弘光帝逃出南京后,本想避往浙江杭州,但中途被拦截,于是改投靠刚刚击败东犯左梦庚的黄得功。而后,多铎军在投降的刘良佐带领下追至芜湖。黄得功部下趁他不备叛乱成功,杀掉黄得功,献弘光给清军。可以说,弘光朝廷的党争、腐败、武将跋扈、忙于权力再分配导致的内耗是土崩瓦解的最主要原因。

潞王朱常淓监国和降清

在溧水失散后,马士英到达杭州,以太后懿旨的名义,命潞王监国。不过朱常淓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派降清的奸细陈洪范和清朝讲和。最终在杭州投降,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杭州。1645年7月,清军班师回朝,派洪承畴接替当地多铎等人。朱由崧、朱常淓等降清的明朝藩王也一道返京,并在次年5月被杀。

朱常淓是朱由崧之外,在继承皇位上争议最少的任选。他的降清使得后来宗室较远的唐王朱聿键(隆武皇帝)和鲁王朱以海爆发了争立,以及朱聿键之弟和桂藩朱由榔的争立。这两次的争斗严重地分散和抵消了南方的抗清力量,给清朝征服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

清廷统治者推行的民族征服和压迫政策

多尔衮的失算

1645年夏天多尔衮在接管中国北方后,认为能够不战而胜。但是,他完全错估了局势,误以为天下已定,自己征服者的面貌顿时暴露无遗,开始全面推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由此激怒了广大汉族人民,在民间掀起了广泛的抗清运动。

清军滥杀无辜百姓

清廷统治者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都以凶狠残忍著称。清兵滥杀无辜的根源在于满洲贵族的迷信武力和民族歧视。

强迫汉民剃头改用满族衣制

清廷统治者把不远放弃本民族束发、衣着传统的汉族官绅百姓一律视为逆命之徒,加以处斩。这种残暴行径在历史上极为罕见。这也引发了社会大动荡。

圈地和“投充”

圈地即满洲贵族侵占汉族居民徒弟,供自己使用。圈地给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大批畿辅居民无家可归。“投充”本意是在圈地范围内招任汉民作为奴仆耕种土地,遵循自由原则。实际上成为了满族贵族奴役汉族人的重要途径。各地都出现了威逼投充。经过圈地和投充这种赤裸裸的掠夺方式,满族八旗侵占了大片土地和大批劳动力。

残酷的缉捕逃人法

在社会上日益激化的满汉民族矛盾下,出现大量逃民远离自己原先的土地。对此,清朝统治者严厉惩办窝藏逃人的行为。耿仲明正是因此自杀。

各地抗清运动兴起

江南缙绅的动向

在清初的明朝“遗民”中,没有剃头改制的少之又少。他们大多在清朝统治未巩固之前致力于反清复明,天下局势稳定后大多数采取不合作对策。也有类似刘宗周这样的守正但迂腐之人,与其说以身殉国,不如说以身殉名。

各地百姓的自发抗清

在江阴、英霍山区、皖南、陕西等地都爆发了民众自发的抗清斗争,但最终都因为寡不敌众被清朝剿灭。这些微末之下的平民反抗者如阎应元、陈明遇等人在作者看来,比史可法更应歌颂,作为比史可法也大许多。

隆武政权和鲁监国的争立

隆武政权建立

1645年6月,潞王朱常淓投降后唐王朱聿键在郑鸿逵等人的拥戴下称号隆武皇帝。朱聿键虽然在诸藩中较远,但自身素质鹤立鸡群,从小不顺的成长经历磨炼出他的胸有大志。不过,虽然他颇想有所作为,但既缺乏自己的班底,又没有足够名分。这一先天缺点也让他不得不依赖于最先拥立的福建军阀郑芝龙、郑鸿逵兄弟。隆武朝廷建立后,得到了两广、湖南、赣南、川贵、云南等地的明朝势力承认。

鲁王朱以海监国浙东

浙东的反清复明势力主要来自社会地位较低的明朝生员和中下级官员。浙东各地反清运动兴起后,一些在籍官僚商议下,决定拥立还在浙江且没有头像清朝的鲁王朱以海出任监国。在和隆武差不多的时间,朱以海在绍兴出任监国。朱以海在经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患难生活后,依旧保持了民族气节,在关键时刻肩负起抗清旗帜,甚至亲赴前线犒赏官军,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毕竟曾经过惯了贵族生活,既无治国之才,也不肯放弃小朝廷的荣华富贵。

唐、鲁政权的对立和纷争

虽然两个政权都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但大部分精力却消耗在内部争斗上。就当时形势而言,鲁监国控制的地方和承认隆武朝廷的大部分南方无法相比。但他却幻想攻克杭州后进取南京,建立超过隆武朝廷的威望。为此不惜花重金收买支持者。

鲁监国的抗清活动

朱以海等人为了保有浙东,收复失地,还是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不过收获有限。

靖江王朱亨嘉之变

唐、鲁争立的同时,分封在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也企图趁乱谋取大位。在弘光帝被俘后,朱亨嘉于1645年8月在广西自立。在自立后,为了扩大势力,立志东下广州,被丁魁楚的军队击败。而后瞿式耜暗中联合焦涟反正,活捉朱亨嘉,送往隆武朝廷缢杀。丁魁楚、陈邦傅因此事中投机有功,加官进爵,掌握了两广的事权。而后又在永历朝廷上争权夺利,为紊乱朝政,先后投降清朝,基本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真正忠于明室的瞿式耜却因曾经有意拥立桂藩而受到排挤。由此也可见,朱明宗室里觊觎帝位的不乏有人,部分官绅也以定策为功,内部纷争不断。

隆武政权的作为和腐败

隆武皇帝朱聿键是位恢复大志的君主,所推行的政策也大体正确,但问题在真正效忠于他的人并不多。在福建他受制于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在湖广,总督何腾蛟又只知利用隆武帝的信任威福自操;在广西,巡抚瞿式耜意在拥立桂藩,和隆武朝廷貌合神离。在大顺军余部和何腾蛟、堵胤锡达成联明抗清协议,湖广军势头正盛时,隆武帝却因郑芝龙和何腾蛟的牵制,无法调集更多兵力支持。最终丧失良机。

在崇祯朝之后,弘光和隆武朝廷里,朝廷威令已无法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相比之下,清廷里虽然也有倾轧,但掌权者尚能令行禁止。对比看,清胜明败主要在于内部凝聚力。

隆武帝的政策和举措

  • 总体战略上,隆武朝廷以抗清为主,联合农民军抗清,是从隆武时期开始的;
  • 对于万历以来党争和国事的危害,朱聿键提出消除党争,“用舍公明”,这一点上就比东林复社骨干人士高明许多。
  • 隆武帝在南明统治者里算是比较关心百姓疾苦的
  • 朱聿键的个人品格在南明统治者里也是很罕见的,不饮酒,精吏事,自奉甚俭

上面几点都能看到朱聿键锐意进取,有中兴之主的气概。但受制于军阀,难以施展抱负。

郑芝龙兄弟跋扈

郑芝龙原是海盗,后被明政府招安,在崇祯时就奉命压制东南沿海一带的寇难。弘光时期更是加封南安伯。他接受招安,看起来是为明王朝效力,但实际意图是借用朝廷命官身份,扫除异己,垄断福建、广东等地的对外贸易。在明朝覆灭时,他在福建已拥有左右地方军事和经济的实力。

拥立隆武帝后,隆武政权在福州建立。但这种结合却貌合神离。朱聿键以恢复明室为己任,目标是收付江南,再进取北方。郑芝龙则意在借隆武朝廷名义维持自己在福建等地唯我独尊的地位,在一方割据。诸多事实都表明,隆武帝致力于中兴事业,不愿做郑氏兄弟的傀儡,但也无能为力。在矛盾日益激化下,12月,朱聿键离开福建,向西转移。江西战局的逆转,可以归因于郑芝龙、何腾蛟的私心自用,不仅直接导致隆武朝廷覆灭,也对后续的南明局势影响极大。

黄道周出征和被俘杀

在郑芝龙拥兵自重,无意进取下。首席大学士黄道周自告奋勇督兵出站,后因毫无作战经验,在婺源被俘。押送南京后,洪承畴劝降不成被杀。

清兵占领浙东和鲁监国航海

1646年2月起,清军进攻浙江、福建。阮大铖降清,马士英不屈遇害。尽管马士英在唐、鲁政权里成为过街老鼠,但并没有转投清方,而是尽力以抗清的实际行动扭转自己过去的不佳形象。

清军占领赣南

1646年3月,赣州失守,何腾蛟坐视不救。朱聿键敕令何腾蛟迎驾湖东,并在移陛后,加封其为定兴伯。何腾蛟只知提高自己的声望,毫无知恩图报之念。隆武朝廷的覆灭,除了郑芝龙降清外,和何腾蛟的毫无作为也不无关系。

隆武帝汀州遇难

清军占领浙东后,朱以海逃往舟山。清军秘密招降郑芝龙,郑芝龙有意降清,放弃抵抗。8月,清军向衢州进发,收取福建。途中刚刚降清的阮大铖暴病身亡。8月21日,隆武帝在延平去赣州的路上被清军包围,并在汀州被杀。9月19日,清军占领福州。

大顺军联明抗清

东路大顺军同何腾蛟联合和被排挤

1645年李自成牺牲后,大顺政权基本宣告瓦解。没有根据地的同时,由于意外身亡,在死前也没有指定明确的继承人。东路大顺军失去了统一的指挥机构,变成了各自为政的松散同盟。大顺军进入湖南后,由于上述原因,决定和何腾蛟联合抗清。然而何腾蛟和他一手提把的章旷、傅上瑞对大顺军怀有深刻的敌意和猜忌。在合营后,并没有诚意对待这支久经战场的抗清队伍。何腾蛟、章旷之流因为阶级偏见目光短浅,完全没有意识到弘光朝廷覆灭后,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后期抗清斗争中,大顺军未能做出重大贡献,从当时形势看,主要还是缺乏后方基地做保障,同时组织混乱没有有魄力的领导力团结力量,只能在南明势力和清方间夹缝生存。

李过、高一功改编“忠贞营”

1645年,李过(李锦)、高一功等部从汉中东下,占据湖北荆州到湖南澧州一带。明清双方鉴于自己兵力不足,又担心大顺军危及自己防区,都想加以笼络。堵胤锡不同于何腾蛟,能从大局着想,意识到只有联合农民军才有中兴之望,亲自赶往湖北荆州谈判会盟,最后促使东路大顺军归顺隆武朝廷。隆武帝赐李锦名为李赤心,高一功名为高必正,所部称为“忠贞营”。

这是南明史上第一个同农民军联合抗清的朝廷。虽然联合农民军的是何腾蛟和堵胤锡,但二人的政治眼光却大有高低之分。何腾蛟只顾抢功,贬抑大顺军的高级将领。堵胤锡的亲自促成联盟,表现了他的高瞻远瞩。堵胤锡在前期和何腾蛟、后期和瞿式耜的矛盾,根源也在于此。

忠贞营围攻荆州

堵胤锡和李锦等部达成协议后,决定不失时机发起回复湖北的战役。他建议和何腾蛟分两路攻下荆州。由于何腾蛟、章旷部的昏庸无能,行军缓慢导致失败。两人只知在湖南蹂躏地方、鱼肉百姓、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在清军撤退后也毫无作为。

何腾蛟经营湖南失当

何腾蛟虽在弘光朝廷覆灭时拒绝了清方招降,英勇就义。但在抗清事业上,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逃脱左良玉围攻后,作为湖广等地总督,深受隆武帝信任。何腾蛟本可以做一番事业,然而,他在用人行政上倒行逆施,既无识人之明,有无御将之才,却私心自用,急于拼凑出属于自己的班底,一味把大顺将领排挤出湘。

孔有德等三王兵入湖南

清廷接收到浙江平定的消息后,为加速征服南明。在1646年8月派出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南下。孔有德指挥的清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就占领了湖南大部分地区。何腾蛟部下的将领有的降清有的逃亡,这就是何腾蛟经营湖南的业绩。

大西军经营云南

云南沙定洲之乱

1645年9月,武定土司吾必奎发动叛乱。黔国公沐天波联合各地土司击败叛军后,沙定洲夫妇率领的土司军依旧滞留昆明,并发动叛乱,意图取代沐天波的位置。隆武朝廷因为远在福建,且当时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定,沙定洲叛乱一时无法平定。昆明同中央朝廷的离心倾向将逐渐明显、直到1647年大西军入滇,粉碎了沙定洲的美梦,增进了云南和其他各省的联系,这一点值得肯定。

大西军从贵州进入云南

1647年,张献忠在西充牺牲。大西军极速南撤。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的领导下,大西军突破封锁向云南进发。在路上,孙可望接过了大西军的领导。他改变了张献忠滥杀无辜的作法,整肃内部,带来南下大西军的耳目一新。

大西军选择云南是因为张献忠受抚谷城期间,他和部下曾和云南调来的官军有相当密切的联系。有史籍称,大西军入滇是接受了当时调遣到湖广的云南石屏土司将领龙在田的建议。孙可望入滇时,假借为黔国公沐天波复仇,一路得到土司的欢迎,基本没有抵抗。沙定洲在4月放弃昆明,大西军顺利接管。在之后,刘文秀、艾能奇、李定国等将领平定了附近州县,击败了逃跑的沙定洲势力,巩固了昆明的统治,让当地居民过上了难得的安宁日子。

孙可望等经营云南

平定全滇对大西军和南明永历政权都有关键意义。大西军在1650年起的多次出击打败清军,成为全国抗清主力,和孙可望等人收取、经营云南是分不开的

  • 在政权上,孙可望等大西军领导人为了争取汉人支持,废除了大西国号,许诺“共扶明后,恢复江山”。同时雷厉风行惩治贪污,保证了云南吏治的清廉
  • 在经济上,孙可望等人实行可行的赋税政策,注意保护民间贸易,对云南井盐加强管理
  • 在军事上,严肃军队纪律、加强训练、改善了军需供应
  • 在社会治安上,相当注意和地主士绅的合作,根据局势放松了对居民的军事管制
  • 对于云南少数民族和宗教上,也做了较妥善的处理

郑成功起兵和鲁监国在浙闽抗清

郑芝龙降清

在郑芝龙降清后,其子郑成功对父亲的所作所为不以为然,甚至加以劝阻。郑芝龙认为满洲贵族不事水战,必然也要借重于自己,不听劝告,跟随前来招降的博洛回京。在回京前,利用郑芝龙的声望招降了部分旧部。1648年,清廷收回承诺,郑芝龙实际上是被软禁的状态。

郑成功的早年生活和起兵抗清

郑成功是郑芝龙的长子,母亲是日本女子,在七岁前随母居住日本,本名郑森。隆武帝即位后,郑芝龙成为定策元勋,郑森才在父亲带领下拜见朱聿键。隆武帝见他一表人才,赐姓朱,改名成功。从隆武二年正月起,郑成功就开始参与军事指挥活动。这为他后来独树一帜,领导东南沿海抗清活动奠定了基础。在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和叔父郑鸿逵等人坚持抗清,在和清方的反复较量下,把东南沿海地区抗清势力合成一支劲旅。

鲁监国在浙闽的抗清活动

到1648年上半年,以鲁监国为首的明朝义师已收复了闽东北大部地区。鲁监国朱以海亲临福州城外指挥攻城,在南明君主中算是比较勇敢的。事实证明,在清朝暴虐统治下,浙闽百姓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反抗斗争,鲁监国朱以海不失时宜组织起来,颇有一番作为。然而,复明的各派势力间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终致坐失良机,使得清廷得以凭借有限的兵力各个击破。

在收复福建的战略意图失败后,鲁监国被迫撤回舟山。从这时起到1651年,舟山群岛成为鲁监国领导下浙东抗清武装活动的中心,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郑成功部在福建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永历朝廷建立

朱由榔在肇庆监国和绍武争立

隆武帝在1646年遇害后,桂藩朱由榔成为了继任的最佳人选。1646年10月就任监国,丁魁楚、瞿式耜、何腾蛟、堵胤锡等人也有了对应官职。不过朱由榔遇事无主见,用人失当,是在担当不起中兴大任。监国7天听到清军推进消息后即仓皇逃难。同时,隆武帝的弟弟被拥立为皇帝,史称绍武政权。朱由榔自知铸下大错,为了挽回民心,在11月重返肇庆,宣布即位。这样广东一省同时有两个南明政权。

绍武政权在历史上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由拥立者苏观生拼凑出来的广州朝廷基本上是一群投机分子。成立没多久就被清军消灭,广州沦陷。12月朱由榔乘舟再次由肇庆逃往湖南。

绍武政权的覆灭

绍武政权从建立到覆灭不过一个多月,它的“业绩”就是打了一场争夺皇位的内战和导致广州一省的陷落。占领广州后,李成栋向广西进发。永历君臣又仓皇逃窜。瞿式耜处于稳定人心考虑,提出不要离开广西。但永历帝还是逃到了武冈。

陈邦彦等人在广东的抗清活动

不同于腐朽无能的永历朝廷,不知清军虚实就非降即逃。广东在明末清初历史上涌现出陈邦彦、陈子壮等一批抗清英雄人物。虽然他们代表的广东义师最终被优势清军镇压,但他们掀起的汹涌的武装斗争,迫使清方两广当局调回进攻广西的军队稳定局势,给广西的永历朝廷一个喘息的机会。同时,清军主将李成栋在镇压过程中,亲眼看到人心所向,对他次年的反清归明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永历朝廷在武冈

永历帝逃往武冈后,进入了军阀刘承胤的势力范围。朱由榔既然以为刘承胤兵强可倚,刘承胤也借此挟持朝廷。何腾蛟不满刘威福自操,同部分大臣请永历帝回驻桂林。同年8月,孔有德率兵从岳州进兵长沙。何腾蛟、章旷等人闻风而逃。在永州苟延残喘期间,章旷病亡。清军进一步向武冈进逼。刘承胤手下部将不敌,皆战死。刘生出挟持永历帝投降之意。永历帝发现后,仓皇逃往广西。皇太子和护送皇太子的大学士吴炳被俘。9月,孔有德派刘承胤攻入贵州黎平,俘获何腾蛟亲属。

郝永忠部由湘入桂

郝永忠部奉何腾蛟之命护送隆武帝失败后,跟随何腾蛟由湘入桂。由于农民军出身,并不被瞿式耜、鲁可藻等人接受,甚至处于偏见故意扣发粮饷。可见在兵力不敌的情况下,瞿式耜等人对农民军的敌对态度并没有变,他们是南明政权中目光短浅的死硬分子,对原农民军极尽打击排斥之能事。十一月耿忠明攻击全州被郝永忠等击败,永历帝应瞿式耜等人之请移跸桂林。

永历帝逃离桂林

在永历帝于1647年底从柳州转移到桂林后。广东提督李成栋稳定了广东局势,转头进军广西。陈邦傅等人不战自逃,避向桂林。清军重新占领梧州。郝永忠部担心老家被陈占据,和何腾蛟一起领兵难撤。全州守将见大军撤退,自身难保,献城投降。广西由此门户洞开。

1648年2月初,清军向桂林推进。何腾蛟大惊失色,临阵脱逃。瞿式耜力主永历帝留守桂林,暂缓移跸。谁知朱由榔已是惊弓之鸟,执意离开。郝永忠趁乱抢夺官私财物,之后护送永历离开。瞿式耜拒不随驾,留守桂林。

郑成功在闽粤沿海的军事行动

同安之役

大致可以说,从1646年底开始郑成功开始组件自己的军队,到1648年形成一支对清朝颇具威胁的力量。他的军需供应主要来自海上贸易和攻占地区征收粮饷。1648年4月,郑成功攻陷同安,同时得知永历即位的消息,从此遥封永历正硕。在李成栋反正后,永历帝从南宁迁回广东肇庆,整个广东也恢复南明统治、这一时期,永历朝廷留下的记载里,郑成功出现较少,原因在于李成栋系统的将领和福建将领之间存在较深的隔阂。

潮州之役

1649年,郑鸿逵和郑成功同广东郝尚久部争夺潮州,爆发内讧。郑成功急于解决粮饷来源问题,手下又因为受到李成栋部歧视而耿耿于怀,但因属地归明不忍下手。不过最终出兵占领潮州。永历朝廷对郑挑起的内衅并不赞同,但又无可奈何。就事实而言,郑成功、郑鸿逵进攻潮州是极为失算的,它加速了清军侵占广东全省的过程。郑氏集团鼠目寸光,只从自己利益出发,结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651年清军攻占厦门

1650年7月,在王邦俊支援下,郑成功从广东败回,没有实现以潮州为基地的愿望。8月,他趁厦门的郑彩引兵外出,袭取厦门,之后成功吞并郑彩、郑联兄弟的部队。1651年初,在厦门立足未稳,郑成功决定指挥部队攻取当时被清军占领的潮州、惠州。施琅曾认为可能会有意外发生,便托梦委婉劝说郑成功在三考虑。不过郑成功并没有听出他的弦外之音。

在郑军从海殇进攻广东时,清福建部队趁厦门守军空虚,偷袭厦门成功,掠夺了大量财富。郑成功大为震惊,于4月初返回厦门。

郑、施交恶和施琅降清

作为一军之首,郑成功的弱点是不能充分任人器使,不能容忍下级对他的不尊重。施琅在明清之际确实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将才,但在黄道周、李成栋、郑成功手下都未受到重视。施琅在返回厦门时奋勇和清兵作战,但因郑成功的戒心未受到重视。施琅的弟弟也对成功的种种处置不满。双方矛盾日益激化。施琅手下曾德叛入成功营中成为亲随一事成为了双方公开决裂的导火索。曾德被捉回处斩。郑成功见施琅违令擅杀郑部旧将,下令拘捕施琅一家。施琅得知弟弟和父亲被杀后,对郑成功恨之入骨,一心降清,与郑氏为敌。

对于施琅的忽明忽清的态度,不妨说“士为知己者用”是他的行为准则。恃才傲物是他的缺点。但若驾驭得当,用其所长,制其所短,将会大有发挥。这一点上,之后康熙皇帝做的就比郑成功强。施琅的投降使清廷在之后可以建立一支足以和郑军抗衡的水军。

吴胜兆、王光泰等的反清

1647年永历改元,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朱由榔短暂地看到了一些好消息。1648年金声桓,王得仁南昌反正,3月李成栋广州反正,12月姜瓖山西大同反正。这些总兵的反正和清廷的民族歧视政策有关。在这之前,还发生了几地的反清活动:

  • 吴胜兆反清,1647年4月,苏松提督吴胜兆反清复明,得到舟山、太湖、松江等地义师呼应。后因事情提早败露,在关键时刻心慈手软被洪承畴调兵遣将消灭。
  • 宁波华夏反清,1647年,宁波的华夏等生员密谋反清,因叛徒谢三宾告密全盘失败。谢三宾这样的地主为保存自己巧取豪夺的巨额资产,在政治上寡廉鲜耻,没有家国观念
  • 王光泰兄弟在襄阳、郧阳反清。王光泰、王光恩、王昌三兄弟本在清军追击大顺军时降清。后因和当地官员摩擦,被诬告逮捕,从而揭竿而起。而后被清军围剿,之后同大顺军余部活动于夔东地区,形成著名的“夔东十三家”

金声桓、李成栋反清复明

金声桓、王得仁江西反正

金声桓原本是左良玉的部将,而后随左梦庚降清。在北京朝见后,主动率领兵马南下收取江西,消灭了江西大量南明军队。但与此同时,金、王的清廷委派的江西官员矛盾也在加深。1648年初,金声桓先发制人,杀死巡按、布政使等人,宣布反清复明。而后承认永历朝廷。被永历帝封为公爵和侯爵。

反清后,金、王计划北上拿下九江,接着顺江东下南京。在收复九江后,湖北、安徽等地的复明势力纷纷响应,大片地区归明。由此可见清军在湖广的势力还不稳固,兵力相当有限。清廷接到江西叛变和湖广、南京告急的消息后,急令何洛会、刘良佐等人赶往镇压,同时调遣三王等军队回师防守。相比于清军的统一指挥,永历朝廷徒有其名,无人统筹做出相对的全局决策。当时各地的势力没有抓住机会,相互配合,扩大辖区和政治影响。

3月金、王军队紧逼赣州,久攻不下,得知南昌被围后。金、王为救老巢,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在6月撤回南昌。清军围攻南昌长达6个月,在1649年初,城中弹尽粮绝被清军攻陷。金声桓中箭后投水自杀,王得仁被俘遭害。江西百姓再次被清军洗劫一遍。

金、王在江西攻城略地时,南明当国却并不积极,坐失良机。湖南、广东实权人物只顾眼前私利,根本谈不上配合作战。而这一时期的清廷尽管再野蛮,好歹像个政府,可以统筹全局,令行禁止。反观南明政权,派系纷争,各势力集团互相拆台,坐观败亡。在南昌7月被围后,到来年正月城陷的6个月,没有得到南明其他军队的任何支援。

李成栋广东全省反正

李成栋曾是李自成部将高杰的手下,后随之降明。清兵南下后,和高杰妻子一同降清,并奉命南下为清军收取广阔疆土。然而在清廷的民族歧视下,并未取得提拔,再加之明朝官绅抓住其与佟养甲的矛盾策动和爱妾赵氏以死相逼,最终于1648年反清。在反正初期,李成栋对永历帝颇为尊重,恪守臣节。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永历朝廷从上到下窃权弄私,几无功过是非可言。

李成栋进攻赣州和败亡

在江西和广东接连反正后,明清相持格局本可改变。但永历朝廷腐败无能,把时间耗费在加官进爵等无用事务上。李成栋进军赣州时,未能和金声桓部配合。1648年5月金部撤退回救南昌,8月李成栋率军进逼赣州。由于准备不足,几次进攻均告失败,被迫撤回广州。在次年2月再次进取赣州,这次他吸取经验,先行包围赣州外围各县。但对清军来说,正月已攻克南昌,赣州已无后顾之忧,且北方援军已就位,攻守之势已易。2月底,李成栋迎战清军,被击败。之后清军乘胜追击,李军打败,李成栋坠马淹死。

1649年春,永历朝廷经历了一场幻灭。正月何腾蛟被俘杀,金声桓、王得仁败亡,3月李成栋兵败身死。永历朝廷当权人士既没有洞察局势的能力,又缺乏知人之明。任由原两广总督杜永和霸占职位,尸位素餐,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北方各省的反清运动

除了江南,在黄河流域也有各种反清复明的运动。不过和江南相比,北方的反清运动较分散,南明史籍记载较少。

  • 在山东有,山东谢迁起义,山东刘泽清、李化鲸榆园军反清斗争,裴守政、刘丝桐起义、王奎光起义等
  • 姜瓖等领导的山西反清斗争。1648年11月,在金声桓、李成栋相继反清后,清廷对汉族将领猜忌加深,姜瓖趁机反清,在山西各地迅速得到响应。多尔衮招降失败后,亲率阿济格等部以武力解决。此时清廷的局势实际上甚为危险,南下的清军回撤缓解畿辅的危机。可见清朝在北方的统治根本就不稳固,且证明了满洲八旗军作战能力也很有限。然而,相比之后孙可望、李定国、鲁监国、郑成功等经常派人进入清统治区组织各地义士,永历朝廷的目光甚为短浅,似乎只知道姜瓖在大同反清,除此无动于衷。直到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才如梦初醒。南明君臣的闭目塞听、得过且过,可见一斑。在1649年8月,围攻许久后,姜瓖被部下总兵叛变所杀。之后数月,逐渐稳定山西局势。清军在镇压山西反清复明运动中,滥杀无辜老幼,其残酷野蛮令人发指。北方百姓为了反对满洲贵族的暴虐统治展开了殊死斗争,其惊心动魄丝毫不逊于南方。在山西大规模反清运动被镇压后,剩下的复明势力仍然利用山区坚持斗争。
  • 在陕西,王永强与1649年2月占领榆林,和山西起义相呼应,在3月底被吴三桂、李国翰部击败
  • 甘肃回民米剌印、丁国栋与1648年3月起义,反映了甘肃等地回民对清廷暴虐通知的不满。1649年,清兵相继攻破甘州、肃州,起义宣告失败。

金声桓、王得仁、李成栋、姜瓖、王永强、米剌印、丁国栋这些人在降清后又反清,说明不仅受到了满洲贵族歧视,而且察觉到清廷实力有限,可以一试身手

我承认,要不是看到豆瓣上对它的评价如此之高,我一定会把它当做伟光正的歌功颂德读本。阅遍整卷后,我为我的不以为然深深道歉。作为对新中国当代史的路线介绍,此书引用了翔实详尽的史料,在清晰明了地刻画了我国社会主义路线五次选择这条主线的渊薮和历史意义的同时,也以足够冷峻客观的视角具象化了每次选择的社会面貌以及内外部局势。作为小白启蒙,让我对中共刮目相看,借用书里的话来讲就是

“中共是一个变通能力很强的政党。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往往不是理论,而是碰到的具体问题和具体压力,是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的政策选择。”

能看完这本书的人,相信可以得出类似的认识。看完之后,可以一扫之前的先入为主,以新的视角来看待。

前言

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路径经过了5次选择,也对应了后面的5个章节:

  • 实行新民主主义
  • 效仿苏联模式
  • 寻求赶超之路
  • 发动继续革命
  • 转向改革开放

每一次的重新选择都有着内外部的原因。1953年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是因为新民主主义本来就只是个变通的理论,作为过渡使用。在毛那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是目标,其他都是过程,都是策略。有三个原因让新民主主义迅速结束:

  • 对“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担忧,特别是在农村,各级领导担心,农民尤其是农村干部一旦发家致富就不会向往社会主义了
  • 力量对比的变化,1952年土改基本完成后,已经没有任何政治力量能够对新政权提出挑战,经济结构上,私有经济也远远没法和国有经济相比
  • 对重工业的倾斜,必然导致对市场的排斥和计划经济的依赖

1956年,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批判,让毛等领导人引发走自己道路的思考,并在经济改革和扩大民主上做了尝试。但是,这场探索被波匈事件和国内的反右派运动打断,风向从扩大民主转向到重新强调阶级斗争。1956年到1958年的各种运动是以强烈的赶超冲动为原始动机的。

1960年初对“大跃进”的反思和转向防修反修、继续革命和大跃进引发的党内分歧以及冷战里的中苏分裂有关。在3年困难的大饥荒面前,党内许多高层领导已经从58年的狂热中冷静下来,回归人民要吃饱肚子的理性。基于此,一些人认为应该有更灵活的政策,如包产到户。但在毛心中这是社会主义的底线,不允许出现这种权宜之计。毛认为一些人在暂时困难前有政治动摇,出现了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倾向,必须要强力干预。另一方面,中苏分裂里存在着意识形态因素,中国批评苏联是修正主义,苏联批评中国是教条主义。在毛看来,领导国际共产主义的任务落到了我们身上,这个前提是我们自己不变修。

毛发动文化大革命有权利再分配的因素,但他要清理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批人,一个阶层,从而改造整个党。“文革”和“大跃进”一样是一场社会大实验。区别是一个以政治和思想为进路,一个以经济为进路。“文革”最有号召力的口号是反官僚主义反特权。民众如此广泛和热烈的参与热情,肯定和人们对官僚特权化的不满和对革命新制度的幻想离不开关系。这场活动后来异化为:广泛的暴力、持续的派性斗争和动乱以及诡谲的党内权力斗争。这让“文革”的解释体系漏洞百出。

70年代末,改革开放可以启动,和文革带来的2点后果有关:伤人太多老百姓太苦。改革的力量有3个来源:

  • 重新出山的老干部,当然随着改革的深入,党内也产生了持续争论,但各级领导层也确实出现了一批锐意改革的领导人
  • 知识分子,大规模平凡冤假错案,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历次运动和知识分子带来的创伤,现代化目标也激起了知识分子的热情
  • 基层普通民众,尤其是农民,农民在包产到户上的选择成就了中国的改革

改革之所以能走这么远,是因为它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78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向西方学习,引进外部技术、观念、规则和制度。但中国决策层坚持了自主选择的原则,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一揽子”方案,不是根据理论逻辑而是诉诸“试错”来改革实践。

后续章节里,作者的思路秉持着依据事实。力求每一判断都来源于坚实可靠的材料,收敛过度解读的冲动,对历史的复杂性保有一份敬畏,着重发掘历史本身的逻辑,而不是简单做道德和价值批判,拒绝用既成框架来框定历史。这个态度本身也值得我们思考。

实行新民主主义

建国之初曾有短暂的时间实行过新民主主义的建国纲领,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在4年内快速完成,毛泽东放弃了原先的设想,提前抛弃了新民主主义。改革开放后,人们发现一些做法和之前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搞法类似,对生产力更有利,不免会有人提出“社会主义搞得有点早”,或过早抛弃新民主主义有些惋惜。但是在建国后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注定了新民主主义政策很难持久,提早结束反而符合逻辑。

源流

在中共的意识形态里,普遍接受了《共产党宣言》里的“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对新民主主义的设想,是在多种所有制基础上发展生产力,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为社会主义转变准备条件。可以看到从设定上,新民主主义就是过渡阶段存在的。中共二大决定革命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步再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不过这个过渡如何进行,在早期尚无定论。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以及《新民主主义论》里表明,在民主革命胜利后,不会插入一个“资产阶级专政”,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作为过渡。新民主主义之所以“新”,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进一步发挥了这个思想,提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毛通过列宁的《两种策略》里的“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来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来说服党内同志“不要怕发展资本主义”。

当然如此提法,还和当时的“联合政府”有关。抗战后期,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毛泽东提出“联合政府”的口号,旨在逼迫国民党结束一党独裁,实行民主改革。这是基于当时的时局和力量对比提出的。

七届二中全会上的建国构想

七届二中全会在1949年3月召开,此时国民党败局已定。为了和国民党争夺领导权,现在需要的是一份可以实行的建国纲领。这时的提法和《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有一些区别,用“人民民主专政”替代了六大里的“工农联合专政”的提法。所谓人民,,除之前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外,加入了民族资本主义,即“四个朋友”。当然这里面主体是工农,领导是工人阶级。

在经济上,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徒弟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和保护民族工商业。在这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5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形态的指导原则还是以发展国营经济为主体,普遍建立合作社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逐步增加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在这个阶段,对于私人资本主义,以利用和限制为主。毛泽东认为,一方面,“不要急于追求社会主义化”,另一方面也要引导整个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至于这个过渡阶段有多久,中共领导人认为会是长期的过程,可能需要十几年或者几十年。这也依赖于两点:一是生产力的性质,即工业化发展阶段;一是人民是否做好社会主义前途的准备。另外依照中共的理论,一旦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社会主义革命将顺理成章提上日程,资本主义经济也会失去价值

新民主主义纲领的实行

尽管有各种不确定性,新民主主义政纲在新中国城里头几年还是得到实行。1949年9月的政治协商会议中,非中共认识占全体代表56%,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纲领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第一届政府受邀的民主党派十分齐全,党外人士任职广泛,曾引起党内许多人不满。毛泽东解释说好处很多,不仅可以赚人,让国民党不战自垮,可以赚来人民和土地改革,还可以赚来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将民主党派精英新吸纳到政府,使之和共产党在同一条船上,最重要的是这条船是确定驶向社会主义的。所以,这也意味着不允许反对党存在,不允许民主人士整合出和中共“发生平衡作用”的强大政党。从领导权看,所谓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区别不大。

新民主主义政纲在经济领域体现在既不是传统资本主义,也不是传统社会主义:

  • 发展国营经济为领导力量
  • 限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发展
  • 帮助农民发展互助合作

同时

  • 保护私有产权
  • 利用市场交易

这一点比红色高棉等极左政策优越了许多,至少抑制了在农村工作中,要求平分一切土地财产的冒进思想。1949年初,随着接管城市增多,保护工商业显得尤为迫切,刘少奇受毛泽东之托赶往天津,打消资本家的顾虑,帮助解决困难;另一方面,说服工人不要提出过高要求。在“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的同时,毛泽东并没有忘记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此时也未将“社会主义前途”写入《共同纲领》,目的在稳定人心,这个愿景只是个早晚的问题。

理想和政策间的张力

在新民主主义存废上,毛泽东的意向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各级领导层,急于搞社会主义,不理解新民主主义的想法有相当的基础。1949年下半年在上海展开的打击投机资本、平抑物价的活动被看做是和资本主义的较量,引起了一定社会不稳定;1950年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有人认为革命既已胜利,民主党派已无存在必要。同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这也是有当时的社会背景的:西藏、台湾尚未解放,外部危险严峻,土改尚未开展,战后经济恢复还需时日。不要四面出击,也可以避免“树敌太多,全国紧张”。

在农村合作化上,1950年6月通过的《土地改革法》规定了经济上保存富农,政治上中立富农。出身农民的干部并不理解。另一方面,在革命老区,各级领导机构也在关注新的分化出现。如果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就要允许一定的分化和“四大自由”(土地自由买卖、租佃,自由借贷和雇工)。新中农普遍倾向于单干、个人发家致富,并不要求互助合作,甚至对组织起来感到苦恼。这种“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也让很多领导人担忧出现思想惰性,即习惯新民主主义秩序,就不想社主义了。一部分干部产生了“趁热打铁”的想法,趁农民分到土地后热情还在,就组织合作社,政治上也能避免离心倾向。这个想法得到了毛泽东支持,他后来也说要不断革命,趁穷过渡,富了就不好办了。

在对待富农和组织合作社的节奏上,分歧在东北和山西的老区出现。党内发生了激烈的讨论,一方认为“农村资本主义的一定限度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认为农民分散的个体生产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使农民自己陷入永远的穷苦”,而“克服这个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理,就是经过合作社”。

刘少奇认为个体经济到集体农庄是一个生产方式的革命,需要机械工具,即“先机械化,再集体化”,这也是依据的苏联的经验。而在国家工业化前,依靠简单的农业协作也能提高生产率,就没有理由拖延合作化。简单来说,农业要朝合作化方向发展,这个大目标是一致的,分歧在于过渡的条件和步骤

酝酿放弃新民主主义

1951年11月底,华北局关于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和前任地委书记刘青山的贪污报告得到毛泽东关注。他决定在全党发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斗争。三反中不断揭发出贪污和贿赂行为,同时还发现资本家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财产、童工减料等违法行为。毛泽东开始担忧起党的纯洁性。在1952年初,紧接着在各大城市发起以资产阶级为斗争对象的“五反”运动。1951年底1952年初的“三反”、“五反”运动,是影响新民主主义存废的重要事件。这个运动在毛泽东脑子里形成了2种认识:一是加深了共产党干部道德危机的担忧,一是强化了对资本主义的负面影响

权力寻租和资本家的逐利本质在今日中国也并不罕见。不过当年革命道德和阶级斗争观念还发挥着极强的自律作用,干部的贪污腐化也被严重夸大了。在校正打击面过宽的同时,毛也下定了消灭资本主义的决心。1952年6月,他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的文件上批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本阶级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和民族资本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中间阶级”。刘少奇决定通过加快发展国营经济,将私人资本主义逐步“”出整个经济领域。

而对于农业合作化,毛泽东心里已经有数。1952年2月,毛泽东得知邢台86%农民加入互助组、合作社,当年即实现粮食增产。他说“农业不先搞机械化,也能实现合作化,中国不一定仿照苏联的做法”。1953年5月,李维汉在上海等地的考察报告,帮助毛泽东找到改造资本主义经济的路径,就是积极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由此毛泽东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思路,并在1953年6月的政治局会议上,完整表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概念,在此消失。

促使毛选择更早开始社会主义过渡的有两个因素:社会主义目标的牵引和力量对比的估计。经过三年的准备,全国统一、经济恢复、新区土改完成,政权全面建立、朝鲜战局稳定。他更有信心。经济结构上,国营经济比重已超过私人经济。“五反”运动对资产阶级的打击不仅是经济上,更是心理上、政治上的。

效仿苏联模式

从1953年起,中国走上了全面效仿苏联的轨道,尽管细节不同、社会震动小,动员更娴熟,但整体上模式一致,即:

  •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 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
  • 高度集权的政治社会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工业化是中国人的百年夙愿。但在先发展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上却有分歧。

  • 发展轻工业,一可以积累资金,二可以改善民生,起到与民休息的作用,也可以依托市场经济和自由企业制度,不必依赖苏联援建
  • 选择重工业,即仿照苏联模式,可以保证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不至于依赖资本主义世界,斯大林认为从轻工业起步,过程太缓慢。这一点也打动了毛泽东。苏联的快速工业化,对毛有很大吸引力

最终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危机感和苏联援助到来后,高层取得了共识。抗美援朝加深了斯大林的信任,增进了中苏的军事配合和经济关系。从1949年《共同纲领》提到“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开始,最终于1952年1月,毛看到张闻天关于中国工业化方针的想法,批示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确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力求迅速的方针。1953年5月,关于苏联援助中国的协议在莫斯科签署。苏联承诺援助中国工业化计划,是促使毛选择效仿苏联模式的重要背景

优先发展重工业要解决几个问题:

  1. 要压低全民消费,提高储蓄率,加快资金积累
  2. 保证当时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国家确定的重点领域,尤其是重工业
  3. 实行平均主义的民生保障,确保社会稳定

毛泽东把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比作“一个主体和两个翅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农业和工商业改造是翅膀。在效仿苏联发展模式的同时,毛也接受了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阐释,如让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并不利于中国发展,即使实施重工业赶超战略,也很难说明要消灭一切私有产权。

在当时冷战白热化的1950年代,中国没有亚洲四小龙那种可以在世界自由贸易体系里发挥“比较优势”的条件。以强国为目标的中共领导人自然也不能忍耐长期“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局面。

统购统销的深远影响

中国的计划经济并不是1953年才开始的,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就开始了。这在《共同纲领》中也有多处提及。相应制度也陆续建立:1)统制外贸;2)成立中央财经委员会,这也是中央集中管理体制的雏形;3)接管国民党“四行二局一库”,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4)统一调度重要物资;5)国家统筹就业。在1952年的工商业里,政府和市场作用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平分秋色。这种市场和计划双轨运行的体制,帮助中国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但和即将展开的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计划不匹配。毛泽东的解法是,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把全国的资源集中到国家手里,把整个国民经济纳入集中计划

1953年粮食收购危机和由此引发的统购统销政策是中国经济计划化过程中极重要的一步。简单来讲,就是解放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增加粮食需求。统购统销其实从延安时期就已有实行经验。陈云最后在中财委给出的继续市场收购和实行统购统销中,选择了后者。具体来说就是,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实行配售

统购统销意味着要侵犯农民自由处置余粮的权利和待价而沽的利益,势必会引起农民不满。这一点高层也预计到了,不过如果继续加大力度进行收购,势必会引起粮食投机和农民惜售,导致物价波动,波及工业生产。任何国家工业化都绕不开一个话题,就是原始积累。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里,工业化依靠的本国积累,就只有大部分来自农业积累。为了保证工业化高速发展,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这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党内外对农民的同情。而为了长远利益,不能不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实际上必须让农民做出牺牲,这也是毛心中的“大仁政”。

最初统购统销只是现实性选择,与意识形态无关。但毛敏锐抓住了它对城乡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借此在农村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同时把民族资本家逼上改造之路。从而让这一项危机处理措施变成一项长期政策。

高潮出现

虽然放弃了新民主主义,但毛起初估计,向社会主义过渡还需3个五年计划。然而没想到,涉及6亿人的社会大改造,只用了4年,在1956年就完成了。这样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决定性推力主要来自毛泽东本人。在薄一波后来的回忆中,这一巨大变化源于1955年的“三个会议一部书”。在这之前,尽管各地不时有冒进冲动,但基本按原先设想渐进式推进。毛并非不知道农民小私有者的特性,但他的方针从不是照顾农民的特性,而是要改造它。更重要的是,毛泽东把合作化视为同资本主义争夺农村阵地的斗争

1954年,党在农村的运动一方面加强粮食征购,一方面推进合作化。在合作化上,各地势头越来越猛,出现了强迫入社,侵犯中农权益等问题。这之间毛泽东听取各方信息后,也冷静下来,考虑放缓速度。但当毛在4月到南方视察后,又改变了看法,认为所谓缺粮大多是虚假的。在合作化速度和如何解决农村紧张问题上,邓子恢和毛泽东产生了分歧。毛泽东始终相信,只有合作化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

5月,毛泽东召开会议,关于合作化上,从“放慢步子”转向“加快步子”。在面对手下的反对后,他认为:不是农民没有办合作社的热情,不是办不好合作社,而是党内有右倾思想。从各地给的报告看,65万个合作社,80%以上是增产的。这给了毛泽东底气。他断定,农民中“有一种社会主义积极性”,“合作社胜于互助组,更胜过单干户”。与其说高潮即将到来是毛泽东的判断,不如说是他的一种热望。他一方面强调,贫农和下中19农要摆脱贫困,只有联合起来走社会主义路线,另一方面,国家工业化也需要合作化。苏联用合作化解决了问题,我们也可以。

所谓社会主义高潮,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1955年10月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大炮轰”邓子恢,刘少奇批判农工部对合作化“发谣风”。形势一边倒,一致拥护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问题》的报告,批评“右倾机会主义”。之后全国掀起了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批判。各级领导争先恐后,超额完成目标。一方面是将推进合作化运动视作表明政治坚定性和政绩展现,另一方面也认为集体经济更具优越性。毛泽东在中南海收到了各地的典型材料,极其兴奋地批阅后,选编成《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高潮就此出现。毛泽东判断:“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中国的集体化运动比苏联平稳得多。但也不是因为人们“自愿自利”。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农村的村社组织,农民一盘散沙。另外中国农民相信世道即土改后的社会主义潮流,土改改变了农民的生活理性和对所处世界的认识。“阶级”,“剥削”,“社会主义”等观念植入脑海。农民虽有致富欲望,但也怕“冒尖”。共产党描述的社会主义美好前景,在农民中形成了憧憬的心态,从而利用贫中农的优势孤立分化地主和富农。同时也不能忽略农村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动力。他们都是土改里翻身的农民,对共产党和其政治主张有高度认同。另外,在个人致富的路线被禁止后,合作化提供了新的上升路径

和农民不同,资本家早就清楚,自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资产早晚要被剥夺。毛泽东借农业合作化高潮形成的政治压力,迫使资本家接受改造。中共采取了“两面夹击,网开一面”的政策,利用农业合作化、和私人企业里的工人来促资本家,同时给予资本家和其子女政治上的待遇,实行“和平赎买”。

随着农业合作和私人工商业公私合营,小业主本就势单力薄,加上国家计划范围扩大,经营日益困难,也强烈要求公私合营。就这样异常涉及几亿人的社会大改造,就这样戏剧性完成了。市场作用从金融、生产资料、劳动力和消费品等领域依次退出。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条条”管理为主、以行政指令配置资源的苏联式计划经济模式基本被复制出来。

举国体制形成

社会主义改造不止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还包含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

  • 政治集权。
    • 一方面由联合政府向“一党政府”转变。在宪法前,《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民主党派也满意。斯大林建议尽快召开全国人大制定宪法。原因有三:1)确定中共执政合法性,而不被认为是建立在刺刀上的政权;2)防止泄密;3)通过选举向“一党政府”转变。也许是最后一点打动了毛泽东。中共接受了建议,在1954年9月召开第一次全国人大,完成了体制转变。民主人士占半数以上的政务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取消,政协从“最高权力机关”变为咨议机构。第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开幕词,精确概括了五四宪法和政制的实质:“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 另一方面是由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过渡。战争时代,各根据地相互分割,有较多自主权。鉴于20世纪中国长期分裂的教训,方法“山头”坐大,加强中央集中统一,是毛泽东重点考虑的问题。
    • 三是大权集中于党,1953年6月,毛泽东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论述党政关系,明确提出:“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问题,都要先由党委讨论决定,再由政府执行。”由此强化了以党为核心的决策体制,重大问题服从于毛泽东的个人决断。
  • 文化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是意识形态一元化,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统治地位。文化改造的重要领域是教育界。削弱欧美教育传统,引进苏联教育模式。1949年12月,教育部提出“教育必须以生产建设服务,为工农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同时使全部学校教育公立化,全国高等院校以培养工业建设专业人才为重点。另外,文化改造的主要目标是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尽管中国知识分子多数并不了解和认同共产主义,对共产党有疑惧,但他们更痛恨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腐败。毛泽东发起文化批判,主要是认为知识分子大多数依附于资产阶级,政治上难以信任,但另一方面国家建设又离不开知识分子。因此,他的政策是改造和使用,通过思想改造促使知识分子皈依马克思主义,至少拥护新政权。
  • 社会整合。新中国成立后,发起了剧烈和彻底的社会改造,通过剿匪除霸、废除保甲等社会改革运动,重构了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大地主、劣绅、特务土匪、会道门等敌对势力被摧毁,家族宗法组织、神祖祀会基本瓦解。千百年来政权止于县和乡绅自治的传统结构被打破。国家权利成功楔入乡村社会。城乡旧的社区组织和民间势力被摧毁的同时,国家对社会的整合依托于新的社会制度
    • 城镇街居制,建立城市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制度,街道办事处是城市的基层行政组织。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
    • 单位制度是国家管理公有体制内人员的组织形式。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单位覆盖人口迅速增长,单位体制外的城市就业人口所剩无几。国家对城市居民的行为控制,主要是通过一个个单位来实现
    • 人事档案制度,便于干部的管理和使用
    • 户籍制度。1953年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做普选,开始进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1955年11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从此将中国的户籍人口分割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市民和农民身份不同,且带有世袭性质。这种城乡分割二元体制对社会影响深远。

1956后,全国基本消灭了私营经济和私有产权。农民大多数组织在合作社内,通过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分配工作的高等教育,城市人口绝大多数被组织在单位内。由于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就业渠道缩窄,政府开始严格控制人口自由流动,尤其是农民进城。由此形成“全能主义政治”的举国体制,国家垄断大多数稀缺资源,并试图控制人们观念,国家权力覆盖整个社会,个人高度依附于国家,民众被动员起来实现国家目标。

追寻赶超之路

1956年2月苏共的二十大,引发毛泽东等领导人“以苏为鉴”、走自己道理的思考。在经济改革和扩大民主上做了有意义的尝试。然而在之后又演绎出以“大跃进”和公社化为标志的乌托邦运动。视图创造奇迹,赶超英美和苏联。最终以一场全国性大饥荒宣告失败。

苏共二十大的改革思考

斯大林去世后,苏共召开二十大,批判斯大林的错误。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它让各国党独立思考,探索改革路线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领导人基本是赞同苏共二十大路线的,它掀开了斯大林的盖子,对毛泽东来说是一次思想解放。不止毛,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人也做了很多思考。体现在2点

  • 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毛提出适当调整投资比例,发展一些轻工业和农业,适当照顾民生改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可以给地方适当放权。今天来看,这样的思考虽然有些变化,但还是没有涉及经济体制的核心: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这在当时无可商量。不过在之后,中共党内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有所深化,主要是三大改造完成和计划经济体制暴露出低效率、强迫命令、瞎指挥、干部多吃多占等新问题。这些其实是集体化与生俱来的。陈云认为,社会主义大范围内合理,小范围有不合理的地方,要使大小范围都合理,还是需要引入自由市场。陈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以国营和集体为主,个人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市场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自由市场为补充。这是一种调和。也得到了刘少奇和周恩来等人的认同。可以在各种场合看到,领导层总要在意识形态目标和现实中做出权衡(带着计划经济的镣铐“跳舞”)。在不触及大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灵活性。1957年自由市场冲击粮食统购后,陈云改变了主张,随着大多数自由市场关闭。实际上对苏联式计划经济最没有好感的,恰恰是毛泽东。他认为,这限制了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性,助长官僚化趋势(毛一直很担心官僚主义)。但这种不满并没有导向对市场的重视,而是导向向地方放权,发挥地方积极性,另外,通过发动群众创造高速度。
  • 扩大民主的尝试。赫鲁晓夫揭露斯大林暴行对中共高层是有触动的。他们意识到,权力过度集中会有弊端。一段时间,毛泽东甚至表示了对美国政治的某种肯定。周恩来说:“西方议会的某些形式和方法还是可以学的”。可见高层都考虑过借鉴西方民主的“某些形式”来弥补制度上的缺陷。从《论十大关系》到中共八大,中共高层对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做了一系列尝试,如科学界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将《光明日报》等报纸重新交由民主党派人士主办。在国家体制上,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试行行政体制改革,实行中央和地方相互监督。关于个人崇拜,八大的口径是:反对个人崇拜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健全法制在八大政治报告和决议中都有体现。刘少奇还提出以法治国的设想。不过对于习惯人治、习惯政策治国的中共领袖和干部来说,从革命之需转向法治秩序是很难越过的坎。

上面的动作基于一种新的政治判断,即国内主要矛盾已经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转变成落后生产力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矛盾,决定将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转到发展生产力上。毛的“双百方针”在国外反响也很大,被认为在搞自由化。东欧各国在表示兴趣的同时,领导层也大多担心出现思想混乱,尤其是苏联。毛泽东扩大民主有三层考虑:一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知识分子为国家做贡献,尽管不完全信任他们;二是借助党外批判冲击官僚机构的沉闷空气;三是树立出比苏联自由开放的社会主义新形象。归根到底,“双百方针”倡导的自由、民主更多是一种动员工具。

1957大转弯

1956年的探索很快被1957年波匈事件打断。波匈事件是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埋藏危机的爆发。苏共二十大扳倒斯大林神像后,波兰和匈牙利首先动荡起来。苏联领导人一度进退失据,最后用谈判和出兵平息。刘少奇和周恩来也亲赴波匈,帮助赫鲁晓夫解决难题。

事件爆发后,毛泽东感觉,社会主义阵营存在整体性危险,中国必须站出来帮助赫鲁晓夫渡过难关,维护社会主义稳定团结。波匈事件后,以12月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为标志,毛泽东从批评斯大林错误转向维护,从探索改革之道转向维护和苏联的共同经验,从批判教条主义转向批判修正主义。毛认为波匈事件的原因在于,一是阶级斗争没搞好,一是由于政策错误,人民生活苦,官僚特权化,脱离群众。

毛实际上一直没有放松过对阶级斗争的警惕,对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的思想动向也十分关注。1957年2月,毛泽东的一系列讲话被整理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文章。文章要求执政党用民主办法化解社会矛盾,这点不同于斯大林用消灭肉体的方式清理政治反对派。然而《正处》依旧是政策治国,而不是以法治国。其中将社会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对前者专政,对后者民主。但这中间的判定界限很模糊。

1956年的民主运动并不是自发的,而是执政党自己“大鸣大放”放出来的,在事态超出设定接线后,毛调转方向,从整风转向反右。1957年的政治演进有下面一些重要环节:

  • 小民主转向大民主。毛泽东发动党内整风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党员干部不适应新形势以及执政后党内争名夺利、贪图享受、脱离群众搞特权等官僚主义问题。在感觉党外热闹党内反应冷淡后, 毛接受了“大民主”,即“搞大鸣大放”。批判的内容越发敏感起来,也造成了一些紧张局势。中共高层认为,整风运动中暴露了一些“右倾分子”和“反共分子”。毛泽东对1956年的政治判断也产生动摇,认为谁胜谁负的问题还不明了。然而运动一旦发起,几乎所有批判都被视为毒草。政治运动本就会日趋激进,更别说党内对批判有抵触,早就憋着劲。
  • 采取“引蛇出洞”策略。5月起,毛已经在党内透露出反击的意向。中共高层准备把反右当做一场大战来打。直到6月,仍在邀请更多党外人士座谈,让更多人卷入到“鸣放”中,且情绪更激动,言辞更激烈。学潮广泛蔓延,大字报、大辩论成为他们的武器。事态有向社会扩大的趋势。不过撇开极个别言论,绝大多数人并无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想法,政治诉求也没有越过“社会主义民主”的范畴。然而,毛泽东不这么看,他断定中国有类似匈牙利事件的危险。7月起,反右派运动在全国展开。
  • 把运动引向广泛人群。运动被扩大化,引向各行各业,这也导致反右派运动伤人众多。各地各领域被要求展开整风运动,打击右派。群众运动中,也出现各种“钓鱼”手段,借反右之名,搞争权斗争。挖出的“右派”分子迅速增加。群众运动具有不可控和过激化的特性,而出身工农的多数党员干部对知识分子并不信任,大批知识分子受到打击。

反右的直接后果,不只是中国的知识精英受到广泛损害,更深远的是,相当长一段时间阻塞了中国走向法治和民主轨道的可能性,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集体失声。另一重大影响是,中共八大的路线被放弃,重新强调阶级斗争。毛泽东认为只有经济领域的革命不够,还需要政治和思想领域的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才能稳固。这两个领域革命的提出,也是后续“继续革命”的理论渊薮。

赶超模式大实验

在反右后,毛泽东认为可以推动酝酿已久的赶超策略了。在1955年起,毛憋足了一口气,想要赶超美国。这种雄心和自信来自社会主义会大大解放生产力的普遍信念,更来自对中华民族之伟力和中共强大动员能力的自信。1956年,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农业四十条”在各地掀起了浓厚的跃进气氛,但未在高层得到支持。1957年底,国内外的形式给赶超策略提出了新的动力和支持,苏联、东欧也出现赶超西方的浪潮。赫鲁晓夫提出15年赶超美国,这些都给毛很强的刺激。毛公开的口号是赶超英国,实际的目标也包括美国和苏联。

毛泽东从反右运动中找到了新的形式,就是发动群众阶级斗争的方式来发动“大跃进”。他把这当做和苏联不一样的创新路线。1958年开展的一系列运动,紧张程度和波及范围甚至超过57年。经过反右派运动,毛泽东认为知识分子不可靠,这使他进一步转向群众动员,尤其是底层民众的动员。他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加上群众运动是万能的武器”,知识分子则被放到一边。这一说法得到了以工农为主体的党内干部的支持。毛泽东的心气很高,浪漫主义又感染着各级干部。1958年帽子在各地视察时被民众的热火朝天兴奋,各地官员当面虚报产量,毫无怯意。毛可能并不完全相信报纸上连篇累牍的亩产万斤报道,但可能也并不想给群众“浇冷水”。

强国梦是民族梦,快速完成工业化是中国近代有识之士的共识,中共领导人太想出现奇迹了(急于求成),几乎所有领导人都头脑发热。赶超英国的时间不断提前,从15年缩短到甚至2、3年。1957年开始地方适度放权,但在1958年适当放权走向极端。在1958年,市场彻底消失,而中央计划又失去约束力,剩下的只有主观意志的自由发挥和行政命令滥用。各级政府官员根本没有资源稀缺性概念,很快爆发了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资源争夺大战。1958年的体制改革除了“分权”,也有集权的一面,即把权利集中于党委,党委集中于书记。政府职权基本被党委取代,第一书记一言九鼎,呈现出鲜明的人治色彩。

“大跃进”期间,最重大的制度变革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在高层,办大社被赋予了更多理想色彩,被当做一种超越苏联的农村基层组织。1958年8月,在毛泽东支持下,全国普遍开始了大办人民公社。8月17日到30日的政治局会议充满乌托邦分为,通过40个会议文件。决议于9月公布,全国范围掀起大办人民公社运动。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热情,几乎是所有共产党领导的共同特性。毛也多少受到了他的战时生活经验军事共产主义情结影响。在他看来,战争年代供给制,官兵一致,不发薪水,过共产主义生活,锻炼出了共产主义战士。他的想法是超越苏联,让共产主义理想率先在中国大地上实现。这种想法也是许多领导人的憧憬。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乌托邦运动。毛泽东对此很有信心。然而公社化没有造就一个无差别社会,却无限度扩张了国家控制力。合作社时期,农民仍有自留地、家庭副业,和房屋、农具等私有财产,家庭是农民抵御风险的最后屏障。然而人民公社下,政社合一,直接诉诸行政权力管理公社内一切事物,集体外再无土地,公社外再无农民。“生活集体化、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很多地方搞男女分居,消灭家庭。国家力量获得了对社会的空前控制和前所未有的动员能力。由此带来的直接问题是“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多吃多占风)盛行,民力被滥用。领导层并非无人看出作假行为,但谁都不愿明说。事实上,最后付出饥饿甚至生命代价的是农民。

滑向大饥荒

在毛泽东心中,人民公社这样大范围的社会改造本身社会风险还是很大的。从1958年11月开始的几次会议上,也释放出要降温的信号,比如批评混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明确公社仍是集体所有制,公社财产不能无偿调拨等。不过饥荒还是在1959年下半年发生。

实际上,从1958年年底起,各地就出现因饥馑、疾病饿死人的现象。1959年4月,“无饭吃”的人口已达到数千万级别,问题已经严重。不过问题暴露得还不充分,广东、湖北、安徽省委的报告中都认为,农村闹饥荒不是真的缺粮,也不是国家征粮任务过重,而是思想问题。许多地区用开展“反瞒产”运动来强征粮食。这次毛站在了农民一边,他从瞒产私分中看到,这是“所有制问题”,人民公社把产权搞乱了。你我不分,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毛泽东在1959年2-4月召开几次会议,为解决公社内部的所有制和分配问题,提出几点:

  • 实行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小队部分所有制
  • 承认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原则,缩小供给制比例
  • 恢复社员自留地
  • 要求各地对“共产风”时调用的农民财产实行退赔

这些策略落实上,由于各级领导热情尚在,存在阻力。因此,1959年上半年的整社,实质性效果有限,有人对毛泽东率先纠正错误基于很高评价,认为错误是他犯的,但也是他带头纠正的,一定层面看确实如此。不过也要看到,在当时的政治生态下,除了毛自己,也没有谁敢带头提出纠“左”。党内不是没有不同意见,但在当时的个人崇拜氛围下,谁都不敢说。在纠“左”上,毛泽东的思想也存在反复。他感到自己有责任,但也不愿意痛快承担,埋怨下面没有很好地贯彻自己的意图,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感到对于干部的指挥有些不灵,甚至直接给生产队长写信。其实这是行政命令式经济必然的管理瓶颈,经济活动不受计划约束,更不受市场约束,凭主观意志发挥。各级领导干部有老资历,又普遍年龄且文化程度低,但又踌躇满志充满热情,贯彻指令不甘人后,勇于冒险,从而干出很多荒唐事。

当时的乱子让党内分为两派。一派主张继续“大跃进”,一派则感到危机将至,不胜惶恐。在这种分歧下,毛在7月召开庐山会议,统一党内对形势的看法。在会上,毛泽东带头纠“左”,但是有底线,即坚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因为,这是建国以来,毛泽东最引以为豪的“创举”。毛认为其他的举措无非是照搬苏联,只有“大跃进”和公社化是中国自己的道路。要借此为社会主义树立标杆,奠定自己的国际领袖地位。这一点,毛不容质疑。彭德怀在庐山给毛泽东的信激起毛的强烈反击。彭不是没有考虑到后果,但对会议没有解决问题就匆匆收场非常忧虑,感觉得出来说话。毛泽东的强烈反应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没有意识到,彭的信件印发会议后,得到许多人赞同。恰在此时,赫鲁晓夫批评人民公社的讲话送上了庐山,更加激发了毛泽东的“斗志”,坚定了他的想法。当然,庐山会议把彭黄张周打成反党集团,还有更复杂的背景,如历史恩怨、山头主义、权力斗争等。毛泽东认定,彭的信是在“下战书”,将庐山会议的斗争定性为阶级斗争,向高级领导摊牌二选一。这种气氛下,没有人敢出来讲半句公道话。与会者劝彭德怀从“大局”出发做检讨。这一点也能看出与会者的态度:

  • 服从阶级斗争的最高利益,是共产党人对革命中称的表现。在阶级斗争面前,没有就事论事的余地
  • 维护毛泽东的权威,就是维护党的团结。在一些人看来,“党的团结”高于一切,甚至是是非曲直。

何况,此时一批重要领导人继续“大跃进”的劲头还很足。于是庐山会议的后果众所周知,不但没有继续纠“左”,更是在全党展开“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局势进一步恶化。

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带领党内人士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寻找理论支持。他计划创出一个新的社会主义模式,写出一本新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从读书笔记中可以发现,毛泽东对计划经济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他在原则上赞同国民经济需要统一计划,但不能机械执行;同时把群众运动当做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他批评苏联教科书不强调政治挂帅,反复强调物质刺激,会引导人走向个人主义;认为应当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毛和刘对共产主义过渡热情不减。1960年初,一大批对“大跃进”和公社化有微词的干部,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帽子”。强迫命令卷土重来,如果是1958年还是靠乌托邦理想驱动,1960年各级领导只能诉诸强制手段了。高层不清楚全国灾情严重,加上中苏论战吸引了大部分注意力,延缓了救灾时间。1960年7月,在北戴河会议上,赫鲁晓夫照会撤走所有专家,激起愤怒和共赴国难的想法。这件事的教训是,执政大党因当保持理性,避免受突发事件的过度干扰。直到10月下旬之后,各地情况报来,中央才下决心采取紧急措施,挽救农村局面。

思想和体质透视

历史上的人为灾难,并非全都出自恶的动机,那些抱有崇高理想却带来巨大灾难的社会运动,更有悲剧意义。对于一个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很容易取得广泛认同,毛泽东和许多领导人也过分相信改造社会的能力,相信掌握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和通向美好社会的钥匙,通过人民公社可以把人们带到一个理想社会。

这场实验所以能够通行无阻,在于它依托于一个“全能主义”的集权体制,几乎所有资源都在国家手里,民众被广泛发动和组织起来,从而获得了其他社会无法想象的空前动员力。毛的个人崇拜和不受制约的权力,是他能够在一个大国,进行一场有巨大不确定性的社会实验。个人崇拜是伴随党内斗争激烈化不断升级的,在庐山会议后,对毛的迷信变成了敬畏。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大跃进”和公社化这样集体行为里,也存在干部失职。从战争里走出来的领导干部,急于建功、敢于冒险。“大跃进”的失控是运动式经济的必然结果,既没有市场又没有计划,用行政命令指挥经济,混乱接踵而来。

1959-1960的饥荒,直接原因是国家在灾害情况下依旧实行了高征购。这不仅因为虚报带来的高估产,和城乡分割户籍制度统购统销有关。在粮食危机到来时,国家首要目标是挽救城市,饿死人更多是农村现象。在“反瞒产”运动中,农民相当部分的口粮被夺走。这说明,一要藏粮于民,不可竭泽而渔;二要有必要粮食市场,可以调剂余缺,传递灾情信号。

农村饥荒严重,和公共食堂制度也分不开。全国至少有4亿人进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敞开肚皮吃”。浪费和干部多吃多占消耗了过多粮食。“公地危机”尽显。1959年庐山后,公共食堂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仍然强力坚持。在大饥荒面前,农民毫无自救能力,生存完全依赖“大食堂”。由此我们能看到:任何时候都应对人类理性的局限保持警惕,谨慎对待按照理想设计出来的社会方案。否则,理想越崇高、目标越远大、权威越强大,带来的灾难可能就越大。

有学者认为,“大跃进”似然失败了,但毛泽东的发展思路还是有合理性的。原则上,中国最缺的就是资本和技术,最不缺的就是人力,同时中国另一个优势就是有充分动员能力的行政资源。如果组织得当,并非毫无成效可期。

发动继续革命

60年代初的大饥荒,宣告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但这并没有成为改革契机,之后中国走向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继续革命”道路。内部认识上,毛认为失败主要在阶级斗争,不应在暂时困难前政治动摇,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他隐约感到党内存在“复辟资本主义”的全面风险,于是将注意力从经济领域回到政治思想领域重提阶级斗争。外部环境上,中苏决裂,中美也无缓和,反修防修成为全党共识。毛泽东决心重塑党和国家权利,培养“共产主义新人”,通过阶级斗争实现乌托邦。结果陷入暴力、派斗、权争的陷阱。

危机下的退却

毛泽东认为人民公社的结果是“反革命”和“死官僚”、“糊涂人”导致的。毛提出在这些地方,必须发动群众,搞阶级斗争。其实干部的违法乱纪根儿的来源,一方面是要将上面的巨大压力转嫁给农民,另一方面在资源集中后,饭碗端在干部手里,难免不出现滥用权力、胡作非为的情况。

1961年是毛泽东思想最冷静的一年,在人民公社政策体制上,毛退了四步。

  • 1960年11月,发出紧急指示,遏制“共产风”,有限度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农村市场;同时压缩水利建设,充实劳动力
  • 1961年3月,大大缩小人民公社和生产队规模
  • 1962年2月,决定将基本核算单元下放到生产队
  • 1962年6月,解散公共食堂,取消供给制,这是关键一步

毛泽东一方面承认,我们对搞社会主义也是“不甚了了”,另一方面,问题和路线没关系,是出在了执行上。调整思路应该是制定方针来完善总路线,巩固人民公社制度。在1958年下放地方的权力,重新收归中央。在这一系列调整中,有2项伤筋动骨。一是大量下放城镇职工和人口,更加严格地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强化了城乡分割二元化。二是大规模压缩工业和基建规模。

毛对形势的估计在1961年8月就转向乐观。但其实农村形势不会立即好转,城市问题更是刚刚暴露。1961年,干部们也没了1958年的狂热,大多数常委和毛泽东的想法也拉开了距离。主要是1961年毛泽东倡导全党搞调查研究,各级领导干部到下农村调查,接触到了一线,有了切骨感受,产生了强烈愧疚。尤其是刘少奇,他在1961年5月底的北京会议上,首次提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看法,疾呼不能继续下去了。

分歧出现和强力干预

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本是为了“摆开错误来讲”。但实际并没有。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个是认为“三面红旗”的总路线问题并没有错,只是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另一个是认为对彭德怀的批判没有问题,他的问题不在会上的意见,而是有反党小集团和里通外国。七千人大会上小心翼翼地避开了毛泽东的责任。

刘少奇在会议上的话,有三点触动了敏感神经:

  • 指出造成困难的是人祸,不是天灾
  • 推倒了成绩多错误少的结论
  • 对“三面红旗”持保留态度,没有肯定支持

这些让毛泽东认为有施压的意味。一些重要领导人感到毛的处境难堪,鼓动林彪出来讲话维护毛泽东。他说“毛泽东的思想总是正确的”未必让人心服口服,但他说“在困难时,党更需要团结,更需要跟着毛主席走”,肯定是为大多数人接受。七千人大会带来2个结果,一度的民主宽松空气加剧了毛、刘直接的裂痕,不只是情感上的,也是政治上的。

“大跃进”失败后,许多领导人冷静下来,回归到理性:社会主义必须要发展经济,让老百姓吃饱饭。不过1962年调整的趋向不是市场化,而是回归计划经济,市场化改革并没有被提出。另外,调整在政治领域上甄别平反了大多数挨整的干部,有限度放宽对知识分子的管控。

毛泽东赞成调整,但有一点前提是,不能动摇1958年的路线。这一点在一些地方官员和军队将领对形势的估计上也得到支持。于是在1962年夏天的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开始反击,他提出党内产生了严重的右倾,一些人在暂时困难前发生了政治动摇,必须强力干预。毛认为出现了三股风,“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对外则是“三和一少”。

  • “单干风”是指一些农民要求包产到户问题,这已经触及到毛泽东的底线。1962年上半年也有更多高级干部转向对农民的支持,但毛泽东决不允许冲垮集体化防堤。应当提出,当时高层也只是把包产到户当做提高积极性的权宜之计,不会有人有放弃集体经济的想法,这是根本性的政治共识。
  • “翻案风”是对1962年平反“过头”的批评
  • “三和一少”是王稼祥、刘宁一、伍修权等人提出的对外政策的概括,即对帝国主义和,对修正主义和,对各国反动派和,支援民族解放斗争少。对外关系上采取缓和政策,不要四面树敌,对外援助要量力而行,不乱开支票。毛泽东知道后十分不满,认为是“脱离了左派,加强了右派,增加了中间派动摇”

在北戴河会议好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对自己关于形势、阶级、矛盾问题做了系统阐述,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尝试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在党内和各行各业都有可能出现“资产阶级分子”。国际上,中美对抗没有缓和,中苏论战愈演愈烈,国内政治日趋激进。毛泽东提出的防修反修观点站在了意识形态制高点,无人能反对。中国政治重新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不可避免走向了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的继续革命

20世纪60年代,中苏走向分裂。原因复杂,有对外战略利益的冲突,有两党不平等的屈辱感,有毗邻大国歌神低估的不信任,有对世界革命中心和领袖地位的争夺,和各自领导人的鲜明个性。中苏论战的核心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急于赶超,追求更纯洁的社会主义,苏联和东欧则尝试引入市场因素改革传统体制。于是中共批评苏联的“三和路线”(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世界需要革命。本质上来说,其实是经典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改革潮流的一次论战。执政的共产党中,和中共走的不多。在毛泽东看来,领导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当然前提是我们自己不变修,而要这样,就要“斗私批修”,消除人们思想里的私有观念,从国际反修到国内防修,是逻辑的一种延伸。

在1963年,毛泽东还比较谨慎,主要是“挖修正主义根子”,即高薪阶层和农村富裕阶层。在城市里发起“五反”运动,在农村里发动“四清”运动。一方面打击社会上“靠投机、剥削大发其财”的“新资本阶级分子”,另一方面是混入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尤其是脱离群众、腐化堕落的官僚主义者。毛泽东对官僚特权的抨击有其合理因素。毛本人一向不满等级工资制和其诱发的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但官僚主义的根源并不在等级工资制,而是计划经济和集权政治派生的弊端。他的矛盾在,一方面追求“一大二公”的集权体制,另一方面不能容忍这个体制不可避免的代价。对于官僚主义,毛泽东的解法不是改革体制,而是发动群众整干部,个几年进行一次整风。不能说没有震慑,但也付出了巨大社会代价。

在这之外,毛的关注点更在高层的路线之争。1965年,毛基本对“四清”失去了兴趣,认为这只能解决局部问题,不能解决全局问题,尤其是中央出修正主义的问题。因此必须“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由“四清”到文化大革命,一个重要因素是毛、刘冲突。刘的接班人身份本是毛选定的。但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埋下了毛、刘分裂的种子。之后国内外的诸多事情让毛产生了危机感。1964年12月,两人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生正面冲突。这也是多年积累矛盾的爆发。问题的本质是,毛泽东已经把注意力从基层转移到高层,毛的晚年,“赫鲁晓夫阴影”挥之不去。从某种意义上说,毛泽东发动文革是要“准备后事”。“趁着还有一口气的时候,整一整这些资产阶级复辟”。

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动机,可能是复杂的,不单纯是防修反修或政治对手清理,而是个复合体。毛认为在党内、政府里、军队里都混进了一大批“走资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同时在各级政府都有代理人。所以,毛泽东决定撇开党政体系,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发动群众造反,夺回“走资派”抢走的权力。他感受到一种趋势,这个社会早晚会变得和旧社会差不多,几十年革命等于白搞。毛决定要搞一场实验性革命。达到几个目的:一是充分揭露黑暗面,谁是左派,谁是右派,谁是中间派;二是“练练兵”,让没有战争经验的青年人锻炼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三是改造人性,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毛历来相信人性可以改造,也必须改造才能培养“新人”建设新社会。

毛是一位乌托邦主义者。他的理想社会大体是消灭了三大差别,限制社会分工、商品交换,限制按劳分配,自给自足或版自给自足的社会。这实质上是一个平均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构想。文革期间的各项举措反映了毛的努力。不过展现给世人的,主要是“破”而不是“立”。文革宣传的无等级社会模式,曾吸引了无数人的狂热追求,甚至超出了过节,譬如法国的“反等级制度的毛主义”和红色高棉波尔布特酿成的悲剧。人类历史上许多人为灾难,往往都宣称为了某种崇高理想或目标

文化大革命为何会发动

文革是一场有鲜明个人色彩,没有毛泽东就不会出现的运动。但它也绝不是“一个人”的运动。否则无法解释中央一线领导集体没有阻止文革发动,又有如此多民众狂热参与其中。

首先在高层,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两种思路:一种强调发展生产力,政策较灵活(现实路线);另一种把发展置于平等之下,追求“一大二公”的理想社会主义。大体上说,刘少奇代表前者,毛泽东代表后者。不过他们的思路也不是始终一贯的。不过在延安整风后,毛泽东的想法和真理等同起来,形成了党内的共同意识。毛泽东不仅在党内有重大决策的“最后决定权”,也拥有意识形态裁定权。这种个人崇拜形成了政治生态。过去生死与共的战友越来越像君臣。党内高层没有任何人有意志或能力挑战毛泽东的权威。所有主动或违心地跟着毛泽东的决策走。

另一方面,在理论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阶级斗争学说,认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通过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达到共产主义的彼岸,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解。所以毛在1962年重提阶级斗争时,大家在意识形态上也没法提出任何异议。大家也都在认真地跟,而且绝不只是被动地跟。反修防修是举国头等大事,在全党是有高度共识的。只不过对于要解决的问题定义自有不同看法,比如,刘少奇、周恩来等人所说的“修正主义”,主要指向官僚主义、蜕化变质的问题。邓小平和刘少奇在中苏论战和“四清”运动中,也扮演了仅次于毛的重要角色。邓在反修斗争中的坚决态度也是“文革”后期毛泽东重新起用邓的一个理由。

在反修防修的高压之下,一些地方重划阶级成分,一些干部被划为漏网地主富农,一些基层干部被迫走向自杀道路。到了1964年下半年,动乱的端倪已经出现,只不过是有组织有领导的动乱。人们也为党、国变修而担忧,自觉参与到这场斗争中,在革命对象捉摸不定的情况下,出现人心揣揣,人人自危。在中央高层也是如此,“修正主义”如同瘟疫,避之不及。这也是一些高层被批斗时,大家群起攻之,一哄而上的原因。一方面毛的意志无法忤逆,另一方面谁都不知道文革具体如何搞。

那么民众又是如何被卷进来的呢?

文革之所以“史无前例”,就在于它自下而上发动群众起来造反,没有红卫兵和群众组织和造反夺权行动,就没有文化大革命。但是人民理解趁机造反的“文革”和毛泽东开展的权力斗争的“文革”不太一样。在文革初期,百万计的中大学生被动员起来,即红卫兵运动。这一代是49年前后出生,“长在红旗下”,从小接受革命教育。57年,尤其是62年后重提阶级斗争后,青年一代被打下深刻烙印,塑造出这一代人的精神特质——强烈的阶级斗争观念和阶级仇恨意识,崇尚激进变革和革命暴力。学生容易被发动起来,成为急先锋,随后毛泽东又号召工农、普通干部参加运动,各类群众组织纷纷出现,虽然派别不同,但都是保护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各派的竞争不是正统和异端的竞争,而是争夺正统的竞争,证明谁是真正的左派,谁是最革命的。人们都从毛泽东语录中寻找思想资源,表示对毛主席的忠诚。毛泽东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支持的自由结社是有限度的。群众组织可以冲击各级党政机关,造各级领导干部的反,但不能反对整个共产党。一个群众组织的盛衰,取决于“无产阶级司令部”的表态。

文革在基层的发动,也因为融合了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甚至军人的参与,也反映了现实矛盾,尤其是干部矛盾,如宣传中干部的腐化,对群众的背叛。人们也借着这个机会,发泄出官僚主义的怨气。还有一类矛盾是权力机构内部的权力斗争,借助上层政治动员开展自己的权力斗争。这也是历次政治运动的动力源泉之一。

另外,文革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体制也提供了群众动员的条件,经验表明,封闭的国度是激起思潮和个人崇拜最适宜的土壤,而高度政治化的社会体制,是政治上的竞争成为向上流动的唯一可能途径。群众一方面也有寻求社会承认和团体保护的动机。

暴力、派系和权力斗争

文革的破产是一系列事件的结果,不只是林彪事件。是普遍的暴力、持续的派系斗争和诡谲的党内权争,让这场以理想主义为标榜的政治运动丧失正当性的

文化革命逐渐演变为“武化革命”。广场效应让参与群众运动后,群体道德比个人道德低下。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长期熏陶也起到很大作用。红卫兵信奉“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莫名的阶级仇恨和革命义愤让一些人侵犯他人权益、尊严甚至生命时不受良心谴责,也蒙蔽了旁观人的恻隐之心。毛泽东本想把文革当做一次“演习”,然而政治运动一旦发动,任何人也无法完全驾驭。文革在很多地区演变为血腥的大规模武斗。

文革中派系的形成很多只是观点分歧,但派别一旦形成,就有了追逐权力的本性。派性斗争的导火线是1966年底的全面夺权,各级权力机关受到普遍冲击,留下大片权力真空,导致了各派权力斗争。当时宣传打倒“走资派”,然而毛本人都无法分辨哪个干部是当时什么性质的当权派,他的办法是“夺过来再说”,“运动后期再判断”。当时,各级权力机关已无法实际运转,毛和周希望夺权后建立的大联合,即革命干部、革命群众、革命军人三联合的革命委员会也遭遇难产。毛把文革也看做一次审干运动,但他也清楚知道,从工人、农民、红卫兵中选拔的干部,只能当见习官,治国还得靠老干部。毛想的是,打破旧秩序,才能建立新秩序,但这不意味着要彻底打碎国家机器,而是要“部分改造”。毛泽东在推进文化大革命和维持国家秩序间也在寻求平衡。

毛泽东决心将文革进行到底,只能依靠造反派。但造反派并不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军队,他们对文革有各自的理解和立场,热衷于派性和武斗。1967年夏秋之后,全国局势滑向全面失控。毛开始收紧缰绳,强令红卫兵回学校“复课搞革命”,提出“围剿派性”的口号。然而,两派红卫兵回到学校,武斗并未消停。1968年7月,毛泽东亲自出面,把北京“五大学生领袖”召到人民大会堂训话,表明对红卫兵领袖已经大失所望。此后,红卫兵运动走向消亡,中学生上山下乡,大学生下放农场劳动。一方面解决就业压力,一方面也是约束红卫兵的手段。毛并非不厌烦过度的个人崇拜,但此时也有借助狂热的个人崇拜收拾局面的意图。中共九大之后,“清理阶级队伍”和清查“五一六集团”、“一打三反”结合,意在用国家专政机器整治乱局,恢复秩序,但也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

1968年10月召开的八届十二中全会,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1969年4月召开的中共九大宣告文革的胜利。从表面上看,毛泽东改造党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中央委员会大换血,还加入了不少解放军代表,这一方面是运动的既定事实,一方面也是毛泽东当做稳定局势的盾牌。然而九大并不是团结的大会,会上以江青为首的文革派和以林彪为首的军人派矛盾逐渐形成。除了政见不同,很大程度和接班人也有关。1970年8月年庐山会议上,叶群、吴法宪幕后串连攻击张春桥,围攻江青派,这一点被毛指责。毛一方面厌恶有人反对文化大革命,一方面无法容忍私下串连的行为。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是对林彪派力量的忌惮,1968年3月,军委办事组取代中央军委常委后,军队权力进一步向林集中。军人权力过重的格局,让毛感到党内有另一个权力中心的威胁。庐山会议的冲突更加深了这个认识,毛感到林彪要“抢班夺权”。

1971年8月,毛在南方视察时,发表多次讲话,有和林决裂的意思。另一方面,林立果纠集成立了一个秘密小组,准备发动“武装起义”未遂。9月13日,林彪外逃失败身亡。这在党内和社会引起巨大的思想震撼。人们不敢相信“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居然会阴谋杀害毛主席。写进党章的接班人居然外逃出国。洞察一切的毛主席居然没有识别出来。一场追求理想主义的运动,演化成宫廷政变式的斗争,使得文化大革命的解释体系漏洞百出,重创了毛的个人崇拜。这也催生了人们的思想觉醒。

维护“文革”和恢复秩序

林彪事件后,毛泽东陷入了恢复秩序和维护文革的矛盾。党内的权力结构也重新组合,一方面是老干部派,一方面是中央文革派。地方和中央部门实际控制权大多回到了文革前的领导干部手里。在中央,毛执意从工农中直接选拔一些人担任领导职务,并选定王洪文作为新的接班人,来支持他的继续革命路线,并平衡老干部。其中,从基层直接上来的人,既缺乏政治资源,又无政治经验,多数场合下是党内斗争的看客

毛泽东希望,在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前提下,实现安定团结,同时敲打两派的人,维持权力平衡。毛泽东支持周恩来出面收拾局面,但在1972年批左,以及1973年和基辛格会谈,同意针对苏联威胁共享情报后,批评周的“错误”,给予警告。1974年,毛发动批林批孔运动,意在为文革的进步性寻找历史依据,让人们相信文革是深刻的变革。当江琴等人借此批判周恩来和诸多老干部时,毛加以斥责,他深知不能再来一次群众运动了。邓小平在1975年被赋予“三副一总”的重任,后来又接任周主持国务院工作,多次制止江青等人对邓的骚扰和发难。毛对邓恢复经济、整顿秩序还是抱有希望的,但前提是不能否定文化大革命。后来,毛发现邓在对待文革的态度上不肯让步,于是又在党内发起“批邓、反右倾翻案风”。毛泽东清楚知道,老同志中对文化大革命“一是不满、二要算账”的人不少。可以说,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的信仰,他对自己的理论从未动摇过

然而,时移势易,这样定性党内分歧和斗争,已经不像以前一样能够被党内接受和群众呼应了。虽然个别地区再次出现派性武斗、停工停产等乱局。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些运动已经没有吸引力了。人们厌倦了长期无休止、反复无常的党内斗争。普通民众在文革里不仅没有获得任何好处,反而承受了社会动乱、经济停滞、文化凋敝、普遍贫穷等苦果。多数人把希望寄寓在周恩来的纠“左”和邓小平的整顿。因此,“四人帮”对周、邓的围攻在暴露给民众后,激起了广泛议论和反感。1976年清明节,人们借悼念周恩来的机会,形成了巨大的抗议浪潮。表面上是发泄“四人帮”对限制悼念周恩来的不满,背后也意指文化大革命。

1976年,随着毛泽东生命走向尽头,继承危机降临。从维护文革看,毛泽东自然倾向于中央文革派。但他对王洪文已经大失所望,也深知张春桥在党内难孚众望。最终选择了“老实人”华国锋。尽管华才能资历都不够,但毕竟是文革中选拔上来的,忠诚度毋庸置疑。另一方面,华为人敦厚平和,两派都能勉强接受,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在生命最后阶段,毛泽东耿耿于怀依旧是文化大革命。他把文革视作一生中最主要的两个业绩之一,另一个是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不过,他也清楚,人们对文革“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不过已无力决定未来,预感会有一场“腥风血雨”。实际上,党内斗争接近摊牌。毛逝世后,四人帮即刻被抓捕,这场宣告10年的运动也就此结束。

转向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被认为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外,20世纪末发生的两大影响深远的事件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末,谁也想象不到中国的改革能走这么远。目前这场改革和社会转型还未完成,但目标是明确的,就是超越传统社会主义,追寻中国自己的现代文明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缘起

在改革转向上,1976年其实比1978年更重要,在高度集权体制下,任何实质性变革的契机都是最高权威的过世。1977年起,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制定现代化规划、酝酿经济改革、真理标准讨论等逐步出现。中共告别无休止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目标

改革的发生,都是危机逼迫的。78年2月,华国锋的报告中称“整个国民经济都到了崩溃的边缘”。当然这不代表文革期间,国家的各方面都止步不前。实际上正相反,50年代以来,依靠国家的强制动员和人民“勒紧裤带”,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原始积累,建立起工业体系。农业生产条件也在20多年的劳动积累下有较大改善。其他的一些社会成就,诸如就业保障、教育大众化、人口识字率、婴儿死亡率、妇女解放等都高于同等收入国家。毛泽东时代大众教育的普及和流行性疾病的防治,为后期准备了高素质的劳动者。那一代人为国家建设做出的风险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是不应被忘记的。然而,国家长期走的是高积累、高投资、低消费的路子,统计数据上看增长率不低,但人民没有得到实惠。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解决,城市居民工资低,住房紧张。这些民生问题领导人并非没有发现。所有领导人都表露出一种迫切心情,要把文化大革命耽搁的时间抢回来。在华国锋主政的2年里,决策层关注的重点事实上已转向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高层酝酿改革的同时,另一件事也起了很大作用。那就是官员出国出境考察。这次考察,让中共高层大开眼界,大受震动。没想到,在中国关门搞运动的时候,当代世界现代化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中国与发达国家间已有如此大的发展差距。这些情况让中共高层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越看越觉得我们落后”。恰巧,当时日本、西欧等国处于政治、经济需要,都希望和中国加强经济合作,这个机会也很难得。中国的现代化不需要从头开始,可以“把世界的最新科技成果作为自己的起点”,也有很多经验可以参考。这也催生了改革的冲动和共识。

当然再走上改革道路之前,还必须有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思想闸门逐渐打开,在党内的标志是1978年胡耀邦组织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起因是在解放老干部和平反冤假错案上遇到的阻力。1950年起,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历史积案如山,很多是经过毛批准的,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毛泽东定的案能不能翻?什么是评判是非的标准?胡耀邦的讨论得到一众重要领导人的支持。随着政治态势明朗,讨论变成了高层的政治表态。正是这场舆论战,突破了拨乱反正的禁区,也推动了1979年后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和平反。数以千万计的人获得了政治上和身份上的解放,在党内外产生了巨大的松绑作用,重新凝聚了人心。1979年后,思想解放引起对历史的全面反思。在1980年10月的4000人大讨论中,大胆冲击了一系列政治和理论禁区:文化大革命被批判、强烈抨击个人迷信、呼吁加强民主和法制等。当时,文革给人留下深刻的心理阴影。如何避免文革悲剧重演,成为老干部和知识分子关注的重点。大家在实行法治上有高度的共识。在如何评价毛泽东上,邓小平、陈云态度审慎,小心维护毛泽东思想旗帜,保证政治连续性;与此同时,将毛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区分开,用“发展主义”替代“阶级斗争”确定新的意识形态,为改革提供合法性

改革在最初是得到华国锋的积极支持的,华也是一位务实的领导人,急于摆脱文革后遗症。但毕竟背负文革包袱,资历和能力在邓小平、陈云等人之下。难令老干部们放心和信任。1980年,华的权力转移到邓小平的手里,形成“邓胡赵体制”。胡耀邦和赵紫阳在一线,邓在二线,有最终决断权。但邓不是毛,有权威没有光环,重大决策也需要党内尤其是元老间的共识。

1970年到1980年,改革力量主要来自文革时期被打倒的老干部还有知识分子。官员方面,随着改革深入,一些旧有观念约束着人们思想,担心改革滑向资本主义,党内也出现姓资姓社的讨论。从中央到地方,锐意改革的官员之所以敢想敢为,更多来自对民众极度贫困的深深共情和愧疚。各种力量对改革都有影响,但1980年代许多改革故事都发生在地方和基层。另外,知识分子方面,大规模平反一定程度抚平了知识分子的伤痛,大批知识分子重返文化领导岗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境遇改观。邓小平深知现代化离不开知识分子。中共中央取消文革中从工农兵中选拔脱产干部,改为从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干部中选进领导班子。同时,现代化目标也激发了知识分子的热情。三中全会后相当长时间,是中共和知识分子的蜜月期。中共逐步放宽文化政策,几十年里被压抑的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开始觉醒。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对邓的改革和现代化路线寄予热望。

在改革中,一些激进的思想者也被视为政治上的威胁。邓的改革是发展主义的,以推动经济建设为第一目标。对政治体制避而不谈,“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效率。不统一,一事无成。”邓几次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更多是提高行政效率,而不是民主化,更不接受西方式民主的模式。四项基本原则就是为自由设置底线。因此也留下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缓慢等问题。

市场化转轨

当中国1970年代末开始改革时,社会主义改革已成趋势。但像中国一样,市场化转型没有导致经济衰退和体制崩溃,而且保持了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中国奇迹”的情况却鲜有出现。国内外学者也给出了各种对比分析

  • 中国改革相较东欧,更为“渐进”,首先是“先经济后政治”的次序,保证了政府可以控制改革进程,协调利益。其次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不断试验,允许不同选择相互竞争,避免了调入自负的陷阱。
  • 改革初期,中国劳动力75%在农业部门,外延性增长和“粗放型”的空间大,农业劳动力可以转到工业里去
  • 中国社会保障覆盖低,农民在国家保障外,改革阻力小
  • 毛泽东时代有比苏联和东欧大得多的地方分权,存在中央政府控制和地方控制两种经济体制,有利于国有和非国有部门的竞争
  • 中国之前的经济实际上是命令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放弃成本低很多
  • 港澳台和海外华人起到了国内外的经济沟通桥梁作用
  • 毛泽东时代留下了强有力的政府,可以更好进行大规模社会实验
  • 没有债务包袱的财政使得对外开放后不至于跌入债务陷阱
  • 中国民族同质化使改革期间的国家分裂风险比苏联低不少

实际上改革初期,路线图并不清晰,也没有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最终目标,很多时候是实践推着政策走。最初的改革思路比较简单,就是放权让利,调动积极性。相对八大而言,更进了一步,首次把利益驱动而不是“革命精神”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允许一部分人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另一个亮点是,重新估计市场发挥的作用,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增加计划经济的活力。邓小平在1979年11月也说,“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中国经济改革被称为体制外先行的改革。改革的重点从国有部门转向非国有部门,并非事先设计好的方案。1980年代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让它一条腿已经迈向市场。但国有部门的改革总体上没有突破,主要突破还是在非国有部门。一个是农业的改革,另一个是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适当成长,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迫于现实压力,开始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和自谋职业,很快出现了雇工经营的私人企业。这个过程是自然的,但不是顺利的。这里触及到一个核心问题:社会主义是否允许“剥削”。经过一系列讨论后,中央的方针是“不宜提倡、不公开宣传、也不基于取缔”,“看一看再说”。于是以1984年为拐点,雇工大户和私营企业开始成批出现。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增加内容“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发展。”。至此,从1950年消灭私人经济前,重新确立了私人经济的合法地位。

农村改革也成为了改革的突破口。它是农民对政策底线的冲击和地方开明领导人相互推动的,再一步步得到共识并形成全国性政策。包产到户对农民有天生吸引:可以获利,有了自由。农村的潮流引起了城市的广泛讨论。在传统观念里,坚持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地方政府对农民的包产到户也有不同的态度,有支持引导的,也有坚决反对的。支持者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思想武器,强调让农民吃饱肚子,包产到户这是局部实验。为了让包产到户更好接受,杜润生还起了复杂的学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联合承包责任制”。邓小平寻求共识的策略是,不施加压力,让事实说话

农村改革推动了市场化趋势。一方面催生出雇工经营的大户,另一方面开拓了市场,第三是让乡镇企业可以异军突起,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加速引擎,同时成为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推力。1980年末以来,民工潮引发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流动潮流,给解构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持续压力,大大加快城市化进程。不过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在实现权利平等,进城农民变成市民(就像置身事内里说的一样)。

中国的改革能走的很远,在于它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展开的。1970年代初,在毛、周的努力下,中国通往西方的政治障碍已经拆除;1978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中日缔约、中美建交。中国就此获得了进入世界主体市场的通道,美苏对峙经济全球化这两大因素,然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以开放促发展的机遇期。邓小平在对外开放的思路上没有动摇过,即坚持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将中国经济融入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发展自己。1970年后的外放环境,也是推动中国一步步趋向市场经济的重要因素

  • 注入增长动力。动力来自外资、引进技术,以及进入国际市场利用自由贸易秩序获得动力。过去30年的中国奇迹离不开两点:已成熟的工业技术有利于自由贸易的世界秩序。同时还有内部因素发挥作用,诸如稳定的政治环境、高信用的政府、低通胀、高储蓄、高投资、低廉的土地租赁和人力成本等。
  • 引入市场因素。对外开放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规则和制度。经济特区就是市场经济的试验区。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区再到腹地,市场区逐步扩散开来。市场化带来的竞争,也有利于国企为提高效率而改革体制。
  • 提供思想来源。如对于现代经济学的接触。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是,中国决策层始终保持自主选择的原则,从未接受过任何“一揽子”方案,诉诸自己的探索实践

市场化改革向来在社会主义国家难以突破。除了既有利益格局外,还有意识形态障碍。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里有三大原则:必须坚持公有制、必须坚持计划经济、必须按劳分配。反过来说就是:不能有私有产权、不能搞市场经济、不能搞雇工剥削。到90年代初,改革逐渐遇到瓶颈,容易改的改了,难题留了下来。1988年价格闯关失败。国有企业承包制效益递减,国家让利空间已经用完。在国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陷入低潮。改革一时失去推动力和方向。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就是在这时发表的,其中有句名言:“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他把社会主义稳固的首要条件归结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而发展的唯一之道就是改革开放。在改革已逼近市场经济的门槛,南方谈话帮助人们越过了。1990年上半年,价格市场化并轨完成。1994年分税制改革(在置身事内里也有提到)奠定了中央雄厚财力的基础。市场经济的框架基本形成,并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超越传统社会主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还是“未完成的方案”。但趋势就是超越传统的社会主义,即从列宁、斯大林起形成的苏联模式,消灭私有制和市场,全面的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有限发展重工业,严密控制思想舆论,对外部世界基本封闭。

那么当下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设想的吗?1884年,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宣布“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但同时也指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他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前,也是不会出现的”。马恩推断,革命不可能在落后的董藩国家率先取得胜利,至少在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革命才可能。但历史出人意料。近代中国的轨迹叠加了半边缘化、衰败化、现代化、革命化四重奏。

  • 现代化、革命化是组织板边缘化和衰败化的努力
  • 现代化屡受挫折使革命化成为唯一选择
  • 革命化在中国现代化转型有重要意义,在于民族国家的重建。一是摆脱了边缘化,实现民族国家独立;二是从地方分割的传统权威专享单一的全国性权威。
  • 然而革命化的负面后果是激进主义的泛滥,毛时代一系列“左”倾政策都有革命战争年代的影子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吸引了众多20世纪的革命者,以至于把它当做指日可待的目标和纲领,全然忽视了马克思关于“自然历史过程”的告诫,从列宁到斯大林到毛泽东都有这种倾向。在毛的观念里,相对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其他的都是过程,不应该停留太久。从建立新政权开始,推动农业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再到文化大革命的乌托邦实验,都有体现。

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优势在可以集全国之力于特定的工业化领域。在中国,20世纪20到40年代,思想界盛行的是计划经济思潮,普遍相信计划经济有助于中国强大。从某种角度看,也是因为在弱肉强食的世界,落后国家现代化必须有政府的强力推进。计划经济因此契合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强国梦”和“大同梦”。毕竟中国人是在殖民主义扩张资本主义危机的历史语境下开始追求现代化的。清末民初起,中国思想界反西方、反资本主义的情结一直都在。苏联最初的工业化奇迹,也给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大震撼,迫使西方对外推行“遏制共产主义”,对内进行制度改良,开始关注社会平等、推行福利主义、劳工保护等政策。当下的资本主义和19世纪中叶比,有很大区别,但不意味着内部矛盾已经在资本主义内消除。人类对于良序社会的追求永远不会止步。回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能有效利用资源的弊端也展现出来。主要有几点:

  • 不可能有人能全知全能,然后制订一份包罗万象的计划,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
  • 无法解决“激励问题”,消磨掉了劳动者和管理者的进取心。因此需要不断的政治思想动员,来保持民众的持续热情。这也是毛泽东时期运动不断的原因之一
  • 扼杀个人自由,资源完全集中在国家手里,国家权力无远弗届,人们以丧失自由为代价换来安全保障。

在这种体制下,个人无条件服从国家,自由选择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没有竞争没有选择就没有创新,带来一个平均主义的同质化社会。追求平等主义得来的是一个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基于制度安排,区分干部、工人、农民又带来特有的不平等。形成了平等社会的悖论。在政治上,传统社会主义走向衰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滥用暴力伤害人。共产党人普遍相信,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马克思那里,是作为夺取政权和消灭私有制的过渡时期手段存在的,一旦完成无产阶级专政将和国家本身一同消亡。但列宁把无产阶级专政永久化了,不仅针对资本阶级的反抗,还针对经常性的“小生产力量”。这就让在苏联,暴力可以不受法律约束、一党专政不受监督。

传统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为何越来越激烈化?作者认为是20世纪革命者的自负,认定自己所选路线是人类的必由之路,为实现目标,可以超越与法律之上,采取强制和暴力手段,甚至不惜付出人命的代价。毛泽东时代,“运动治国”成为常态,用“不断革命”来扫清障碍,解决分歧。另一方面,传统社会主义无法避免官僚主义的复活。毛泽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认为要通过民主,让人民监督政府。然而,毛理解的民主不是建立程序化的制衡监督机制,限制公权力,而是诉诸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从1957年整风到后来的整社、1964年四清,再后来的文革,都是毛发动的整肃运动。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是官僚主义的土壤。同时,传统社会主义的高度集权难以形成常规权力更替机制,这也让权利分配和角力只能通过残酷的党内斗争。在斯大林通过国家暴力肉体消灭,在毛则是诉诸群众运动。党内干部借助上面发动的运动进行自己的权利角力。在这样的体制下,积极参与政治运动成为个体改变自身地位的主要途径,从而滋生一批批运动积极分子,反过来增添运动力量。

那么中国的超越要如何完成呢?

邓小平把改革成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并不是指要放弃社会主义,而是要放弃从苏联接受来的传统社会主义,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他提出,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现今的中国是民族复兴最有希望的时期。不过目前也面临的两大挑战:

  • 一个是公权力私有化。这个一方面来自毛泽东时期的集权制遗产,另一方面是市场化转轨带来的权力寻租空间。尽管毛时期就有腐败,但频繁的整肃运动、严格的财务制度、革命者的理想主义和道德自律意识以及物质匮乏的现实,抑制了当时的腐败速度。而现代早已没有运动和阶级斗争、群众运动的压力,加上大量财富涌动和无处不在的寻租空间,不受制约的权力自然会带来大面积腐败。近30年的中国奇迹少不了政府的推手,但官员的手伸得过长,必然结果是权力寻租广泛出现。中国现今的腐败具有转型期的独有特征。近30年中国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财富不均匀分配也在飞速发展,财富迅速向少数人集中。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必然导致社会分裂(在置身事内中也可以看到讨论)
  • 另一个是商业原则对社会的全面渗透(亦或者说“丧失了信仰”)。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创造效率奇迹的魔力所在。然而市场之外也需要法律约束,没有规则制度的市场只会充斥骗局和掠夺。同时利益最大化在政界、学界和社会无往不克,官员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止腐败,也损坏了健康社会的基本公平,导致社会底线失守,社会诚信沦丧,社会乱象丛生。一个价值空洞化的国家不可能成长为现代强国。

中国后面的改革道路可以从三方面获取经验: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走过的道路和困境;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道路和困境;发展中国家战后走过的道路和困境。20世纪出现过3条道路:英法美的民主道路,德日法西斯道路和苏中共产主义道路。人应当从历史中学得更聪明一点,传统社会主义不成功,不代表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没有意义。中国一方面必须坚持市场经济,深化市场化改革,但需要与社会公正同行,不能完全自由放任;另一方面必须逐步实现基于宪法的民主政治,应当基于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寻找适合自己的民主化路线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吸纳优秀文明成果的包容性,有不断改革的能力和自我调整的空间。

后记:座谈会里的看法

这部分内容虽然放在附录中,但不乏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在此摘录如下。

王海光:中国社会主义的艰难转向

  • 邓小平总结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教训,核心一点就是:我们过去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 历史是一个歪打正着的结果,也是一个将错就错的过程。
  •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共领导人的社会主义观念,就是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蓝本,照搬过来搞不通,就搞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成功。建设是以斯大林模式为蓝本,也搞不通,就进行了改良。从历史上看,中共是一个变通能力很强的政党。在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往往不是理论,而是碰到的具体问题和具体压力。在领导人的思想体系中,往往不是从理论中找到应该怎么办,而是事后总结的一种自圆其说的解释,而并非是从学理中产发出来的。
  • 针对国情对社会主义的调整也带来了问题,就是国家发展目标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变动性很大,是在不断调整中发展出的一套做法,后来归纳为中国特色。
  • 中国社会主义的选择,可以调整成四次,把前两次合在一起,分别称为:仿制版、改良版、“文革”版、改革版
  • 中共试图把自己的革命战斗经验和斯大林体制相结合。用军事共产主义、阶级斗争、群众运动、思想革命化的动员方式解决斯大林体制的激励不足问题
  • 文革前一系列控制社会的制度,长期形成了一些社会矛盾,酝酿着社会不满情绪。所以在文化大革命中,借助毛泽东号召就爆发了起来
  • 文革对改革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就是它把所有的利益集团都打平了,因此中国改革对各方都是有正面价值的。
  • 民主化过程,只能是渐进发展的过程,不能指望靠一次制度创新,就解决一切问题

陈东林:关注当今和未来社会的主要矛盾

  • 共产党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后,一直困惑的是阶级问题。共产党是靠阶级斗争起家的,在社会主义建成后,阶级斗争向何处去?社会主要矛盾又是什么?毛泽东本人的思想游离轨迹,也说明了这个困惑。而文化大革命也是关于此的。
  • 毛泽东可能比较早就看到了一个本质性的命题,社会主义制度并不能保证共产党将来不走向和人民对立,社会主义将来可能要出现特殊权利阶级和利益集团。于是毛决心搞一次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继续革命”解决干部阶层走向和人民对立的问题
  • 文化大革命号召群众起来,反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这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出现过,是中国独有的。
  • 毛泽东的最大悲剧在于,他没有从体制入手,还是坚持少数人领导,用群众暴力的方式,采取极左手段搞大民主。虽然失败了,但这并不代表,他看到的命题没有价值
  • 如今的腐败问题实际上功能是体制问题。改革开放是在根本政治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的。目前的体制下,领导干部可以合法、非法地占用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已经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也可以叫阶层。

李向前:历史的逻辑反映历史的继承性

  • 历史的路径选择,脱离不开普罗大众的意志。我们所说的历史选择,其实就是人民的选择。近代以来,中国人最渴望的东西,就是民族复兴,这也成为了新时代最奔放的冲动。
  • 中国革命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质检的空间,让中国共产党可以有选择空间
  • 要讲清中国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牛大勇:历次转向都有国际背景的影响

  • 第一次转向,是因为世界出现美苏两大阵营,中国被迫选边,“一边倒”倒向苏联。
  • 第二次转向,和斯大林去世有关,国际共运出现了理论发展和权力转移空间
  • 中国对外部侵略的压力,也促使大跃进,抓阶级斗争,搞继续革命,直到走向文革。
  • 在文革中,群众的广泛参与,不只是“奉旨造反”,也因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其中包括革命造反的积极性,对“均贫富、等贵贱”的追求,对干部腐化堕落的不满。

韩刚:用人性和尝试理解中国改革的初始动力

  • 中共建国后的几次选择主要有两大因素在推动:一个是对工业化目标的追求;另一是社会主义的理想
  • 关于文革的原因,底层民众不完全是被动地卷入,有着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一方面人们在长期的意识形态教化下,有了对社会主义的导向性认识,同时在建国后的十几年里也积累了大量错综复杂的矛盾,如官员和百姓间的,工农和知识分子间的,精英和草根间的等等
  • 关于改革的原动力,一个是恐惧,一个是饥饿。恐惧是对知识分子而言的,饥饿是对农民而言的。
  • 改革不全是自上而下的,也有自下而上的思想启蒙
  • 不是说中国前30年没有搞清楚社会主义。苏联、朝鲜、越南、古巴也不是没有搞清楚。不要预设一种东西作为社会主义。

章百家:路径选择受多重因素制约

  • 中国社会主义有几大来源:中国人的传统社会思想和中国近代经历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和苏联模式影响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实践和现实需要。其中最后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中国共产党非常善于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并上升为理论。但把经验当做教条,也是导致犯重大错误的重要原因。
  • 新中国成立后前七年经济体制的演变上,共产党设想的和后来实际发生的情况差别很大。客观条件也左右着历史进程
  • 1953年的三大改造,三年不到就完成了,有几方面原因:国民党时代留下来的经济结构和体制并非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官僚资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稳定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形成了导向计划经济的路径;冷战环境迫使中国放弃对外贸易,转向计划经济。
  • 中共执政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有些是正面有些是负面的,并不能一下分开
  • 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张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后的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但在现实中,社会主义往往是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起来的。且现实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处于相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生产力普遍还低不少。从历史上看,两者并非是相互取代,而是相互学习的。这种实践和理论的差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小狗钱钱》是一本评分还算不错的财富启蒙读物,作者为孩子写了一本童话故事式的读物。对于成人来讲略显幼稚和简单,但也偶有闪光点;对于孩子来讲,关于财富的观念表述就更要慎重,在表达钱很必要、不要畏惧赚钱的同时,也不能忘了体现出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以及钱可能没那么好赚的冷静观点。综上所述,我对本书的评价是位于中游,可能没想象中那么适合直接给小孩作为启蒙读物。

下面摘录各章节的一些有意思的观点,本人的评论附在括号内,供读者参考。

梦想储蓄罐和梦想相册

  • 可以让孩子列出想要实现的愿望,来作为努力的动机
  • 所谓“尝试”,只不过是在为失败提前找借口,为自己找退路。没有试验,要么做,要么不做
  • “梦想相册”可以通过反复地“提前满足”让孩子将小小愿望变成强烈的渴求

能挣很多钱的男孩达瑞

  • 更重要的是,你确实有实现梦想的愿望,否则遇到困难就很容易放弃
  • “成功日记”通过记录一天成功的几件事,可以大大鼓舞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挖掘自己的能力
  • 要始终解决别人的问题,才能挣到钱
  • 要把精力集中在你知道的、能做到的、和拥有的东西上,而不要总是质疑自己没有什么
  • 大部分成年人一辈子都在关注他们不知道、不能做和没有的东西

堂哥的致富经

  • 不能光指望一份工作,因为它可能更快结束,同时在工作时肯定会时不时冒出难以预料的问题

钱钱以前的主人

  • 只有少部分人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他们的计划
  • 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时,必须在72小时内开始行动,否则就很可能再也不会做了

债务——爸爸妈妈犯过的错误

  • 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获得成功
  • 大部分人在使用信用卡支付时,花掉的钱比现金多得多
  • 大多数人都会低估日常生活的成本
  • 将不用于生活的钱的一半存起来,另一半用来偿还贷款
  • 所有的消费贷款都是不明智的;背负债务的人要在钱包里放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真的有必要吗?”

拜访金先生

  • 最好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攒钱

爸爸妈妈不明白的事

  • 幸运只不过是充分准备加上努力工作的结果(赞同
  • 工作本身往往最多只值报酬的一半,另一半的价值来源于你的想法和实施这个想法的勇气

特伦夫太太归来

  • 金钱会暴露一个人的品性,而不是毁掉就像喝酒一样
  • 没有人能强迫你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只有你自己能强迫自己去做
  • 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我做了原本不敢做的事情(有时候勇气真得很重要)

严峻的危机

  • 完全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秘密,是我们无法完全实现的一种理想
  • 对困难、错误和羞耻的恐惧,毁掉了无数人的生活

投资俱乐部

  • 决定一件东西的价值的唯一要素是,人们愿意支付多少钱来购买它,股票和基金就是如此

投资俱乐部在行动

  • 用72除以你所投资金的年收益率,就是这笔钱翻一倍所需的年数

爷爷奶奶害怕风险

  • 用72除以通货膨胀率,就是钱的实际价值减半所需的年数

大冒险的终篇

  • 挣来的钱一分为三,50%用于养“鹅”(储蓄),40%用来实现中短期目标,10%用来零花(消费)

因为目标是给小朋友读的,书里信息量实际并不大,除了一些有些绝对的观点外,纯粹当一个中篇故事看给小孩看倒还行。大人自己看想得到满满的收获,期待就有点高了。

此前我还从没有认真看过一本和生理健康相关的书籍,在看到豆瓣上的高分推荐,不仅产生了好奇,吃上能有什么门道。没想到《你是你吃出来的》还真扭转了一些我在吃上持续很久的错误认知。我打算持续践行书里提到的一些思路,避免事物陷阱,看看收效如何。不论怎样《你是你吃出来的》的1和2还是唤起了我对于身体健康的关心,这点总是好的。

全书内容很充实,对于一些误区和重点更是在各章节多次强调,同时也给出了很多案例。下面仅把核心的注意点列出来,便于自己时常纠偏,和发给家里的长辈学习掌握。

上篇:吃对了少生病

慢病时代

  • 疾病的本质就是细胞损失速度超过修复速度
    • 不健康的心理或不健康的饮食、运动、睡眠影响细胞修复和损失
    • 细胞修复速度低于损伤速度,病情就会加重,反之就会痊愈
    • 细胞损伤到不可挽回时,就不可修复了,这就是后遗症
  • 七大营养素
    • 碳水,即糖类
    • 蛋白质:必须、非必须氨基酸
    • 脂类:脂肪和类脂(胆固醇、磷脂)
    • 维生素:脂溶性、水溶性
    • 矿物质
    • 膳食纤维:可溶、不可溶
  • 七大营养素的功用
    • 提供能量 -> 碳水
    • 提供细胞结构原料 -> 蛋白质、脂类
    • 提供新陈代谢的酶 -> 蛋白质、胆固醇、维生素、矿物质
    • 养肠道细菌 -> 膳食纤维
  • 荤素搭配和食谱扩张成就了人类进步:35%的动物类食物 + 65%的植物类事物
    • 农牧时代:食谱变窄,进化减速
    • 工业革命时代:人造食物,慢病流行
    • 慢病流行归根到底是,从旧石器时代起,我们的基因结构和消化系统基本没有改变,但饮食结构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想要健康,就要像古人一样吃,搭配合理的天然食物
  • 要注重结构类营养素和营养密度
    • 对于非体力劳动者,要低能量、高营养

七大营养素平衡

  • 低温和高温环境下,代谢率都会升高
  • 消化食物也需要消耗能量,被称为食物的动力效应,其中蛋白质的动力效应最大,约为30%,而碳水和脂类只有5%
    • 1克碳水产生7大卡能量,蛋白质则是4大卡,脂类约为9大卡,酒精是7大卡。这么来算,1瓶啤酒约等于35克碳水
  • 能量平衡
    • 身高 - 105 ≈ 标准体重
    • 体重 * 30 ≈ 所需能量(根据体力劳动程度适度增长达40)
    • 能量比例:碳水 55%,脂类20% - 30%,蛋白质10% - 15%
  • 平衡做到一段时间内就行,比如一周内

蛋白质平衡

  • 动物蛋白优于植物蛋白,因为匹配度高吸收率好,豆制品尽量别单吃
  • 摄入过少:抵抗力差、发育迟缓、贫血、易疲劳
  • 摄入过多:肠胃功能紊乱、肝脏受损、肾脏受损
  • 动物蛋白较难摄入过多,因为吸收好,更多是因为植物蛋白摄入过多导致上面的失衡
  • 动物蛋白摄入要占到一半
    • 豆浆不能代替牛奶

碳水平衡

  • 非体力劳动者一定要减少淀粉摄入
  • 失衡表现:血糖不正常、腹部肥胖、血浆中甘油三酯增高(排除饮酒因素后)
  • 脑力劳动者1天保证150克(3两)粮食即可
  • 多吃天然的复合型碳水,如土豆、莲藕、燕麦
  • 俗话说“喝粥养人”,是因为过去吃的五谷杂粮都是粗粮,且不煮成糊状很难入口,而现在的米都是精米,经过了深加工

脂类平衡

  • 脂肪作用:热量、提供脂肪酸(ω-3脂肪酸、ω-6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载体(维生素A、D、E、K)
  • 类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磷脂、胆固醇、糖脂
    • 磷脂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大脑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速度,有增量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小孩子半岁起就要增加鸡蛋、猪肝、肉类等辅食
    • 胆固醇作用是增加细胞膜韧性和坚固度,还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原料。
  • 脂类摄入里,饱和脂肪酸 : 单不饱和脂肪酸 : 多不饱和脂肪酸 = 1 : 1 : 1;要保证这么比例只需动物和植物脂肪各占一半就差不多
  • 室温下,饱和脂肪酸大多是固态,如猪油、椰子油、棕榈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主要是橄榄油和茶籽油;其余液态的油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 每天1个鸡蛋、1袋牛奶、100-150克瘦肉,1周2、3次鱼,动物脂肪基本就够用了
  • 多吃ω-3脂肪酸,深海鱼、贝类、亚麻籽、坚果、马齿苋里较多。ω-6脂肪酸长期摄入多会引起慢性疾病。
  • 不吃反式脂肪酸,会促进血栓形成、影响生育、影响大脑功能和胎儿发育、引起肥胖;
    • 植物氢化油、人造黄油、人造植物黄油、人造奶油、人造脂肪、氢化油、起酥油、植脂末都是反式脂肪酸
    • 甜点、奶茶、咖啡、油炸食物中较多
  • 磷脂多多益善,鸡蛋、肝脏、脑、骨髓、肾脏、心脏、芝麻、葵花籽较多
  • 脂类摄入过多症状:全身肥胖、四肢粗壮、皮肤细腻有光泽
  • 脂溶性维生素摄入不足
    • A:皮肤干燥、脱皮
    • D:骨质疏松、关节痛,肌肉萎缩、腹泻
    • E:生育能力下降、免疫力下降、代谢异常
    • K:牙龈出血、流鼻血、尿血、胃出血
  • 地中海饮食

维生素平衡

  • 水溶性维生素易流失;脂溶性维生素难以从肾脏排除,所以食用制剂时要注意用量,过犹不及
  • 维生素A:视神经的光敏作用需要维生素A、上皮组织形成、发育、维持上也有发挥总用
    • 缺乏症:夜盲、干眼症、慢性咽炎、皮肤黏膜病变
    • 动物肝脏、奶油、鸡蛋;创造油性环境溶解胡萝卜素
  • 维生素D:骨骼、细胞功能调节、基因转录
    • 缺乏症:骨质疏松、高血压、抑郁
    • 动物类食物:内脏、牛奶、鱼类、骨头
    • 皮肤内的胆固醇光照下可以合成维生素D,所以外出少的人需要补充一些维生素D
  • 维生素B:水溶性、成员多,摄入要讲求配比;作为辅酶参与新陈代谢,完善神经细胞功能、促进细胞分裂
    • 缺乏症:上火、记忆力下降、周围神经症状(手脚麻木)、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 熬夜加班时会消耗大量维生素B
    • 动物肝脏、其他内脏、蛋、奶中含有较多各种维生素B
    • 水溶性易流失,需要每日补充;需要一起补充
  • 维生素C:水溶性、抗氧化、参与胶原蛋白形成、促进抗体形成、缓解部分中毒
    • 缺乏症:牙龈出血、贫血、心衰
    • 新鲜蔬菜和水果中较多,如韭菜、菠菜、柿子椒、花椰菜等深色蔬菜,柑橘、山楂、柚子等水果
    • 维生素C怕热,新鲜蔬果比炒熟蒸制处理后的蔬果含量高

矿物质平衡

  • 注意点
    • 不要过量
    • 尽量从食物里补充
    • 缺什么补什么
  • 钙:骨骼原料、维持神经肌肉的活动、辅酶
    • 缺乏症:腿抽筋、哮喘、血压高
    • 维生素D会促进钙沉积在骨头上,多晒太阳是获取维生素D的简易办法
    • 钙的最好来源是奶和奶制品
    • 动物中的钙吸收率比植物高;婴幼儿钙吸收率比成年人高;蔬菜中的草酸会和钙形成不溶盐影响吸收,但也减少了得肾结石的机会
  • 镁;生命活动里的催化剂,主要浓集在线粒体中
    • 缺乏症:肠胃道症状、神经症状、心律失常
    • 海产品里的镁不仅含量高,也容易吸收,坚果、粗粮、豆类也不错
  • 铁: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含铁酶尤其是氧化呼吸酶类,影响蛋白质和DNA的合成,决定代谢速度
    • 缺乏症:贫血,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反甲、异食癖
    • 动物肝脏、全血、肉鱼禽,蔬菜里的草酸、鞣酸等会和铁形成不溶盐从而影响植物中的铁吸收率
    • 维生素C和铁同吃会促进铁的吸收
  • 锌:对生长发育很重要
    • 缺乏症:发育迟缓、食欲不振
    • 首选牡蛎,其次是内脏或红肉和蛋类;肉类里的锌吸收率更高
  • 碘:缺乏和过量都致病
    • 甲状腺素原料
    • 缺乏症:甲状腺肿、呆小症;过量:甲状腺肿
    • 海产品中含量丰富

膳食纤维平衡

  • 可溶性膳食纤维是肠道细菌的养料,如树胶、菊粉、低聚糖,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带、紫菜中
  • 不可溶膳食纤维利于通便,包括纤维素、木质素等,主要存在于粗粮、豆类种子外皮、植物的茎和叶里
  • 好处:通便、带来的饱腹感利于减肥、对结肠益生菌的滋养可以预防结肠癌、吸收慢降低饭后血糖
  • 失调表现:肥胖、血糖高、便秘
  • 水果最好连皮吃,叶菜类蔬菜和菇类蔬菜里比较多

水平衡

  • 入口:饮水(约1200ml)、食物里的水(约1000ml)、代谢产生(约300ml)
  • 出口:肾脏排出尿液、呼吸、皮肤、大便
  • 肾功能和心功能不好的人要注意饮水不要过量,其他情况下需要注意补水
  • 普通人每天饮水1200-1500ml,天热需要多补水
  • 饮水量合适时,人不应感到口渴,另外1天排尿量为1500ml左右,颜色淡黄也代表饮水量合适

平衡饮食

  • 地中海饮食可以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保护脑血管免受损伤
    • 当地盛产沙丁鱼、其中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
    • 每天会适量食用奶酪或酸奶
    • 油类含量较多,主要来自橄榄油、坚果、鱼油和禽肉里的油,能量占比35%
    • 食物加工简单
    • 适度饮用红酒
    • 每天坚持运动、心态乐观
  •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盐 < 6克(每天),烹调油 < 25-30克(每天),糖 < 50克(每天),最好在25克以下
    • 反式脂肪 < 2克
    • 奶或奶制品300克(每天)
    •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的事物
    • 一天使用的谷类应该一半细粮、一半粗粮
    • 保证餐餐有蔬菜、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占50%
    • 必须天天吃水果,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果汁无法代替鲜果
    • 适量吃坚果,坚持吃豆制品,但一天保证在30-50克
    • 动物蛋白优先选择鱼和禽类,吃鸡蛋不弃蛋黄,少吃烟熏、腌制类食物;一周吃鸡蛋280-350克,约等于一天1个
    • 足量饮水,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引用白开水、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 儿童、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不应饮酒,成年男性一天摄入酒精 < 25克,女性 < 15克
    • 运动相关
      • 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 每周至少5天中强度身体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日常被动走路不算)最好每天6000步以上
      • 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活动活动
  • 一日三餐
    • 早餐样例:薯类、全麦、油煎鸡蛋、培根、西蓝花、小番茄
      • 早餐如果吃油性食物,胆囊会收缩分泌胆汁,预防胆结石形成
      • 早餐能量占全天的1/3,高蛋白、高碳水,还要有蔬果、坚果
      • 错误示范:白粥+咸菜、米面、不吃
    • 午餐:蔬菜占1/2,剩下的蛋白质(肉鱼蛋)和粮食各1/4
      • 淀粉摄入过多,会导致下午昏昏欲睡
      • 忌饮酒、忌省事、忌太辣(会导致多吃)
      • 过午不食的问题:胃病、内分泌失调、抵抗力下降
    • 晚餐:补足一天没吃够的营养
      • 清淡些,少油少盐,不是不吃蛋白质食物,相反蛋白质食物可以促进褪黑素形成
      • 不要吃太多碳水,譬如稀饭、面条
      • 避开咖啡因、豆类(产气)、辛辣食物
      • 不要吃太多,睡眠时会引起食道反流
  • 同类食物间可以经常互换着吃(如粮食类、蔬菜类、油脂类、水果类、动物类)
  • 1天最少要吃12种食物,最好能吃够30种食物,食谱一定要宽。多种食物进食间隔越近越好,最好能同时进食,可以促进营养素间的互补。
  • 食物加工越少越好
    • 包括地里收获时的加工、做饭前的加工、做饭时的加工、食品添加剂的过度使用
    • 烹调食物要尽可能控制烹调时间,保留食物的营养
  • 少食多餐
    • 可以保持饱腹感、上班族可以振奋精神缓解压力、可以减轻大量进食的肠胃压力
    • 加餐要补充缺失的营养素,少吃面包、甜点、饼干
    • 吃饭后再运动,否则低血糖发作容易损伤脑细胞
  • 因地制宜的食谱
    • 各地区适宜的食谱不同,因为各地区有特殊的气候环境或肠道菌群,譬如四川吃辣椒、新疆吃牛羊肉
    • 肉比汤有营养,过去强调喝汤因为消化能力有限、经济条件有限,外加农业为主,农民下地干活出汗多,喝汤刚好补充水、盐、脂肪、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 因人制宜的食谱
    • 孩子营养摄入有窗口期
      • 0 - 6月的孩子只吃母乳、牛奶或配方奶,不吃粮食和蔬菜,也能很快长大
      • 6月后开始加辅食,第一个加的就是鸡蛋,之后再陆续加上粮食和蔬菜
    • 青春期营养跟不上容易伤及大脑,尤其女生月经后,要注意补充蛋白质、脂类、铁、钙、镁等营养素,用手机还会大量消耗维生素A和必须脂肪酸
    • 产妇饮食清淡是伪命题,产妇需要比正常人吃更多的肉、蛋、奶、鱼
    • 老年人吃好比吃饱更重要,杂粮粥比白粥好,不要因为牙口不好而放弃吃肉,消化能力不好可以少食多餐
    • 病人饮食注意纠偏,缺啥就多吃啥
    • 体力劳动者可以多吃面条、红烧肉、馒头,脑力劳动者要减少碳水摄入,提高蛋白质比例,还要补充磷脂,如鸡蛋、肝脏、大都、花生仁、核桃、芝麻,还要多吃蔬菜水果
    • 长期面对电脑工作,要注意补充维生素A
    • 女性因为月经血流失,需要补充动物肝脏、血制品、有补铁效果的事物,如猪肝、鸭血、芝麻、蘑菇、木耳、海带、紫菜、桂圆。同时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吸收,所以要多吃水果
    • 男性精液里含有大量的锌,维生素E、维生素A对提升男性生殖能力很有帮助,可以考虑牡蛎、杏仁、榛子、胡桃、白萝卜和动物内脏
    • 女性备孕时,要多吃富含叶酸、锌、铁、钙的食物,多喝牛奶,多吃鸡蛋

应该怎么吃

  • 肉蛋奶:普遍吃的太少
    • 四条腿畜类肉氨基酸利用率和脂肪都比两条腿更高,鱼类脂肪质量更高
    • 豆类替代不了肉蛋奶,一天摄入豆类过多,会给肾脏带来压力
    • 卵磷脂含量最高的食物:蛋黄、动物肝脏、大豆
    • 最好吃溏心蛋,卵磷脂超过50度就会丧失功能
  • 肉皮需要搭配才能美容
    • 肉皮里的氨基酸种类太少,大多数是非必需氨基酸,整体比例不符。吃进去不一定能到达皮肤
    • 鸡蛋的必需氨基酸比例最接近人体的需要,能充分吸收,很少浪费
    • 粮食中赖氨酸较少,和赖氨酸较多的豆类可以互补,可以粮食和豆类混合食用
  • 贫血就要多吃肉
    • 红肉铁含量高,动物性食物里的铁吸收率更高
    • 牛肉里的铁搭配西红柿里的维C,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 牛奶近乎完美
    • 除了没有膳食纤维外,基本包含其他所有营养素
    • 喝牛奶可以保护消化系统,促进溃疡病灶愈合
    • 牛奶是补钙的最佳食物,主要是好吸收
    • 更年期女性注意缺钙,可以喝牛奶,必须晒太阳
    • 乳糖不耐可能是因为遗传或者长期不喝,乳糖酶含量活性下降。这种情况下,可以喝酸奶(乳糖被分解成乳酸)或吃奶酪(几乎没有乳糖)。奶酪的营养素含量更高。
  • 我国传统饮食过于重视主食
    • 因为我国曾是农业大国,劳动会消耗大量能量,需要多吃碳水
    • 体力付出少、肥胖者、男性腰围>90cm或腰臀比>0.9,女性腰围>80cm或腰臀比>0.8的人需要少吃主食
    • 米面以外还有其他碳水
      • 全谷类食物,如糙米;全麦食物
      • 豆类、薯类(红薯、芋头、魔芋)、淀粉含量高的根茎类食物,如莲藕、土豆、山药
    • 一些不像碳水的碳水
      • 勾芡的芡粉
      • 粉条、粉丝
      • 凉皮、凉粉、肠粉
      • 土豆丝
      • 各种淀粉做的小吃,如猫耳朵、驴打滚
    • 喝粥不养胃(再次强调),只是因为古人食品加工少,杂粮多,煮成粥才好消化
    • 碳水会转化为脂肪,此外葡萄糖还会增强合成脂肪酶的活性,这是主食导致发胖的原因
  • 不怕吃油,但要注意质量
    • 饱和脂肪酸 : 单不饱和脂肪酸 : 多不饱和脂肪酸 = 3 : 4 : 3
    • 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益
    • 增加ω-3脂肪酸可以保证身体健康
    • 平时注意吃坚果和吃鱼,坚果单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好,有饱腹感,升糖还低;海鱼不仅蛋白质质量好,脂肪质量也优秀
    • 动物和植物脂肪各占一半
    • 混合一半茶籽油和一半玉米油,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
    • 肥肉可以吃,尤其是体力劳动者
    • 油炸食品一两周可以吃一次,不要一次吃太多
    • 油炸过的油不要反复使用
  • 怎么吃蔬菜
    • 深色蔬菜营养价值更高:绿色 > 紫色 > 黄色 > 红色 > 白色,西蓝花营养成分就比白花菜高很多
    • 靠近根部的茎下端营养素丰富
    • 叶的营养价值也很高,芹菜叶就比芹菜杆高
    • 多吃时令蔬菜,多吃新鲜蔬菜,在没得选的情况下,也可以吃反季节蔬菜
    • 尽量吃生一点的蔬菜,1天1斤,焯水或爆炒也可以
    • 尽量吃全株,尽量带皮吃
    • 咸菜不算蔬菜
    • 培养孩子吃蔬菜的习惯,少吃垃圾食品,提高孩子的味觉敏感度,可以从6个月-3岁的味蕾敏感期开始培养
    • 湿疹和排毒有关,可能是缺少辅酶
  • 水果实在吃得太少
    • 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 果皮最好也跟着吃
    • 果糖升糖指数很低
    • 水果里的维生素A、C、E是非常好的抗氧化剂
    • 水果可以餐前吃(除了柿子),也可以和正餐一起吃,要注意按碳水量置换正餐里的碳水
    • 抽烟的人尤其要注意抗氧化,维生素E可以来自坚果,茶叶中也有抗氧化元素

生病了怎么办

  • 4种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阻滞
  • 上皮组织:80%肿瘤发生地
    • 上皮组织受不良刺激多,肿瘤占比高,以至于上皮组织肿瘤直接称作“癌”
    • 冠心病
      • 补充磷脂、蛋白质、胆固醇等细胞结构营养素
      • 缓解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这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来源
    •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细胞长期亏空
      • 甲状腺激素控制新陈代谢速度
      • 食物中营养素不够时,甲状腺素合成减少,促甲状腺素(TSH)增高。长期的蛋白质、碘不足会导致甲状腺结节
      • 海产品可以补碘
      • 很少吃海鲜的人,突然暴饮暴食海鲜,也会引起甲亢
    • 浅表性胃炎:吃得太烫,或者饮酒、辛辣、浓茶导致
    • 呼吸道疾病:吸烟的人要尤其注意抗氧化
    • 上皮组织疾病克星——维生素A。维生素A可以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主要来自肝脏和蔬菜
  • 结缔组织:纤维、软骨、血液、网状结构
    • 皮肤里70%的胶原蛋白决定了肌肤的柔润饱满程度
    • 我们体内的胶原蛋白是食物转化过来的,这个过程还需要维生素C;光吃胶原蛋白吸收利用率极低
  • 肌肉组织:肠胃、心脏
    • 骨骼肌收缩无力 -> 肌肉无力;平滑肌收缩无力 -> 肠胃道动力不足;心肌收缩无力 -> 扩张性心脏病
    • 细胞结构 -> 磷脂、蛋白质、胆固醇;收缩功能 -> 钙;缺钙会导致痉挛(骨骼肌)、哮喘(呼吸肌)、痛经(子宫)、尿频(膀胱)
  • 神经组织
    • 大多数神经递质都需要蛋白质
    • 抑郁症和5-羟色胺的缺乏有关。5-羟色胺由色氨酸转化而来。动物类食物中最多,另外豆类含有一些。参与合成5-羟色胺的营养素包括色氨酸ω-3脂肪酸、镁和锌。
    • 周围神经炎和周围神经的髓鞘有关。营养不足时,周围神经容易最先受到拖累
    • 神经系统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肉蛋、肝脏、坚果、深海鱼、植物油和黄绿色蔬菜

下篇:生病了这样吃

《你是你吃出来的2》里针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痛风、肿瘤、心脏病等各种当代社会常见慢性病给出了一些饮食上的建议。配合上篇里日常的饮食tips,相辅相成。

营养诊疗

  • 临床营养和大众营养不同,需要针对这个人的具体情况给出营养指导,类似看病;没法给出共性的指导
  • 营养诊疗流程:营养评定、营养诊断、营养干预、营养监测、效果评价

高血压怎么办

  • 常见上游因素:营养不平衡、运动缺乏、睡眠不足、烟酒嗜好、情绪压力、肥胖超重
  • 四大直接原因
    • 钠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容量增大从而增大血压。钠主要来自盐,盐1天最多摄入6克,盐摄入过多会充满浮肿感
    • 缺乏优质蛋白质,会导致血管弹性变差从而收缩压大,要注意摄入动物蛋白
    • 不爱运动,会导致组织对氧需求量低,血管半径变小,从而增大舒张压
    • 情绪不稳定,肾上腺素分泌也会增大血压
  • 对应的解法
    • 少吃盐,减少钠摄入,少吃面条、咸菜、少喝汤,少吃小食品
    • 摄入足够优质蛋白质、维生素C、钙、镁、钾,不怕吃肉
    • 情绪放松、减肥、戒烟、多运动
    • 放松精神、心情乐观
  • 降压药治标不治本。中游是症状、下游是并发症、上游是生活方式
  • 肥胖程度和血压成正比
  • 腹部肥胖和太多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膳食纤维少有关
  • 一个人每日能量需求约等于标准体重 * 30大卡
  • 脉压大的患者注意保证蛋白质总量和维生素补充
  • 误区
    • 特定食物是不能降血压的
    • 吃盐并非越少越好
    • 喝酒没法降血压,持续饮酒可以导致高血压
    • 高血压患者可以适量摄入动物类脂肪,不能纯素食
    • 吃鸡蛋不会升血压

高血脂怎么办

  • 体脂包含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是固定形态的。而我们常说的血脂是血液中游离态的脂类。所以胖人血脂不一定高,瘦人血脂不一定低。
  • 血脂在血液里通过载脂蛋白运输。血脂通常在清晨空腹时抽血化验。最常见的化验项有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脂蛋白的货物有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
  • 吃进去的脂类被胆汁和胰脂肪酶分解,之后在肠壁上合成为乳糜微粒,绝大多数的长链脂肪酸通过淋巴管进入静脉系统。
  • 空腹抽血化验报告里的甘油三酯是肝脏在夜间合成的,和吃的油脂一点关系没有
  • 肚子上的脂肪是肝脏把多余的碳水和酒精的能力转化为脂肪固定储存带来的
  • 胆固醇的重要性
    • 大脑里30%的成分是胆固醇
    • 胆固醇还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 胆固醇是很多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原料,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 胆固醇是维生素D的前提,可以在光照下转化为维生素D
  • 胆固醇白天靠外部摄入,夜晚靠肝脏合成
    • 一个是外源性一个是内源性
    • 外部摄入越多,内部合成越少
    • 空腹抽血测量出的胆固醇同样是肝脏合成的
  • 高胆固醇的解读
    • 说明肝功能很好
    • 说明需要胆固醇的血管外皮、动脉壁平滑肌、肾上腺、免疫细胞等周围组织需求量大
    • 说明白天摄入的胆固醇不够
  • 动脉粥样硬化是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
    • 说明体内自由基太多,或抗氧化能力弱
    • 补充抗氧化营养素:维生素A、C、E,其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都是脂溶性的
    • 补充植物营养素,如黄酮类、白藜芦醇、虾青素、多酚类、番茄红素等
  • 饮食建议
    • 少吃碳水,注意补充蛋白质
    • 必须控制反式脂肪酸
    • 尽量吃天然食物
    • 限制饮酒,男性1天25克,女性15克
    • 多补充膳食纤维
    • 注意补充ω-3脂肪酸
  • 误区
    • 胖人一定血脂高
    • 体检里的甘油三酯是食物中的脂肪
    • 纯吃素可以降血脂

高血糖怎么办

  • 糖尿病广泛的原因
    • 可能和胎儿时期营养或发育不良有关;越是儿时饥饿长大富足的人,不加控制就越容易患上糖尿病
    • 和崇尚静养的习惯有关,食物丰富后,就要多运动
    • 主食太多,还都是细粮;糖尿病患者十有八九爱喝粥,精粮粥极易升血糖
  • 血糖来源和用途
    • 用途:细胞结构、供给能量(蛋白质和脂肪供给能量时有负面作用)、维持脑细胞正常功能、解毒(葡糖糖醛酸)、合成生物大分子
    • 来源
      • 食物:甜的不一定GI高,如果糖;不甜的不一定GI低,如米饭馒头
        • 单糖:葡萄糖->血糖/肝糖原/脂肪,果糖和半乳糖都需要肝脏转化为葡萄糖,所以升糖指数(GI)不高
        • 双糖:麦芽糖-两个葡萄糖,升糖指数高;蔗糖-有一个果糖,所以升糖指数低一点;乳糖
        • 寡糖;麦芽糊精,是淀粉分解的中间产物,升糖指数高
        • 多糖:淀粉、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 肝糖原
      • 糖异生:脂肪和蛋白质分解
    • 去处:能量+肝糖原+脂肪
  • 胰岛素
    • 负责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负责降低血糖的只有胰岛素
    • 不要让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太疲劳
      • 补充些结构类营养素,蛋白质、磷脂、胆固醇
      • 少吃升糖快的食物,少食多餐、混合食物
      • 帮助胰岛素消耗多余血糖,多运动
  • 饮食建议
    • 关注食物的GI,升糖能力大于70的是高升糖事物,如饼干、面包、馒头,低于55的是低升糖指数的事务,如玉米、梨、樱桃
    • 烹饪时间越长,做得越软烂,GI值越高加工得越多,GI值越高
    • 也要看食物里的碳水比率,如西瓜GI值是72,但100克里只有5克碳水,所以血糖负荷低
    • 糖尿病患者注意少食多餐,稳定血糖
    • 控制食物分解速度,细嚼慢咽,先吃不好消化的食物再吃碳水
  • 误区
    •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但要当主食或加餐,不能吃饱后吃
    • 糖尿病患者可以摄入脂肪,蛋白质和脂类营养素甚至摄入要更多些
    • 纯吃素不能降血糖
    • 无糖视频可能只是无蔗糖,也要看有无淀粉
    • 高血糖可以逆转

肾病怎么办

  • 肾脏的主要工作
    • 控制水分、PH、电解质平衡、血压来维持机体内稳态平衡
    • 排泄代谢产物和外来物质
    • 分泌激素和酶
  • 营养不良时,肾脏是最早被牺牲的内脏器官
  • 肾病营养原则
    • 1、2阶段:主抓原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营养不良
    • 3、4阶段,满足身体需要同时减少肾脏负担
    • 5阶段:预防营养不良
  • 肾好,骨头才硬
    • 活化的维生素D3在肾脏帮助下,由胆固醇转化而来。肾病会影响维生素D3合成
    • 肾性骨病特点是血钙低、血磷高,骨质疏松、肠钙吸收障碍
  • 饮食建议
    • 注意摄入必需氨基酸
    • 不建议吃豆制品和花生还有种子类事物,因为植物蛋白会增大代谢压力
    • 控制血磷,注意啤酒、可乐、豆类、内脏、全麦食物,但也不能不补充动物蛋白
    • 八不要
      • 不吃太咸
      • 不暴饮水
      • 不吃加工食物
      • 不喝甜饮料
      • 不长期吃中药
      • 不长期大量吃豆制品
      • 少喝汤
  • 常见误区
    • 中西医的“肾”不是一回事,中医的肾是一个系统
    • 肾病人可以吃脂肪,脂肪代谢不走肾,走肠道和肝脏,但也要讲究种类和质量
    • 注意抗氧化,补充维生素A、C、E,肾病会影响自由基的清除,透析本身还会产生自由基

痛风怎么办

  • 尿酸高是现象,往往与患者身体的代谢能力紊乱有关
    • 治愈痛风关键在治理上游
  • 嘌呤和痛风
    • 嘌呤在细胞核里
    • 细胞死亡也会产生嘌呤
    • 嘌呤在肝脏、尝到、肾脏里转化为尿酸
    • 尿酸值增高一定程度上会发展为痛风
    • 人体代谢的嘌呤产生的尿酸占比80%
  • 尿酸异常的可能原因
    • 输入:酶缺陷;损伤因素导致核酸分解增多;高嘌呤饮食
    • 输出:肾功能障碍;其他代谢的竞争抑制作用如乳酸代谢(喝酒
  • 晚期会肾功能衰竭
  • 嘌呤高的食物
    • 细胞密集的生物组织,如内脏、水产品,相反鸡蛋就是1个细胞,牛奶更是没有细胞
    • ,因为嘌呤溶于水
    • 豆类和菌类,豆腐是个例外
    • 含水量大的植物嘌呤量相对低
  • 饮酒导致痛风的原因
    • 酒精代谢产生的乳酸和竞争抑制尿酸排出
    • 大量饮酒促进肝脏ATP降解,嘌呤分解加速
  • 内陆朋友吃海鲜要慎重
  • 饮食建议
    • 控制嘌呤摄入,少吃肉汤面、豆类、菌类、鱼子、内脏、反式脂肪酸、酒精、甜饮料,蛋白质通过牛奶和鸡蛋获取
    • 减重时,体脂分解产生的酮体会竞争抑制尿酸代谢
    • 多喝水,痛风患者一天饮水应该要到2500-3000毫升,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
    • 不要饥一顿饱一顿,会产生乳酸和酮体
  • 常见误区
    • 痛风患者可以吃脂肪
    • 不是所有蔬菜都可以多吃,注意豆类和草酸高的蔬菜,焯水和去除草酸

肿瘤怎么办

  • 发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才叫做癌症
  • 细胞损失的速度快于修复速度时,就会出现溃疡、炎症甚至增生、化生等早期肿瘤表现
  •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下,局部组织的某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成的新生物,并且这个新生物逃脱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围剿
    • 致癌因素:物理致癌、化学致癌、病毒和病菌致癌(HPV、幽门螺旋杆菌)、免疫力下降
  • 提高免疫力很关键,免疫细胞会帮助发现异常细胞,免疫力正常的人是不容易得癌症的
  • 免疫细胞分类
    • 嗜中性粒细胞:非特异性免疫
    • 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T细胞:细胞免疫,B细胞:体液免疫)
    • 单核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控
    • 嗜碱性粒细胞:过敏反应
    • 嗜酸性粒细胞:寄生虫感染、过敏
  • 高蛋白饮食对肿瘤患者有益
  • 术后营养不良患者的五阶梯治疗模式
    • 首选经口进食
    • 口服营养补充剂
    • 完全肠内营养
    • 部分肠外营养
    • 全肠外营养
  • 不良反应对策
    • 呕吐:止吐药
    • 过早饱腹:减少蔬菜摄入
    • 黏膜炎:奶昔或牛奶,或打碎的混合食物
    • 腹泻:多喝水和吃止泻药
  • 防癌饮食
    • 少吃烧烤
    • 蔬菜洗净,减少农药
    • 视频的塑料包装
    • 适度饮酒,低糖饮食
    • 远离腌制食品、剩菜剩饭、霉变食物
    • 不暴饮暴食
    • 均衡饮食,食物多样化
  • 维生素A、C,锌可以增强细胞修复功能
  • 常见误区
    • 肿瘤患者不能减少油脂摄入
    • 目前并无证据显示人体增加营养会使癌细胞生长更快
    • 现代医学并没有发物一说
    • 多喝汤不能补充营养
    • 药物升白要配合营养补充

心脏保养

  • 心脏问题分类
    • 心肌问题
    • 心瓣膜病
    • 心肌传导问题
    • 血管问题
  • 心肌保养
    • 细胞结构成分:蛋白质、磷脂、胆固醇
    • 能量代谢所需:碘铁硒等甲状腺功能相关营养素、维生素B1(动物内脏、粮食表皮和胚芽),
      • 淘米不要太多次
      • 肉不要烹制太久,会损失维生素B1
    • 钾、钙、镁等心肌收缩所需矿物质,其中有直接的作用,可以吃海苔补充
  • 心衰营养补充
    • 低钠饮食
    • 严控液体输入
    • 保证蛋白质供给
  • 动脉粥样硬化
    • 光吃素没用
    • 要注意抗氧化,少吃反式脂肪酸,可以吃坚果
    • 戒烟,适量运动,减肥
  • 冠心病
    • 保持合理的热量摄入
    • 维持健康的脂肪占比
    • 蛋白质需求量和健康人相同,不怕吃鸡蛋
    • 多食用粗粮
    • 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补给,少吃盐
    • 多吃膳食纤维多的食物
  • 心律不齐
    • 注意补钾,
    • 注意补钙,多晒太阳
    • 注意补镁,吃海带、紫菜、坚果

此书对于政府和经济关系的门外汉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入门读物。充分的材料和扎实的推导下,会发现当下的一些社会、经济现象原来是这样来的,颇有意趣。后半段对于国家经济宏观趋势的现象讲解以及来源分析也是同样的条理分明。对于重要的结论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在结尾再次点出。而且书中对于统计数据的给出绝不是简单地抛出来作为论据,也给了数据来源或参考文献。每章的结尾对于话题的展开也推荐了更多延申的读物,对于相关话题有兴趣的读者很有裨益。本书之深入浅出,之扎实演绎,足以成为教科书的补充阅读作品。

微观机制

上篇先概括性地讲解了地方政府的事务范围和94年分税制对地方政府的影响。之后介绍了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模式。再后面两章又分析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和风险。这些都是下篇宏观经济现象的基础。

地方政府的权力和事务

  • 五级政府管理体系:中央——省——市——县区——乡镇
    • 宪法第三条规定了央地关系总原则:“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 “层层复制”是我国政治体系的一大特点,即中央的主要部委在各级政府的部门基本都有对应。大多数政府同时接受“条条”(垂直关系)和“块块”(水平关系)的管理
    • 复杂的政治体系下,权力高度分散在各部门,且法律界限模糊,制度设计上通过上级分管领导或领导小组解决跨部门事务问题
    • 官员必须学习和贯彻统一的意识形态、官员由上级任命、地方主官要在多地轮换任职
  • 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遵循几个原则
    • 外部性和受益范围原则
      • 我国实行“属地治理”,地方政府的权力范围由行政区划决定。影响行政区划的首要因素是外部性,即是否影响外部。另外行政区划也要考虑公共物品的规模经济和边界。
      • 区划需要考虑人口密度、地理条件、语言文化差异
      • 地理因素限制了边界地区获取公共资源。区域性整合有利于公共资源利用,改革思路可以是扩权强县或撤县设市、省直管县。
    • 信息复杂度原则
      • 实际权威来自信息优势,上级虽然名义上有最终决定权,但由于信息复杂、不易处理,下级实际上自主性很大
      • 获取和传递信息需要大量时间经历,上下级之间更是如此,作为信息载体的文件和会议也成了权力的载体之一
      • 为了降低成本,我国政府的文件类型有严格区分,格式和报送有严格标准
      • 正因为信息复杂多变,模糊不清的地方太多,而政府的复杂事权又没有清晰地法律界定,所以体制内的实际权力和责任都高度个人化
    • 激励相容原则
      • 专业性强、标准化高的部门,具体而明确的事物更多,更适合垂直化领导和管理
      • 激励相容首先要求明确地方的权利和责任。
    • 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属于中央事权、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维护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受益范围地域性强、信息较为复杂且主要和当地居民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事务为地方的财政事权
    • 地方政府对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有很强的干预能力,从而便于招商引资

财税和政府行为

  •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基础
  • 分税制改革
    • 85到93年的财政包干,对使用权和经营权进行承包制,以提高工作积极性。这种承包制的确提升了地方扩大税收来源,大力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但让中央财政预算收入占全国比重和全国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越来越低。“两个比重”降低削弱了国家财政能力,不利于推进改革。
    • 94年分税制把税收分为三类:中央税(如关税)、地方税(如营业税)、共享税(如增值税)。同时分设国税、地税两套机构(18年合并)。分税制下,地方收入的最大来源增值税变为共享税,中央拿大头。
  • 土地财政
    • 分税制后,地方虽然有中央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但发展经济所需的各种额外支出,如招商引资和土地开发就需要另筹资金了。土地出让和开发催生土地财政
    • 税改后,企业的大多数税收按所在地上缴。地方尤其青睐重资产的制造业,从而出现重企业轻民生、重生产轻消费的情况,原因如下
      • 投资规模大
      • 增值税在生产环节征收,和生产规模直接挂钩
      • 可以吸纳农业部门转移出的低技能劳动力,也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这方面税收
    • 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地要转成建设用地,需要先经过征地变成国有土地,之后才能发展工商业建设住宅。分税制改革前,国有土地转让的收益很少,因为一来乡镇企业虽然发达, 但使用的都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二来虽然城市用地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但各地为了招商引资,土地转让价格都非常优惠。
    • 98年发生的两件事,使得城市土地的价值开始显现
      • 单位停止福利分房
      •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开始实施,基本锁死了农村集体土地的非农建设通道,即一定要经过征地变成国有土地,从而确立了城市政府对土地建设的垄断权力
    • 99年和00年的土地转让过程相当不透明,基本靠开发商各凭本事,从而催生了大量腐败。在01年后,国家推行土地“招拍挂”(招标、拍卖、挂牌)制度,土地出让收入开始激增。
    • 土地财政不仅包含高额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还包括土地使用和开发的各种税收收入,一方面是直接相关的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另一方面则是和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企业有关,主要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 土地转让虽然能带来收入,但地方政府也要负担相关支出,主要包括征地拆迁补偿和“七通一平”等基础性土地开发支出。这部分支出甚至高于卖地的收入,但政府要的主要还是土地开发后吸引来的工商业经济活动,自此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方式从此前的“工业化”演化为“工业化和城市化”两手抓。
    • 虽然商住用地只占出让土地土地的一半,但几乎贡献了所有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原因有二
      • 一方面,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很低。各地都补贴工业用地,大力招商引资,推动制造业飞速发展,这样也能带来增值税和其他税收的同时,也能吸引就业。工业生产上下游链条长,有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工业企业可落脚的地方选择宽松。
      • 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大量新增人口涌入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方住宅用地供给不足,房价飞涨带动地价飞涨
    • 上面说的这种模式弊端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明显,需要改革
      • 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土地的资本化运作,本质是把未来的收益抵押到今天去借钱,借来的钱投资效果好还成,但地方官员任期有限,难免会催生短视行为,过度借贷
      • 经济增速放缓,说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随着工业化发展,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徒有大量用地指标也没有用。需要提高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 横向和纵向不平衡
    •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收支差距由中央转移支付填补。但不见得所有地区都能补上。横向和纵向的不平衡带来了矛盾,也催生了改革
    • 纵向
      • 基层财政困难。”财权层层上收,事权层层下压“
      • 改革
        • 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开支纳入国家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 转移支付制度中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基层政府达成特定目标。
        • 基层财政资源向上一级政府统筹,推行”乡财县管“,”扩权强县“,”财政省直管县“
    • 横向
      • 随着出口快速增长,制造业向沿海省份集聚,在中央转移支付的背景下,东部和中西部的地区差异依然明显
      • 转移支付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前者附加条件少,后者为了避免越穷的地方拿的转移支付越多从而缺乏增长动力,要求专款专用
    • 公共财政的重要功能是实现人均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政府投融资与债务

  • 土地本身不值钱,值钱的是土地上的经济活动。土地资本化的魔力在,它可以拜托物理属性,在抽象的意义上交易承诺和希望
  • 城投公司和土地金融
    • 实业投资比金融投资复杂得多,我国政府会以各种方式参与实业投资,不可能置身事外
    • 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得从银行贷款,15年前也不许发行债券。所以政府想要借钱投资,需要成立专门的城投公司,这类公司一般都是国有独资,统称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类平台有如下特征
      • 持有从政府取得的大量土地使用权
      • 盈利状况依赖政府补贴。但这不意味着投资的回报低,因为回报实际上需要算上投资带动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
      • 政府的隐形担保可以让企业大量借款
    • 当地融资平台公司一般只参与前期拆迁和土地整理,经过这个过程,“生地”才能成为供应市场的“熟地”,这个过程也叫“一级开发”,投入大、利润低,且设计拆迁等复杂问题,一般由政府融资平台完成,之后的建设和运营统称二级开发,大都由房地产公司来做。
    • 工业园区开发上,投资大盈利低的,大都由融资平台类国企主导开发,之后再交给政府去招商引资。而在很多中西部市县,招商困难,地理位置不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有些地方干脆就划一片地出来,完全依托民营企业来开发产业园区,甚至连招商引资也一并委托。按照法律,政府不能与企业直接分享税收,但可以购买企业服务,以产业发展服务费的名义来支付税收里约定的分成。这种模式叫“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不过PPP项目里的社会资本,绝大多数还是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国企。
  • 土地金融带来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债务。地价上涨时还好,一旦经济增速放缓,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积累的债务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 城投公司的模式是98年国家开发银行和安徽芜湖发明的。03年,国开行和天津的合作里允许用土地增值收益作为贷款还款来源,这种做法也成为了城投公司的标准做法
    • 城商银行(四大行以外的地方商业银行)为融资平台贷款有两大风险
      • 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但商业银行资金大都来自短期存款
      • 城商行自有资本比较薄弱
    • 地方债总体不算高也不算低,但整体情况对于个体就不一定了
  • 地方债的治理和改革
    • 债务置换,用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置换部分融资平台公司的银行贷款和城投债。减少利息的同时,也延长了还款期限,降低了流动性风险,同时提升了信用级别
    • 推动融资平台转型,剥离和政府的关系,破除政府对其形成的“隐形”担保
    • 约束银行和金融机构,避免大量资金流入融资平台
    • 问责官员,对过度负债的行为终身追责
  • 招商引资中的地方官员
    • 地方主官任期有限,想在任内快速提升经济,往往只能加大投资力度,上马各种大工程、大项目,偏好“看得见”的工程建设,而忽视“看不见”的(如地下管网),也容易带来产能过剩的问题
    • 13年中组部发布的通知里,强调“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之后地方GDP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开始下降
    • 和土地有关的交易金额巨大,且权力高度集中在个别官员手中,极易滋生腐败。我国的腐败有两个特点
      • 腐败和经济高速增长并存
      • 随着改革深入,政府市场关系不断变化,腐败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 腐败类型
      • 掠夺式腐败,如索贿、敲诈勒索、挪用公款等
      • 官商勾连共同发财,如利用职权将项目批给关系户,这会导致几个恶果
        • 长期以来投资导致经济结构扭曲
        • 扭曲投资和信贷资源配置
        • 权钱交易扩大贫富差距
    • 打击腐败的同时,也要避免矫枉过正,破除“为官不为”
  • 政府的债务问题根源在承担了发展经济的任务,要扮演的角色太多。改革之道在给政府放权,从投资型向服务型转型。同时计算回报率的时候,也要考虑人口密度和设施利用率

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

  • 我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是计划经济,地方政府掌握着大量资源(土地、金融、国企),不可避免会介入实业投资
  • 本章研究重点案例,是因为大多数行业“二八分化”严重,头部企业和中小企业没有可比性。大企业不仅是技术的汇聚点和创新平台,也是行业标准制定者和产业链核心,与政府关系身深厚复杂
  • 京东方和政府投资
    • 京东方的投资有直接股权投资,也有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
    • 京东方和TCL都借助了政府融投资获得了快速发展
    • 现代工业的规模效应很强。显示面板行业投资极大,只有大量生产才能拉低平均成本,新企业进入门槛极高,还要面对先进入者积累的巨大成本和技术优势
    • 由国界和政治因素造成的市场扭曲很多,行政手段造成的扭曲只有行政力量才能破解。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一定要帮助国内企业进入某行业,也要看国内市场规模。液晶屏幕在国内的市场就很大,扶持本国企业进入,可以打破国际市场的扭曲和垄断,也能减少下游产业成本,促进发展
    • 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崛起,带动了光电产业链向我国集聚。一旦行业集聚形成,企业自身的规模经济效应就会和行业整体的规模经济效应叠加。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也会刺激技术创新
    • “东亚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政府帮助本土企业进入复杂度很高的行业,利用学习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迅速提升本土制造业的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韩国的“汉江奇迹”就是一个例子
    • 新兴制造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效应很强,大多数新兴制造业对自然条件要求不高,不会特别依赖先天自然资源,外加我国基础设施发达,物流成本低,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差别不大,若能吸引龙头企业落户,就能打来一大片相关企业,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亟待行业转型的内地中心城市愿意冒险权利投资新兴产业。就像合肥投资京东方一样。
    • 政府扶持新兴产业有模仿效应,也引发产能过剩的担忧
  • 光伏发展和政府补贴
    • 80年代初“石油危机”后,美国政府大力补贴光伏产业,带来技术发展,随着油价回落,对光伏的支持和优惠消失,产业链开始向欧洲和日本转移,并在之后向中国转移。08年通过廉价土地、税收优惠、贴息贷款等手段增大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的投资,其中就包括光伏。
    • 这一时期的光伏产出主要出口欧美市场,因为光伏发电成本远高于传统能源,海外的光伏需求也离不开政府补贴。08年到11年,金融危机后,欧洲大幅削减光伏补贴,大量光伏企业破产倒闭,光伏企业逐渐向国内转移
    • 11年中央政府分阶段实行“标杆电价”补贴。并在之后逐步下调,实际上,企业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幅远快于补贴降幅。19年起,我国逐步退出固定电价的补贴,实行市场经竞价。由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规模经济,光伏成本已经逼近燃煤电价。
    • 新能源技术升级和成本下降,必须大规模的生产和市场应用,离不开边干边学的企业。因此新能源技术必须在没有竞争优势的时候进入市场,这就需要补贴,加速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不论在欧美还是日韩,光伏的需求都是由政府补贴创造出来的。
    • 在光伏产业的发展中,能看到“东亚产业政策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强调出口。国内市场有限的时候,海外市场可以促进竞争,迫使企业创新
  • 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不是新鲜事,就算没有政府干预,也是市场运行会出现的。因为投资面对的是不确定的未来,不可能恰好适应未来需求。同时产业投资又具有不可逆性,没下注还好,下了注的往往难以收手。供需动态匹配和调整过程中的周期性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 重复投资的好处有二
    • 当地工厂不仅提供了就业,也为当地农民转变成工人提供了学习场所和途径。工业化最核心的一环就是把农民变成工人,不仅是工作的转变,也是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彻底转变。
    • 加剧竞争会带来成本创新和功能简化(如山寨+价格战),在消费者熟悉产品后,资源和技术也可以向头部企业集中,迅速提高质量
  • 不管有没有政府扶持,要害都不是重复建设,而是保持竞争。地方政府若是过度保护本地企业,竞争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产业政策要有退出机制,低效企业的破产退出渠道要顺畅。
  • 政府产业引导资金
    • 风投资金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土壤下,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嫁接产生了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既是一种招商引资的新方式,也是市场化方式使用财政资金探索。
    • 私募基金
      • 出钱的有限合伙人(LP)、管理的普通合伙人(GP)
      • 基本管理费、绩效提成
      • 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要经历募资、投资、管理、退出(募投管退),到期按照合伙协议分钱和散伙
      • 国内最大的一类LP就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
    • 与投资企业的传统方式比,产业引导基金有三个特点
      • 不直接投资企业,而是做LP,把钱交给市场化的私募基金的GP去投资。有限的政府基金会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目标行业,因为政府引导基金本身也是基金,所以也被称为母基金(FOF)
      • 借用市场力量去使用财政资金
      • 大多数引导基金最终投向“战略新兴产业”,不允许投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即PPP模式
    • 政府需要成立专门的公司去管理和运营这只基金,运作模式有三
      • 政府独资
      • 混合所有制
      • 把钱委托给市场化的母基金管理人
    • 发展的必要条件
      • 制度基础
        • 08年,国务院为引导资金提供了政策基础,明确宗旨是“发挥财政资金和杠杆放大效应,增加创业投资资本的供给,克服单纯通过市场配置创业投资资本的市场失灵问题”。同时引导资金要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运作
        • 11年,财政部和发改委确认了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规定了管理费和增值收益的标准
        • 14年改革后,国务院开始严格限制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财政投资,这些基金就必须寻找新的载体和出路,不能趴在账上
        • 15年起,财政部和发改委陆续出台一系列针对政府引导基金的管理细则,提供了行动指南,之后政府引导基金进入爆发期
      • 成熟的资本市场:有大量社会资本可以参与、有大量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委托、有畅通的投资退出渠道
        • 上交所和深交所做了改革,拓宽了上市渠道,13年新三板扩容全国,19年科创板在上交所开市
        • 14年境内IPO重启,股权投资市场开市快速发展,出现了以市场化运作财政资源的重要现象
      • 产业条件
        • 发展战新产业是国家战略,在制度上有保障。在“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里,都提出要加大和创新财税与金融政策对战新行业的支持,促进战新行业迅速发展
        • 战新行业处于技术前沿,高度依赖研发和创新,不确定性很大,所以更需要能共担风险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的“实力派”股东。从政府的角度,股权投资最终需要退出,不像补贴那样有去无回
        • 很多战新行业尚在发展早期,尚未形成行业集聚,这让很多地方政府看到了本地投资布局的机会
    • 引导基金的困难
      • 财政资金的保值增值目标和风险投资可能亏钱之间的矛盾
      • 财政资金的地域属性与资本无边界的矛盾。有些地方为吸引企业,把本该是股权投资的引导基金变成了债权工具,这种“明股实债”的方式是中央明确禁止的
      • 股权投资对市场和资金变化非常敏感,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社会资本急剧萎缩,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本跟投引导基金
      • 引导基金管理机构脱胎自政府和国企,没有市场化的薪资,无法吸引很多专业人才

20世纪90年到21世纪初期,基础设施不完善,法治环境不理想,资本市场和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以信用级别高的地方政府和国企为主体,以土地为杠杆,可以撬动大量资源,加速投资流程,快速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这种模式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也有如下后果:

  • 土地相关腐败猖獗
  • 城市化以“地”为本,忽略了“人”,民生支出不足,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滞后
  • 房价飞涨、债务激增
  • 经济过度依赖投资,民众收入不高消费不足,过剩产能无法在国内消化,向国外输出时引起贸易冲突

宏观现象

上篇提到的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有两个特点:

  • 重土地,轻人,优点是可以快速推进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缺点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推高了房价和居民债务负担,拉大了地区差异和贫富差异
  • 重规模、重扩张,优点是可以推动企业成长和快速工业化,缺点是加重了债务负担
  • 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优点是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扩大了对外贸易,使我国迅速成为制造业强国,缺点是经济结构不平衡,对内居民收入和消费占比偏低,对外无法消纳的产能向外输出,加剧了贸易冲突

城市化与不平衡

  • 中国特有的城市土地国有制度,为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创造了条件,但也让地方财源高度依赖土地价值、房地产和房价,忽视了城市化的真正核心:。支撑房价和地价的,是人的收入
  • 房价和居民债务
    • 城市化模式的分水岭
      • 94年前的财政包干,促进乡镇企业的崛起,为工业化打下基础
      • 分税制改革后,乡镇企业式微,农民工大潮形成
      • 95年后,城市化进入以土地财政为主要推手的阶段,这个模式的关键是房价
    • 房价中长求由供求决定,房屋供需都与人口结构密切相关,因为年轻人是买房主力
      • 政策限制供给,也会带来房价上涨
      • 地区房价差异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大城市居住用地供给速度远赶不上人口增长
      • 土地流向和人口流向背道而驰,地区间房价差异因此拉大。中西部地区房价低,但房价高的大城市有更多工作机会和资源。
      • 建设用地指标不能在全国交易,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很难提高。2020年,中央提出要对建设用地指标的跨区域流转进行改革
    • 居民债务主要来自买房,房价越高,按揭越高,债务负担就越重
      • 欧美政府为了讨好房东选民,不愿让房价下降,无房者想赶上房价上涨的快车,政府顺水推舟,降低首付和按揭利率。自有住房率不断提高。
      • 美国房地产和选举政治紧密相关。收入不平等的问题通过借钱给穷人买房,实现“美国梦”来治标。房价抬高,房主财富增加,拉动他们消费,创造更多就业,一举多得。08年很多房贷首付甚至可以为0
      • 房价下挫和收入下降会加大家庭负债负担,从而抑制消费。这对重消费的美国影响很大。
    • 我国的居民债务占GDP比重至少54%,其中有53%是房贷。但近6成家庭有负债,债务收入比(债务和家庭年收入的比值)为1.6。
    • 城镇居民的主要财产就是房子。中国人财富的压舱石是房子,美国人的财富压舱石是金融资产。这一差别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对房市的重视及美国对股市的重视
      • 随着居民债务增加,每月还债后可支配收入减少,所以经济形势一旦变差,买车需求就会大减
    • 房价上涨不仅会增加债务负担,还会拉大贫富差距,进而刺激低收入人群举债消费
      • 负债的人中,低收入人群债务负担尤其重
      • 依靠借债的消费无法维持,因为钱都花掉了,没有形成未来更高的收入,债务负担只会越来越重
      • 居民债务居高不下,就很难抵御经济衰退,尤其是房产价格下跌所引发的经济衰退。低收入人群的财富几乎全部是房产,负债率很高,很容易受到房价下跌的影响
    • 我国不会出现美国式的突发性房贷和金融危机,因为
      • 我国住房按揭首付比例至少30%
      • 住房按揭形成的信贷资产,没有被层层嵌套金融衍生物,规模和风险可控
    • 要化解居民债务风险,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 不平衡和要素市场改革
    • 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 收入差距有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异两大特点,这两个差异都和人口流动受限有关
    • 人口流动和收入平衡
      • 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推动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模式民生支出不足,收入分配偏向资本,降低劳动收入占比,对中低收入人群尤其不利
      • 要实现人均意义上的平衡,关键是要让劳动力自由流动
      • 缓解压力之道是增加供给,而不是限制需求。涌入城市的人不仅分享资源,也会创造资源。开起来低技能的服务业工作,支撑着大城市的繁华
    • 土地流转和户籍改革
      • 土地流转
        • 要缓解土地供需矛盾,让建设用地指标流转起来。首先要让农村集体用地参与流转。关于此,08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已有原则性条款,“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
        • 17年,中央政府提出“开斋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意味着城市政府对城市住宅用地的垄断将被逐渐打破
        • 20年启动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继续探索“三权分置”,即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 户籍改革
        • 14年,两会报告中首次把人口落户城镇作为政府工作目标,开始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差别,逐步按照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的规模来规划公共服务供给
        • 19年,户籍制度改革开始加速,发改委提出II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I型大城市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取消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比更大
      • 产品的流动和市场化会带来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市场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限定性制度带来的扭曲会越来越严重,代价也会难以维持。总的改革方向,就是让市场力量在各类要素分配中发挥更大作用,让资源更自由流动,提高资源利用率
  • 贫富差距
    • 中国崛起极大地降低了全球不平等。但国内的收入差距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也在扩大。目前因为经济整体在飞速增长,几乎所有人绝对收入都在快速增加,社会对贫富差距的敏感度暂时没那么高。
    • 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生产率提高和新机会涌现,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贫富差距在代际间传递。但对80后和90后来说,父母的财富和资源对子女收入的影响就大了。原因之一是,财富差距在父母一代就扩大了,财产性收入占比也扩大了,其中最重要的是房产。在一、二线城市,房价的涨幅远远超过了收入涨幅。和人力资本无法在代际间无差别传承不同,房产等有形资产是可以几乎不打折扣地传承的。
    • 积累的财富差距一般远大于每年的收入差距。当经济增速放缓,新创造的机会变少时,年轻人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父母的财富优势会变得更重要。“拼爹”现象会更严重。
    • 收入差距的容忍度
      •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增速,因为增速下降首先冲击的是穷人收入。
      • 另一影响容忍度的因素是人群的相似性。“凭什么白人就可以靠努力逆袭,黑人就不行”
      • “先富带动后富”不会自然发生,需要政策的干预。不断扩大的不平等会让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债务与风险

  • 无论是居民、企业还是政府,债务都与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关
  • 债务关系让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任何部门出问题都可能传到到其他部门。这类危机往往来势汹汹
    • 负债率高的经济,资产价格下跌往往迅猛。债务太重时,就只能抛售资产
    • 资产价格下跌会引发信贷收缩(抵押物价值跳水),导致资金链断裂。
  • 债务与经济衰退
    • 一个部门的负债对应着另一个部门的资产。债务累积的过程就是人与人商业往来增加的过程,会推动经济繁荣。相反,债务紧缩或“去杠杆”会带来经济衰退。
    • 债务往往把风险集中到承受能力最弱的穷人身上,从而加大经济衰退带来的贫富差距
  • 欧美的教训
    • 居民和企业的债务规模,换个角度看也就是银行的信贷和资产规模。债务增长和银行大量放贷也有关。
      •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发达国家间实行了浮动汇率,放开了跨境资本流动。从而单方面管控国内银行的信贷规模就没用了。于是各国纷纷放松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业务限制,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
    • 金融风险的核心在银行。金融危机都伴随银行危机。原因有四
      • 银行规模大、杠杆高(银行自有资产规模比例小)
      • 银行借来的钱很多是短期的,如活期存款,但贷出去的钱大多是长期的,如企业贷款
      • 银行信贷大多和房地产有关,所以常与土地和房产价值一起波动,放大经济波动。银行因为杠杆率高,贷款需要抵押物,而土地和房子就是最好的抵押物,价值稳定,不会消失。
      • 银行风险会传导到其他金融部门。如银行可以把各种按揭贷款打包成一个证券组合,卖给其他金融机构
    • 随着银行和金融机构间的交易越来越多,金融部门规模越来越大,但资金和资源在金融体系里空转,实体经济的蛋糕并没有做大
    • 国际不平衡,国内不平等
      • 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美国,加剧美国贸易逆差,但也加深了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的地位。不过,持续的逆差会积累债务,反过来威胁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形成悖论。
      • 大多数发达国家里,过去40年贫富差距的扩大都伴随债务水平的上升。富人的储蓄经过银行也借给了穷人用来买房。
    • 实体投资不足
      • 资金如果能被实体企业吸纳,就不会流入到房地产和金融去推高资产泡沫
      • 发达国家经济的整体竞争性在减弱,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大企业越来越大,利用融资优势,大肆兼并小企业,降低了竞争
  • 我国的债务风险
    • 我国外债水平很低,且基本都是以人民币计价的,所以不大会出现外债危机
    • 我国债务快速累积始于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出台“4万亿”计划,为帮助地方政府融资,中央放松了对地方融资平台的限制,且不断降本降息,放宽银行信贷。这些资金找到了基建和房地产,相关投资快速增加。10到11年,为缓解经济过热和猪肉价格大涨,货币政策开始收紧。11年欧债危机,为解决国内制造业的困境,央行又在12年起开始降准降息,放宽地方融资平台限制。城投债于是继续激增。这一时期,为缓解债务负担,中央开始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控制和监管。15年股灾后,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美元加息,大量资本流出。央行连续降准降息,“棚改”货币化(实物安置改成货币化安置),放宽房地产限制。债务负担于是继续加速上涨。16年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告一段落。中央在年底首次提出“房住不炒”,全面收紧房地产调控。“去产能”改革开始见效。18年,在连续两年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央行等四部委出台“资管新规”,严控“影子银行”,试图降低多年来的金融风险。信用和资金收缩,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全面暴露。
    • 我国企业债务远高于发达国家,一个原因是资本市场发展不充分,股权融资占比低,另一个是“国进民退”,国企规模快速扩张,但资金效率比私企低,推升了整体债务负担。今年针对低效率的国企和中大型私企的现象,推动了一些改革。另外,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问题也是一大原因,因为我国允许房企借钱“买地”。
    • 我国的银行风险和发达国家类似,包括信贷 放松管制、和土地金融、房地产关联度高、会传导到其他金融部门(“影子银行”)。不过我国“影子银行”的业务模式大多简单,证券化不高,衍生品很少,参与的国际资本也少,因此相对好管控
  • 化解债务风险
    • 偿还已有债务:增发货币维持稳定温和的通胀;量化宽松即央行增发货币买入各类资产,但因为资产所有者往往是富人,这样增发的货币无法流入到穷人手里,难以刺激消费支出,还会拉大贫富差距;债务货币化,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去刺激经济
    • 遏制新增债务:限制房价上涨,限制土地财政或土地金融,限制政府担保和果业企业过度借贷。我国的债务问题是以出口和投资驱动的经济体系带来的,因此限制债务并不会让这种模式转化为更有效率的模式,从而会引起经济下滑。所以另一项措施是资本市场改革,改变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国内国际失衡

  • 我国的出口模式早已不是“来料加工”,绝大部分的机制均由本土创造
  • 低消费和产能过剩
    •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突出特征是消费不足
      • 居民储蓄率高。主流解释是计划生育、政府民生支出不足、房价上涨导致。这三点都要求年轻人多攒钱。而老年人为了补贴儿女的住房支出和第三代的教育费用以及自身的医疗费用,储蓄率也很高
      • 居民收入份额低。工业化要求密集的资本投入,在工业化进程里,机器设备效率更高,劳动所得在总产出中的占比就相对资本下降。政策不利于外来人口安置,“用工荒”时有发生,也让企业更偏好资本投入。
    • 消费不足相反的是,政府支出高。这些支出绝大多数用于了投资,这也意味着出口占比上升。在经济发展早期,将更多资源从居民消费转为资本累积,变成基础设施和工厂,可以有效推进经济起飞和产业转型,提高生产率和收入。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个模式就不可持续了。这样做会导致4个问题
      • 基础设施和工业体系已经比较完善。投资什么都有回报的时代已经过去,投资难度加大,需要更有效率的资源调配
      • 老百姓收入消费不足,无法消化投资形成的产能,多余产能会被浪费,带来一系列风险
      • 劳动份额相对资本收入份额下降,会扩大贫富差距。因为资本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种差距会带来各种社会问题
      • 过剩产能向国外输出,由于我国体量巨大,这种输出会引发贸易冲突
    • 对此,党的十九大指出
      • 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
      • 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 坚持在经济增长同时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 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 2020年,中央提出要“努力使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只有这样,才能增大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
    • GDP由消费、投资、净出口组成。我国消费占比少自然对应投资和净出口高。而这两者都不能保持高比例。超出消费能力的投资就会变成过剩产能。投资和消费失衡是个老问题,但是因为08年金融危机爆发,出口锐减,”4万亿“计划让净出口下降的比例被投资弥补上。
    •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美两国都经历了艰难的平衡。我国的调整包括“供给侧结构改革”、要素市场改革和“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在美国,这种调整伴随政治极化、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现象
  • 中美贸易冲突
    • 全球经常账户的逆差基本全部由美国构成,但美国的外债几乎都以美元计价,原则上美国总可以“印美元还债”。只要全世界还信任美元的价值,美国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用美元去换取实际的产品和资源
    • 美国制造业人数占比的下降并非由中国制造业崛起导致,更多是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表现。中国制造业崛起对美国的冲击主要不在就业,而在技术冲击。
    • 对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新技术的发明应用往往先从制造环节入手,边干边学,积累技术经验,再根据自身需要改进技术。这一点和处在科技前沿的国家相反。
    • 理论上,中美贸易不一定会损害美国的科技创新。对很多大公司来说,把制造环节搬到中国,靠近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再把赚到的利润投入位于美国的研发部门,不断创新和提升竞争优势,最终美国的整体创新能力不一定会受负面影响。
    • 对华的技术打压,尽管可能让我国企业短期受挫,但国内落后的技术也因此获得了市场机会,可以提高市场份额,进入“市场——研发——迭代——更大市场”的良性循环。但这一些的前提是我国国内市场确实能继续壮大,国民消费能继续提升,能真正支撑起“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模式
  • 再循环和国内大循环
    • 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
    • 要提高居民收入,就要继续推进城市化,让人口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聚。因为制造业全球化后,产业链标准化越来越高,吸纳不了更多就业。解决就业和提高收入必须依靠服务业的大发展。
    • 改革关键在转变政府角色,遏制其投资冲动,降低生产性支出,加大民生支出。好处有四
      • 能改变“重土地,轻人”的模式,让城市以人为本,让居民安居乐业,才能降低储蓄和扩大消费
      • 当下经济的发展阶段,实业投资已经很复杂。以往的盲目投资所带来的的浪费日趋严重。地方政府参与的实业投资过程大多不可逆,一旦参与就难以撤出。
      • 科技进步的核心是“人”,对人力资源的投资长远看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 能降低对土地价格的依赖,有助于稳定房价,防止债务负担加重对消费的侵蚀
    • 只有继续推进各类要素的市场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才能转变政府角色,从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转型,才能实现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推动我国迈入中高收入国家

结语

  • 依托市场经济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经济,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发现各种“扭曲”和“错配”
  • 经济落后国家能否赶超发达国家,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套适合国情的动员和组织资源的方式
  • 地区竞争
    • 经济发展的核心原则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实现这一目标要靠竞争,将条条式和块块式的竞争引入政府。
    • 在工业化进程里搞地方竞争,前提是大多数地区的工业基础不能相差太远。三线建设彻底改变了工业布局,这种分散在各地的工业知识和体系,为改革后当地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地方政府竞争的关键一环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评价地方主官。“官场+市场”的竞争体系,可以帮助理解我国经济的整体增长。但这种竞争和市场竞争还是有所差别
      • 缺乏真正的淘汰机制
      • 绝大多数市场竞争是“正和博弈”,可以一起把蛋糕做大,而官员升迁是“零和博弈”
      • 市场竞争一般是长期竞争,延续性很强,但地方官员任期有限
  • 政府发展与转型
    • 经济富裕、社会安定、政府得力是国家繁荣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
    • 如果政府不投入资源建设,市场经济和所谓“企业家精神”并不会凭空出现
    • 随着社会投入法制建设的资源增加和民众、公司更富有,法制相对管制就变得更重要
    • 经济发展早期,市场不完善甚至缺失,政府能力于是成了市场能力的补充或替代。经济落后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能否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找到其他可行的动员和调配资源的方式。在我国,政府和国企深度介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这也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 各国由于国情不同,政府调配资源的方式、与市场互动和协调的方式都不同。前面各章讲解的模式都属于中国特色。这种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当下资源若继续向政府和国企集中,效率会大打折扣。投资、融资、生产需要更分散化的决策。同时随着服务业占比越来越高,“生产投资型政府”就要向“服务型政府”过渡。
  • 发展目标和过程
    •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核心不是良好的市场机制运行,而是如何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 当技术和生产率提高到一定水平时,旧有的模式若不能成功转型为“探索创新模式”,就可能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后发优势”变成“后发劣势”
    • 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有特有且必要的三大组件
      • 掌握大量资源和自主行动的地方政府
      • 协调和控制能力强的中央政府
      • 人力资本雄厚和组织完善的官僚体系
    • 在我国,可行的政策空间和演变路径有三大制度约束:农村集体所有制、城市土地公有制、户籍制度。可行的政策不仅受既有制度约束,也受既有利益的约束。
    • 经济发展必然要改变旧的生活方式,重新分配利益,所以必然伴随矛盾和冲突。政府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之一就是调控改变速度的快慢。
    • 有经济史学家在研究美国崛起的过程时曾说:“在成功的经济体,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