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本09年出版的讲营销的书,现在看有些有点老古板了。也许是期待太高,书中内容和我想得不大一样,也不够系统。看完之后我甚至对营销是什么更迷糊了。它和市场、销售的关系是什么?书里的闪光点没那么多,倒是有不少水分。下面节选令我有所收获的部分:

  • 从4P到4C
    • Product -> Customer
    • Price -> Cost
    • Promotion -> Communication
    • Place -> Convenience
    • 帮助你的客户,让他们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适,这样做会帮你省钱
  • 市场营销的职责
    • 公司里真正懂市场营销的市场营销经理可能没几个
    • 市场营销就是要鼓励犯错、鼓励创新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 市场营销的经营观念认为,公司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客户
  • 客户
    • 站在客户角度体会痛苦
      • 看清现实
      • 找前客户谈谈
      • 从客户中招贤纳士
      • 做自己的客户
      • 做竞争对手的客户
    • 市场营销做得越好,客户的满意度就越不重要
  • 市场营销的知识
    • 人皆恨失:讨厌失去的倾向强于讨厌风险的倾向
    • 希望客户做出非理性的决策时,需要分散他的注意力;悲伤也是如此
    • 美女销售有助于向男性推销短期打算的东西,如香烟、啤酒;男性销售有助于向女性长期打算的东西
    • 小恩小惠引出大恩大惠
  • 市场营销者的职责是创造优秀的客户
  • 行业细分市场里获利能力的五力
    • 进入壁垒
    • 现有竞争
    • 替代品
    • 买方力量
    • 卖方力量
  • 寻找哀鸿遍野的战场和差异化市场
  • 市场细分
    • 收集客户特点的数据,根据这个细分市场,主动出击寻找能够确保我们将来成功的客户
    • 重点突出,做大做强
    • 宁做鸡首,不做凤尾
    • 市场细分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 失去坏客户是好事
  • 客户流失
    • 找出前客户流失的原因
    • 公司一旦出现问题,最好的客户总是最先离开的
    • 贿赂是价格竞争的另一种形式,它不会带来用户忠诚度
    • 设计高粘度的客户关系
  • 广告
    • 告诉客户你是干嘛的,不要自我陶醉
    • 通过试验观察广告效果
    • 记得和认得
      • 记得:广告应包含产品用途、名称;不断重复slogan,保持出镜率,以免被淡忘
      • 认得:产品包装和名称要显眼;阐述产品的功能用途;第一次宣传要足够声势浩大
    • 根据购买动机和重要性划分四个象限,对于不同象限的产品,策略也不同
    • 避免向一个客户重复投广告,考虑增加广告渠道,使用直接配比法(即直接问潜在客户他们的常用媒体)或人口特征配比法(根据人群画像去投)
    • 广告公司天生是帮它自己的,不是帮你的。不要只用一家公司,可以举办创意大赛集思广益
  • 品牌
    • 品牌可以帮助用户做决策更快
    • 品牌可以降低用户风险
    • 品牌可以让人获得尊重
    • 品牌和公司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司战略和品牌战略应该是统一的
    • 品牌就像是知识产权,能够代表自己的独一无二,“我能做的你都能做,但你不是我”
  • 营销数学
    • 市场营销杠杆,即在市场营销上花的每一分钱,都必须带来x倍的额外销售额,这是营销投资决策的试金石
    • 降价是最昂贵的市场营销策略。只要价格足够低,傻瓜都能当销售。保持高价格是营销人员的指责,保持低成本是生产部门的职责
  • 定价策略
    • 如果希望人们把数字想得更大,就讲绝对数字,相反,就要讲百分比
    • 推出第三种选择的目的是让更多客户选择第二种,如推出超大号,就会有更多人选择大号
    • 锚定效应,先给出大数字,人们会更容易接受乍一看较贵的产品
    • 多讲价值,少讲价格。市场营销做得好的人会尽量推迟提价格的时间,在你不断重复产品价值迟迟不聊价格后,客户会更容易因为价值而接受价格
    • 低价格信号是以9结尾。5、8、9是不错的价格尾数。1就不行,1比较适合衡量数量,如香水一瓶10.1g
    • 在商品上标“特价优惠”的字样,就会提高销售额,尽管价格没有变化也是如此
    • 价格歧视,因人而异赚取最多利润。运用创造力寻找价格歧视新方法
  • 支配力和收入呈正相关,工作则不是。公司要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 诚实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检测客户服务的简单标准:你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家人吗?
  • 解决客户的问题就是解决自己的问题
  • 有没有什么不花钱的方案?
  • 收费标准
    • 和服务成本关联
    • 和竞争优势关联
    • 运用价格改变用户行为,如健身房的包年卡
    • 差别定价
  • 奥巴马的启示
    • 做到兼容并蓄,把不同背景的人统统吸纳到董事会里
    • 做到使命的始终如一
    • 忠于自己的品牌逻辑

全文来自《祥瑞》的再组织,强烈推荐找来原书一看,既有学术深度,也有生动形象

引子:皇帝之死

汉元寿二年六月戊午(公元前1年8月15日)深夜,王莽收到姑妈王政君(也是如今的太皇太后)的旨意,在汉哀帝刘欣晏驾后,尽快前往未央宫。此时,王莽44岁,被刘欣从大司马的位置赶出权力场6年之久。刘欣死前,将传国玉玺、绶带等权利标志交给宠臣董贤。他也和刘欣贡献了成语断袖之交。董贤本是太子舍人,随着刘欣即位飞黄腾达,刘欣甚至透露过效法尧舜的禅让想法。

刘欣之死,带来了汉朝建立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并在之后被王莽篡权。这个结果来自汉朝的合法性危机。这个危机从汉昭帝就开始了。之后的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天命更替的预言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后文中我们将看到考察汉朝立国以来,人们追求并实现儒家版“理想国”的历史,而不只是王莽个人传记。

汉室

刘邦的隐忧

刘邦的《大风歌》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透露出他内心的不安感。尤其是在自己死后,这个国家能否维持下去的忧虑。与其说是汉朝人,刘邦实际上更是个战国人。秦统一天下时,刘邦已经35岁了。48岁时,他才拉起队伍加入反秦大军,后来在萧何的帮助下,建立了汉这个王国朝廷。汉王国延续了秦法,朝廷也是仿照秦制的。用后来史家的话来说,从秦亡到汉初,是一个“后战国时代”。其中最鲜明的特征时,秦亡汉立时,战国时期的旧贵族纷纷复国,各诸侯国和汉名义上是并列的,诸侯国臣民也不把自己视作汉朝人。汉初的“郡国并行”是战国、秦、西楚的惯性,包括给功臣封侯,都是刘邦被其他诸侯拥戴为皇帝的前提。

一个新政权成立,需要解决“建政”和“建国”问题,回答政权怎么组织?政权合法性何在?等问题。刘邦在沛县高唱《大风歌》时,这两个问题他都没有解决。他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后面的继承者。

汉初,皇室内部由功臣掌握,外部诸侯国虽是宗室,但有着独立的地位。这种内外交迫的情况下,刘盈被迫依靠吕后的外戚力量对抗功臣诸侯,维持皇权稳固。由于侵犯了功臣诸侯的利益,吕后死后吕氏家族被清算。从诸侯国中选出的汉文帝刘恒从中吸取的经验恰恰并不是防范外戚,而是避免再次出现诸侯叩关或功臣政变废立皇帝。此时,创作《过秦论》的贾谊出现了。贾谊正主张汉朝需要加强皇权,让功臣回到自己封国,避免诸侯尾大不掉。刘恒采取了贾谊建议,早立太子,削弱分拆强势诸侯,下令功臣列侯归国,避免抱团出现。以刘恒的实力,他在“建政”的道路上也只能走这么远。汉朝“建政”、“建国”的道路依旧遥远。

刘启——即汉景帝——即位后,继续朝着“建政”目标努力,此时功臣比例随着年老身灭逐渐下降,外戚逐渐炙手可热。天下人也渐渐适应汉室天子的地位。环境比他父亲已有改善。和刘恒类似,刘启起用了法家出身的晁错,推行削藩。此时,汉朝建政的道路已清晰,就是从“后战国时代”的列国残念转向一统思想。远离汉朝的东南大国吴国联络附近7国,起兵反抗削藩。七国之乱不是一般意义的叛乱,一定程度上是楚汉之争的重演。七国之乱而后平定,这也意味着最后一批笃信旧时代列国关系的人物的失败。而后景帝继续推行拆分各诸侯国、给诸侯王列国降格、迁国入郡等手段。经过刘启的努力,在汉朝建立一个甲子后,终于有了一点帝国的样子:地方上基本郡县化,中央里,功臣后代、外戚、地方拔擢上来的官员分庭抗礼。

汉武帝刘彻在主父偃的建议下,通过推恩令,反削藩之道而行之。让王国把领土分给宗子以外的后代为侯,既普施仁义,宣传孝道,还能削弱大国。之后,刘彻又借酎金案,小题大做,一口气褫夺了大批列侯爵位。在削弱诸侯势力时,为了找到支持自己文韬武略的力量,重用中朝的宫官和省官,以及外朝的外戚。在刘彻时代,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外戚备受重用,就因为外戚有血缘关系但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好用、好弃”,没有政治风险。这一系列动作后,汉朝终于有了质的变化。天下由刘邦时期的汉朝与列国并存,彻底转变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且地方被中央牢牢控制。至此,“建政”大业告成。不过这也意味着,中央一旦失守,皇室权力必将旁落。

汉家制度

从刘邦到刘彻这半个世纪,汉朝并没有实现“建国”大业,还是在延续秦制——律法、文法吏、编户齐民。也即法家那一套,要求人民严格按照“名实相符的规范”来行事。虽然相比秦朝,律法已有删减,以实现休养生息,但整个国家还是像一台严丝合缝的机器一样。可以说中国社会从战国到汉朝的历程,就是老百姓从奴隶加自由民变成农民的过程。那么汉朝到底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呢?政权的合法性在哪里?

汉文帝借淳于意废除肉刑,在意识形态里引入了儒家解释。“废除肉刑”只是手段罢了。从具体的措施就能看出来,砍左脚变鞭笞500,砍右脚变当众杀头。酷刑并没有减少多少。而文帝获得了仁慈的名声,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儒家的心意。儒家的“王道”和帝国的“霸道”逐渐融合起来。

刘彻继位后,成为汉朝第一个封禅泰山宣称受命于天的皇帝。刘氏家族名义上不再是造反的暴发户,而是上天认可的神圣家族。在封禅一事上,刘彻并没有也不想严格遵守儒家礼仪。汲黯曾说刘彻“内多欲而外施仁义”,精准勾勒了汉武帝的个性。他好大喜功、征伐四夷、杀伐果断,但也愿意用外在用儒家的“外施仁义”来掩饰自己的“内多欲”。也推行了一些顺应儒家心意的措施。在刘彻时,汉朝的建国之道以霸道打底,以儒家的王道为表

在从巫蛊之乱中恢复过来后,刘彻也步入生命的尾声。他也许意识到自己的丰功伟绩是以许多人的死去为代价的,但是巫蛊之乱中死去的太子和卫皇后一家无法复活。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后,霍光掌权的朝廷逐渐意识到儒家的高妙之处,儒家所说的王道,包括天人合一、灾异祥瑞等神乎其神的道理,不只是当年盐铁会议上的道德仁义之词。是需要重视的,不能像刘彻那样只是拿来装点门面。

刘弗陵的继任者昌邑王刘贺因不信任霍光,且迅速培养自己的小团体被发现。旋即被废,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即位。刚即位时,他的压力很大,为了巩固自己的合法地位,上任后执意为祖父刘彻尊庙号(此前只有太祖、太宗有庙号)。苦等霍光去世后,刘询很快将霍氏家族全部诛灭,牢牢掌握大权。之后积极采纳夏侯胜的意见,按照自己的理解追寻“建国”之道:顺应儒家关于灾异祥瑞的说法,同时在权力上努力制衡宦官、外戚、儒臣各方势力。至此,汉朝的建国和建政大业达成,用刘询自己的话说就是,“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不能“纯用周政”。

刘询用外戚对付儒臣,没有意料到后来儿媳妇的侄子王莽身为外戚,居然儒家化了,甚至成为了儒家代表,从而收拢内外两朝,得以架空皇权。

陈圣刘太平皇帝

汉元帝刘奭因好儒差点被废掉太子之位,他的夫人就是王政君——王莽的姑妈。刘奭笃信儒家,对灾异敏感,顺应儒家习惯在改制上操办了3件大事,用班彪的记述来说,就是“贡禹毁宗庙,匡衡改郊兆,何武定三公”。分别对应三方面的事情:

  • 宗庙制度改革,“毁宗庙”即精简宗庙,对亲缘较远的宗系不再单独祭祀、不再维护。
  • 郊祀改革,在汉朝初期,皇室祭祀什么的都有,以延续秦朝旧仪为主。在儒家眼里,意味着混乱,淫滥。因此从汉元帝的儿子汉成帝刘骜开始,在匡衡的推行下,原先的郊祀体系崩溃,新的“南北郊”祭祀被建立起来。而后,随着匡衡私德原因被告发,且灾异大量出现。王政君下诏,废止“南北郊”。匡衡改革失败。但王道压到霸道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
  • 通三统建三公,改革最高级别官制

汉哀帝即位后,有意效仿武宣,将汉廷带回“霸王道杂之”的汉道上去。他亲理政事,放逐了大司马王莽,逐渐将皇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经历了元帝、成帝的王道变向,汉哀帝时期,朝野上下已经弥漫着严重的改朝换代氛围。汉室合法性危机达到巅峰。汉哀帝用形式上的改制来引导舆论,努力避免局势失去掌控。此时,汉宣帝设计的外戚和儒臣相互制衡的局面,被外戚王氏家族的儒家化消解。用陈侃理的话说:

汉家天下的文化危机先于社会危机来临,神学权威先于政治权威衰落。政治文化的危机反过来又加剧了政治和社会的现实危机。

汉哀帝时期,绝大多数宗室已经与平民无异,顶多是底层豪强,在他们身上,看不出多少“人心思汉”的迹象。汉哀帝死后,留下了权力真空导致了汉朝统治的权利危机,王莽趁虚而入。

安汉公

仓促之夜

刘欣死后,临终授命于他的好基友董贤。在那个晚上,董贤暂时凭借玉玺、职位和家族实力,短暂成为未央宫的主人。然而,他既没有政治品质,意识不到当时的局势;也没有政治能力,采取手段稳定局势至少是自己的地位。在王政君介入过程中,他毫无作为,迟钝惶恐。王政君掌控局面后,再次将王莽招入未央宫。从董贤到王莽的权力交接实际上很是乏味,因为董毫无抵抗,以王政君王莽为首的王氏家族轻松取胜。最后,董贤和妻子在汉哀帝刘欣赏赐的豪宅中自杀,董贤的家人被流放。董氏家族从此消失在长安舞台上。

在得到墙头草孔光和幕后王政君的支持下,王莽在推举中以少胜多再次成为大司马。之后,由于汉哀帝刘欣无子,王莽拥立冯昭仪的儿子,汉元帝的孙子,汉哀帝的兄弟,时年九岁的汉平帝刘珩即位。同时,采取手段让刘珩的母亲留在中山国当太后,避免分走王氏家族的权力。

汉哀帝谥号里的“哀”严格来说不算是恶谥,而是中谥。谥法里说:“恭仁短折曰哀”,主要表达追思哀悼之意,也符合刘欣短命的事实。

称号因何而来

安汉公的称号效仿辅佐成王的周公。在当时,王莽的功德在时人看来是相对符合事实的。尊号如此之高,王莽先后拒绝六次,最终勉强接受,但拒绝了一些物质封赏。在汉哀帝晏驾之际,王莽不仅安定了政局,还给天下人带来万世太平的期望,而且还谦让,这让他得到了空前的拥戴。在王莽被群臣安上安汉公的尊号时,群臣顶多联想到霍光辅佐昭帝和宣帝的往事,几乎不会认为王莽有篡夺帝位的野心。即使有,在当时“天命转移”的背景下,也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王氏家族

王凤开的好头

王莽的曾祖父是王贺,曾担任汉武帝的绣衣御史(类似锦衣卫)。在老家东平陵与人结怨后,举家搬迁到魏郡元城县。王莽的爷爷叫王禁,因为好色与众妻妾生养了十二个成年子女,也让这一代迅速膨胀成一个大家族,为日后成为一大外戚家族打下了基础。

王政君的母亲叫李亲,她还为王禁生下了长子王凤、三子王崇。而后李亲因王禁娶妾过多感到不满,改嫁给河内郡的苟宾(当时女性改嫁十分平常)。王政君十八岁时,被送入掖庭,仅仅是一名宫女。当时汉元帝刘奭正宠爱着司马良娣。司马良娣病死后,刘奭迁怒于其他的妾,一个都不见。太后为了“造人”,强行指定了一些宫女送给刘奭。其中就包括王政君。皇太子临幸一次,马上有孕,生下来就是儿子。汉宣帝格外喜欢这个皇孙,亲自取名为刘骜,即后来的汉成帝。汉朝很讲究“母以子贵、子以母贵”。汉宣帝的王皇后超脱给了王政君极大的活动空间。

汉元帝时代的政坛几乎没有王氏家族什么事儿。汉宣帝时代的外戚、史家、许家、王翁须家的势力最大,作为汉元帝的王氏家族还很弱小。只有在王禁死后,王政君的哥哥继承了阳平侯的爵位,常伴皇帝身边,王氏家族才有了一些起色。而王莽在汉元帝时代才出生。不过而后汉元帝指派史家的史丹来照顾太子。意外地让王氏家族得到了外戚史家的支持。而后,在贵人史丹的帮助下,太子刘骜有惊无险地战胜了冯昭仪和傅昭仪的儿子。在这次太子废立风波中,王政君可以说没有表现出任何强有力的政治能力。

从宫女到皇太后的路上,王政君本人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她有的只有幸运。幸运在生活在一个外戚可以合法取得地位的朝代,幸运嫁给一个仁厚的丈夫,幸运遇到一个实力弱小的婆婆,幸运得到史丹和王商等重臣帮助,幸运拥有一个男丁兴旺、潜力巨大的娘家,幸运地有一个精明强干的哥哥,幸运地生了个沉湎享乐但极为孝顺的儿子。她被后人诟病的纵容王氏家族擅权的事情上,站在她本人的立场看,不过是关心娘家、照顾娘家。所以王政君确实是一个恪守妇道、为人善良但也缺乏政治头脑和能力的女人,用班彪的话说,就是“妇人之仁”。

王凤掌权后,利用手段扫除异己,同时利用汉成帝沉湎享乐,确保皇帝不会脱离他的掌控。他本人并不具备政治眼光和政治家素质,“不能自立法度,循故事而已”。但他并不缺乏争权夺利的能力。在把王商扳倒后,旧的三大外戚势力基本不再对王氏家族构成威胁。史家成为盟友,许家大不如前。王氏家族虽然以王政君为核心,但真正建立基业的还是王凤

王凤病入膏肓时,王莽和淳于长进入王凤视野。王凤死后,平庸谨慎的王音接替,之后是王商和王根。王氏家族的男丁兴旺此时派上了用场。在王根退休后,王凤这一代已经没有年富力强的人。此时,王根推荐了从死去父亲王曼那里继承爵位的王莽接任大司马。

大司马王莽

在汉成帝在位时期,依赖王氏家族理政,又在儒家浓重的氛围下,做不到伤害母亲感情,背上不孝恶名去惩处他的舅舅们。但是新皇帝上线后,王氏家族要怎么办呢?

王莽就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在当时,儒学是世俗权力至上的权威代言者。因此王莽开始接近儒学,不同于其他同姓,王莽更为激进,他直接把自己变为儒生,拜师陈参学习《礼经》,广交名士,还和班氏家族的班稚成为了好朋友,班稚也是班固的爷爷。王莽在黄门郎的职位上海结识了刘歆、扬雄。当时的王莽被视为年少有为、卓异俊茂之士。

六年后,汉成帝在淳于长的斡旋下,成功立赵飞燕为后,立赵合德为昭仪,废许皇后。或许是为了平衡炙手可热的赵氏,王政君想到了王莽。汉成帝知道自己立后的打算得到支持,也愿意顺水推舟,做这个人情,况且王莽确实是表兄弟中难得的谦逊的儒者。于是王莽得以继承父亲王曼,被封新都侯。而后,在和淳于长的争斗中,淳于长因为自己的轻薄和飞扬跋扈而名誉扫地,在王根病重时,王莽对天下的责任心和对地位的渴望最终战胜了自己的道德心,直截了当地向王根和王政君告知了淳于长的那些丑事。在汉成帝调查时,淳于长又弄巧成拙,最后被杀。王根很快辞职,推荐王莽接替之。王莽也由此作为王氏第二代接棒,走到台前。在他看来,是自己避免帝国被佞幸掌权,挽救了刘氏皇族和汉朝,使得天下归仁。

王莽的沉浮

在汉成帝长期无子嗣的情况下,元延四年,傅昭仪的孙子刘欣被选定为太子。汉成帝的继承隐患被消除。王莽也在解决社会上长期积累的问题。就在最困难的时期似乎要过去的时候,汉成帝晏驾。王政君下令严查皇帝晏驾当天的起居和发病情况。赵合德昭仪自杀,保住了赵飞燕皇后。

如前文所讲,继位的汉哀帝刘欣是西汉末期极有想法的皇帝,他效仿汉武帝、汉宣帝,以“霸王道杂之”,逐步收紧自己的皇权。他继位时,外戚已是尾大不掉的程度。由于王政君和傅太后都很长寿,出现了四家外戚同时在场的局面。分别是汉成帝母系王氏家族、汉成帝妻族赵氏家族、刘欣祖母傅氏家族、刘欣母族丁氏家族。刘欣利用外戚新旧交替的惯性,在维持皇室内部和谐的前提下,重新梳理宫廷的权力格局,

王政君十分识趣地命令王莽辞职。刘欣用十分谦逊的姿态挽留。这也很好理解,他不想搞得腥风血雨,要和谐平稳地处理外戚问题。而后傅太后因为跋扈态度与当时的大司马王莽产生冲突。在冲突后王莽被“罢就第”,幸运的是人仍然长安家里,不必“遣就国”,没有远离政治中心。而这只是开始。

之后,司隶解光上疏再次弹劾王氏家族,将宅邸豪华僭越等旧事都翻了出来。这基本可以认定是刘欣的授意。刘欣的目标并不是消灭王氏家族,而是削弱外戚过重的权势。没过多久,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也被弹劾,赵氏家族的侯位被免。此次事件过后,赵氏外戚被傅、丁外戚收编,王氏家族进一步孤立。

在王氏家族被削弱后,傅太后没有像当年王政君一样,通过大司马牢牢把控朝政,而是将精力放在无足轻重的个人恩怨上,她似乎并未意识到,政治的本质在于决断国家施政的路线,而是一心复仇。斥退王莽、打击王政君、拉拢赵飞燕,报复当年和她一同受宠的冯昭仪,如今的冯太后。最终逼迫冯太后饮毒自杀。这也导致傅氏家族取代王氏家族成为灾异的来源。随后李欣重用讨厌儒道的朱博为大司马,贯彻“霸王道杂之”的思路。王莽作为儒生自然受到打击,被取消一切待遇,作为新都侯回到新都国,受郡守和国相看管。

在刘欣时代,由于他收拢皇权,大司马权势衰微,这一朝只有宠臣而无权臣。这一时期也是王莽的灰色时期。但他并不是没有机会,他面前的局势有几点有利于他的因素:

  • 太皇太后王政君依然健在,位极尊
  • 傅、丁家族虽气焰嚣张,但胸无大志,只知享乐,并无大权。权力都在皇帝刘欣手里
  • 皇帝位消弭灾异,搞了一次改元,说明他的心智里还有儒家影响的成分

王莽就国期间,结识了孔休。起初两人交往甚好,而后因王莽神经质的极端一面,孔休开始与王莽保持距离,不再推心置腹。孔休对王莽的彻底幻灭应该是受王莽因杀掉奴婢一事逼迫次子王获自杀影响的。在当时,“父子相隐”和“亲亲相隐”是共识。即亲人犯罪应当包庇。

在不断灾异下,刘欣“举贤良方正”,即听取贤良方正建议和推荐。再加上傅太后——王莽最大的政敌——去世。刘欣可能考虑到王氏家族已式微,没有太大威胁,下诏征王莽回到长安。此时王莽45岁,刘欣才二十几岁,照当时情形推测,王莽大概率死在前头,重返政坛渺茫。王邑向刘欣推荐王莽也被拒绝。此时王莽想要一个契合自己的位置都到处碰壁。几个月后,刘欣晏驾了。

由于生前的皇权集中,刘欣之死造成了朝廷中央的高度权力真空。王政君作为礼仪上的至尊得到了朝野支持,她对王莽的支持也被支持。王莽采取了下面一些手段,迅速拨乱反正,扭转了刘欣时期的“倒行逆施”。

  • 逼迫董贤自杀,放逐董氏家族
  • 荡平赵氏、傅氏、丁氏等外戚势力。赵飞燕自杀,傅、丁两太后被褫夺尊号。象征性地给了硕果仅存的傅喜职位,傅喜不愿沦落成王氏家族的附庸,婉拒。
  • 为冯太后平反,惩治逢迎傅太后而助纣为虐的官员。
  • 清除王氏家族内部名誉较差和桀骜不驯的成员,王立、王仁被赶出长安。给外界营造自我清洗、重塑形象的形象。

王氏家族的胜利是西汉外戚传统的胜利,在外戚传统之上,后来的“居摄”将王氏家族进一步推向权力的极致。

摄皇帝

汉平帝登基后,王莽以儒家的“为人后”礼仪,为卫氏家族过继了新的儿子,将卫氏家族留在中山国。汉平帝刘珩形同傀儡。以王莽为首,王舜、王邑、甄丰、刘歆、平晏等人为附庸的小圈子才是真正的权力中心。王莽的长子王宇倒是想帮助卫氏家族,不赞同父亲的做法。他暗中联合吴章、吕宽想办法,吴章提议往王莽门口洒动物的血,再让吴章解释成异象。结果吕宽洒狗血时被抓。案子相关人员全部被杀,卫氏家族也未能幸免。由此可以想象,王莽在朝堂上尽显君子风范,但对待家人十分苛刻,长年用伦理约束家人行为。

王莽而后借吕宽案,把一次孤立的宫廷政变推向一场广泛而残酷的思想政治斗争。朝堂里许多和王莽意见不合的人都牵连而死。看起来这是王莽是在排除异己,但同时王莽也想借此事搞一次整风。此后,儒家伦理从一种被弘扬的道德理想,经由国家意志,被引入到个人的日常政治行为中。这使得天下对儒家伦理的尊崇更加蔚然成风。但儒家从个人修养变成国家意识强行灌输到私人领域时,味道还一样吗?杀害皇族、逼死亲人又符合儒家纲常吗?

在吕宽案爆发前,王莽已经在考虑汉平帝的婚姻问题。在汉朝时期,由于外戚权力原因,一般选择“亲上加亲”,有权臣时从权臣家族选女子;没有时,从外戚家族中选。王莽的女儿也在一番表面谦让下,成为了汉平帝的皇后。在西汉风俗里,嫌贫爱富铺张扬厉是十分正常的。再加上儒家极重视婚丧嫁娶,娶亲仪式极尽热闹。

汉平帝即位后,王莽面前还有刘邦时期立下的“宪制”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作为第一个长期的大一统王朝,谁对王朝灭亡都没有历史经验。王莽决定全面效仿周公的德行,大施仁政。比如下面一些措施:

  • “兴灭国,继绝世”,保证祭祀香火不灭
  • 按自己对《春秋》的理解,讥二名,即名字不能取两个字。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名。这也是后来东汉、三国时期,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名的原因

王莽的这些做法兼有理想主义、笼络人心和政治表演的成分。元始三年,陈崇知道张竦写了一篇漂亮肉麻的阿谀奉承文章,盛赞王莽功业,提议应效仿周公扩大王莽安汉公的权限。这是首次实质突破汉朝现有制度。在吕宽案后,汉廷又发明了宰衡的官职。“宰衡”是发明的新词汇,就像“皇帝”取自三皇五帝,宰衡取自周公的官职“太宰”和伊尹的官职“阿衡”。首先宰衡是加官,在三公之上,位秩是位爵里的“上公”,享受特殊的利益待遇,且不能世袭。有点像是汉初萧何的地位。

而后王莽持续不断模仿周公,并依照儒家理想“制礼作乐”。很快,绝大多数汉朝臣民认为宰衡已经不够描述王莽的政绩了。群臣上奏提出要再加赏赐。于是,王莽小圈子里的张纯在周公“九仪之命”的启发下发明了九锡,意思是“九赐”,具体是什么没有明文记载。九锡意味着王莽从此可以合法使用一些天子礼仪,安汉公国也得到扩充。刘邦约定的“皇族宪制”就此作废。九锡第一次出现和改朝换代密切结合在一起。在后面的朝代里也有出现,不过后面再皇权稳定时显得敏感,改朝换代时又显得多余,就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元始5年,汉平帝病了,王莽仿照周公搞了个“金縢之匮”,然而没什么用,没多久之后刘珩就死了。后来有人指控他是被王莽毒死的。不过大概率不是,一方面证据不足,另一方面王莽也没必要弑君,他的合法性来源之一就是拯救了汉室摇摇欲坠的局面,弑君就会打脸。王莽最后选择了汉宣帝的玄孙刘婴,名义上备份和占卜结果都合适,实际上只是刘婴小,才2岁,好控制。王莽当皇帝的想法也开始蠢蠢欲动,借祥瑞想再向前迈一步。

不过王政君似乎还没法接受,她理解王莽有成为圣人的大志,但没法想象王莽要当皇帝。王莽没法,只能找王舜去王政君那里再解释,自己的皇帝是“假皇帝”,只是摄政。王政君随即同意,下诏对祥瑞做了解读,其中有“如周公故事”一句。对她来说,把王莽限制在摄政的范围内。王莽也随即按居摄操作:朝政、出行、祭祀、礼仪、封国、改元统统按天子处理。这是中国进入帝制社会以来,第一次没有在位的皇帝,而有“摄政”。居然没有在群臣中引发极力反对,这也说明了大家相信天下权势已转移,人们接受了汉室衰微、天命将尽的观念。

居摄元年5月,刘婴被立为皇太子。王莽通过祭祀上天获得受命,成为“天子”。在西汉,天子和皇帝是两个概念,祭祖庙而为皇帝。天子意为神权,皇帝意为治权,直到后来的封建王朝才逐渐没有区别。王莽方方面面都在效仿周公,但自己毕竟是异姓外戚,只能靠天命转移来当天子。而天命转移考的是灾异和祥瑞。

刘婴被立为皇太子时,天下的刘姓宗室并不是都乖乖接受,刘崇、翟义等发起过起义,但都被镇压。这进一步刺激了王莽的自信,让他和他的拥趸更加相信天命已经转移,从而加快了向真皇帝的跃进。反抗的宗室被镇压,剩下的宗室也只能服从。至少在这个时期,后世所谓的“人心思汉”是不存在的。王莽的形象也在慢慢变化,他性格里激烈、极端到有些变态的一面,也随着权力扩张愈演愈烈。

经师

伴君同行

汉新交替不全是权力更替,也是抛弃秦政,选择周政的历史选择。这个历史性时刻,众多儒者做出了自己的抉择,有的辞官称病,回归乡里,有的拒绝出仕,还有的先为王莽效力,而后又主动疏远,甚至转入刘秀旗下,如桓谭。

儒家自汉朝建立,就伴随汉廷,以汉初的叔孙通为始,当时儒家还没有一套普遍认可的礼乐制度,对周代的礼仪是什么也没有定论。另一方面,秦统一六国后,儒学的子弟们,大多还未适应新的帝国时代,思维还停留在周朝列国时代。实际上,先秦诸子都面临“转型”问题,即在新的帝国时代下,如何与皇帝共存。法家、墨家、道家由于自身的理念,和君主专制冲突不多。唯有儒家,强调宗法人情,爱礼乐“大一统”,爱怀柔远人,垂拱而治;和秦汉帝国爱武力一统,中央集权,以吏为师相违背。面对这种冲突,叔孙通灵活变通,表现出儒家适应帝国,准备积极向专制君主奉献力量。他先后和门下弟子投靠陈胜、项梁、项羽、刘邦,就可见一斑。后人讽刺叔孙通阿谀奉承是个小人,叔孙通则认为儒生缺乏变通。他为刘邦设计了基本的礼仪,也被司马迁认为是儒家迈入汉朝帝国政治的第一人。事实上,“儒”最初就是礼官,搞祭祀和礼仪的。是孔子赋予儒学政治哲学的品质。(扩展阅读:中国哲学简史

叔孙通若干年后,有董仲舒。此时正是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刘彻的舅舅田蚡好儒,他封侯染指朝政后,在他的影响下,众多儒生通过举贤良入仕。董仲舒很可能在这个过程里认识了公孙弘。两人都成为太常博士,负责研究儒学。不久后,公孙弘出使匈奴,两人暂时分开。如前文所说,刘彻并不是一个好儒的君主,而是想借儒家了解“治乱之事”。在发现儒家官员不能满足自己期望后,又弃之不用。在相信黄老的窦皇后主导下,儒官赵绾、王臧被查自杀。差不多这个时候,公孙弘从匈奴回来,刘彻认为他有辱使命,褫去他的博士职位,逐出长安。

后人常用“多欲”形容刘彻,他不是符合儒家口味的君主。儒学在他这里只是工具,无用即弃。刘彻通过对宫中火灾的解释发现儒家可以给自己的行为蒙上道德、合法、神秘的面纱。于是对儒家又重新燃起兴趣。窦皇后死后,田蚡再次拜相。几个月后举行了最重要的一次贤良对策。在这次对策中,董仲舒和公孙弘涌现出来。在刘彻的追问下,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的意思,这也是后世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句话的前半句是班固总结的,后半句是后人总结的,一定程度上只是想象。刘彻对董仲舒的建议并不感冒,他需要广泛和丰富的人才,儒家只是他的表面工作。奏对之后,公孙弘因为更务实的对策,以及用儒学论证法家观点,更对刘彻口味,被擢为第一。

除了董仲舒和公孙弘之外,还有主父偃这个人物,他因为纵横术得到刘彻重视。董仲舒以天人感应推解灾异,以儒学定政事。公孙弘位于董仲舒和主父偃中间,以儒学修饰刑名之实。而后董仲舒被远派为国相。宫内,主父偃将其他二人视为敌手,而后在齐王案中,因齐王畏罪自杀,主父偃整族被夷。公孙弘成为丞相,他是作为一介儒者走到这一步的,这对天下的示范作用明显。公孙弘因顺着汉武帝说话,以至口实不一,被人称作小人。但经历过入狱的董仲舒明白,公孙弘的性格未必是针对自己,而是面对刘彻不得不这样。公孙弘掌权后,彻底变革了汉代的文官制度,设立太学、博士等制度,为儒家提供了明确的上升通道。

公孙弘穷尽后半生,给儒生铺设了一条通达的仕途,从而和外戚、功臣在官场上分庭抗礼。董仲舒无法赞赏公孙弘。理解,但不赞同。他还是没有想明白儒学从理想上要驯服帝王,但真的可以做到么。

古今之争

董仲舒最后得以善终,他的子孙也接着公孙弘铺好的路,修习儒学成了大官。盖宽饶也是如此,在“王霸之道杂之”的汉宣帝时代,仍然当上了大官。这一时代,经学博士的“王官之学”和儒家官员的行政司法实践,将学术思想的意图融合到政事和律令中。在此后,朝廷重大决策、大臣的谏言献策、皇帝的圣旨圣裁都要从儒家找依据。同时,官方的儒学,不论是公羊还是谷梁,越来越倾向维护帝国统治,经学博士也越来越像意识形态部门,作为思想的儒学,成为“经学”。换言之,经学是儒学,儒学未必是经学。在汉宣帝时代,“独尊儒术”是不可能的,顶多是“尊经”。正是这种尊经,在盖宽饶看来很虚伪。而后在劝谏宣帝向选贤举能“官天下”而不是“家天下”努力,被下令逮捕。随即自杀。

汉宣帝死后,萧望之被指定为汉元帝治理天下的班底之一。这个班底儒臣、外戚、宦官相互平衡,但这也意味着在利益和政治理念不同下,班底很快分化。外戚史高和宦官弘恭、石显结为同盟,抗击儒臣。萧望之被小人诬陷被捕下狱。在汉元帝的优柔寡断下,萧望之为守气节自杀。有理由怀疑,汉元帝只是装出来的稀里糊涂让老师死于非命。害死老师、儒臣后,汉元帝失去了圣君的资格。之后的汉成帝、汉哀帝更不如,人们选择王莽,也包括了对汉帝的失望

汉成帝继位后,“霸王道杂之”的格局逐渐不复存在,儒家达成了心心念念的“独尊儒术”,一系列礼乐制度徐徐展开。经学繁荣下,也隐藏着危机。首先,官方的经学博士日益僵化,被招安后,对学术和思想的贡献大不如前。但仕途升迁的渠道尚在,许多儒生仍旧趋之若鹜。于是,选拔的儒臣素质很高,但道德水准却堪忧,如贪污土地的匡衡。今文经学的声誉受到了损害。同时经学最重要的武器——灾异逐渐成为政治斗争的武器,经学失去了独家解释权。翟方进正是在一起“荧惑守心”的天文异象后,被令自杀。

在今文经学名声变臭之后,古文经学显现出升级。今文和古文的区别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已有讲解。由于起初儒学的口口相传再加上战国战乱,很多经书没能流传下来。到汉朝时,学者凭借记忆用当下文字默写的经书,就是所谓“今文”。而先秦的旧书并没有全部消失,它们还使用先秦文字书写,所谓“古文”。在汉朝,今文和学官挂钩,今文经学是官方儒学。不过今文经学的很多政治哲学大多只是理想,并未被实现。对比之下,古文经学更像是学术研究而不是政治哲学,更“务实”。比起今文崇敬孔子,古文学更看重周公。王莽在后来要当汉朝的周公,也有这方面原因。利用古文学来实现儒家理想,就成了一条可以探索的路。刘歆、桓谭、王莽就是实践者。

在汉哀帝时期,曾拜刘歆高位。刘歆得以牵头整理汉家藏书,继续儒家志向。刘歆维护皇帝,争取支持,期望达到自己改革经学体制,把古文抬到学官的目的。这侵犯了既得利益者——今文经学的博士们,难以得到支持。刘歆见无人响应,搞了个汉朝的“大字报”——《让太常博士书》,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意思就是:批判太常博士的公开信。自然引起朝野大惊,彻底得罪了今文的大儒们。刘歆被迫离开长安,“解放思想”失败。

王莽重回长安,掌控权势后。刘歆也被再召入京,扬雄、桓谭等老同事也还在朝廷。大家都把改制的希望寄托在王莽身上。儒家的改制不同于一般的改革,意图建立一个“理想国”的“王制”。王制有“质”和“文”两面。质是社会、民主、财富上的平等,文是礼乐制度层面。孔子就说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但“质”的目标有点激进和理想,倒是“文”的改制比较容易。王莽之后的礼乐制度敲定都有刘歆的影子。王莽和刘歆的努力下,汉朝积蓄已久的儒家理想主义信念喷薄爆发,也推动王莽走向禅让的前夜。而禅让也正是儒家的理想图景。

称帝

从周公到尧舜

王莽在母亲丧礼和侄子王光案件里,为公事而不顾家庭。他距离皇帝之位还差一步,这一步因为周公而无法做到。于是他决定抛开周公的阻碍。利用各种祥瑞,用尧舜的禅让形式,完成僭越。这个时期也不乏各种投机的人,有人假装汉高祖刘邦转世,效仿《周易系辞》里的“河出图,洛出书”,将天命传给新朝皇帝王莽。王政君知道此事后,坚决不同意汉家禅位,但王莽决定不再犹豫,他下令侍从做好准备,表示接受禅让。不过王政君尚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拒绝王莽索要传国玉玺的请求。王莽顾不得安抚姑妈,匆忙开始准备4天后的开国仪式。

分封

过了几天,王莽又派堂弟王舜去王政君处索要玉玺。王政君心里矛盾,扭扭捏捏,一方面希望王氏家族永葆富贵,又不希望承担颠覆夫家的罪名。最后将玉玺丢在地上,王莽就此达成目的。之后王政君还是接受了新朝的新尊号。新朝第一天,王莽简单进行了开国仪式,妥善安排了汉朝皇室。刘婴被软禁,在新朝被颠覆前,没能踏出大门一步。宣布新朝建国后,他决定循周政,进行大规模的地方、官职改名。

在同一天,王莽宣布所有有实权职位的刘姓宗亲全部改为谏大夫。不过同时,王莽对汉室宗庙还是给予了敬意。平心而论,王莽的做法还是尚存温情合乎礼仪。后世改朝换代,能够有待前朝宗室的实在不多。也就王莽的帝制初期,人们还残存三代以来的观念,认为皇室有神圣色彩;以及帝制末期,清帝逊位,走向共和,各族群已成国民,所以给予溥仪优待。尽管有这些措施,但仍有汉室起义反抗,如刘快,但均告失败。1年后,王莽政权逐步稳定,也有了一定民意,于是开始收回优待措施。在宗室以外,王莽对于能够唤起旧汉朝的象征之物也予以封禁,如刀币,和刚卯,因为包含“劉”的字形被废除。这看着荒诞不经,但把政治象征化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个特点,塑造了古代中国人生活泛政治化的倾向

鸡犬升天,王氏家族的成员,却并不完全快乐,前面有提到过,王莽对于家人并不好,因此皇族内部并没有想象中的欣欣向荣局面。另一方面,宗族繁衍需要时间,王氏家族相比刘氏家族根基要浅了许多。王莽等不及,于是大范围扩大宗亲姓氏,把很多古圣王的后裔都拉到自己的阵营里。看起来庞大了,但只是虚胖。到后来穷途末路时,也未见这些宗室前来救援。这是因为王莽称帝的真正推手是无形的经学主张,他真正的统治基础是儒家大夫们。而他们并不是血缘的集合,而是经学活意识形态的聚集

皇族之外,对于自己小团体的功臣也都有犒赏,以摄政时期的“四辅三公”为基础,又增加了四将。分别都有神性和星宿的解释。新朝中央政权的构建,显示了王莽对符命等神秘主义的遵循,也昭示历史上第一个儒家神权政权诞生

改制与王制

政权建立后,王莽开始朝着儒家经书里说的太平世努力,一系列改革措施也着手施行。这些看起来很“前卫”的制度,也让后人指出王莽是一个“穿越者”。那他真的是吗?

王莽最想推行的两个措施一是王田制,另一是拯救奴婢。这也是诸多措施里最符合儒家理想的。王田制和古代井田制不一样,他主要聚焦在,大家占有的田地不能区别太大。根据班固记载,天下土地都称为“王田”,朝廷不没收土地,但禁止交易来避免严重的土地兼并。同时,规定占田最多不超900亩。另外,奴婢改名为“私属”,也禁止买卖。这些措施下达后,在儒臣和儒生那里得到了热烈响应,因为符合儒家理想,编户齐民和奴婢们当然就更欢迎了。

土地改革启动后,下一步是经济和金融改制,说简单点,就是“抵制资本”。在儒家体系里,本是农业,末是工商业、手工业。在儒家看来,天下贫富不均,除了土地制度不合理,就是因为人短视,舍本逐末。要治理贫富分化,就要重农抑商(这在汉初就被贾谊、晁错等人提出了),管制货币节制货物流通,削弱社会里特别容易发财的经济部门。具体的措施,就是民间统称的“六筦”,即六种管制。分类来看,就是酒盐铁专卖、名山大泽所得税、五均赊贷和货币发行。

  • 盐铁专卖在汉昭帝、汉武帝时期曾被儒家大肆抨击。不过,那会儿是因为盐铁专卖是去打仗,去搞奢靡之风;现在是施行专卖,还利于民。儒家不反对理财,只是反对以图财为目的的理财,强调伦理高于赚钱
  • 名山大泽所得税就是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经营。现在这种普通的商业活动也要征税了。目的还是在,王莽希望引导百姓从事农耕。
  • 五均赊贷简单来说,五均就是进行大城市里的物价管制。打击商品市场经济里的投机空间。儒家可不喜欢投机。专门设置官员控制物价。而赊贷部分,在祭祀时给居民提供无息贷款,借钱谋生时,也有不超10%年利率的贷款。
  • 货币发行上,新朝先后推行了大泉、小泉、宝货等新货币取代五铢钱,同时收取列侯以下的黄金,避免贫富分化。

那么这些新政策是一种“社会主义”吗?当然不是,它们的思想源头是儒家崇尚民本、仁政、患不均的政治精神。和社会主义蕴含的工业化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不是一码事。同时,这也不算是一种“计划经济”。新朝的改制没有计划经济依赖的统计、财政收支等管理基础。它的源头同样是儒家崇尚“大一统”和圣王统治,警惕利益集团的精神。这些经济措施,近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才出现的“极权主义和统制经济”,而这几乎就是法家。这带来一个奇怪的结论:失败的改制未必有太坏的影响,反而是成功的改制才是导致王莽覆灭的主要原因。

王田制因为既得利益庞大,且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在始建国四年就取消了。货币改制在五铢钱恢复后,也宣告失败。因此这俩对王莽覆灭反而不承担主要责任,五均赊贷也因执行人有寻租空间反而让百姓吃苦难言。反而是成功施行的盐铁酒专卖、名山大泽征税,对经济基础造成了不小破坏。这几项也更像法家的改制。百姓有理由感觉新朝在朝儒家的目标努力时,采用的是秦朝的老路。轰轰烈烈的新朝改制,甚至没能撼动秦制最根本的3个元素:编户齐民、严刑酷法、文法吏。

天下

奇怪的战争

王莽对四方蛮夷的态度,一改之前各皇帝的友好态度。这引发了边境紧张。

乌珠留单于在接受新朝新的册封时,就新的称号产生了一些不满,但考虑到册封的金银布帛很多,勉强接受。但在新朝使团返回时,发现单于的地界里容留了许多乌桓人,这违背了王莽不允许匈奴容留投降的外族人的约定。于是勒令匈奴人退回乌桓人。这也成了压倒双方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乌珠留单于新账旧账一起算,率领军队威胁新朝边境。从此,中原和匈奴多年维持的和平关系,在始建国元年年底终结。王莽的态度实际上来源于儒家今文经学里的“异内外”,即文明和野蛮是有内外区分的,华夏文明就是高于野蛮的夷狄。

在匈奴气势汹汹的威胁下,王莽展示的自己的大手笔,调遣大量军队驻扎边境,准备把乌珠留单于赶到更北边,然而分拆匈奴成十五单于,彻底接决策问题。但是战争机器开动,意味着正常的地方秩序被打乱。边境居民再也没有安居乐业的生活,仿佛回到汉武帝初年。同时王莽调遣军队到边境后,又按兵不动,匈奴那边也只是频繁袭扰,双方没有爆发战争。奇怪的局势就这样维持着。

与此同时,在王莽的强硬态度下,高句丽渐渐脱离新朝控制。西域都护被杀,意味着西域脱离新朝控制。始建国五年,乌珠留单于去世,亲汉的“建制派”掌控实权。王莽派遣使团祝贺,争取结束战争,同时索要汉朝叛逃的陈良等人,以及商谈和亲事宜。乌累单于继位后,通过使团得知自己的儿子在几年前就被新朝报复性斩杀。尽管王莽找了自己的老师陈钦背锅,陈钦自杀。但这瞒不过乌累单于,此后乌累单于依然连年侵扰新朝边境。在这个期间,西域诸国,陆续背叛新朝,投入匈奴阵营。王莽曾派王骏尝试恢复西域局面,未果,王骏被设计杀死。之后彻底失去西域。

终于在乌累单于也去世后,王莽和新朝等待来一次改善关系的机会。但王莽认为匈奴反反复复,要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就需要单于是自己人,能控制就更好。于是新朝邀请须卜当夫妇来到长安,并封为单于,但从此以后就留在长安。本来由须卜当夫妇控制的匈奴右部分裂,更加脱离新朝掌控。与此同时,西南益州叛乱,还有关东的流民叛乱(也就是后来的赤眉军)已让局势糜烂难收。

王莽做了许多准备,却又不打仗,劳民伤财,间接促成了东北、西域、西南边境的叛乱。他到底图啥?答案是“儒家圣王”的功业,天下只能有一个王者,那就是他自己。不是他不想保持和平,但是要按照“内华夏而外夷狄”的秩序来。哪怕儒家改制破坏了经济,但改制的政治仍然优先于经济稳定。

与边境少数民族关系的全面崩坏,是新朝在不具备国家能力的前提下,建立儒家国际秩序必然导致的结局。建立新国际秩序的失败,消解了他过去积累的祥瑞。臣民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还要放弃耕作出兵打仗。当流民四起,社会动荡时,人们仿佛又回到汉武帝时期连年征战不得休息的状态。从结局看,王莽并没有汉武帝的能力和幸运。

执政手腕

为了保证皇权的集中,王莽设立了类似后世锦衣卫的五威司命,直接听命于王莽,监督上公四辅下的各级官员。同时,由于自己就是权臣出身,再加上自己本就敏感多疑,登帝之后,王莽对权臣就更为警惕。之前提拔的小团体成员,如平晏、王邑就多次受到敲打。中生代高官更是如此,遭受王莽喜怒无常的折磨。甄氏家族、刘歆这些功臣备受打击,晚景凄凉。无疑,王莽在权力收束上成功了,但这是层次不高的政客式成功,不能满足儒家对王者的期许。

诸侯的授爵仪式也能印证这一点。按照最开始的承诺和汉朝的传统,被封为贵族的新贵应该有封国体现。但王莽迟迟没有行动,没有封国,食邑就无从谈起。始建国四年,王莽搞了第一次仪式,但摆了大家一道,长篇大论说完,最后还是没法确定封国,只是给大家每月几千钱的俸禄打发。5年后,始建国天凤四年6月,倒是明确了封国和满意的俸禄,但此时经济形势已经变差,根本没有财力支持。贵族们要么偷偷腐败,要么自寻出路。王莽恢复封建制的失败,不仅是改制理想的破灭,主要是摧毁了他执政基本盘的信息,还加重了精英的腐败

王莽想效仿《周礼》,达成垂拱而治的局面。即制作好礼乐制度,颁布改制法令,天下自己会变好。这怎么可能呢?白天叫来大臣聊儒家学术问题,一聊一整天,直到晚上再处理堆积如山的简册。同时,把大小事又都揽到自己手里。最终导致了他和官僚体系的龃龉。但实际上,《周礼》并没有否定官僚制度和其体系。对王莽而言,官僚体系的意义不在对帝国的有效统治,而是展示儒家的神圣性。因此他对官僚、地理区划、俸禄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名。在俸禄制度上,王莽非常前卫地使用了类似“绩效激励”、“对口扶贫”的制度,官员的俸禄和地区治理结果挂钩。但他并没有现代企业的数据基础和计算人力,因此这个设想很难落地。他的出发点也是儒家的以人为本。在他看来,各级官僚、诸侯更像是“神职人员”,道德上以身作则最重要。

但维系一个庞大的帝国比他想得要更难,在他那个时代更是如此。周代采取封建制,是因为没有能力中央集权,只能委托诸侯自治,以宗法和礼乐维持忠诚。秦汉帝国演变为中央集权,就需要郡县制度和官僚体系来治理。王莽则抛弃了这些,带来的后果是,行政体制崩坏,新朝的统治体制效率较低直至解体。俸禄无法落实、地方无政府状态,使得在中央和地方都出现离心趋势,对新朝的热情也逐渐减退

刘秀的道路

刘秀作为皇族后裔,出身于农民家庭,不过家庭条件还可以,叔父刘良还送他去长安上了太学。这一阶段,刘秀的志向就是当一个中级公务员,娶个老家的美女踏踏实实过日子,可见,在天凤年间,新朝天下至少是关内还是相当繁荣稳定的。随着政制崩坏,在天凤四年以后,地方上逐渐出现了一些走投无路的“盗贼”,渐渐演变成义军。王莽认为自己的政策没有问题,都是百姓的锅,没有安抚,采取了剿灭的策略。在频繁改制的压力和啸聚山林的“匪患”下,基层官吏自己都快过不下去了。地皇年间,情况终于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户口减半,对外摩擦不断,对内出现大量饿死、病死和逃亡。一部分饥民演变成后来的绿林军,一部分琅琊郡的起义军演变成赤眉军。刘秀的家乡就离绿林军不远。

王莽并非不知道局势糟糕,但对内对外都已经过了最佳时机。对匈奴,已经错过和亲机会,只能将错就错;对内,饥民起初愿望并不是造反,只是为了吃饱饭,但王莽坚持镇压,派遣的军队把沿途郡县又破坏了一遍。屡次剿匪下,绿林军反而声势越来越大,无法控制。

在赤眉军那边,王莽寄予厚望的王匡、廉丹军因为王匡冒进被大败,廉丹历战而死,王匡侥幸逃亡。东方战场,赤眉军也胜多败少,逐渐难以阻挡。绿林军这边,刘秀在兄长刘縯和朋友李通的游说下,也加入绿林军的分支舂陵军。而后合入绿林军,绿林军吸收了刘縯、刘秀这样知识水平高且具有皇室血统的精英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战略格局。第一次进攻宛城时,绿林军被大败。军心涣散,一度要解散。刘縯借“人心思汉”成功劝说下江兵合入,同时,这种“思汉”的政治倾向和情感倾向逐渐明显。它一方面可以区分敌我,是反莽的最好旗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自己的宗室身份。绿林军也因此从乌合之众演变成时代舞台上参与角逐的政治力量。而此时在关东流窜的赤眉军还完全没有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有了之后,政治实体化就很必要了。始建国地皇四年,刘玄被绿林军立为更始帝,意在重新开始。刘縯的舂陵军因为损失惨重,没有和资历更老的刘玄博弈的成本。之后,王莽调遣王邑和严尤的大军围困绿林军的昆阳城,意图扭转局势。由于主帅王邑的轻敌,刘秀在城外求得援军,散步宛城已被攻陷的假消息动摇王莽军心,另外率领奇兵突袭王邑、王寻中军,王寻被杀,王邑军阵形大乱,大军迅速溃败。昆阳大战是古代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此战成为新朝覆灭的标志性事件,王莽此战后大势已去。而刘秀因此战一战成名,为他后面的帝业起到了很大作用。

昆阳大战的同时,宛城守将岑彭投降刘縯。在绿林军一片大好的同时,刘縯和刘玄的矛盾也公开化了,刘縯在之后被刘玄借故杀死,刘秀韬光养晦逃过一劫。刘縯之死,避免了绿林军的内讧,也促成了刘秀之后的自立。昆阳之战后,关内也开始大乱,邓晔、于匡的军队起兵,军队扩充到两万多人,击溃了王莽在关中的守军和精锐。三辅之内豪杰不断起兵,自称汉将,改用更始年号。王莽已经沦为各路势力的猎物,谁先得到,谁就将获得巨大利益。8月底,各路人马都在长安城下扎营,争先恐后入城,向争抢猎物的狼群。九月初一,城破,占线压缩到未央宫北阙。九月初二,未央宫门被焚烧,汉军攻入。九月初三,汉军攻杀王莽。

内部崩坏

笃信符命

崔发因为会说符命,被王莽封侯。王莽以符命来宣告自己执政的合法性。在王莽的“五威”队伍里,“五威将帅”专门负责传播符命,类似现在的宣传干部。可以说,符命就是新朝的立国之基,合法之源。扬雄一入新朝,也自愿或被迫地献上了颂扬符命赞美王莽的锦绣文章——《剧秦美新》。文章阐述了秦政的反动,赞美了新朝的正义。

符命和祥瑞在新朝之初,作为合法性来源,允许民间上报。随着符命越来越多,神圣和权威性也在消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王莽下令禁止民间上报符命。这就离谱了,符命本就是上天所降,凭什么朝廷能禁止。但畏于威势,献上符命的人还是作鸟兽散。随着时间推移,王莽小团体里的成员逐渐被王莽疏远,其中包括甄氏兄弟,甄邯和甄丰。甄邯大概开的比较开,正好告别案牍劳形。甄丰就不一样了,觉得自己为王莽称帝也立下了不少功劳,憋着一肚子气。于是和儿子甄寻琢磨出了一个危险的法子——用符命操纵皇帝。甚至拉上了刘歆的两个儿子、王邑的弟弟、刘歆的学生等等。第一次冒险献符命求官,不只是王莽相信还是伪装,居然爽快接受了。甄氏兄弟于是大胆的第二次上符命,想和王莽的女儿黄皇室主联姻。王莽大怒,将相关人一概诛杀。扬雄也差点被牵连。这场大案重创了王莽的执政班底,弊大于利,从此新朝的权力只在皇帝一人手里。百姓对新朝的热情也被一头浇灭。刘歆失去了2个儿子,更为震惊。从此和桓谭一起,逐渐远离王莽。

悲剧家庭

王莽的家庭内部也都是悲剧。

王莽之前就逼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王宇和王获,自己的女儿黄皇室主因为丈夫被逼死和自己关系也不好。可以说王莽是家庭的暴君,家庭的仇人。王莽为姑妈王政君在生前建的宗庙,也因为她丈夫汉元帝的元帝庙被罢祀,惹恼了王政君,弄得不欢而散。始建国5年,王政君以八十四岁高龄去世。她长年处在皇室至尊位置,但极度缺乏决断力,优柔寡断,使她成为王莽最好的工具人。

始建国天凤五年,王莽的孙子王宗因为天子衣冠的自画像被告谋反,王宗正是王宇的儿子。这可能只是15岁少年的“中二病”。被发现后,王莽下令严查,王宗自杀,牵连不少。皇太子王临渐渐生成弑父的念头,甚至告诉了自己私通的对象——王皇后的侍女原碧。地皇元年7月,王莽因大风剥夺了王临的太子之位,王临惶恐不安,前往封地洛阳。地皇二年,王皇后去世。王莽因王临给母亲的书信生疑,调查皇后身边的侍女。原碧透露了王临的弑父想法。王莽受到了巨大冲击。王临得知此事后自杀。王临的妻子,刘歆的女儿也随之自杀。从此以后,刘歆对王莽最后的一丝崇敬、好感、旧日情谊也荡然无存。王莽的最后一个成年的儿子王安,也在王临夫妇自杀这个月病死。如果不算私生子女和第三代,第一家庭只剩下王莽自己和一个快疯掉的女儿。这都是他贪图圣王幻象的结果,他自认为是道德伦理的终极裁判,不允许子女的一点污点。世间帝王,能在精神状况良好时把继承人杀光的,实在很少。此后,王莽又欲组建新的第一家庭,全然不顾内忧外患和新朝已摇摇欲坠。

登仙之路

每个皇帝都有登仙之心,王莽也一样。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王莽一味求仙,寻找安全感,整出了许多幺蛾子,灾异依旧不断。这个阶段,刘歆、扬雄、桓谭这些老同事早已疏远。天凤五年,扬雄去世,桓谭为扬雄建了祠堂。王莽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总之他忙于在始建国地皇的新年号前制作新礼乐,没空表示些什么。在王莽劳民伤财、大兴土木,想让自己基业永固时,沉寂已久的思汉念头也在民间兴起。王莽在登仙之路中迷失,他的理性严重丧失。

末路

在地皇年间,有人借天象劝王莽退位,王莽当然不会如此,但也没有杀掉他。与此同时,他还在用立新皇后来表示自己依然握有天命。至少直到3月间,皇帝对关内的控制还算稳固。不过这种局势很快恶化。

地皇四年六月,亲信王涉对新朝丧失了信心,和西门君惠联合谋反。两人还拉上了大司马董忠,甚至还想拉刘歆仅剩的一个儿子刘叠,被刘歆拒绝。而后事情败露,相关人被杀,王涉和刘歆自杀。刘歆的儿子刘叠因为不知情幸免于难。一个是堂兄,一个是旧臣,连他们都要谋反。可见王莽已经被很多人抛弃。

刘歆死后,朝廷里已没有几个旧人,新补充上来的人都是平庸之辈,没有作为。在王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更始军已包围长安,王莽最后的部队“九虎”,因为家人被当做人质,加上赏赐很少,感到不得信任,都没有斗志,在华阴一带被迅速击溃。十月初一,长安城门被攻破。初二,未央宫门被焚,黄皇室主在火中自杀,更始军攻入王宫。王莽拒不投降,和亲信逃至渐台。在汉军看来,只要能活着冲进去,斩首夺旗,立下大功,这辈子就能荣华富贵,甚至青史留名,因此无不奋勇作战。到下午时分,一个叫公宾的校尉发现了小兵抢下的王莽的印绶,最终找到六十八岁的王莽的尸体,斩首示众,士兵们争抢王莽的尸体,几乎将其剁成肉泥。后来公宾被更始帝封为滑侯。汉末皇太子刘婴被从软禁的地方释放,他已经十九岁了,几乎不会说话。诸将将人头送到宛城,更始帝要用它向天下宣告自己赢得了天命。

余韵:孔子为汉制法

王莽死后,各地守军大多陆续投降,小团体仅剩的王匡哀章被杀。严尤陈茂在汝南兵败被杀。更始帝在洛阳招降了樊崇率领的赤眉军,同时派遣刘秀去河北招降,刘赐去长安主持局面,修缮宫室,自己暂留洛阳。刘赐到达长安后,也许是担心局势不稳,把投降的新朝旧权贵统统杀掉。更始二年,刘玄入主长安,局势看起来逐渐稳定,更始帝见刘秀招降纳叛,是时候召回避免尾大不掉了。

不过刘秀却并没有回归长安的意思,甚至击杀了派来的幽州牧。放眼全国,天下似乎又回到了王莽灭亡前的缉拿,关中吏民发现更始帝贪图享乐,没有作为。隗嚣的前军师方望拥立刘婴为天子,后被镇压,方望刘婴被杀。更始三年,赤眉军入关,打败更始军,在方望的弟弟方阳建议下,拥立西汉城阳景王的后裔刘盆子为皇帝,至此总算有了一些政治意识。同月,刘秀即位,改元建武,对绿林军和赤眉军的火并坐山观虎斗。长安在这场灾难里几乎毁坏殆尽,刘秀而后在洛阳登基。

秦皇汉武在如今看,是无比辉煌灿烂的名词,但回到当时,秦皇汉武的局面实属危局,严刑酷法,苛捐杂税,战争频繁,民生不堪重负。王莽凭借对儒家理想的鉴定承诺得到支持受禅为帝,但之后推行政策,只有几个结果:

  • 不成功的改制,如王田制、私属制,这些是会有实质性缓解社会矛盾的,但最早宣告失败,反之一些无关紧要的改制,如改名等却强行推行实现
  • 再早了秦皇对内统治的格局。后世朝代的中国制度基础,多少逃不开秦制的三大特征:编户齐民、严刑酷法、文法吏。但程度有深有浅。王莽推行改制,却是极端的统制思维,将西汉相对宽松的律法变得严苛。
  • 再造了汉武帝与四邻的紧张关系

王莽根本没有秦皇汉武的政治能力,也没有他们的时运、人才,自然无法驾驭上面带来的危局儒家虽然帮助王莽成功登基,但儒家思想本身对现实政务是缺乏手段和想象力的,这也是儒家的一大软肋。这也恰说明,儒家的功用不在现实,而是理想。在于批判、驯服君主

刘秀是西汉皇族后裔,东汉从血统上说,是西汉的延续。但刘秀其实是个“新朝人”,就像刘邦是“战国人”一样。他和皇朝身上都有很多新朝的影子。首先,刘秀本身喜欢钻研儒家学问,他身边也不乏儒生出身的官员将领。他的皇朝不仅像新朝一样标榜儒家,还牢牢把握住儒家的话语权。

谶纬是第一个新局面,刘秀本身对谶纬深信不疑,就像王莽对符命一样。犹如符命是新朝的“基本法”,谶纬也是东汉的立国基石。包括刘秀定都洛阳,也是按类似的谶语来的。礼乐是第一个新局面,东汉延续了新朝时的设计,如封禅、宗庙、郊祀等。经学是另一点,东汉建立不久,延续了西汉的经学博士设置,排斥王莽时期的古文经学,但王莽、刘歆对古文经学的推崇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在民间,古文经学和今文各行其道。

王莽给后世留下的遗产,不止体现在东汉一朝,表面上,王莽作为第一人,开辟了“周公——尧舜”模式的禅让之路实现合法的权力交接。这是王莽留给后代“篡位”帝王们的礼物。另一个是民意,王莽之后的帝制中国,以祥瑞、灾异等为载体的民意变得愈发微妙。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儒学。王莽即位,是儒家不依靠军事力量,以和平方式实现改朝换代的一次“光荣革命”。但同时,新朝的失败也终结了西汉的政治儒学。自此,儒家再无胆略和机会进行根本性的政治变革,也无力触及驯服君主、政权更迭之类的宏大议题。于是,在东汉,儒学逐渐沦为政治的修饰物,就像“霸王道杂之”一样。在后世,受到道家等影响,从政治哲学演进为玄学和义疏学。在宋朝,分为朱熹、陆九渊两支。这个时期,儒学从汉朝的宫廷政治哲学,以变成自下而上的个体、家族、社区的民间政治哲学。

-END-

是《筚路维艰》的极好补充,以邓小平的视角翔实细致地呈现了共和国建国以来走过的每一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年代。全书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看着是大部头,但读起来甚是轻松,经过各种考证后的文字就像是亲历者的讲述一样。但凡是对共和国历史有兴趣的人都不妨一读。下面仅撷取书中部分语句,以期体现出历史长河里那些有趣的片段。

在如今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已很少见伟人。那个仅靠个人意志就能左右整个国祚的时代也已过去,通过一本书管中窥豹式地窥探曾经带领共和国走上飞速发展道路的领导人物,各位读者又会有什么体悟呢?

导言

  • 1978年时,邓小平对于如何做到民富国强并无清晰的蓝图,他承认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 他要让中国对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和新思想敞开大门,然而邓小平也明白,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整个制度
  • 为使这项重建工作有序进行,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能掌控这个过程的组织
  • 邓小平面对的是一项苛刻的、史无前例的工作:当时还没有哪个共产党国家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走上持续发展的的道路
  • 一旦没有毛泽东在背后盯着他,邓小平对自己和自己的权威十分自信,在客人面前表现得轻松自如,坦率机智
  • 在法国的五年和苏联的一年,使邓小平比毛泽东更了解世界发展的大势
  • 除了短暂的终端,邓小平终其一生都十分接近最高权力的位置
  • 邓小平在其一生中主要负责落实,而不是理论
  • 邓小平坚定地为党和国家谋利益,不为自己的朋友捞好处
  • 他的对内战和“文革”的混乱记忆犹新,因此认为中国的社会秩序很脆弱;如果他断定它受到威胁,就会做出强硬的反应

早期经历

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1904-1969

  • 毛泽东反抗自己的父亲,邓小平却没有,他只是疏远父亲而已

革命家的诞生:法国和苏联,1920-1927

  • (留法)的中国学生大多来自殷实之家,因学业优异而中选留学。他们都是想学习现代科技报效祖国的人才,可是他们在法国只能找到连法国工人都不愿做的活
  • 周恩来曾在日本和英国与激进派有过交往,具有战略意识和把各种人团结在一起工作的能力,因此成了中国青年的天然领袖
  • 邓小平在21岁离开法国时,他已经成了立场坚定,富有经验的革命领导人,他的自我认同已经与党和党内同志的认同密不可分
  • 1949年以后,从法国回来的人在建设国家中扮演了独特的重要地位,……,这些从法国回来的人有着更开阔的国际视野

反抗国民党,1927-1930

  • 冯玉祥认为共产党的政治教导员可以为他的军队培养目标感,能够让军队明白打仗是为了什么

江西、长征和西北根据地,1930-1937

  • 从长远看,他被指为“毛派头子”受到惩罚其实是他的运气,因为这使毛泽东长期相信邓小平是忠实于自己的

抗战时期,1937-1945

  • 延安既是个足够大的根据地,又离敌人足够远,这使毛泽东有时间研究党的理论和全局性战略。相比之下,住在太行山区一个较小根据地的邓小平政委,更加接近日本人的前线,几乎没有时间研究理论。他得承担实际责任

内战,1945-1949

  • 抗战之后,邓小平成了中共在晋冀鲁豫边区事实上的最高长官。……。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在年轻人中寻找和培养有前途的共产党组织人才,其中有2个人,赵紫阳和万里,在1978年以后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立中共政权,1949-1966

  • 从1947年夺取东北到1949年控制全国,中共只用了两年多时间。每占领一个大区,中共就会成立一个“局”,领导该大区。……。邓小平便成了西南局的党委第一书记。邓小平一直在这个位置干到1952年各大区主要领导人奉调回京。
  • 与叶剑英不同,邓小平在土改中成绩斐然,得到了毛泽东的表扬

建设社会主义,1952-1959

  • 1952年各大区领导人奉调回到统治全国的中央政府,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央政府副总理。……。1956年,邓小平被任命为党的总书记。
  • 1953年,财政部长薄一波丢掉了职位。毛命令邓小平接替了他。
  • 通过和毛、周一起参加会议,邓小平得以学习他那一代人中这两位最伟大的领导人如何评估国家大事。……,这些经验对于他后来在1980年代重建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都很有帮助。
  • “大跃进”开始后,特别是庐山会议后,毛泽东不再像以前那样不时征求身边干部的意见,很多忠实于毛的人也变得沉默不语
  • 邓小平像党内许多忠诚的干部一样,很清楚毛在“大跃进”期间不愿容忍不同意见,因此他也没有批评毛泽东。此外,他和另一些人认为,毛泽东在内战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做出的决策往往都被证明是正确的,所以他们宁愿把怀疑放在一边,一心执行毛的命令。
  • 1959年,邓小平在打台球时不慎滑倒摔断了腿。……。在病假开始时,邓小平的观点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几个月后他重新工作,继续听从毛的命令,表达对毛的忠心。但是“大跃进”的灾难拉大了浪漫幻想家和务实执行者之间的距离
  • 虽然在国内问题上,革命浪漫派和务实执行者之间的裂痕在1960年日益加剧,但毛泽东依旧全力支持邓小平主持中苏论战
  • 1964年,赫鲁晓夫被他的同事在政变下赶下台后,毛泽东对那些没有对他言听计从的部下感到不放心,更多谈及接班人的问题,也愈加坚定要求对他个人的完全效忠。
  • 在毛泽东看来,“走资派”就是那些我行我素,没有完全服从他领导的人
  • 1968年第一次中苏边境冲突后,10月,毛泽东发出指示,要把一些高级干部疏散到地方去,以便苏联入侵时可以组织抵抗。……。一些敏锐的观察家认为,是林彪害怕潜在的对手,把可能威胁到其权利的北京高干流放到外地。
  • 邓小平在去江西时已经深信,中国的问题不仅来自毛的错误,而且因为中国的体制有着深层缺陷。……。当他动身去江西时,他已经开始思考中国需要进行哪些改革

曲折的登顶之路,1969-1977

放逐与回归,1969-1974

  • 邓小平利用了他在江西的时光,思考着他所有进行的改革的大方向。……。他将在北京重新担任重要角色的前景,使他的思考有了目标感
  • 1968年,邓朴方不堪红卫兵无休止的迫害跳楼自尽,结果摔断了脊椎
  • 1956年邓小平在莫斯科看到赫鲁晓夫谴责斯大林时,他充分感受到了赫鲁晓夫那种感情用事的抨击会给苏共和曾为斯大林工作的人造成的重创。……,远去江西之前很久他就下定决心,自己绝不做中国的赫鲁晓夫
  • (随着中国和苏联关系的恶化),中国为对抗苏联的威胁需要其他国家的合作。毛泽东曾让4位老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和叶剑英出主意,他们回答说,中国应当主动与西方修好
  • 邓小平在江西时更加坚信,中国已经大大落后,迫切需要改革。
  • 在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毛泽东把林彪元帅和邓小平视为他的两个最有前途的接班人。林彪在抗战时脊椎神经受伤,从此变得性格内向而多疑,他很清楚跟毛泽东走得太近有危险

毛泽东任用周恩来和党的老干部,1971年9月——1973年5月

  • (在林彪叛逃死亡和大量老干部下放的情况下),此时此刻,其实只有一个人能管好党和政府,而且经过多年磨炼,他也不会威胁到毛的地位,那就是周恩来
  • 1972年1月10日陈毅元帅的追悼会为毛泽东提供了和挨整老干部的和解机会。
  • 毛把政治看得高于经济,但他从未放弃改善国民经济的愿望,他仍然需要精明能干的中共领导人
  • 在罹患癌症的早期,周恩来殚精竭虑,想办法让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工作。在需要个人高超的协调手腕才能应对的形势下,无人能够取得周恩来那样的成就。……。周恩来“文革”期间使出浑身解数,痛苦地执行着毛的指令,同时也尽力保护他觉得自己能够保护的人。

缓慢的复出,1972年1月——1973年4月

  • 邓小平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多次自我批判。他在信中还试图打消毛泽东在一个关键问题上的担忧:他说自己绝不会对“文化大革命”进行翻案
  • 1973年2月20日,邓小平和家人乘汽车前往鹰潭,在那里登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
  • 1973年3月28日晚,政治局会议上宣布邓小平为负责外交的副总理,作为周恩来的副手

毛泽东培养王洪文,1973——1974

  • 毛泽东深谙千百年来中国统治者如何处理继位的问题,……。他的做法是,先不把话说死,对自己的意图给出暗示或信号,静观其变,既维持着自己的决策权,又能随时改变主意。
  • 毛泽东知道王洪文缺少政府的知识和背景,但他相信王洪文有可靠的左派立场和领导潜力。
  • 随着健康状况的下降和年岁增高,他开始更关心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以及能够维护他遗产的接班人

中共十大,1973年8月

  • 因为健康原因,从此以后,毛不再参加任何中央全会
  • 在十届一中全会上,王洪文被任命为党的副主席,排名仅在毛、周之后
  • 十大最重要的变化也许是很多老干部重回工作岗位
  • 事实上,十大以后的政治局成员仍然受到激进派控制

批判周恩来,1973年11月——12月

  • 毛泽东指责周恩来和外交部太迁就美国,……,美国现在是利用中国去改善和苏联的关系
  • 江青很会揣摩毛的心情,而且一直伺机整周恩来

加强军队建设,1971——1974

  • 毛泽东先是依靠在军中德高望重、从不树敌的叶剑英元帅,他比林彪大10岁,没有政治野心。……,他也转而利用邓小平帮助他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 受到批判的周恩来癌症病情加重。……,在他的亲自指导下,邓小平成了事实上的代总理。随着周恩来的身体日渐虚弱,江青开始担心毛泽东想把更多工作交给邓小平。

邓小平在联大的历史性发言

  • 虽然中国在1971年就取代台湾取得了中国的席位,但邓小平是第一位在联大会议上发言的中国领导人
  • 基辛格还说,毛泽东和周恩来希望改善中美关系主要是基于安全考虑,邓小平与他们不同,他更重视国内的发展

要求安定团结

  • 毛泽东顾及身后评价,并不想让人记住他是让经济陷入灾难的人。开始提倡以安定团结为主
  • 毛泽东虽然让江青和他分局,但是直到去世之前,他一直认为江青忠实于他的继续革命事业

整顿,1974——1975

  • 毛泽东在1974年12月摆在头一位的工作是安定团结
  • 接班计划
    • 王洪文和邓小平将正式接过党和政府最高领导人的工作,但事实上仍是给毛泽东和周恩来打下手。……在毛泽东看来,王洪文和邓小平是个很有前途的组合
    • 1975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周恩来最后一次重要的公开露面。到1975年2月,权力被稳固地移交给邓小平
  • 整顿计划
    • 邓小平在1975年面对的难题是既要得到毛的支持,又要拨乱反正。……,邓小平认为,组织一个有效率的国家政府的关键不是改变法律法规,而是为各级行政单位配备领导班子
    • 邓小平的整顿先从军队抓起,担任总参谋长之后,他不失时机地采取了他认为对整顿军队最为重要的措施:恢复纪律,裁减兵员,改善训练。……,在军队里,邓小平和其盟友有效地抑制着激进派。
    • 毛泽东和王洪文的支持使邓小平能够对徐州采取迅速果断的措施。……,9号文件规定,必须消除派性,标识了毛泽东在内的北京领导层完全支持万里在徐州的工作
    • 在提高钢产量上,邓小平不再搞整顿,而是转而依靠科技
  • 王洪文失势
    • 毛泽东和王洪文之间在1974年也开始出现不和。1975年春,毛泽东对王洪文的怀疑进一步增加。……,王洪文在解决浙江问题上一无所获。
  • 中法关系
    • 邓小平在1975年5月国事访问法国,这是中共领导人第一次出访一个西方国家
    • 邓小平要向法国传递的外交政策信息是请求西方继续给予支持,共同对抗超级大国苏联,同时,对邓小平来说,学习现代化经验和磋商外交政策问题同样重要

向前看,1975

  • 邓小平小心地避免触动毛的敏感神经,同时大胆地、策略性地选拔善于治国而不是闹革命的人。……,毛泽东并没有阻止邓小平的做法,这意味着他承认当时国家需要更加稳定的领导班子
  • 政治研究室
    • 邓小平用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寻找那些毛泽东可以接受的理论观点,以便自己有更大的自由去实施他认为有利于党和国家的政策
    • 虽然邓小平全面掌握党内事务,但毛泽东仍让“四人帮”保留对宣传工作的控制权
  • 工业40条
    • 经历了“大跃进”和“文革”的破坏之后,领导层想凭借主观意志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热情基本消失
  • 中科院
    • 邓小平决定由胡耀邦领导中国科学院的实际整顿工作
    • 胡乔木在9月28日把邓小平的讲话吸收到第五稿。报告必不可少地歌颂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但也大胆宣布政治理论不能代替科学
    • 毛泽东对科学规划也很恼火,他的怒气集中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上。他坚信自己没说过这句话。
  • 文艺界小百花齐放
    • 实际上,从1975年7月起,毛让“四人帮”和邓小平来回拉锯
  • 周荣鑫对恢复高考的努力
    • 毛泽东在1968年7月做出指示,要求大学学制要缩短,要从工农中招收学生,学成后还要返回一线。1970年6月又宣布,要让工农兵而不是学术人员管理大学。大学要建校办工厂,让学生用一些时间在工厂劳动。1971年8月又规定,上大学要通过推荐而不是考试。这些改变对中国高等教育造成了严重破坏
    • 1975年1月担任教育部长后,周荣鑫在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支持下,再次计划恢复高等教育。
    • 只要毛泽东在人世,邓小平是无法实现让大学恢复正常教育这一目标的
  • 邓小平撤职
    • “文革”早期曾得到毛泽东支持的人在1975年一批批受到邓小平批评,毛一直忍着,但邓小平在清华大学的事情上走得太远了。
    • 毛看过之后说,他从来没有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他说,这样说等于把科学技术看得和阶级斗争一样重要,他不能接受。
    • 毛远新对伯父心存敬畏,与之有相同的激进观点。在1975年10月到1976年4月间成为毛泽东的新联络员。
  • 扩大批邓,1975年12月-1976年1月
    • 薄一波后来说,如果邓小平肯定“文革”,他就无法进行整顿,无法“实事求是”,也无法实行新的改革政策,解放人们思想。……。邓小平没有屈服毛的压力。
    • 他宁肯受罚也不说中国要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
    • 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在10月25日向政治局传达毛对邓小平的批评后,党建、科技、文教领域的前进步伐立刻停顿下来
    • 从短期看,邓小平是出局了,然而他在1975年底对自己所支持的事局部认错,使他在1977年复出时拥有了一个十分牢固的起点

靠边站,1976

  • 周恩来去世
    • 让他们担心的是,再也没有谁能保护国家免于疯狂了。很多人担心,周恩来现在已经不能保护他们,接下来不知会发生什么
    • 很多人对于淡化周恩来去世的做法感到愤愤不平,不只是因为没有为他们崇敬的人举行适当的悼念会,还因为这暗示周恩来和邓小平的对手在政治上占了上风
  • 邓小平下台和华国锋当选,1976年1月
    • 华国锋在每一场政治运动中都坚决用户毛泽东,而每一次运动后也都得到提拔
    • 与王洪文不同,华国锋与观点不同的干部也能做到相处融洽。华在“文革”前就是高干,刚恢复工作的老干部容易接受,“四人帮”则认为此人性格温顺,易于操纵,所以也接受
    • 毛泽东知道,华国锋不像邓小平、周恩来那样出类拔萃,但他实在找不到其他年龄和经验都合适且能符合他要求的干部
    • 与邓小平不同,华国锋是“文革”的受益者,确信不会否定“文革”,同时他没有自己的势力基础,全凭毛泽东拔擢,所以毛可以放心,他会维护毛的威望和遗志
  • 示威支持周恩来和邓小平,1976年4月
    • “四人帮”理解民情的能力极差,清明前在文汇报上发表的批邓报道引起了反弹
  • 撤掉邓小平和提拔华国锋,1976年4月
    • 毛的判断是,华国锋会一直忠实于他的路线,他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但是他希望华国锋能够团结激进派和老干部的想法却未能如愿
  • 抓捕“四人帮”
    • 江青从未培养出政治眼光、组织才能或与其他掌权者积极合作的能力,而这都是真正权利角逐者不可或缺的品质。……,在军队中,除了总政治部以外,她实际上得不到任何支持
    • (抓捕四人帮后),为了巩固对华国锋统治的支持,叶帅和李先念在各省和各大军区的主要负责人在北京召开的会议上力挺华国锋
  • 激进路线的终结
    • 其实,激进思想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分离过程,早在1974年毛泽东宣布支持安定团结时就已经开始了
    • “四人帮”的覆灭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种想通过不断革命和阶级斗争去改造世界的希望的破灭

复出,1977-1978

  • 1976年4月,华国锋被任命为总理和党的第一副主席后,美国驻京联络处主任托马斯·盖茨曾与华国锋有一次交谈。盖茨的手下根据回弹写了一份评价华国锋的报告,……,它得出结论,华国锋是个“耳聪目明却平淡无奇的人,他的突出特点是谨慎。他对材料掌握得还算充分,但没有表现出四号超长的智慧或魅力”。华看起来是一个理想的过渡人物
  • 很多人低估了华国锋和他的改革信念。……。他不仅逮捕了“四人帮”,而且减少了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更加强调现代化而不是阶级斗争。
  • 华国锋的权威:有名无实
    • (毛泽东)权力的核心一直是个人性的。他的权威不是来自于他的官方职位,而是源于他在领导革命取得军事胜利上的非凡成就,源于他对权力纯熟的使用、恢弘的想象以及借助于纪律严明的党和受到控制的宣传工具在人民心中激起的希望和敬畏
    • 华国锋缺少毛和邓那种英雄般的革命经历、宏大的历史眼光、解决问题的稳健意识以及他们的沉着和自信。……,宣传华国锋的做法引起了反弹。
    • 华国锋在1976年1月突然得到提拔,取代王洪文成为毛的第一接班人,他对担任最高领导人毫无准备
  • 华在毛的遗志和中国开放间的平衡
    • 自从毛去世后,华国锋一直宣称自己在继承毛的遗志。……,他指示拥护者在1977年2月发表了后来著名的“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都要执行,凡是毛主席的指示都要照办
    • 华国锋把振兴农业的希望放在技术上,但他在判断取得进步所必需的制度建设的速度上却经验不足
    • 中国后来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其实不少都来源于1977年华国锋领导时期,而华国锋提出的政策也并非他首创
  • 安排邓小平复出
    • 毛去世的几个月里,高层对于是否让邓小平回归一直拿不定主意
    • 华国锋意识到人们普遍支持邓小平复出,他说,要做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 邓小平明确表示他不支持华国锋的“两个凡是”。他说,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正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这实际上一方面承认了毛泽东的权威,但也在说华国锋不是解释毛泽东观点的唯一权威
    • 邓小平接手科技工作,也是表明他不会马上在关键政治领域挑战华国锋,但是为了促进科技发展,邓小平毫不犹豫触及依旧敏感的政治话题
  • 复出
    • 邓小平谈到毛的“真正路线”,以此表示他忠于毛泽东,但也强调“实事求是”
    • 邓小平逐渐意识到打击知识分子就是打击中国的科学技术
    • 邓小平重用教育和科技精英的做法遇到很多抵制,他在对知识分子的待遇表示不满时,明智地不提毛主席的角色,而是只讲“四人帮”
    • 通过推行受学术界拥护的政策,邓小平赢得了知识分子的好感,这对他的公众形象大有好处
  • 恢复高考
    • 在1977年之前,好的学校录取学生,依靠“阶级出身好”和“思想觉悟高”,根据工作单位推荐而不是考试分数。1977年高考是中共统治中国以来,第一次不把阶级出身作为录取因素,而是完全根据考试成绩
  • “实践标准”挑战“两个凡是”
    • 中共党校的《理论动态》在1978年5月登出了简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负责宣传的汪东兴和吴冷西十分恼火。
    • 邓小平在这篇文章上对胡耀邦提出了表扬,表示在这个问题上和另一些支持“两个凡是”的领导人发生斗争也是难免的
    • “实践标准”和“两个凡是”的冲突加剧了邓小平支持者和华国锋支持者的冲突,前者极力摆脱顽固僵化的教条,后者担心正统思想的松动。摊牌似乎无法避免。

开创邓小平时代,1978-1980

三个转折点,1978

  • 国家纪委和外经贸部的干部在1978年4到5月访问香港,之后讨论了在临近香港边境的广东宝安县建立出口加工区的可能性。……,没过几个月,国务院就正式批准建立这个加工区,这就是后来的深圳经济特区
  • 中国领导人对日本感兴趣,不仅因为它是获得现代工业技术的来源,还因为它提供了管理整个现代化进程的成功战略。……。日本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成功克服了与中国当时面对的类似的困境
  • 谷牧的出访和四化建设务虚会,1978年5-6月
    • 邓小平在1975年对法国的5天访问侧重于外交关系,只短暂考察了企业。谷牧副总理带领的代表团则深入考察了对中国有用的技术和观念。
    • 就像几年前的邓小平一样,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需要专心学习科学技术
    • 政治局委员听到谷牧的汇报后,才知道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差距如此之大
    • 李先念在务虚会的总结报告里说,中国不能再维持封闭的经济,为了加快发展,必须利用当前的有力条件,引入外国技术、设备、资本和管理经验
  • 点燃星星之火,1978年9月13-20日
    • 在邓小平的东北执行中,邓小平在这些地方呼吁更大胆地脱离毛的思想,不要囿于华国锋的“两个凡是”
    • 从邓小平的谈话中不难推断,邓小平认为,在改变体制、为经济增长打下坚实基础方面,华国锋做得不够
    • 在视察东北期间,邓小平要确保军队中没有人支持华国锋。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在视察期间和自己的忠实部下——沈阳军区首长李德生密切合作
  • 中央工作会议。1978年11月-12月
    • 中共历史里,1978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实行邓小平“改革开发”政策的起点。其实三中全会仅仅是正式批准了11月到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经过热烈讨论后形成的决定
    • 中央工作会议由华国锋主持。会议起初仅围绕四化开展和结束“四人帮”批判,但开始两天后,计划就被更广泛的政治讨论打乱。华和邓都不曾料到,政治气氛会如此彻底而迅速的改变。
    • 叶帅很快意识到环境的变化已经大大削弱对华国锋的支持度。11月11日,叶帅和数位高级官员召开闭门的小型会议。会议决定,华国锋不能担任最高领导权的工作,他不敢恢复老干部工作,得到高层干部的衷心拥护。他们一致同意给予邓小平比华国锋更大的权力。但是他们也反对单独一人就能做出重大决策,同意让陈云重新进入政治局常委
    • 在邓小平15日开始参加会议后,会议焦点已转向政治,而政治风向变成批判“两个凡是”
    • 华国锋在会议中意识到,很多与会者不满意“两个凡是”和对“四五”运动示威者的批判,不满他不愿给“文革”中挨整的老干部平反。……。纪登奎的开放姿态和华国锋的安抚姿态,不足以平复对华国锋的不满。
    • 11月11日当天,叶帅劝告华国锋说,要么接受已经变化的政治情绪,要么做好被人抛在后面的准备。……。华听从了叶帅的劝告:顺应正在变化的气氛,以免被人抛到后面。具体地,做了下面一些表态
      • 肯定“四五”事件是爱国主义革命运动,平反参与者
      • 给“文革”里“二月逆流”中遭迫害的人平反
      • 给彭德怀平反
      • 给陶铸、杨尚昆平反
      • 批判康生
      • 承认“实践标准”
    • 通过对已经变化的政治气氛做出让步,并在一些问题上完全改变自己观点,华国锋避免了一次内讧
    • 邓小平和陈云能够在工作会议期间团结一致,因为两人都决心给老干部平反和恢复工作。邓小平实际上成为集体领导的代言人
  • 为改革开放做准备
    • 按叶帅的提议,邓小平开始为自己的新角色做准备,当时华国锋仍保留党政军首脑的正式头衔。……,邓小平与政治局常委见面——他们都知道他和毛的分歧——向他们保证他不会成为中国的赫鲁晓夫。他还向他们保证,国家要继续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
    • 在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讲话上,邓小平并没有提出新政策,一是没时间,二是没人收。他向齐聚一堂的中共领导干部概述了他对于新时代的思路和苦苦思索的一些想法
      • 如何鼓励新思想,同时减少保守派干部的抵制
      • 如何尊重毛泽东,又摆脱他的路线
      • 如果保持乐观,又避免以后的失望
      • 如何维护稳定,又开放经济
      • 如何给予地方干部灵活空间,又维护国家的发展重点
    • 在讲话提纲里,邓小平列出了7个主题:解放思想;发扬党内民主,加强法制;向后看是为了向前看;克服严重的官僚主义;允许一部分地方和企业先富起来;在经营管理里“加强责任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 他表达了党内高层的一种主流观点:中国的两次大灾难——“大跃进”和“文革”,是由于制度造成的,这种制度允许一人统治,容不下不同声音
    • 他知道不平等会加大,……,但是他说其他人以后也会有机会,先富可以带后富
    • 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代表从根本上摆脱毛泽东时代,与会者有理由期待,那个由大规模群众运动、阶级斗争、僵化的意识形态、英雄崇拜、高度集体化和全面计划经济所构成的时代终于结束了,中国开始进入可控状态
  • 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
    • 三中全会是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庆祝会,是向中国民众和外部世界宣布新路线批准的仪式
    • 根据中央会议的一致意见,华国锋保留了他的正式头衔,邓小平的职务也不变。但是外国媒体和外交界像中国民众一样,很快就明白了副总理邓小平实际上已经成为头号领导人
    • 三中全会代表着党内民主讨论的优良传统对“两个凡是”的胜利。
  • 没有加冕礼的权力交接
    • 三中全会期间,中国领导层想尽量避免让民众和外部世界产生中国正在发生一场权力斗争的印象。
    • 党内高层没有给邓小平任何新头衔,也是因为他们担心一人大权独揽的危险。
    • 这种奇怪的安排能够运转,是因为大家都明白内情,同时邓小平本人更感兴趣的是实权。……。邓小平的非正式权力足以压倒华国锋名义上的权威,但邓小平像他的同事一样,力求避免任何公开的不和。

为自由设限,1978-1979

  • 原则上,邓小平赞同扩大自由,他愿意在这方面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但是由于他承担维护社会秩序的最终责任,当他对秩序能否维持产生深切疑虑时,他会迅速收紧控制
  • “民主墙”,1978年11月-1979年3月
    • 1978年11月19日,在新的政治气氛下,还未开售的共青团杂志《中国青年》被贴在西单公交站旁的大砖墙上,而后贴大字报表达自己观点的现象愈演愈烈,该墙之后也被称为“民主墙”
    • 事实上,邓小平在11月底与佐佐木良作的谈话中就已经警告说,有些大字报的言论不利于安定团结和实现四化。但是在民主墙出现1个月后,在三中全会临近结束时,中国的高层领导仍然愿意支持用大字报表达意见的自由
    • 到3月时,“民主墙”上张贴了更多批判中共统治的基本制度的文章。囿于政府未加限制,人们更加大胆,开始抨击整个中共和中国的政治体制,甚至开始批评邓小平。……。邓小平鼓励在党内有更多的民主讨论。但是,当抗议者吸引了大批群众,开始反对中共领导的根本制度时,他断然采取措施压制了这种挑战
  • 理论务虚会第一阶段
    • 参加务虚会的160人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党员,在1个月里的时间里,他们几乎天天都能相互交流,比“民主墙”上的大字报讨论更为细致,反映了对党史和世界局势更全面的理解。当然这两个场合也有共同基础:那就是发自内心的,为新时代营造更开放的思想气氛
    • 胡耀邦的会议开幕词引起了热烈的反向。新的气氛突破了限制,使人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坦率批评党内事务,可以批评毛泽东时代的错误,思考可接受的新界限。……。然而,从务虚会开始,有些人就担心一旦政治风险有变,最高领导人再度变的保守,他们就会惹上麻烦。
    • 实际上,某些老干部和“民主墙”以及务虚会上大胆敢言的人之间的分歧是难以弥合的。
  • 务虚会第二阶段
    • 对越战争结束后,邓小平向与会者保证,总的形式是好的,有利于安定团结。但他也警告,存在着一些隐患,因此必须坚定高举毛泽东的旗帜。不然的话,党本身也会受到攻击,这可能会导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否定,对整个这段历史的否定。
    • 邓小平始终认为,党内领导人的意见分歧不应当公之于众。
    • 邓小平想允许比毛时代更多的自由,但他也希望确定一些原则,明确划定哪些言论可接受,哪些不可接受
  • 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
    • 在务虚会的讲话上,邓小平表示写作不能挑战以下4点: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 如果邓小平认为什么事物是神圣的,那就是中国共产党
    • 胡耀邦本人更希望看到一个更开放的社会,他相信国家不会因此陷入混乱。在如何划定自由的界限上,胡耀邦和邓小平的分歧愈演愈烈,最终导致邓小平在1987年决定将他撤职
    • 很多知识分子对自由受到限制感到失望,但是与毛泽东在1957年的反右相比,邓小平的反应要有节制得多。他知道要实现现代化,他需要知识分子的合作。
    • 在邓小平统治期间,在自由边界问题上他将面对不断的拉锯战,最终在1989年6月4日带来一场悲剧

苏联——越南的危险,1978-1979

  • 与毛和周相比,邓关注中国有关的重大问题时更有系统性,也更坦白直率
  • 邓小平的战略分析起点和毛泽东是一样的:分清主要敌人,广结盟友与之对抗;分化敌人的盟友,使之疏远敌人。到1969年,苏联显然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主要敌人
    • (在所有的事态发展中),邓小平认为苏越结盟是对中国最大的威胁
    • 无论从个人还是国家来说,邓小平都要被越南出卖的感觉。因为中国曾为越南抗美做出了巨大牺牲,而50年来他本人也和越南人有深厚的个人交往。……,邓小平理解中越关系的复杂性——因为国家利益发生了变化,需要用新的眼光重新考量
    • 1975年9月,越南最高领导人黎笋率团访问北京,希望避免与中国彻底决裂。他们想得到一些中国的援助,一边和苏联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出于毛泽东监督下的邓小平接待了这个代表团的来访。他和黎笋有一样的目标。……。邓小平失去外交控制权后不久,他和黎笋维持两国关系的努力,在激进派的手里付诸东流
  • 邓小平认为,在这些基地强大起来之前,急需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对抗苏联和越南的扩张,在出访的13个月里,他首先访问了一直与中国关系良好,能帮助中国加强边境安全的几个国家
    • 缅甸和尼泊尔,1978年1-2月:邓小平的首要目的不是和这两个国家签署任何具体协议。因为红卫兵曾使中国的所有邻国感到害怕,所以为了发展良好关系,首先要修补好篱笆。……,邓对缅甸和尼泊尔的访问十分顺利,有助于加强两国与中国的合作
    • 朝鲜,1978年9月8-13日
      • 朝鲜和越南一样,利用中苏之争获取双方的援助,虽然总体而言它更偏向于中国
      • 邓小平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是,与日美恢复关系时,如何尽量减少中朝关系的伤害
      • 邓小平的访问可以说很成功,在拉进日美关系的同时,金日成没有和越南一起加入包围中国的行列,继续同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 东南亚寻求盟友,1978年10月5-15日
      • 邓小平根据自己多年和苏联打交道的经验,认为要让苏联停止在东南亚的扩张,需要采取强有力的军事行动,光谈判是没用的
      • 邓小平在启程东南亚时,已开始准备针对性的军事行动,但并没有公开。中国也不会像朝鲜战争那时一样出兵,邓小平担心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他计划以军事进攻的方式“给越南一个教训”,拿下几个县城,展示肌肉,然后迅速撤出。这样也可以减少苏联增兵的可能性
    • 泰国,1978年11月5-9日
      • 泰国、马来和印尼各有大约500万华人,三国领导人都担心华人更效忠中国而不是自己的国家。在“文革”期间,中国开始向这些国家进行无线电广播,输出革命,更加剧了这种担心。在邓小平出访期间,这种广播仍未停止。
      • 他承认,中国和泰国共产党的关系不可能一夜间结束。但是他私下向江萨保证,中国将不再支持泰共
    • 马来西亚,1978年11月9-12日
      • 马来西亚的领导人担心越南和苏联对东南亚的觊觎,但他们更担心当地华人的活动。邓小平很清楚这一点,他也不期望得到泰国那样的热情接待,顶多希望抵消越南向马来示好的努力,让马来西亚更靠近中国一些。
      • 在1950年代,马来亚这片英国殖民地上的共产主义运动十分强大,以至于很多马来人担心独立之后的国家会被共产主义者接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口75%是华人,当时仍是马来西亚一部分的新加坡在1965年被遗弃,被迫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 邓小平和马来西亚找到共同点的最大期望,来自于他支持马来西亚建立中立区的倡议
    • 新加坡,1978年11月12-14日
      • 他知道,李光耀总理对地缘政治有非比寻常的理解力,并且在东盟和西方政府都有不少影响力。因此他希望李光耀帮助他说服东盟对抗越南,甚至说服美国在中越冲突时为中国提供帮助,至少不造成妨碍
      • 邓小平希望李光耀能在访美时,向美国转达中国十分担心越南入侵柬埔寨,李光耀后来确实这么做了
      • 让邓小平感到意外的是,李光耀告诉她,东南亚各国相比越南更担心中国。特别是“文革”时期,中国的革命者股东支持东南亚国家的革命
      • 在大陆以外,除了船王包玉刚,没有任何领导人能像李光耀那样和邓小平建立如此深刻的交往。……,李光耀和包玉刚吸引他的地方没事他们处理现实事务上的非凡成功,都与世界级领袖直接交往,能够把握大趋势,直言不讳,愿意面对现实
  • 向东南亚示好
    • 邓小平和同事在访问中,开始关心如何让海外华人为中国大陆提供资金和国外发展的知识,邓小平尤其关心后者
    • 邓小平访问后的两年内,中国对革命广播电台的支持停止了;中国政府和中共都致力于同东南亚各国政府和执政党展开合作。这一变化也伴随中共在内政上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向日本开放,1978年

  • 为了搞好中日关系,需要让日本人相信中国式稳定的,并且会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合作伙伴。他还知道,他必须克服国人对于过去的敌人合作将会产生的抵制
  •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 邓小平在1977年夏天恢复工作时,加强中日关系的条约已被拖延多年,其中关键症结在日本不愿接受中方将反霸权条款卸载其中的要求。……,日本是一个贸易国家,当时它在境外军事行动的能力有限,所以尽量避免和任何国家全面对抗。尤其是1973年石油危机后,不像和一个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对抗
    • 田中角荣的继任者三木武夫和再之后的福田纠夫首相都做过努力,但日本右翼民族主义者拒绝和立场坚定的中方妥协。……,经过8个月的谈判,邓小平为何突然打破僵局,同意日本将缓和语气的条款写入条约?一方面由于邓确实急于搞现代化,但当时与越南发生冲突的前景也让加速谈判变得更为迫切
  • 成功访日,1978年10月19日-29日
    •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60年里,3位访问日本的外国政要给日本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分别是1960年代初肯尼迪总统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与日本民众进行了坦诚布公的公开的对话,30年后的1998年金大中访日,还有邓小平1978年访日
    • 邓小平说,他来日本有3个目的:一是互换和平友好条约的批准文件,二是向多年来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的日本友人表示感谢,三是来像徐福一样来寻找现代化的“仙草”
    • 邓小平第一次在日本举行了西方式的记者招待会,这在国内从未有过。会上记者提出钓鱼岛归属问题,邓小平回答说,中日两国看法不同,对钓鱼岛称谓也不同,不妨先把问题放一放,把它留给后人,他们会比今天的人更聪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 一个共产党领导人首次举行记者招待会,取得这样成功的部分答案是,邓小平具备在国内向不同的人解释政策的长期经验。他的成功也来自他对日本国情、观点的了解,谈到中国时的自信,承认问题的坦率态度,对日本的明显善意还有轻松风趣的语言
    • 稻山嘉宽陪同邓小平参观了君津钢铁厂,这也是后来上海宝山钢铁厂的样板。宝钢也是中国第一座现代钢铁厂的样板。
    • 邓小平在日本不仅看到了他过去只是读到的东西,他还要学习日本人如何组织工人,如果发挥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效率,他将其总结为“管理”。……,一些中国的工厂打出了标语,强调学习日本管理体系和制订培训计划的重要性
  • 在邓小平领导期间,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态度大为改观。……。在邓小平时代的鼎盛期,日本在为中国的工业和基础建设提供援助所发挥的作用,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向美国开放,1978-1979

  • 自从尼克松1972年访华以后,中国一直期待很快就能和美国建交,然而美国政治总是横生枝节。……,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特别希望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为了与美国建立联系,以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中美关系正常化是重要的第一步。
  • 为了实现和美国建交这个目标,邓小平准备在很多问题上采取灵活的立场。然而在一个问题——台湾问题——上,就像毛泽东和周恩来一样,他有着不可动摇的“原则”。除非美国和台湾断交,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撤出全部驻台美军,他不会和美国建交。
  • 万斯的“开倒车”,1977年8月
    • 受《巴拿马运河条约》在国会支持度和同苏联完成《战略武器限制条约》谈判的拖累,卡特认为有必要把中美关系正常化先放一放。
    • 邓小平仍想在对美关系上取得进展,因此他有开始尝试其他途径。……,当时中国刚开始走出孤立状态,在美国还没有能和台湾人竞争的游说团队。……。当时能够影响美国媒体和国会的最佳渠道,就是邓小平本人。
    • 卡特政府中的一些人主张美国只能在中国和越南中择其一进行关系正常化谈判。卡特平息了这个争论,他说,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更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批准了首先进行美中建交谈判,但他担心台湾在国会的游说团队会让谈判泡汤,因此坚持谈判要秘密进行。……,为了准备谈判,卡特向北京派出了一名官员,此人以对苏联的强硬立场和加快美中建交的愿望与邓小平相同。这个人也是邓小平最想要的谈判对象,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 布热津斯基取得进展,1978年5月
    • 卡特已经授权他表明,美国接受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三个条件,但是美国保留作出以下声明的权利:应当和平解决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争端
    • 在和布热津斯基的会谈中,邓小平敦促对方使美国放松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他在会谈中还暗示自己有意访美。……。布热津斯基断定邓小平对发展中美关系有一种紧迫感。他知道除非中美关系正常化,邓小平是不会访美的。
  • 加速教育交流
    • 在提问环节,国家科学基金会会长理查·阿特金森问邓小平是否担心中国留学生叛逃。邓小平回答说,他不担心这种事。他说,中国学生不同于俄国学生,他们忠于自己的国家,即使去国外留学后没有马上回国的人,从长远来看仍是中国的一笔财富
  • 建交突破,1978年6-12月
    • 在第三次会谈中,美方概述了同大陆关系正常化之后美国与台湾关系的性质:文化、商业和其他交往将会继续,但是不会派驻美国政府官员。谈判中最大的难题是,美国是否继续对台军售。邓小平本来希望,只要美国同意停止对台售武,台湾会感到现实的出路只能同意与大陆统一,他希望这件事在他当政期间实现
    • 邓小平对诺瓦克说,中美两国应尽快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不但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
    • 伍德科克解释说,美国打算在1月1日和台湾断交,现在的条约规定要提前一年通知对方,尽管美国事实上打算4个月内从台湾撤出军队。邓小平说,这个方案可以接受。……,当天下午,由于知道中美建交问题已基本解决,邓小平在中央会议上做有关改革开放的跨时代讲话时,显得更加踌躇满志
    • 在美国继续对台售武的情况下,邓小平依然决定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关于他本人做出一生中这个最重大的决定之一时是如何考虑到,没有记录可考。但他知道,这个决定将使他最珍视的目标之一——有生之年看到台湾回归大陆——的实现变得异常困难
    • 中美建交协议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宣布。……。蒋经国在半夜被叫醒,得知即将发布公告的消息,台湾人的愤怒一如北京人的欣喜。……,正如卡特总统所说,“我们本以为在全国和国会内部会引起严重对立,然而这并没有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正面反应”
  • 邓小平访美,1979年1月28日-2月5日
    • 在邓小平抵达之前,他的访问已经引起公众的极大兴趣,超过了自赫鲁晓夫1959年访美以来的任何领导人
    • 万斯在备忘录里,说邓小平是一个“非凡任务——急躁、好胜、自信、坦率、直接、强硬、头脑精明”。
    • 邓小平的随行人员不仅包括大报和新华社的记者,还有中国的首席新闻播音员赵忠祥,他在美国负责制作半小时的节目,每天行程结束后传回国内
    • 轮到邓小平发言时他说,中国领导人过去认为最大的危险来自两大强权,但他们最近开始认为美国的危险小于苏联。
    • 邓小平以严肃而又果决的作风,说明了他要对越南进行惩罚性打击的计划。……,卡特表示担心,中国如果进攻越南就会被视为侵略者,他知道这将更难以争取到国会对中美合作的支持。……。邓小平在次日的私下会晤中,就中国进攻越南做了最后的会谈。他解释了自己坚持的原因,如果中国这一次不给苏联一个教训,苏联就会像利用古巴一样利用越南(邓小平还预言了苏联会入侵阿富汗,而在1979年12月苏联也确实这么做了),但他也保证即使进攻,也会在10到20天后撤出
    • 他对卡特说,北京只会在两种情况下对台湾动武,一是台湾长期拒绝和北京谈判,二是苏联涉足台湾
    • 奥尼尔后来写到,邓小平绝不怀疑,至少就中国而言,分权制是一种十分低效的治国方式,是中国应当避免的
    • 美国国务院一些有头脑的官员,虽然完全相信中美建交恢复邦交的价值,但是对邓小平访美期间美国对中国的过度情绪化反应也表示担忧。……,而在中国,他的访问使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未来观发生了一系列巨变。

重组领导班子,1979-1980

  • 邓小平不太在乎头衔,他更为看重建立一个能干的班子和组织,他能与之一起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他成为头号领导人之后,还要想办法对付毛泽东去世后在党内无所不在的影响,尽量减少一些人的抵触情绪——他们仍然崇敬毛泽东,指责邓小平是中国的赫鲁晓夫。……1979年3月邓小平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是很重要的一步,弱化了保守派的批评
  • 在公开场合,邓小平并不批评毛,而把那个时期的问题归到林彪和“四人帮”身上。为了维护党的团结形象,他小心地不与华国锋直接对抗,只批“两个凡是”
  • 登黄山归来后党的建设
    • 一些政治嗅觉敏感的干部认为,邓小平登黄山,就像毛泽东著名的游长江一样,要让人们看到一个健康的领导人
    • 自中共建党以来,乙方在争论中获胜并巩固了权力,其领导人不但要选拔高层干部,还会开展吸收新党员的运动
    • 在毛泽东时代,“红”一向比“专”更重要。……。毛泽东宣布,这些旧阶级已经消失,他需要有能力的人。……,他要清除认同保守政策的政治局成员,首先是华国锋的4个拥护者——汪东兴、吴德、陈锡联和纪登奎。……,他在选拔领导人时,不是看他们是否对自己忠诚。他需要的是称职的人
    • 邓小平为他的班子选出3个他认为适合并相信有能力领导中国现代化的干部:胡耀邦、赵紫阳和万里
    • 邓小平面对的难题是,在这个最高层领导班子以下,由于“文革”带来的断层,缺乏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下一代领导人
  • 叶帅的国庆30年讲话
    • 叶帅明确表示,国家犯下“大跃进”和“文革”这些错误时,正是毛泽东执政时期。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公开承认——虽然不够直接——毛泽东要为这些错误承担一些责任
    • 叶剑英的讲话得到了非常正面的反响。受过教育的人很高兴看到,中共终于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迈向得到他们拥护的务实的方向
  • 为新班子做准备,1979年下半年
    • 华国锋在1979年夏天基本上已经靠边站,和邓小平重叠的工作,干脆被邓小平接了过来
    • 1980年2月的五中全会可以视为邓小平领导班子的起点。华国锋的4个拥护者——汪东兴、吴德、陈锡联和纪登奎将离开政治局,胡耀邦和赵紫阳将在会上担任要职
  • 1980年的“国情咨文”
    • 邓小平要在10年内从经济上超过台湾和实现统一台湾的目标,事实证明过于乐观了。然而,台湾在此后30年取得的经济成就,完全取决于它和大陆的经济关系
    • 实现经济现代化需要做什么?邓小平提出了4个要求:坚定不移的政治路线,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
    • 实际上,邓小平在描述执政党的理想角色时,听上去更像是一个西方的企业主管,而不是毛泽东的信徒
    • 邓小平对他所说的党内民主做了解释:党员有意见可以提出来,这有助于解决问题;但党的领导听取各种意见后,一旦做出决定,党员就要执行
  • 五中全会,1980年2月23——29日
    • 邓小平的3个主要支持者胡耀邦、赵紫阳和万里接手要职。胡耀邦成了党的总书记。华国锋名义上还是总理,但赵紫阳成为实际上的总理,开始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万里成为事实上的副总理
    • 为刘少奇平反的僵局很快就被打破。邓小平在五中全会上宣布,为刘少奇平反不代表批判毛泽东。但是给刘少奇平反造成的效果使党员为修正毛泽东的历史评价、承认他的错误做好了准备。
  • 告别毛泽东时代和华国锋,1980年秋到1981年6月
    • 即使1978年12月时他还没有排除华国锋的具体计划,他当时至少已经在考虑,如何在不引起同事震惊和避免公开斗争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华国锋的权力
    • 评价毛泽东的过程,延续了邓小平一贯的理性分析:如何既能维护党的权威,又让手下的高级干部摆脱毛的路线。……。最后定稿的文件里处处可见对毛泽东思想以及毛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贡献的歌颂,但也批评了他在“大跃进”和“文革”中的作用。
    • 邓小平深知,必须让群众放心,评价毛泽东和华国锋的过程在有序进行。同时也向世界表明,中国没有发生破坏性的“权力斗争”,没有出现“非毛化”
    • 1979年5月之后华国锋就不再经常露面。1980年9月的五届人第三次会议上,华国锋做了最后一次重要讲话
    • 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华国锋在逮捕“四人帮”时做出的贡献,尽管他夸大了自己这一成就上的贡献:由于“四五”运动后的政治气氛,逮捕“四人帮”不是难事。……。在毛泽东去世后,他却用“两个凡是”加强个人权力。胡耀邦还批评华国锋搞个人崇拜,给自己添加光环。……,从毛泽东去世到1977年3月,华国锋对老干部都很粗暴。
    • 最终,政治局的大多数人都赞成华国锋辞职,把权力集中到邓小平和与其共事的人手里。
    • 邓小平成为军委主席后,叶帅便选择不再与之分担这项工作,而是回到广东老家。

邓小平时代 1978-1989

邓小平的统制术

  • 邓小平无法忍受别人会感到陶醉的个人崇拜。……,他也从未担任过党的主席或总理。……,他充分利用个人声望,大胆地创建了一套运作良好的机制
  • 权力结构
    • 邓小平圈阅或批示文件就是他领导全党工作的方式。……,他善于区分大小事,将经历集中在能给中国带啦以最大变化的事情上:制定长期战略,评价可能决定长期目标成败的政策。……,在一些重要但复杂的领域,例如经济或科技,邓小平依靠其他人思考战略,最后由他拍板。……。在军事和外交方面,邓小平有几十年的经验,对自己的想法充满自信,因此很少向别人让步。
    • 王瑞林对任何事管党或政府的事都避免做出自己的解释,只是传达邓小平的意见,这点和毛远新相反。
    • 赵紫阳在口授的回忆录中表示,他和胡耀邦更像是大秘书而不是决策者,但他们要负责抓落实
    • 中共中央办公厅是一个更大的行政单位,负责起草和传达文件,处理北京党中央各单位和省一级党委的来往。书记处则要小得多,它只为最高领导服务,就像一个党的内阁
    • 他利用书面文件处理大多数事务,避免参加劳力伤神的会议,他的大多数电话都由王瑞林处理。……,下属认为他是一个严厉、急切、要求高但讲道理的建工,他们怀着敬畏与他保持距离。他是献身于事业的同志,不是可以违背组织的需要的仗义朋友
  • 治国和改革的指导原则
    • 置身高位,参与治国后,他更看重国家的权威。……,作为头号领导人,他知道仅依靠法律不足以让群众服从他——中国还不是一个公民对法律具有发自内心的普遍尊重的国家,而部分原因在于公民们总是看到领导人在随意改变法律。
    • 邓小平从未提出过统制原则,但从他的讲话、部下的看法和所做的批示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基本原则
      • 言行要有权威性
      • 决定一旦宣布,邓小平不会承认错误,削弱自己的权威
      • 捍卫党的地位
      • 坚持统一的命令体制。邓小平不相信三权分立能在中国行得通
      • 牢牢掌控军队。主要依靠他的重视支持者杨尚昆。
      • 得到群众支持后,再做重大政策的突破。邓小平总是避免草率提出可能引起很多高层干部或普通群众抵制的政策。
      • 在长远目标下有短期决策
      • 采用有助于长远目标的政策
      • 正视令人不快的事实
      • 做事果敢。……但在重大问题上,他往往愿意在摸清全部事实之前就大胆推进
      • 推进、巩固、再推进
      • 加强团结,减少分歧
      • 避免宣传过去的恩怨
      • 通过试验避开保守力量的抵制
      • 用大白话解释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如“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摸着石头过河”等,模糊了意识形态的分歧
      • 在解释基本原则上把握好平衡
      • 避免派系,选拔能干的官员
      • 善于研究和营造“气氛”
  • 说到底,民主集中制要求每个人必须参加合唱,表态支持具体的政策。……,在邓小平看来,成功的领导人不仅要决定正确的长期战略方向,还应当知道如何去营造“气氛”,如何适时采取大胆的步骤,在干部群众都愿意跳上甲板时迅速采取行动

广东和福建的试验,1979-1984

  • 30年来广东干部一直受北京冷遇,因为对这个靠近外海毗邻香港的地方,北京总是担心它的地方主义、资本主义旧习和安全风险,压制它的工业发展。
  • 蛇口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允许境外直接投资的地方,也是中国第一个允许境外人士对于内地的公司进行决策的地方。
  • 在跟习仲勋谈话时,邓小平同意,要让广东和福建享有灵活性,一遍吸引和利用祖籍广东、福建的海外华人的资金。……,中央第50号文件同意给予广东和福建吸引外资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按邓小平的建议,这些地区称为“特区”
  • 邓小平的试验和批评者
    • 邓决定扩大市场,他个人对私人企业没有意识心态上的反对意见,他同意竞争是工商业的动力。然而他也要让中共牢牢掌握控制权,防止资本家左右中国政治。他要保留土地公有,维持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继续国家的经济计划。
    • 邓小平以极谨慎的方式,向公众解释他的理念。他和别人一起批评对外国制度亦步亦趋的人。他小心地不提外国文化更加优越,只说可以在有限范围内向外国学习
  • 中国的南大门
    • 广东和福建不同于上海,它们没多少工业,及时走了弯路也不会有太大风险
    • 假如有一个能找到让中国起飞的“仙草”,那就是香港。从1979到1995年的对话直接投资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或至少经过香港这个中国“南大门”
    • 邓小平开放连接广东和香港的“南大门”的试验,使这里成了外来投资、技术、管理技能、观念和生活方式进入中国的最重要通道
  • 广东和福建起飞
    • 习仲勋和杨尚昆设法使背景批准了一系列导致广东经济起飞的措施,但是从1980年到1985年间领导广东经济起飞的却是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
    • 一般而言,没有现代工业的国家,其官僚机构也效率低下,但是一旦采用了现代工业的效率标准,这些标准会逐渐渗透到政府之中
  • 面对保守政治逆风
    • 当时广东和福建的干部必须尽力保持一种微妙而危险的平衡,既要做好吸引外资的工作,又要避免被人指为卖身投靠外国帝国主义。……,由于在公私利益之间并无严格界限,这可能会诱使当时仍然很穷的地方干部利用职权中饱私囊 。……,一些北京高官对党纪在“文革”中受到的破坏已有认识,他们对赚钱机会可能会进一步侵蚀党的纪律更感到忧虑
    • 1981年底,北京官员对广东和福建经济犯罪的愤怒已经达到顶点。……,邓小平的试验遇到了压力。
    • 邓小平一直在阅读各种会议报告,但也一直避免公开表示支持广东和福建。
  • 向14个沿海城市扩大试验,1984年
    • 有关邓小平视察广东和福建的成功经验的报道,对当年晚些时候正式宣布开放沿海城市和进行体制改革的决定构成了有力支持
    • 当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时,他并没有为地方干部辩护。事实上他所表达的意思是,走私、贿赂和腐败不是政策本身的结果,而是政策实施上的问题
    • 为了促使新开放地区提升技术,避开陈云1982年1月提出的暂停新建经济特区的建议,1984年13号文件将新的开放城市称为“经济技术开发区”
    •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一个高级干部会议上说,他这一年办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用“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问题,另一件就是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
  • 广东成为新“大寨”
    • 过去普通人去大寨是因为被鼓励这么做;现在人们了解广东,却是因为真想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因此北京不仅不鼓励,反而试图抑制人们恨不得马上复制广东经验的愿望
    • 自广州从香港购买了一些旧出租车之后,它成为中国运营商业出租车的先驱。1987年11月的中国全运会也成为后面1990年亚运会的样板和2008年申办奥运会的跳板。

经济调整和农村改革,1978-1982

  • 邓小平在推进经济改革上,有自己的信条。其一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在邓小平看来,戈尔巴乔夫从政治体制改革入手,是误入歧途,因为“他将失去解决经济问题的权力,经济问题解决不了,人民会把他撤职的。”
  • 在外交和军事领域,他自己就能把问题吃透,运筹帷幄。但是在经济问题上,他需要人充当中国的战略家。
  • 建设派和平衡派,1978-1981
    • 最高领导层在汇总各种观点时,有不同意见逐渐形成了对立的两极。一方以建设派为中心,热衷于引进新工厂和基建项目;另一方以陈云为首,可以称为平衡派,他们行事谨慎,力求资源用在国家重点项目
    • 和华国锋一样,邓小平内心里属于希望看到快速进步的建设派。……,邓小平完全支持余秋里,且同样热衷于引进外国工厂
    • 1978年12月,党内高层相信陈云能一如既往地提供最好的经济建议,他是新时代领导经济工作的头脑最清醒的人。
    • 邓小平从支持建设派到支持平衡派的原因
      • 外汇储备吃紧
      • 陈云在党内有威望,邓也愿意和他一起反对华国锋
      • 邓准备进攻越南
    • 宣布调整政策不久,1979年的会议上,地方干部和各部委官员都抱怨中央的经济计划控制太紧。陈云也愿意让下面的市场有一定灵活性,但他坚持以计划为主
    • 陈云出院重返工作时,预算赤字大增,为新中国最多的一年。陈云痛下决心进一步加强管制。……,紧缩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邓小平必须向外国人做出解释,中国人为何撕毁引进工厂和设备的合同。这个问题和中日关系带来的麻烦尤其严重。
    • 虽然调整政策随着1982年中共十二大结束,但是作为调整政策一部分的一项重要计划仍在继续,即计划生育。……,世界上没有哪个社会实行过如此严厉的节育政策。
  • 万里和农村改革
    • 在三中全会上,包产到户的话题还属于大忌。……,万里提出“省委六条”时,全国的政策仍然明确禁止包产到户,万里不能反对。但是邓小平和一些官员看到了安徽省委在万里领导下制定的“六条”后,立刻肯定了这一试验的价值。……生产小组取得的夏粮大丰收让安徽的干部欢欣鼓舞,他们在1978年秋到处宣传自己的成就。
    • 直到1980年9月省委书记会议前夕,邓小平才同意把农业生产分散到户,这实际上标志着毛泽东启动的农村集体化结束了。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杜润生提出的,跟其他提法相比,它可以让正统派放心,集体仍是承担责任的一级地方单位。……,作为三级集体所有制(公社、大队、生产队)最高一级的公社当初把经济和政治功能集于一身,它被解散后,政治功能转移到乡镇政府或大的行政村,公社的工厂和其他经济单位变成了独立的乡镇“集体”企业
    • 包产到户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有些地方,尤其是大片荒地使用拖拉机耕种大片田地的东北地区,单个农户无法胜任。……,除了结束粮食短缺、提高农民收入外,包产到户还导致了经济作物的增加。年轻人可以去乡镇企业打工,农民也可以进城叫卖农副产品,从而改善了城市消费者的食品数量和质量。
  • 乡镇企业
    • 邓小平在1987年的会谈中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
    • 1982年撤销公社后,公社的小工厂和商店自动变成了由刚成立的乡镇政府领导的企业。……,不但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公社的管理获得独立,而且不再受公社地域的束缚,可以随意生产产品,卖向任何地方。……,境外投资也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动力。
    • 国营企业缺少灵活性,而乡镇企业完全可以对市场条件做出灵活反应。此外,国营企业要为全体职工提供很多福利:住房、劳动保障、医疗和子弟学校等。因此乡镇企业的效率要高不少。
  • 个体户
    • 小企业的恢复来源于返城失业青年的压力,要给年轻人找工作以免他们在城里闹事。
    • 城市服务业的复兴就像包产到户一样大受欢迎
    • 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中共干部正式同意了个体户可以雇佣7名以上的员工

加快经济发展和开放步伐

  • 关于增长率,1981-1983
    • 尽管陈云的批评者有时会让人觉得他发对改革,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也想让经济保持活力。但是陈云认为,自己有责任维护计划体制的良好秩序,使重点工业部门得到它们需要的资源,并保证通货膨胀不会失控
    • 在陈云和他的支持者——甚至包括赵紫阳——看来,胡耀邦竭力支持地方干部的做法都过于随心所欲,而且他对遏制通货膨胀也没有给予足够关注
  • 赵紫阳的改革构思
    • ……,邓小平已经对陈云和谨慎地计划干部领导下的缓慢增长失去了耐心,他开始离陈云而去,转而借助于赵紫阳及其智囊团
    • 当时尚无任何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而且没有造成严重动荡地——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可持续的、开放的市场经济
  • 向国外学习
    • 在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化的秘诀这一点上,除了日韩之外,没有任何发展中国家能够在广度和深度上与邓小平领导的中国相比
    • 在中国研究国外的经济发展经验方面,没有任何机构发挥的作用能与世界银行相提并论,而世行在中国发挥的作用也超过了它帮助的任何其他国家。……,1980年10月,世行做出了一个首创性的决定:他组织了一个30位世界级专家组成的团队,前往中国进行为期3个月的考察。这个计划是世行到那时为止承担过的最大的针对单个国家的研究项目
    • 当时首先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如何在维持中国经济的同时,使它转向更开放、更少管制的体制。……,世行建议让国内人口更加自由地流动,使劳动力的使用变得更有效率。
    • 1980年代初,中国负责调整经济体制的官员最初想从东欧国家寻求改革模式。……,会后东欧的学者们开始同意中国东道主的观点,即一次性大胆进行改革的东欧模式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中国太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中国唯一可行的道路是逐步开放市场和放开价格。
    • 速度问题似乎一直是邓小平的中心问题,他希望经济尽可能快速增长,又要避免“大跃进”的危险。……,由于会议之前通货膨胀已经很严重,中国很快采用了从这次会议中得到的主要教益,即用宏观调控驯服通货膨胀
    • 有些世行官员批评价格双轨制,因为这会给国营企业的干部制造迅速牟利的机会,他们可以用计划价格购买商品,再以市场价格在市场出售,但中国高层官员认为,他们有把握用行政处罚手段控制住腐败
    • 中国新的开放政策实际上是从国外引进了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和消费革命
  • 邓小平的经济攻势,1984
    • 邓小平在1982年9月开始使用“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说法,这个宽泛且模糊的巧妙概念完全符合邓小平的基本思路:即扩展可以被接受的意识形态框架,使国家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
    •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决定》宣布,将逐步减少政府定价,进一步发挥市场定价功能
    • 1984年公布的数据让陈云深感担忧,在1985年2月的会上,陈云批评了严重的预算赤字,外汇储备超额使用和严控开支的失败。他做出结论,计划优于市场的政策并没有过时。
    • 批评邓的人认为,如果邓在1984年没那么急躁,情况可能更好;也许可以避免伴随中国经济过热产生的通胀和腐败问题
  • 通胀的恐慌和反击,1988年
    • 经邓小平同意,赵紫阳在1987年十三大上的讲话里使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这又是一个巧妙的概念。……,“不再以计划为主”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新提法为继续向市场经济前进提供了框架。
    • 1988年初,邓小平决定要大胆推进改革,取消对更多商品的价格管控。……。邓小平多年来一直在了解物价改革的重要性,他知道市场价格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关键。他对同事说,“长痛不如短痛”。……,邓小平此举的另一个考虑是有增无减的腐败,价格双轨制正是腐败的制度性原因之一
    • 民众对放开物价导致的物价暴涨的惶恐反应削弱了赵紫阳的地位。当时中国的通货膨胀速度已经大大高于1949年以来的任何时期。……,尽管邓小平此后继续支持赵紫阳担任总书记,但两人关系有所紧张,因为高层和群众认为邓小平要对物价失控负责。……,8月份以后,谨慎的计划派又主导了经济政策。
    • 朱镕基在1990年代控制通货膨胀时力求实现软着陆,但陈云在1988年底终止通货膨胀的胆略,不亚于邓小平取消物价管制的气魄、
  • 中苏改革的对比
    • 中国和苏联比有不少优势
      • 漫长的海岸线
      • 海外华人众多
      • 大陆有潜在的巨大市场
      • 有比较充分的政治动机
      • 地理和种族同质性更好
    • 另外邓小平在关键问题上做出了和苏联领导人不同的决策:坚持共产党的权威。邓小平相信,中国需要单一的执政党领导国家。这和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是一样的。另外,邓小平的做法是步步推进,不搞“大爆炸”式的一步到位。
    • 邓小平全部改革战略的支撑点,是他坚定相信中国必须从观念到贸易向外部世界全面开放。……,邓小平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使国门大开,接纳外国的理念、技术和资本,其程度大大超过他的前任

台湾、香港和西藏问题

  • 在保证主权和最终控制权的同时允许台湾和香港享有高度自治。这一基本想法是周恩来提出的,但在邓小平当政的1982年得到了深入而系统的阐述,并成为“一国两制”的政策。
  • 台湾
    • 在和美国进行关系正常化的谈判时,邓预期台湾将在几年内回归大陆,当时甚至伍德科克也这么认为
    • 蒋经国知悉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建议后,却做出了挑衅的回应。同时,美国国会使局势更为复杂。……,《与台湾关系法》的精神在美国政治中的含义是,美国忠实于它的盟友,但是它违背了与中国谈判的精神。比《与台湾关系法》让邓小平更恼怒的是,里根总统发誓要给台湾以“尊严”,包括谋求和台湾建立正式关系。……,邓小平下了最大的决心,不能让里根和台湾达成协议,不惜让中美关系回到1970甚至1960年代的水平。
    • 邓小平随后又对台湾实行一系列的胡萝卜政策,以增强它与大陆改善关系的吸引力。但是台湾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中国和里根关系依旧紧张。
    • 为了表明北京对美国未减少对台军售的不满,赵紫阳不仅拒绝了里根发出的庆祝1972年《上海公报》发表10周年的访美邀请,甚至没有对信给予回复。……,布什在抵京后最初几天发现,北京对售武问题态度依旧强硬。……,邓小平和布什在会谈中达成的谅解(美国不会停止售武,但会有所限制),成了后面具体谈判的基础,并形成了八一七公报。这份公报也和《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一起成为了中美关系的3个基础文件。
    • 在1980年代中期,邓小平对自己能在“去见马克思”前解决台湾问题仍存一线希望。邓小平担心蒋经国去世后,台湾会发生混乱,因为那里有势力想和美国还有日本合作。蒋经国拒绝了邓小平的见面建议。邓小平没有多少理由自己可以解决台湾问题。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组织台湾走向独立,为他的继承者有朝一日重新控制台湾铺路。
  • 香港
    • 虽然和葡萄牙的租约到1999年才到期,澳门实际上已处在大陆控制下。葡萄牙在1967年和1974年层两次提出归还澳门。北京已与葡萄牙达成协议,大致勾画出归还澳门的方案。
    • 在中国大陆外,大概没有家庭能像包玉刚的家庭那样与邓小平已加形成密切关系。
    • 中国在香港的自己的组织写给北京的报告中,一味吹嘘中共得到的支持,这使邓小平等领导人低估了香港华人居民事实上对英人统治的满意程度。
    • 1981年初,邓小平同意开始就香港前途进行谈判。里根1981年当上总统后,邓小平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在台湾问题上很快活的进展。此时把工作重心转向香港,可以使那些对中国政府在收复台湾问题上表现软弱感到不满的爱国青年转而关注收回香港主权的斗争。
    • 撒切尔夫人在1982年6月福克兰群岛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次胜利使她过于自信。她误认为,中国拒绝考虑英国在1997年后继续保留主权只不过是可以谈判的条件。……,她说,只有在做出保证香港繁荣稳定的安排后,才能谈到主权问题。……,邓小平断然拒绝了她的建议。
    • 撒切尔夫人访华后,中英谈判被推迟了,因为中方坚持谈判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必须在1997年后完全收回主权,而撒切尔夫人不愿接受。
    • 为了给谈判做准备,邓小平向香港派出了一名级别更高的党的干部——许家屯。他的重要职责之一是挑选香港有影响的人士,邀请他们访问北京,他们在那儿有机会见到邓小平。……,许家屯在这种情况下,最终还是将香港共产党创造性地转变成了一个新团体,使它能够培养富有想象力和忠于北京的新成员。他的正式身份是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社长,但他的权力实际来自中共港澳事务委员会书记一职。
    • 许家屯的开放态度和了解香港的真诚愿望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他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将在1997年收回香港,但是不必担心,一切都会保持原样。……,许家屯的回报如同醒脑剂,但它并没有改变邓小平要收回主权的全面计划。
    • 邓小平的意思很清楚,他不承认香港行政局拥有决定香港未来的任何权力。他明确表示,谈判只能在英国和北京间进行。
    • 随着《联合声明》尘埃落定,中国开始转向制定《基本法》的工作,它实际上是1997年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
    • 港督尤德在1986年12月去世,香港民众所迸发出的对英国统治的用户还是让北京的领导人感到吃惊。……,1987年港人对回归的恐惧达到高点时,为了安定人心,未准备讲稿就亲自到《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会议上发表了讲话。……,1989年2月,《基本法》的初稿被公之于世。
    • 天安门事件之前,中英两国曾共同努力想实现一个所谓“直通车”方案,即建立一个能够顺利延续到1997年之后的政治架构。
    • 香港和北京批评彭定康的人指责他是在谋取私利,他回到英国后名声大振,成为为自由而战的人,而那些留在香港的人却要收拾他在香港和内地间造成的麻烦。
  • 西藏
    • 毛泽东曾在1950年代与藏民建立了相对良好的关系,他在1951年给16岁的达赖喇嘛相当大程度的自由。在达赖和其追随者在1959年逃跑时,毛泽东甚至下令军队不要开火,希望能让达赖回心转意
    • 1979年邓小平成为头号领导人后,他在争取藏人积极合作时所面对的困难要远比1950年代的毛泽东严重,他力求弥合“文革”在西藏以及其他地方造成的创伤
    • 达兰萨拉藏人的3个代表团来访的效果和预期相反,他们更加严厉地批评中国对待藏人的政策。……,达兰萨拉流亡藏人要求的自治程度比台湾得到的条件都要过分,这是进一步加剧紧张关系的另一个因素。……,流亡藏人要求把西藏的疆域扩大其他省份的藏人居住区。
    • 1981年到1982年沟通失败后,邓小平把西藏问题搁到一边,知道1984年中国市场化进程得到更广泛群众支持,这为处理西藏问题提供了新前景:经济增长和西藏与其他省份越来越多的联系
    • 邓小平和达赖喇嘛无法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但双方都想避免全面冲突。……,流亡藏人和北京领导人的僵局一直在持续

为军事现代化做准备

  • 攻打越南,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
    • 邓小平并不想出兵柬埔寨,他认为这会让中国陷入代价高昂的战事难以自拔。他更希望打一场“速决战”,向越南和苏联证明继续扩张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邓小平遭到了军委其他成员的普遍反对,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军队没有做好战斗准备
    • 1978年12月,中央军委预计越南即将入侵柬埔寨,……,不出所料,12月25日越南大军入侵柬埔寨,并在12天后占领金边。……,2月17日黎明,大约20万中国军队从分散在边境的26个地点同时向越南发起进攻。
    • 据估计,中方在战斗中有25000人阵亡,37000人受伤。中国军队攻下了5个省会,但人员伤亡高于越南。3月6日攻下谅山后,中国宣布胜利并撤军,前后不过29日。……,中越在1990年代恢复关系后一致同意不再提过去的冲突
    • 越南未能实现它称霸东南亚的野心,邓小平退休时越南已不再威胁东南亚各国,而是开始谋求和诸国建立友好关系
  • 减少苏联威胁
    • 毛泽东曾说,战争无法避免。邓小平有时也重复这个说法,但在解放军从越南撤兵后,他有理由变得更加乐观,他努力进一步减轻和苏联的紧张关系,以便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 邓小平指示说,代表团要向苏联转达改善中苏关系的两个条件:苏联从蒙古撤军,不帮助越南占领柬埔寨。在苏联出兵阿富汗不久,邓小平又加上了一个条件: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 和美国军事合作
    • 邓小平从未表示和美国结盟的考虑,就像过去毛泽东一样,他希望中国在安全问题上完全独立
    • 中美的军事交流因1989年天安门事件戛然而止,直到20年后也没有完全恢复
  • 推迟军事现代化
    • 邓小平必须对失望的军官一遍遍解释,为什么首先发展民用经济,再搞军事现代化是符合国家利益的。……,因此,整个1980年代中国政府不断减少军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
    • 邓小平从毛泽东那里继承的国防战略,严重依赖于两种极端的方式:“人民战争”和核武器。……,中国的军事技术在“文革”时期大大落后于互不示弱且有巨大投入的美国和苏联
    • 邓小平时代结束后,针对李登辉1995年试图搞台独的举动,此类研发和生产步伐愈发加快
  • 精简部队
    • 中共领导层早就在考虑为军界和政界的高级干部规定强制性退休的年龄,但一直未能建立这种制度。退休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干部没有任期限制,他们因为“对革命的贡献”而有资格意识
    • 邓在1982年成立中央顾问委员会后,军队中很多老领导成了该委员会的成员。
  • 军工企业的“军转民”
    • 邓小平鼓励地方军工企业和军队工厂生产更多有市场竞争力的民用产品。……,此外邓小平还要求军队把部分设备和技术转向民用经济。……,这些新的收入来源可以使官兵也称为邓小平改革的利益相关者
    • 1982年新的机构“国防科工委”成立,以便规划民用和军用技术的发展和协调
    • 很多军队领导人对非法敛财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对爱国主义战斗精神的侵蚀深感担忧。被这些问题困扰几年之后,较下层的军事单位受到了禁止参与商业活动的命令
  • 军队现代化的基础
    • 通过把军事冲突风险控制在低水平,邓小平成功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没有危及国家安全

政治的潮起潮落

  • 他和毛泽东一样,也希望确保中共干部一如既往地得到人民的支持。……,邓小平对1980年波兰罢工的反应,类似于1956年毛泽东对匈牙利和波兰起义的反应。先是允许开放言论,但是一旦发现对党的敌意威胁到党的领导,就要进行压制
  • 老干部退休
    • 1982年中顾委正式成立,邓小平希望其成员辞去(党和政府中的)正式职务。
    • 中顾委按原定计划于1992年解散,它给了老干部荣誉地位,减少了他们的权力
  • 陈云对胡耀邦的批评:另一个战场针对的是胡耀邦给予地方干部灵活性的做法,这场斗争因陈云1983年3月批评胡耀邦达到顶峰
  • 反精神污染和其反响
    • 将人道主义和异化视为普遍原则的观点,在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看来是对党的最高权威的根本挑战。邓小平没有匆忙终止一切有关人道主义和异化的讨论,但他在1983年9月份决定对宽松的气氛加以限制
    • 邓小平很不愿意搞政治运动,这会打乱正常工作,让所有可能受到批评的人产生对立情绪,但他又找不到政治运动以外的办法去遏制“精神污染”
    • 为了让被已经终止的运动灼伤的知识分子放下包袱,1984年到1985年期间,邓小平采取了宽容的做法。……,1984年12月到1985年1月的作协会议上,未邀请邓力群、胡乔木与会。……,作协会议对中共权威的放肆挑战让邓小平十分恼火,在他看来,胡耀邦在争取知识分子人心上过于宽宏大量,却未能让党的纪律得到加强
    • 邓小平继续做着一件几乎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既要坚持党的纪律,又不彻底疏远知识分子
  • 准备交接班,1985
    • 邓小平知道胡耀邦过于我行我素,不能充分考虑全盘计划的平衡,因此已经失去陈云等人的支持。……,邓小平当时已经决定让比他年轻15岁的赵紫阳作为主要候选人。赵紫阳在城市经济改革上成绩斐然,而且不疏远正统派领导人
    • 在当选候补委员的年轻干部中,还有江泽民和胡锦涛
  • 政治改革,1986-1987
    • 1980年邓小平和身边干部担心中国会发生类似席卷东欧的示威。1986年,他们则为亚洲新的一波民主示威浪潮感到紧张。
    • 在为研究政治改革设定进程时,邓小平强调党政职能分离的必要性,这是他在1941年就赞同的观点。
    • 虽然邓小平所希望的政体改革目标范围相当有限,但他给了赵紫阳很大权利,让他研究各种政治体制,听取不同专家、团体意见。
    • 邓小平在审阅赵紫阳十三大报告的草稿时指出:“我们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保证行政机构的工作效率,不受外界太多的干涉……在民主问题上不要感情用事……”
  • 学生运动和胡耀邦去职
    • 1986年的学生示威活动是“四五”运动后第一次大规模学生示威。它发源于安徽合肥和附近的南京上海,而不是在北京。主要因为方励之在中科大演讲的影响。……,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先富起来的却是最不该致富的人
    • 12月18日,示威蔓延到上海,江泽民市长出现在大批学生面前,鼓励学生直接从外文材料去更多了解民主。然后他用英文背诵了一段葛底斯堡演说,折让很多学生折服。此后几天,由于学生忙于考试,加上上海市政府宣布示威事先要得到批准,学生游行随之结束,没有发生任何意外。江泽民也因此在北京那里得到高分。
    • 邓小平知道让胡耀邦下台会带来麻烦,因为他已得到广泛的群众支持。……但邓没有预见到对胡耀邦的撤职会在仅仅两年后胡去世时引发那么大的骚乱
    • 邓小平在198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里说,反对资本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必须态度坚决。
    • 在1987年1月的党内生活会上,胡耀邦首先做了自我检讨,并对每个问题都做了解释。但他对随后受到的猛烈批评完全没有准备。
    • 胡耀邦被解除总书记一职。赵紫阳仍然担任总理,但接替胡耀邦成了代总书记
  • 反资产阶级自由化,1987
    • 胡耀邦下台后,邓小平多管齐下,加强他认为在胡耀邦领导时期日益松弛的党内纪律。
  • 中共十三大:赵紫阳主政
    • 邓小平很清楚,毛泽东至死不放弃权力造成了极大危害
    • 在十三大上,邓小平辞去了所有党政职务,陈云成为新的中顾委主任,第一线工作交给了赵紫阳。赵紫阳虽然成为当家人,但仍是在邓小平划定的范围内做事。像邓小平一样,赵紫阳也力图避免会引起争议的观点。
    • 十三大避免了正统派和改革派之间的尖锐分歧,两个最具争议的干部——胡耀邦和他的批评者邓力群——都被撤职

邓小平时代的挑战,1989-1992

北京:1989

  • 邓小平试图避免东欧发生的事情在中国重演,那里因政治领导人向民众要求让步而导致了失控
  • 1949年时的学生领袖有良好的组织和周密的计划纲领,1960年代的学生有参加红卫兵的经验。而1989年聚集成群的学生没有任何组织经验。……,他们缺乏组织、纲领和确保服从的程序,因而没有代表其他学生和政治领导人进行谈判的基础
  • 胡耀邦去世 & 骚动起源
    • 在80年代末,大多数学生更关心的不是政治自由,而是他们的个人自由,如自由择业。对普通民众,主要的担忧在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对国企员工来说,企业被迫进入市场他们可能丢掉“铁饭碗”。
  • 从悼念到抗议,4月15-22日
    • 随着广场上悼念胡耀邦的人群越聚越多,悼念活动也开始有了政治意味
    • 政府指望“四二六社论”可以镇住学生。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结果适得其反。
  • 李鹏和赵紫阳的分歧,4月29日——5月12日
    • 赵紫阳主张发表一个声明,表明党支持加强民主,提高政治生活的透明度,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但李鹏认为政府的头等大事是稳定,他批评了非法集会和谣言散布。
  • 准备戈尔巴乔夫访问和绝食抗议,5月13-24日
    • 对邓小平来说,戈尔巴乔夫从5月15日到18日的访问是中苏关系一个历史转折点,也是他个人的一次胜利。……,戈尔巴乔夫同意了邓小平恢复中苏关系的所有三个条件。
    • 5月13日上午,激进的学生领袖宣布了中国示威传统里前所未有的事情:开始绝食。……,赵紫阳没有亲自来到学生中间,而是派统战部部长替他去了广场。……,然而他的努力并未奏效。
    • 尽管参加绝食示威的学生是在争取民主,但他们自己也不遵守多数原则。
  • 戈尔巴乔夫访问
    • 学生们拒绝离开广场,政府别无选择,只好取消原定在广场举行的欢迎仪式
    • 在中国领导人中,没有任何人像邓小平一样在中苏之争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 邓小平精心与美国官员保持着沟通,以便不使中苏关系的改善损害中美关系。
    • 全世界的记者聚集在北京,本来是要报道中苏和解的过程,却发现学生运动更加引人入胜。……大多数学生其实对民主自由了解很少,对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也没有太多想法
  • 戒严令和赵紫阳离职,5月17——20日
    • 5月17日邓小平召集政治局常委和杨尚昆,商讨下一步行动。与会者里李鹏和姚依林赞同邓小平提出需要动用军队恢复秩序的意见,胡启立有些顾虑,只有赵紫阳明确反对。会议一结束,赵紫阳就请他的助手准备了一份辞职信。他知道,这意味着他官场生涯的结束。
    • 次日凌晨5点,赵紫阳来到广场表达了对学生的关切。这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 戒严受阻,5月19日-22日
    • 不论广场学生还是高层领导,都没有预料到:很多北京人蜂拥走上街头,彻底堵住了从东南西北各方向进城的军人。士兵们对自己遇到的意外毫无准备。
    • 李鹏在日记中承认,邓小平担心可能会导致“军心不稳”
  • 准备清场解决,5月22日——6月3日
    • 邓小平忙于和其他元老协商,以确保得到他们支持。陈云在危机中也支持邓小平。他说,坚定立场绝不后退,这很重要。
  • 筹建新的领导班子
    • 为了陆续赢得群众拥护,邓小平需要和天安门事件无关的新领导人,并在军队清场后向社会公布。5月19日实行戒严令前一天,邓小平、李先念和陈云就已选定江泽民做总书记。……,邓小平表扬了江泽民的果断行动,……他立场坚定、致力改革、了解科技,有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
    • 李瑞环、宋平也进入政治局。李鹏将继续担任总理。
    • 邓小平说,江泽民等新领导人上台头几个月,需要采取一些大力的行动证明他们致力于改革的决心。新的领导班子一就位,邓小平就会宣布他彻底退休的打算。江泽民并不知晓这些高层对他未来角色的讨论。
    • 中共领导人在选拔接班人时偏爱出身中共革命者的家庭,特别是烈士家庭,因为他们在紧要关头靠得住,绝对忠诚于党。
  • 清场,6月3-4日
    • 此时距离苏联瓦解还有2年,但邓小平在1989年就坚信,苏联和东欧领导人没有为维护党和国家权力做出足够努力。
    • 邓小平并不着急,他觉得没有必要谴责那些绝食、示威和请愿的人。他命令军队只把违法者和试图颠覆国家的人作为目标。……,很多人想搞清楚当晚的死亡人数,但各种估计出入极大。
  • 温室中的一代
    • 他们是这一代人中最有才华的学生,但缺少人生历练,只接受过考试的训练。
    • 这些温室中长大的一代学生就像孙中山所描述的1920年代的中国一样:一盘散沙
  • 天安门意象的力量
    • 西方民主为何对天安门事件做出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这既与电视将事件戏剧性同步展示给观众有关,也与学生认同西方理想有关。
    • 天安门事件后,相信出于国家利益美国需要与中国政府合作的商人、学者和美国政府官员,很容易受到和北京沆瀣一气的指责

稳住阵脚,1989-1992

  • “六四”之后,西方的人权团体和海外中国留学生都支持中国的异见人士,西方政治家也对中国政府实行制裁。
  • 对军队和党的讲话
    • 邓小平感谢军队干部在恢复秩序上发挥的作用。……,他说,我们原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
    • 邓小平的顽强与坚定,让很多担心中国可能内乱的人感到放心。……,邓小平显示出自信,中国有1050年代和1960年代几乎完全与外界隔绝的经历,一定能够听过1989年后外国的制裁。他认为外国商人会向他们的政府施压改善对华关系。邓小平的估计被证明是正确的。
  • 四中全会与交班
    • 全会还正式批准高层的人事变动。赵紫阳被免去一切职务,任命江泽民为总书记,宋平恶化李瑞环和江泽民、李鹏、乔石一同组成政治局常委会。……,在1989年给予江泽民这种头衔,以便他能够得到作为有效领导人所必须的权威。
    • 江泽民难以与根基深厚的邓小平相比,邓在北京有几十年经验。江泽民要依靠曾庆红等精明的部下来处理好同事关系。
    • 1989年8月,邓小平把杨尚昆和王震叫到北戴河说,他打算在11月的五中全会上把军委书记交给江泽民。党内领导人明白,这不仅意味着军队控制权交接,而且是交出了对中国的全部责任。……,邓小平多次说过,自己最后的责任之一就是建立硬性的退休制度
    • 邓小平指示说,预定于1992年的下一届中共代表大会上解散中央顾问委员会。……,他随后说出了离别寄语:一定要让群众和外国人明白,中国领导人坚持对外开放,他的接班人要维护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权威
    • 邓小平在11月7日的五中全会上,将中央军委主席一职交给江泽民。……,邓小平退休这天,柏林墙被推倒,但他的退休并没有引起任何麻烦。
  • 维持中美交流
    • 布什了解中美关系的艰难历程,他要避免将来有可能给恢复中美关系造成更大困难的任何对抗。……,确实,当两国关系变得十分紧张时,邓小平和布什的会谈让两国关系转危为安。
    • 邓小平对李鹏和钱其琛说,今天和美国的会谈只谈原则,不讲具体问题;中国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但中国领导人既不怕美国人,也不怕制裁,外交人员要牢记这一点
    • 从1989到1993年,中美军方实际上没有任何高层接触。军方的交往在1993年恢复,但信任关系再未恢复到1983至1989年的水平。1989年后,中国不再愿意从美国购买任何重要的军事设备
  • 东欧和苏联剧变
    • 1989年到1991年苏联和东欧和政治剧变,再加上春天北京的示威活动,让很多人怀疑共产党是否能在中国存在下去。……,江泽民解释了中国的情况和东欧有着根本不同。中国共产党能够在1949年建立政权,是自己的军队而不是苏联军队的结果,中国没有受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国改善了人民生活。
    • 邓小平坚信加快发展经济是保持人民拥护的关键。……,在1991年苏联保守派发动政变的第二天,邓小平把高层领导人叫到一起,让他们增强决心,团结一致做好工作,避免发生分裂。
    • 邓小平在试图说明苏联犯下的错误时称,苏联没有及时进行经济改革,高层领导人没有坚定维护共产党。……,在天安门事件之后的困难时期,邓小平不断重复着一句口头禅:“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有所作为
  • 爱国主义教育
    • “六四”后,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始处理一个更大的问题,即年轻人对政府和共产党的疏远。……,邓小平的教育观不集中在“意识形态”上,他认为那种教育过于僵化;他要提供的是公民和道德教育
    • 1989年,中宣部利用西方制裁对整体中国人的伤害,鼓励年轻人以中国历史为荣。1980年末很多中国人开始意识到,1978年对外开放后,中国人过于美化西方了。
    • 爱国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机会增加,共同构成了解决问题的手段。……,随着外国在1990年代逐渐减少制裁,中国必须在这种有排外之嫌的爱国主义和努力恢复邓小平在1977年后建立的对外友好关系之间取得平衡。

终曲:南方之行,1992

  • 1965年,毛泽东对自己没法全面控制北京的“资产阶级”政策感到不悦。他没法在中央党报《人民日报》上传播自己观点,便在上海的《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即《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然后乘坐专列前往杭州、韶山、武汉等地,为“文革”点火。1991年,类似的事情再次上演,当时邓小平对北京沉闷的经济政策感到不快,但他对这些政策又不能完全说了算。因此,他将自己的观点登在上海的《解放日报》上。同时在1992年,邓小平乘专列南下,在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点燃扩大市场开放和加快发展的大火。
  • 1988年通货膨胀、1989年5月戒严失败,之后苏联东欧政权相继垮台……。这一系列事件使北京气氛紧张。
  • 邓小平受挫,1990-1991
    • 从1984到1990年,上海没有得到北京多少帮助,它的潜力几乎没有发挥出来。……,北京一些部委领导也愿意向上海投资,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失去对广东的控制。
    • 尽管邓多次请求,七中全会仍然受到谨慎的稳健派主导,他们更加担心的不是增长速度放慢,而是经济过热。……,不过他在1991年也取得了两个小小收获:他争取到足够支持,将朱镕基调到北京担任副总理;他还让上海的报纸发表了几篇文章
    • 在1991年底,八中全会即将召开时,稳健派依旧占据上风,于是邓小平不把时间浪费在争论上,他要采取实际行动
  • 南方之行,1992年1-2月
    • 邓小平一向反对空话、长篇报告和不做认真准备的会议,他曾说过,“没有话把嘴巴一闭……会议和讲话是为了解决问题的。”
    • 在广东,邓小平到处都被喜欢和感激的人包围,他们成了邓南巡计划的啦啦队
    • 谢飞和梁广大十分清楚,邓小平也担心日益加剧的经济不平等现象;他们知道他一直鼓励先富帮后富。
  • 突破
    • 香港对于邓小平南巡的报道,让他在1992年取得了戏剧性突破。……北京那些站在谨慎计划官员一边的宣传干部面临着艰难选择。
    • 江泽民之前并没有春节给邓小平打电话的习惯。但在1992年2月3日,江泽民打电话给邓小平拜年。在之后,江泽民成了更大胆的改革者。……,在邓小平踏上回京的列车时,他有理由期待自己的南行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在江泽民要加快发展改革了。
    • 邓小平以地方干部的支持作为后盾奋力前行,他利用香港媒体并动员军队的支持。但是他也依靠了经济领域传来的喜讯。
  • 气氛变化
    • 稳健派干部意识到了邓小平讲话得到了广泛拥护,勉强同意了反映邓小平讲话精神的文件。
    • 江泽民决心在邓小平最后的考试中过关。春节,在公共场合,他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大力鼓吹者。……,最终江泽民的考试过了关。
    • 陈云在他的毕生事业即将结束时,承认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更复杂的新时期。实际上他是给下一代领导人投了信任票。
    • 在看了十四大的文件草稿后,邓小平提出了几个有待思考的问题:关于农村体制;关于自己的思想遗产,邓小平说领导人不应夸大本人的作用,要实事求是;关于统治制度,邓小平说“民主集中制”仍是“最合理的制度”。……,报告的核心内容是他南行时的观点:加大改革开放。
  • 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12-18日
    • 江泽民不但赞赏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把他的观点上升到“邓小平理论”的高度。知情人都清楚,邓小平是个实干家,不是意识形态宣传家。但对于江泽民来说,把邓小平观点上升到理论高度,可以加强它的地位,使之可以与“毛泽东思想”平起平坐,让人们可以集中精力搞四化。
    • 这次大会是对邓小平基本观点的明确肯定。毛泽东的基本信念——阶级斗争和不断革命——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经式微,并且随着他去世而消失。
    • 在十四大之前,邓小平让他的长期盟友杨尚昆和杨白冰兄弟退了休。邓小平制定刘华清——他能听从江泽民领导——和江泽民的盟友曾庆红取代了他们。
    • 按邓小平的计划,十四大也标志着任期终身制的结束。中顾委也被正式解散。……,1992年当选的政治局委员,都是与邓小平政策完全步调一致的人。
    • 江泽民手下后来成为第四代领导人的都不是老革命。他们出生在战争年代,确实1949年后接受的教育。他们年龄太小,没有赶上去苏联或东欧留学的机会;又因年龄太大,错过了去西方留学的年代。……,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优点是做事负责,与同事和下级都能搞好关系。
  • 1995年,改革派实行新政策后,住房建设开始腾飞,这一年后政府开放了住房市场。
  • 邓小平引导中国完成了从落后、封闭、僵化的社会主义制度走向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艰难过渡。……,邓小平曾说,他要让人们记住一个真实的他。他希望人们好好记住他,但不想让人们像吹捧毛泽东那样大唱赞歌。

邓小平的历史地位

  • 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结构性转变,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邓小平的全部工作都受一种信念的指导,即用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有效的管理方式,给中国带来最大的进步
  • 不论中外,在邓小平谢幕后长大的人,都很难体会邓小平踏上这个旅程时面临着多么严重的问题:一个封闭的国家、“文革”中迫害和受迫害者的深刻裂痕、军队干部对军费削减和裁军的抵制、民众对资本主义的敌视、城乡保守的结构、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抗拒、对先富的人的争议。……。但邓小平接手时,也有一些有利条件:毛泽东统一的全国性政府、经验丰富赞同变革的老干部同事、上台时有一个开放的世界贸易、其他国家愿意与中国分享资本、技术和管理。
  • 帝制时代的中国从来不是一个全球大国,甚至不是全球事务的积极参与者。……1978年前,中国政府对境外事务的参与十分有限。在邓小平领导下,中国真正加入到了国际社会中。在邓小平退休前,中国的各类机构都开始为适应外国的常规而“接轨”。
  • 党的集体领导
    • 中国共产党自1956年就开始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可是毛泽东很快又再次将它领入革命。(更多故事见《筚路维艰》 —— 社会主义的探寻和求索之路
    • 有毛泽东设计,邓小平和其同事重大调整的机制,和三权分立相反,为了解决相反的问题:为动乱不已、举步维艰、地区差异巨大的中国提供统一的领导。
    • 和毛泽东时代一样,邓小平在北京建立的核心领导以政治局和书记处为中心。它通过领导班子网络和地方联系在一起。……,北京是控制各省的关键,有任免领导班子的权力。
    • 和邓小平一样,他的接班人也认为正确选拔、培养和监督干部能够形成服务与国家整体目标的觉悟。……,让地方干部享受较多自由也存在着风险。邓小平建立的这种延续至今的机制,更重视结果而不是遵循规则。
  • 现代版的精英治国
    • 毛泽东认为“红”比“专”重要。毛去世后,邓小平取消了“阶级出身好”这条选拔干部的标准,严格按照考试来衡量。事实上,邓在各级建立了一套高度竞争性的精英考试制度。
  • 开放的全国性城市社会
    • 1949年后对人口流动的严格管制,使此前就很有限的人口流动更为缓慢。……,自1978年开始改革后,城市领导人担心农民大量流入使城市设施和食品供应不堪重负,因而保留了城市户籍制度,这种制度长期限制着人们是否能得到城市住房、就业和子女教育邓各种服务。
    • 在邓小平时代,一种真正的国家文化的成长,以及对异域文化的更多了解,大大加强了人们对整个国家的认同。……从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向以城市为主的社会的过渡以及共同的国家文化的传播,是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统一以来发生的最根本的社会变化之一
  • 乱象丛生的社会
    • 中国自1980年实施开放后,很多领域缺少规则,那时的中国类似19世纪的美国西部,法律尚不健全。
    • 当邓小平退休时,在西方受过训练的年轻法学家几乎为每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制定了法律法规,但地方官员的行事惯性使得执行远远落在后面。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谋取私利的机会相当多。
  • 邓小平接班人面临的挑战
    • 为全民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
    • 重新划定和坚守自由的界限
    • 遏制腐败
    • 保护环境
    • 维持统治的合法性。毛泽东靠打赢内战,邓小平靠在“文革”后恢复秩序。……,抓紧在某些公众关心的领域取得进展:减少腐败和不平等,提供合理水平的普遍医疗和福利
  • 作为超级大国的中国
    • 邓小平所理解得大局是,不要对边界纠纷过于激动,重要的是和其他国家搞好关系。邓小平相信,与邻国搞好关系,集中精力和平发展,符合中国的利益。
    • 邓小平曾说:“韬光养晦、绝不当头、有所作为”,在他看来,中国不应插手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

这是本好书,在周文王觉醒之前的内容里充斥着商朝稀松平常般的杀戮和人祭,考古真相真实而残酷。在周国崛起后,又能看到通过考古和古籍得到的真实而细致的历史还原,读之甚至有种魂穿商末的感觉。武王周发接过父亲遗志后,攻灭商朝,在周公的领导下,引领华夏民族形成谨慎、集体、有忧患意识等延续至今的品格。其中对于商朝祭祀的描写,易经真相的推导,周昌、周发、周公行为动机的讲解,孔子探寻真相的尝试都非常值得一读,保证会给你一种“居然如此”的冲击感。下面仅对部分精华做一些摘录,起到一些提取重点的作用。还是更推荐阅读原书,以获得更贴合作者角度的第一手认识,和对人祭更充分的感受。

代序

在代序中,许宏就一针见血地点出了书中的几个精华观点:

  • 周人并未开创一种宗教,而是采用世俗的人文主义立场,与极端宗教行为保持距离,不允许其干预现实生活,所谓“敬鬼神而远之”。这奠定了后世中国的文化基础
  • 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就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文化过于“早熟”;战国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贵族退场,这让中国政治过于“早熟”

是不是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引子

  • 殷商晚期的一处人祭坑的种种迹象都说明当时的人对举办这种祭祀活动已经非常熟悉,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操作流程
  • 从随葬品看,献祭者很可能是低级贵族,那么大概率是商纣王授意的杀戮和祭祀
  • 周朝以后的人已经忘记了商朝的人祭风俗,因为若非考古发现,从史书中完全看不到也想象不到这种情节
  • 根据考古发现,商朝建立后人祭行为出现爆发式增长
  • 商王祭祀多用羌人,即当时晋陕地区土著,羌字的甲骨文造型是头顶羊角的人
  • 中国古文明的重要特征是实用和低成本,不重视公共参与性
  • 周灭商后,人祭被周人消除,但周人并未开创一种宗教,而是采用世俗的人文主义立场,与极端宗教行为保持距离,不允许其干预现实生活,所谓“敬鬼神而远之”。这奠定了后世中国的文化基础
  • 文王周昌曾经在殷都生活,亲历商王和商人民间各种人祭仪式——这些都写进了《易经》。当然在《易经》中,文王更关心如何灭商,这是极度危险的话题,绝对不能言明,因此内容最为晦涩。
  • 人祭主要表现为三种:把人夯在地基内,即人奠基;把人作为食物或奴仆献祭给神或祖先;作为殉葬品放在助人墓穴内,即“人殉”

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升级

  • 新石器时代后,人类才有了农业和定居生活
  • 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的几千年过渡里,人群共同体规模逐渐扩大(像家庭和国家的起源里描述的一样)
  • 到4000年前时,华北地区的古国陷入沉寂,冶铜技术和水稻种植可能还未得到重视

大禹治水的真相

  • 在洛阳东的伊河、洛河沉积平原上发现了意思夏都的偃师二里头遗址,遗址里的居民疑似以水稻为主粮
  • 考古发现二里头人来自嵩山东面的新砦聚落
  • 大禹治水的内核很可能是一场龙山文化末期的古人改造湿地、开发平原的活动。治水就是排干和改造湿地。
  • 上古传说里的龙都是水生,形态和蛇接近。龙也一直是二里头高等级墓葬的标志。可以说龙是二里头——夏族王室的象征和图腾
  • 二里头人除了水稻种植和龙崇拜,还需要青铜技术来建立繁荣的聚落

二里头:青铜铸造的王权

  • 二里头通过青铜技术避免成为昙花一现的文明。二里头的城邑已有一定规模。
  • 相对人祭,二里头宫廷人群似乎更偏爱用猪献祭。尽管随着统治阶层和贵族出现,贱民和异族很多死于非命,但人祭还是比较少见
  • 在夏朝存续的500年间,铸铜技术稳定而持续地发展起来。这点从日渐兴盛的铸铜作坊可以见到。不过青铜器并未完全淘汰石器,它更多体现在上层人生活的转变
  • 学术界对文明的界定往往有3个标准:城市、冶金技术、文字。这点上商朝争议不大,不过商之前的夏——二里头文明缺乏文字要素。
  • 中国铜矿储量少,青铜器就较罕见,青铜礼器显示阶级差距,青铜兵器对木石兵器也有压倒性优势,王权从而获得武力保障,避免解体。从而避免了古国繁荣难超200年的规律。
  • 从考古结果看,二里头的青铜冶炼者和宫殿区宗教风俗并不一致,很可能只是承认宫廷王权,但自主管理族群
  • 史记里记在的夏朝王室动荡,未得到考古证明,不过里面提到的各部族也许说明夏朝还不是后世人观念中的大一统政权,内部族邦林立
  •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迹里发现的铜器是零星、小件的,可能是偶然收获的。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有一定门槛,二里头铸造区里还发现过锡片,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冶炼锡来和青铜配比

异族占领二里头

  • 二里头——夏王在洛阳盆地的疆域,史书和考古都难以给出标准答案
  • 从考古发现看,征服者在3550年前占领二里头后,未带来太多破坏,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在半个世纪后,二里头的青铜作坊被迁移到郑州商城,从此二里头古城消失,夏王朝最后的痕迹不复存在
  • 目前发现的殷商卜辞从来没有提到过夏朝。在可信的史料里,最先提到夏朝的是灭商的周人

商族来源之谜

  • 在考古中,商族灭夏前的定居地无影无踪。传说中,商族起源于简狄,它吃下玄鸟的蛋,生下儿子契。上古时代,常有女子未婚生育的神话,这可能是母系时代“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特征。周族史诗也是如此。
  • 商和参分别是黎明和黄昏时在东方和西方出现的星辰。传说契被半神帝王安排在商丘,祭祀黎明的辰星。
  • 从契到成汤很可能不止14位领袖,也不止迁徙8次,但先商族人曾经频繁迁移,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在商人辗转迁徙中,明显的趋势是向北移动。
  • 史载,商族君王冥的儿子王亥曾在有易部落淫乱,结果被杀死。这一点被顾颉刚从易经中的“丧牛于易”推断出来。其儿子从河伯部落请求援军,终于攻灭有易氏,夺回了牛群。
  • 先商族属于上古的游牧族,流动性强,以牧牛为主,当时中原气候湿润,适合水牛生存,商族始祖契的写法也能看到牛角的痕迹。
  • 除了畜牧业,商族人可能还从事贸易,因频繁迁徙因此没有留下明显的定居城邑遗址。同时为了记账和传递信息,刺激了商族发明数字和文字。
  • 根据二里头遗址后期的考古现象,可以推测因夏都王族和铸铜部落矛盾激化,二里头铸铜人也许危机之下联络了商族,最终联合攻灭二里头夏族。
  • 在商人创造的甲骨文里,暴力、征伐、杀戮是最常见的字形,还有些表示先商人的水上生活,有不少“舟”字旁的字,同时商人已经驯化和奴役大象,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殷商
  • 商族的创世神话和图腾和都分不开。

早商:仓城奇观

  • 夏朝——二里头文化保守,不热衷对外扩张,青铜技术也比较封闭。商朝则相反,经过数十年的整合同化,商族开始大规模扩张。在商城中可以看到各种外来文化因素,显然这是攻占夏朝的部落联盟
  • 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是商朝早期的统治中心,和二里头不同,偃师和郑州商城规划严密,内外分明,显示了商王整合各族的决心
  • 商朝人真正普及了青铜冶铸技术,为了支撑人口扩张,商人熟练掌握了主要作物的生产和储存。在垣曲县的古城镇发现了巨型仓储区。

人祭繁荣和宗教改革

  • 宫殿区壕沟堆积的人头盖骨,很符合现代人对商代文化以血腥著称的印象。不过从考古来看,情况更为复杂一些
    • 商人并非生来热衷杀戮和人祭,是随着王朝步入正轨,才变成蔚为大观的国家级宗教活动
    • 开国200年后,可能发生过一起王室宗教改革
    • 改革失败后,动荡和内战宣告早商的极盛时代终结,岁之时萧条、残酷的中商
  • 偃师商人在开国100年后,越来越多用人献祭。在郑州商城二期里,民间已流行人祭行为
  • 推测商人的人祭宗教和需要维系自我认同有关
  • 到中商时期,郑州商城出现了全新的青铜器祭祀,不包含人类,猜测某位商王可能试图改革人祭宗教,此时王宫区锯制人头骨的工作场戛然而止,大量半成品丢进壕沟
  • 根据史记记载,商王朝仲丁时期曾发生“九世之乱”。结合考古发现,可能就是仲丁和父亲太戊发起了改革引发了内战和萧条。改革派在郑州商城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坚持人祭的反对派则在外地重新建都
  • 九世之乱后,小双桥成为商王朝几乎唯一的繁华都邑。在小双桥遗址中发现大量残酷的人祭现象
  • 商文化的基本特征此时已基本定型:文字、青铜技术、巨大城池、崇尚暴力、热衷人祭。辉煌而野蛮。大量献祭是王权融合神权的标志,战争也让本国族民众可以团结起来。

武德沦丧南土:盘龙城

  • 早上扩张的最南端在如今武汉黄陂的盘龙城。商人到来后,原本盛产陶器的盘龙城地区立刻充满青铜器。
  • 由于此地距离统治核心区很远,商人统治者人口较少,必须估计本地土著的感受,因此放弃了暴力的宗教祭祀。和当地土著产业合作共赢。
  • 甲骨占卜是典型的中原——早商文化,在长江流域很少见,应该是商人带来的
  • 盘龙城在九世之乱后几十年消失了,青铜技术却在南土扩散开来。
  • 后来的商王渐渐开始考虑如何避免受到异族文化的侵蚀,避免重蹈覆辙

3300年前的军营:台西

  • 台西位于如今石家庄东郊台西村,此地发现了商代军营的遗址
  • 甲骨文中的刖意为砍掉小腿,对那些可能逃跑的奴隶,砍掉小腿是最好预防手段,商王通常一次对多个奴隶实施刖,为减少死亡率,商王会卜问在哪天砍腿比较好
  • 由于气候原因,马和马拉战车在中国出现较晚,要到商代后期才普及
  • 被砍掉腿的人数占墓葬总数的近十分之一

殷都王室的人祭

  • 中商的低迷直到盘庚迁殷才走出,殷都的人祭活动和种类也最多
  • 盘庚迁殷时,也许在贵族间发布了动员讲话;在之后周公毁灭殷都时,也对贵族发布了动员讲话。根据考古发现,盘庚迁殷就是从小双桥迁到了殷都
  • 新的宫殿区坐落在洹河内弯侧,位于安阳小屯村。不过殷都很大,覆盖了安阳城区
  • 除了王陵下葬的殉葬者,商王每年还要祭祀历代先祖,这也需要大量人牲
  • 在甲骨文中,砍头祭祀被称为“伐”,这也是献祭使用的最多方式,有的人牲还会被肢解,在甲骨卜辞中也有对应的字。
  • 王陵区大概每年组织一次大型祭祀,留下一组祭祀坑,持续200年
  • 除了人牲,还有少数“牲祭坑”
  • 王陵墓道上摆放着比较完整的人头,以表示对先王的尊重。而有的人头则缺少下颚甚至上颚。
  • 王室之下,贵族的人祭和人殉虽然不如王室集中,但分布较广,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 根据发现的甲骨卜辞,献祭的人数至少有14000人

商人的思维和国家

  • 商人的世界观冷酷而暴力,世界充满暴力、杀戮、掠夺和不安全。他们不认为鬼神有善恶观。
  • 甲骨文中最常见的是和杀人有关的字,不仅是杀戮,更是仪式化的杀人献祭。如伐、歼(杀两个人)、职(等待砍杀)、戍、戎、翦、我、岁、义
  • 甲骨文是标准的“男性文字”,不过也有女人的形象,比如“女”,妥(一种女子献祭方式)、母,尊贵的女性称作“妇”,右边是扫帚之意,可见商人默认女性职能是做家务
  • 早商扩张主要靠青铜技术,到了殷墟时期,商人又获得了马车技术。盘庚500年后的武丁在位时,突然出现了成熟的双马拖曳双轮战车,猜测很可能是外部输入。此时马车还不多,不足以改变战争形态,主要是通信手段和王朝上层人物的交通工具
  • 商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血缘关系的“族”,每个族有自己的“邑”,即农业居民点,保卫商朝的部族首领就是侯。商人的族不仅是血缘家族,也是政治和经济单位(和恩格斯在家庭和国家的起源中描述的氏族类似)
  • 因社会发展程度低,交通和通信手段落后,很难采用官僚制的直接管理方式,故而王权只能承认各商人部族或家族世袭的权利结构,遵循传统习惯法中的权利和义务原则
  • 由于社会以族为单位,没有完备的政府体系,也没有赋税和兵役。王室的开支不靠征税,而是自己的产业承担。贵族也会进献物品和人员,但没有量化要求。这种规则下,商王要管理的王朝事务比较少,其最重要的事务是组织祭祀和战争,各宗族承担提供祭品和战争兵员的任务。
  • 离开都城越远,土著人和商人的语言、风俗差异就越大,这些异族首领,被称为“伯”,“伯”非商族人。异族方伯不一定臣服商朝,有的还是敌对关系。商朝经常征伐这种方国,并将方伯献祭。从甲骨卜辞看,长寿的武丁就经常亲征异族地区,特别是西部羌人。
  • 商朝不可能被武力摧毁,却担心被异族污染而堕落。为了维护和传承商人文化,武丁的扩张战争伴随大规模的人祭典礼。那些异族俘虏本可以作为奴隶,但人祭宗教是商王朝的精神支柱和商族获得诸神眷顾的根源。

王后的社交圈

  • 武丁是商朝历史上一位很重要的王,奠定了殷都的格局和后期的疆域
  • 从甲骨卜辞中可知,武丁至少有三个夫人,妇好是第一位夫人,因为埋葬在娘家的家族墓地,幸而躲过了周灭商时对商王宫和王陵的报复性破坏

大学和王子

  • 历史学者李竞恒注意到殷墟人牲带箭的现象。作者推论是大学生练习射箭和搏杀的陪练
  • 实际场景里,可能是众多学生列队围攻少数几名陪练角斗士
  • 从“子”的卜辞看,有些人牲并非学校提供的,可能是学生自备,可能是先和人牲进行搏斗训练,再处死献祭给祖先
  • 腰坑殉狗是商人的传统习俗

西土拉锯战——老牛坡

  • 在陕西老牛坡发现的商代遗址中,没有较大的铜器和铸铜范,这里的商人很可能是随着郑洛地区商族人口扩张向关中盆地扩散来的。随着中商内乱,定居点被废弃。直到盘庚和武丁西进才再次掀起西进的扩张潮
  • 关中西部有一个叫“周”的羌人部族,并不是周文王的姬姓周族,而是姜姓周族。此时周文王的先祖们还生活在陕北山地,而非关中盆地。不过两个周族存在血源联系
  • 商人消灭姜姓周族后,占据了周原地区。然后册封了一位王族显贵统治这里,被称为“周侯”。这里注意“侯”和“伯”的区别,伯是异族酋长。几代人后,周文王获得的封号是“周方伯”。
  • 因为商人对待异族过于残忍,很少有羌人会选择接受商人统治。武丁死后,周侯之国废弃,商人势力撤出关中西部。
  • 老牛坡的遗址很可能是崇国的都城,作为商人西进的根据地。在商人周国灭亡后,地位更加重要。崇国后期的安定繁荣和商人招降了一支北方山地部族有关,这便是周文王祖父一代的姬姓周族。他们被安排在原先的周原地区。

周族起源史诗和考古

  • 在《诗经·大雅》中,周族始祖是一位叫姜嫄的女子。她生下了后稷,字面意义上是“谷物首领”。根据史记的说法,这可能是事业有成后的名字。和简狄相同都是未婚生子的传说,这也是母系氏族的表现
  • “帝”和“上帝”是商人的说法和宗教概念。《生民》里的说法应该都是从商人那里学来的。
  • 姜嫄的姓“姜”本意是女性的羌人。由此可见周族是羌人繁衍出来的。后稷成年后,迎娶姞姓女子,背后可能隐藏着西部族群“同姓不婚”的禁忌
  • 后稷的儿子不窋向北方迁徙,很可能是商族前期扩张时被迫的。脱离姜姓有邰氏部族后,后稷的后人选择了新的族姓——姬。在诗经的记载里,不窋的子孙又多次迁徙,最后定居如今陕西咸阳碾子坡村。作为部族首领,公刘受到众人敬仰
  • 如今先周碾子坡遗址中,均未发现人殉和人祭现象,可以说这里的生活非常和平
  • 自始祖后稷以来,周族一直有谨小慎微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身是小族群,不参与同商朝的战争,而是躲进山地,远离冲突。在之后300多年到周文王的“古公亶公”,周族才和强大的商王朝建立联系,从此命运转变。
  • 时代越晚,各族群的祖先传说就逐渐汇总在一起,为了制造更大范围的身份认同,就只能创作更古老的先祖。炎黄尧舜禹的传说就此产生。
  • 长期以来,周人都只有口头语言,没有书面文字,在和商朝接触后,周族上层族长才开始学习商人文字

成为商朝爪牙:去周原

  • 亶公带领部族从北部豳地——碾子坡重回周原,正是纣王帝辛的曾祖父武乙做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接纳姬姓周族,允许他们在周原充当商朝的微末附庸。在《易经》中能够推测出来
  • 《诗经·绵》中描述了亶公在周原的建设工作,就像对后稷和公刘的描写一样
  • 尽管亶公被尊为周人“翦商”的开端,但在当时,周族还没有实力挑战商朝
  • 武乙王接受周族迁居周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周族人需要提商朝捕猎人牲,以供商王献祭。这有可能是亶公的长子、次子泰伯和仲雍和父亲决裂前往南方蛮族的原因。幼子季历继承了族长之位。
  • 亶公和季历由于四处扩张和捕获俘虏,与周边族群关系较差。因此季历从挚国迎娶了任姓的国君二女儿,来试图和商朝攀附关系
  • 武乙王的儿子文丁和季历很可能思域商朝内斗。文丁的儿子帝乙即位后,推行“周祭”,只祭祀历代先王,不仅称先王为帝,也称在世之王为帝。商朝的这次宗教改革可能伴随了宫廷政变和派系斗争。
  • 季历死后,儿子周昌即位,此时可能还不到10岁

周文王地窖里的秘密

  • 周文王宅院地窖里发现的甲骨卜辞隐藏了文王与诸神共谋的翦商事业
  • 文王的妻子来自姒姓的莘国。她的妹妹可能嫁给了周族的召公奭。召公奭比周昌小,他的父亲可能辅佐过周昌,有太保的称号。
  • 用生日的天干作为名字是商人的习俗
  • 帝乙的儿子帝辛继任,他名为受,也称辛受
  • 周昌的长子伯邑考原名应为邑,伯标识嫡长子,考意为父亲。他本是周昌的继承人。后来死于殷都。这也是商周关系的转折点,这让文王的翦商决心不可动摇
  • 在商朝,普通人不能把占卜内容用文字写在甲骨上,甲骨卜辞绝大多数都属于帝王。这可能是当时的宗教观念,认为甲骨上的文字可以和诸神沟通,所以严禁王以外的人使用
  • 在周族首领的四合院里,发现有秘密的地窖。地窖里发现了可有微小文字的甲骨,这个行为周昌必须保密。
  • 从卜辞内容看,周昌有异乎寻常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他不仅学习了商人的甲骨占卜,还改良了易卦的预测技术,创作了《易经》

易经里的猎俘和献俘

  • 周族作为商朝附庸替商朝捕捉周边羌人作为人牲的经历被周人在后来抹去了。不过在《易经》里留下了蛛丝马迹
  • 《易经》中有不少讲述捕获、押解经验的爻辞
  • 从卜辞中能推测出,周昌应该是在接待箕子时赢得了这位重臣的好感,才获准拜见纣王

羑里牢狱记忆

  • 从考古可知商人酗酒的风气很盛,献祭的牲畜和人肢体也可能会悬挂展示,这也许是“酒池肉林”的来源
  • 到殷都后,周昌接触到了商人的另一种预测技术,就是六十四卦占算,即易卦
  • 周昌不可能有担任三公的经历,“公"是周族人发明的词汇,指族长或首领。因此猜测,周昌作为番邦酋长,可能在结识高层人物时,被卷入派系斗争,从而入狱
  • 《易经》的很多内容都和周昌的囚禁生活有关。
  • 被捕入狱后,周昌的儿子没有放弃营救。有一种可能是伯邑考来到殷都后,和苏忿生的家族建立了练习,并通过苏妲己见到了纣王,最终让父亲获释。这份恩情很重要,所以无望夺取天下后,虽然妲己背负恶名而死,但她的家人得到了重用
  • 在被囚羑里期间,周昌潜心研究易卦,从易卦占算体系中获得了天启:商朝的统治不会永远延续,周族很可能取而代之

翦商和《易经》的世界观

  • 周昌通过卦象排列组合发现,现有的世界秩序不是永恒的,商朝的统治也是如此
  • 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一条简短的解说词,成为“卦辞”,卦里的每一爻也有爻辞
  • 六十四卦和占比不同,它的原理更复杂,它认为世间的一切并不都是由神决定的
  • 《易经》被发现有“颠倒成对”的原则,即世间的一切都有相反的方向,强大的商朝也有可能灭亡。只要找到对应的卦,就可以找到灭亡商朝的密码(有点玄乎)

殷都民间的人祭

  • 殷都的商人族邑内也有自己的祭祀传统和人祭场。有的献祭者还会延缓人牲的死亡,让围观者获得精神满足
  • 初入殷都的周昌父子一定见识过民间和更大的王室献祭典礼
  • 在殷都东的大司空村里的考古发现展示了商代人祭的血腥。在这时献祭是一种公共仪式和典礼。
  • 人祭和随意杀戮的现象随着聚落规模扩大而同步增长,并在殷墟末期达到巅峰。仅有极少数聚落没有发现殉葬人

纣王的东南战争

  • 从考古发现看,殷都确实有蒸食人头的做法
  • 东方和南方的土著,商人称之为“夷”。纣王征夷是商王朝结束前的一场宏大的征服运动。从甲骨卜辞看,纣王征夷不止一次,南征捕获的大量土著会被带回殷都作为人牲,有的被剁成肉酱吃掉了。
  • 纣王向东南方开疆扩土可能有转移王朝中心的考虑,但他最终并未迁都

姜太公和周方伯

  • 姜太公的姜是他的族姓,代表他是羌人。当时西土的习惯,族姓只能称呼女子,所以六经里没有姜尚、姬昌、姬发这样的称呼,不过这些礼俗战国后就消失了
  • 姜尚又名吕尚,属于羌人里的吕氏部落,族姓内的氏(氏族、部族)才是称呼男人用的,比如周昌
  • “姜太公”里的太公是讹称,最初是指周昌的祖父亶公。同时吕尚也不存在在东海之滨隐居的说法。在身份世袭的商周时代,不可能有民间隐士因举荐一举成为帝王之师,至少要出身于小酋长家族才有外出活动的资本
  • 有文献提及,吕尚曾经在殷都当屠夫;从爻辞看,周昌曾经到访屠村,也许和吕尚达成了某些共识,对于周昌密谋的翦商大业,吕尚表示支持
  • 祭品是献给鬼神的食品,活人也可以参与分享,这是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习惯。商王杀生献祭不只是向诸神和列祖列宗贡献餐食,也是满足王族成员的酒肉之欲
  • 武王周发后来娶了吕尚的女儿,这位开国王后被称为“邑姜”,其中的“邑”说明她很可能是周邑的妻子。在周邑惨死后才改嫁二弟周发
  • 商朝的灭亡被归因于纣王的残暴和道德堕落,然而烧烤献祭的记载并非商纣首创。
  • 纣王时期的一大特点是,不仅杀祭异族人牲,也用商人贵族献祭
  • 在甲骨文中,“用”意思是杀掉献祭的人或牲畜,这几乎是它在甲骨卜辞中的唯一含义
  • 伯邑考被杀祭后,周昌和其儿子周发、周旦、周鲜等很可能参与了分食祭品,为了生存,他们只能接受商人的宗教礼仪。这次极为惊悚的经历给周方伯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西土之人

  • 献祭伯邑考后,周昌父子被恩准回到西土
  • 周人需要隐瞒吕尚来自殷都的事实,给他一个更安全的来历,这可能是垂钓故事的来源。在文王的翦商事业中,吕尚加盟最晚,但却是最重要的智囊谋士
  • 文王给吕尚的官职是“师”(教导者),这可能模仿自商朝
  • 吕氏部族加盟周邦后,吕氏部落成为周人的忠实盟军
  • 从传世的周人史诗来看,文王并未把历代商王放在重要位置,文王最推崇的是商人的至高神,也就是上帝。他率先把上帝的概念引入周族,而商人信奉的先王、龙凤、风雨并未进入文王的崇拜体系
  • 周昌重新阐释上帝还有个好处:这是商族的古代信仰,可以在商人内部获得共鸣,得到商人贵族支持
  • 周昌的将上帝概念引入后,上帝和“天”成为了可以替换的概念
  • 从殷都归来后,周昌就面聆上帝接受上帝的命令,史称“受命”,标志着和商朝分庭抗礼的开始。在称王的同时,周昌给自己了“文王”的尊号,用文武作为称号,也是来自于商朝
  • 和摩西不同在于,摩西是把上帝和特定族群绑定,文王则是解除上帝和特定族群的绑定
  • “公”是周人的词,比侯、伯更高级
  • 在那个时代,人们制造鬼神,被鬼神主宰,但又逐渐心有不甘,这已不全是神话时代,已经有“文明”的一切要素
  • 纣王末期的政治混乱,和对周国扩张的毫无反应,可能和重用异族夷人以及饮酒作乐有关
  • 文王受命6年后,灭老牛坡崇国,出于报复破坏了大量的商代墓葬
  • 攻灭崇国第二年,文王去世,周发继位,自定尊号“武王”,为了适应黄河下游的湿地地貌,在丰镐设立都城镐京,并建立大学作为征服四方的起点

牧野鹰扬

  • 可能是青年时代的殷都之行给武王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他深感自己无法继承父亲开启的正义而疯狂的事业,即便继位后,也沿用了父亲受命后的年号。不像后世儒家经典里写的周武王灭商是顺应天意,毫无悬念。实际上武王充满了对翦商事业的恐惧,经常向弟弟周公旦寻求建议。
  • 周公旦为了安慰兄长周发,只能用梦的解说来缓解。为了使自己的解释圆满,他还重新定义了“德”的概念,用道德律替换掉商人无原则的恩惠
  • 周文化和商文化有很大不同:商人直率冲动,思维灵活跳跃,有强大自信而麻木;周人则隐忍含蓄,对外界更加敏锐和警觉
  • 继位两年后,武王公开和商朝决裂,此时商朝内部也动荡不安,对西方的威胁麻木不仁
  • 盟津会盟2年后的冬春交际,武王率领联军在牧野发动总攻。商军的战车并没有起到效果,一触即溃。黎明时分,胜利属于西土联军。纣王回到殷都点火自焚而死。按照商人的宗教观念,这是一场最高级的献祭——王把自己先寄给上帝和祖先
  • 武王借助了商人各宗族稳定了商朝全境,并没有赶尽杀绝。在成功灭商后,不论是宗教理念还是语言行文,周族上层仍然需要用商人能理解的和符合习惯的方式来宣讲周朝取代商朝的合法性
  • 武王的人祭大典说明他没有创新父亲的上帝原理,也没有接受弟弟关于“德”的新理论,继续沿用了商朝德宗教传统。在翦商过程中,武王自己完成了商化
  • 灭商第二年,武王病死,周朝进入周公摄政的特殊时代

周公新时代

  • 辅政时期,周公平定了管叔和商王的叛乱,宣布了武王儿子成王的继承人地位。同时实行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其中很关键但已被遗忘的一项就是废止商朝的人祭文化
  • 为了消除商人复辟的可能性,周公做了两方面工作:拆分商人族群和分封诸侯国统治新征服的地区
  • 周公的目标是把殷都彻底抹去,因为商族的血祭文化和殷都关系太多,殷都还有众多商族王陵。殷都的所有贵贱居民都被强制迁往洛邑。部分殷民跟随子启来到商丘,建立了宋国。部分被迁移至周封所在的以朝歌为都城处在旧商朝核心区的卫国。搬迁完成后,殷都被系统和全面地毁灭。大量墓葬被毁坏,建筑被烧毁。
  • 周公认为应该淡化上帝,尽量少让它出现。但是对商人布置任务时,又会频频提及,因为商人笃信上帝,需要用上帝震慑他们
  • 营造洛邑的工作交给了召公奭,建造完成后,官方称为“成周”,而此前的镐京被称为“宗周”
  • 周公和召公对少年成王关于王朝兴衰的说教里,表示王应当要关注小民的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不要让贵族过度虐待和剥削他们,小民才是王永远获得天命眷顾的基础
  • 周公不仅终结了商人的血祭宗教,他还要抹杀关于它的记忆,防止它死灰复燃,一方面不批评商人的宗教文化,一方面不记录商人曾经的血祭行为
  • 成王亲政第5年,第二次东夷战争结束后,成王和母后东回,途中接见了一位贵族,之后这位贵族制作了一件青铜尊,尊上书“宅兹中国”,这是“中国”一词次最早的记录,最初意为“中原之地”
  • 分封侯国的方式不是周人的首创,在商朝就有了,因为交通通信方式落后,没法采用官僚制度的层级政府,只能用武装殖民、世袭统治的方式管理远方,也就是封邦建国的“封建制”
  • 随着周人大分封运动的是广泛而持续的民族融合,新的华夏族由此形成。这和周人传统的“同姓不婚”有直接关系商族人并没有“姓”的概念,也不流行族外婚,在被周人征服后,也开始和统治者周族通婚
  • 新兴的周文化是西土周族和商族文化的融合
    • 继承了商人的文字传统,但部分文字习惯来自周族
    • 继承了商人的“上帝”概念,但将之淡化成含义模糊的“天”
    • 严禁商人的人祭宗教,拒绝诸神直接干预人间事务
    • 周人谨慎、谦恭、重集体,富有忧患意识形成了新华夏族的样板品格
  • 西周社会是典型的身份世袭制,由显赫身份的家族世代占据朝廷官职,官职本身并无俸禄,主要靠自家封邑收入
  • 基于血缘宗法制的贵族等级和封建政治秩序,周人称之为“礼”。不同典礼上,根据身份等级不同,行为也遵循不同习惯。礼仪场合的乐队伴奏也有对应规范。
  • 西周末期,贵族诸侯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在幽王时期引起激烈内战,关中和镐京在战争中沦为废墟,幽王被杀。平王在晋和郑等诸侯国支持下,迁都洛阳。从此之后,王室权威衰落,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春秋时期

诸神远去后

  • 周公的改制解除了上帝和诸神对世间的掌控,把他们奉送到遥远的彼岸世界。商代里堆积大量尸骨的祭祀场消失殆尽。随葬品里不再有献祭的尸骨。后世人“正常”的墓葬观念,正是周人开创的。
  • 殷商的殉人习惯是逐渐式微的。在最遥远的燕国消失的最慢,但大的趋势还是被周文化改造。而且思维也是更个人化的,即富贵者希望把妻妾和奴婢带到彼岸世界继续侍奉自己,和基于原始宗教向神奉献人祭完全不同
  • 春秋中晚期短暂复活的人祭活动并未成为主流,有两个原因
    • 战国时期重组了社会和政治。各国变法废除了贵族制,实行君主集权和官僚制。西门豹治邺呈现的就是新兴官僚政治和民间传统文化的碰撞
    •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兴起,提倡仁政和爱人。对于制作陶人俑随葬来模仿人殉的行为,孔子评价“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也是始作俑者的来源
  • 商文化里的人祭虽然消失,但是文字和数字运算、请统计数、马拉战车等却保留了下来。
  • 商文化很复杂,有残酷、奔放、奇幻和科技理性等诸多层面,还有我们已经无从知晓的部分。

尾声:周公到孔子

从仰韶文明晚期起,华夏旧文明和国家在黄河中下游孕育出来。旧有的静态部落生活从此被战乱、杀戮打破。这些旧文明属于神权王权统一、宗教主导的社会。就此下去,历史必将充斥族群壁垒、杀戮和献祭。但在周灭商后,这些戛然而止,族群血缘壁垒被打破,尘世也远离了宗教和鬼神世界。这是华夏文化的一次重大重生。在三千年前的古人类文明中,只有华夏走出了神权掌控,成为了一种早熟的世俗文明

这个改变里,周公居功至伟。他消灭了商人的人祭宗教,和配套的弱肉强食的宗教价值体系。为了弥补这个空缺,周公发展出新的一套道德体系、历史叙事和宗教观念:

  • 淡化商人对“帝”的崇拜,周灭商后,王不再具有“帝”的神性
  • 用“天”的概念代替“帝”,减少神界对现实的干预。天无形无象,不容易被赋予拟人化的个性
  • 在政治——道德体系里宣扬性善论,回避统治者对民众的征敛和暴力统治,认为王的使命是教化万民,推行道德伦理

为了和周公的理论配套,周人重新创造了一套上古圣王的故事,尧舜禹温情禅让从此成为标准的历史叙事。同时因为周公掐断了神对人间的直接干预,这意味华夏世界不会再有主导性宗教。所以需要一套新的世俗生活的道德原则。春秋晚期开始百家争鸣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哲学就此诞生),其中孔子用“仁”来改口人和人之间的道德标准。

周公销毁了商朝诸多甲骨文记录,但文王创作的《易经》却保留了下来。为了避免联想到那段黑暗历史,周公在爻辞后面加上一段象传来做积极说明。之后孔子在整理“六经”的时候,可能已经通过《易经》和《象辞》的差异发掘出了被周公隐藏的真相。

可以说六经是截至孔子时代的符合周公精神的华夏世界社会历史知识的总集。而后伴随着各国变法,贵族社会瓦解,渺茫上古历史传说里的商文化残余记忆也终于彻底失传。神权和贵族的相继退场让中国的文化和政治都颇为“早熟”,其他的各人类文明都发生在1500年后。

--END--

1648年,金声桓、李成栋、姜瓖等清朝降将在全国各地掀起的抗清浪潮风起云涌,但由于永历南明朝廷懦弱无能,不能统一协调各地,坐失良机,导致各地义师被逐个击破。西南的孙可望、李定国,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张煌言等人成为了南明朝廷仰仗的势力。然而由于郑成功的私心和永历帝并不能做到有效节制,大西军和东南郑成功部间实际上各自为战。再加上之后孙可望利令智昏被权力冲昏头脑,发动叛乱失败降清,郑成功、张煌言长江之役失败,永历帝势力日渐式微,最终逃亡缅甸并被缅方献给清廷,大清胜局已定。再之后随着郑成功退守台湾,夔东抗清基地覆灭。南明朝廷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20年宣告终结。

1648年-1649年湖南战局

明军收复常德、宝庆和何腾蛟挑起内讧

金声桓和李成栋的反正没有呼应起来,和湖南战场有很大关系。永历朝廷在湖南一误再误,坐失良机,罪魁祸首就是何腾蛟。在陈友龙攻克武冈、宝庆后,何腾蛟急于抢功,泄私愤,竟命令部下郝永忠偷袭陈友龙部。南明军队的自相火并给了清军喘息机会。过了数月,何腾蛟才重新攻陷永州、宝庆,早已延误了时机。在恬不知耻的请功时,瞿式耜还为之帮腔。

忠贞营等部湖南之战

1648年4月,堵胤锡和何腾蛟节制的明军趁清军主力撤出时,收复了湘西、湘南等州县。为扩大实力,堵胤锡决定亲自邀请夔东忠贞营加入湖南战场。然而在攻打长沙时,何腾蛟急于抢功,调走忠贞营去江西解救金声桓、王得仁,让自己部队接手,导致功亏一篑。

济尔哈朗进军湖南与何腾蛟被俘杀

何腾蛟在调走忠贞营后,本以为可以自己拿下长沙。没想到济尔哈朗率领的军队已向湖南推进,何腾蛟部下闻风而逃。1649年初,清军没受到什么抵抗,意外包围了湘潭。马进忠见清军势力浩大,率兵南撤,何腾蛟被俘,湘潭城居民被屠杀。被俘后,何腾蛟保持了民族气节,坚贞不屈,但纵观他的一生,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何腾蛟死后,济尔哈朗率部大举进攻,忠贞营不敌,向南撤退。但由于江西姜瓖发动反清运动,多尔衮在1650年下令济尔哈朗回撤,留守湖南的兵力相当有限,这也为后来大西军联明抗清,进攻湖南时,清军一败涂地埋下了伏笔。

忠贞营撤入广西和堵胤锡病死

陈邦傅利用忠贞营夺取南宁后,意图借忠贞营兵力挟持朝廷,被李赤心揭穿,阴谋未能得逞,怀恨在心。这也成为日后伪撰敕书封孙可望为秦王的起源。忠贞营向广西撤退后,堵胤锡见大势已去,率领残兵也撤入肇庆。永历帝命他入阁辅政,结果被以瞿式耜、李元胤为后台的丁时魁、金堡等人弹劾。在受到猜忌后,他本欲联系忠贞营等部重返前线,结果碰上李赤心因病去世,不能随之出征。11月堵胤锡心力交瘁,赍志以殁。

永历朝廷里的党争

楚党和吴党

  • 所谓吴、楚党争不过是勋镇之间的矛盾在朝廷上的反映,更具体地是陈邦傅和李成栋、李元胤父子的矛盾。楚党的背后是瞿式耜和李元胤,吴党在严格意义上不存在,而是楚党给妨碍自己独揽朝政的势力戴的帽子
  • 何腾蛟、瞿式耜之流在民族矛盾跃升为主要矛盾时,依然保持着极深的阶级偏见,妄图借助残明的官绅势力实现中兴。所谓吴党,不过是赞同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

所谓“五虎”

“五虎”是楚党里抛头露面的五个人物:袁彭年、刘湘客、丁时魁、金堡、蒙正发。其中只有刘湘客算是有点气节的,其他人之后接连降清。

永历朝廷的“打虎”

1650年2月,永历帝逃往广西梧州,进入陈邦傅势力范围,“五虎”也随之被弹劾,尽管有瞿式耜等人上疏申救,依旧未能幸免,除袁彭年以丁忧为名解职外,其余人革职充军。

清军攻占桂林、广州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统兵南下

1648年,清廷在应对姜瓖、金声桓、李成栋在各地掀起的反清浪潮中,深感兵力有限,决定启用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率兵南下。其中孔有德向广西进军,耿仲明、尚可喜向江西进发,目标是广东。图中,耿仲明因被告收留“逃人”,在吉安畏罪自杀。

孔有德占领桂林和瞿式耜死难

1649年夏,孔有德从衡州进军湘桂交界的龙虎关,曹志建阻击失败。桂林一带的军队见形势不妙,大多率部向西逃窜。瞿式耜拒绝离开桂林,被俘身亡。

尚可喜、耿继茂攻占广州

尚可喜、耿继茂的部队在1649年12月从赣州出发进入广东,攻占南雄和韶州。消息传到肇庆,永历帝仓皇出逃,前往梧州,这也给广东军民心理蒙上了阴影。1650年正月,尚、耿两军攻取清远县。3月初抵达广州城下。在充足的准备工作完成后,于10月下旬开始攻城,并下攻下后下令屠城。

永历朝廷播迁

1650年,广州、桂林接连被攻陷。位于梧州的永历朝廷仓皇向南宁逃窜。经过浔州时,陈邦傅已决定降清,准备绑架永历帝作为礼物。朱由榔得到报告后,侥幸逃脱。李成栋之子李元胤不认看到广东全境被清军攻陷,又不愿撤入陈邦傅控制的广西。自发在高州、雷州组织抵抗,最终于1651年被俘,在拒绝投降后被耿继茂所杀。

大西军联明抗清

孙可望请封秦王之纠葛

孙可望在稳定云南后,想借助永历帝加封爵位来奠定在李定国、刘文秀前的领袖地位。在永历朝廷引发讨论,堵胤锡力主封二字王,在激励讨论后,永历帝勉强同意加封公爵。然而陈邦傅意图节制忠贞营,利用永历帝颁发的空白敕书,又暗自铸造了金印,伪造了假的秦王任命,派人冒充朝廷使臣前往加封。孙可望信以为真,举行了隆重的受封典礼。当真正的使臣来时才发现事实真相,孙可望决定将错就错。

在这件事上,永历朝廷不顾大敌当前,不仅在封爵上多加刁难,还加强了对大西军的防范。这充分说明永历朝廷中多的是阻碍和破坏抗清联合阵线的人物。

军阀纷争的川黔

在大西军和清军撤出后,川黔呈现军阀纷争的局面,其中还有南明朝廷任命的官员。各军阀本已割据自雄,朝廷又叠屋架床地委派总督,更加计划了争权夺利,抗清大业被置之度外,文官武将热衷于大打内战。南明四川当局的自相残杀给了清方可乘之机。

大西军出滇抗清

大西军若要到达抗清前线,必须穿过一批南明军阀控制的四川、贵州等地。孙可望利用自己伪敕中的“监国”名号,要求贵州、四川、湖广等地的南明军队听从节制。早在1649年就派白文选进入贵州。到1650年底,孙可望进至铜仁,将贵州全境置于大西军的管辖之下。四川也类似,刘文秀的出兵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割据自雄的大小军阀被消灭或收编,从而同夔东抗清武装建立了联系,四川也成为了比较稳定的抗清基地。大西军再度入川,也让当地居民逐步恢复了生产秩序。

忠贞营北上夔东

忠贞营是堵胤锡一手促成的,它的主力是李过、高一功率领了从陕北南下的西路大顺军。忠贞营将领一直已抗清复明为己任,但永历朝廷却一直视为异己加以防范,更别提发挥他们作用了。1650年,忠贞营主力因与孙可望之间存在隔阂,又搞不定孔有德的军队,指南领兵北上夔东,和刘体纯、袁宗第、郝摇旗等大顺军旧部靠拢。途中高一功遭土著埋伏身亡,李来亨率部突破险阻到达。夔东十三家虽然身经百战,各有擅长,但却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也是永历朝廷在封爵上一视同仁带来的。

永历帝进入安龙

1651年2月,清军从柳州南下,南宁岌岌可危。孙可望派兵护卫永历皇帝,趁机胁迫朱由榔承认了秦王的敕书和金印。封秦的争议解决了,但双方矛盾并没有缓和。孙可望只希望要永历帝这面南明的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表面上采取敬鬼神而远之,在贵阳新设六部,实际上接管了永历朝廷的权力。接着孙可望因担心不忠于自己又逼死了忠于明室的杨畏知。杨畏知之死暴露了孙可望的野心,他要的是一切大权都在自己身上。这不仅加深了永历君臣的畏惧,也引起了原大西军主将李定国、刘文秀等人的不满。在南宁失守后,永历帝已经基本没有自己的管辖区了,一直留在大西军接管的地区内。1652年,永历朝廷被孙可望接往贵州安隆,并改名安龙。小朝廷的命运就此被完全托付给大西军。

永历帝进入笼中后,孙可望作为主角登场了。一方面,他在明清之际确实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任务,在治国理政上展现了非凡才能;另一方面他对权力和地位的趋之若鹜欲壑难填也让他利令智昏,在之后没法高瞻远瞩、很好地驾驭全局。他在治理云贵上的功劳不可低估,决策联明抗清也完全正确。不过他并没有处理好和南明朝廷的关系,他在昆明建立的宫殿和在安龙拨给永历帝的住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之后李定国桂林大捷,孙可望甚至不满李报捷安龙,认为一切大事都应由自己决策,足见其心胸偏窄。

1651至1653年的浙闽赣抗清势力

舟山之役和鲁监国退位

鲁监国进驻舟山后,摆脱了郑彩的控制,战略上也收缩为经营浙江。多尔衮由于兵力有限,对鲁监国政权采取政治上招降,军事上借用汉军进攻的对策。除了清方的策反活动,鲁监国政权内部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如周瑞和周鹤芝的矛盾,张明振和王朝先的冲突、最终周瑞投靠郑成功,周鹤芝投靠阮进,王朝先部下向清朝投降。清军于1651年向舟山展开进攻,鲁监国将领针对清军不习水战的特点,做了兵力部署。双方围绕舟山城展开了争夺,在屡次进攻下,清军攻下舟山。鲁监国、张名振、张煌言等人被迫转移到温州一带海域。由于士气低落,一路上有多支队伍投降清军。1652年,鲁监国和其部下进入郑成功势力范围,被移往金门居住。

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张名振和郑成功维持着同盟关系,共同尊永历皇帝为正统。鲁监国政权下的文官武将比郑成功更效忠于郑成功,但由于关山阻隔,自身实力单薄,又不希望成为郑成功的下属,处境相当困难。

1652年郑成功围攻漳州

郑成功于1652年初率军进贡漳州,围攻半年以上,但9月清军援兵抵达,郑成功被迫后撤。

海澄战役

漳州之役失败后,郑成功令部将镇守海澄,自己于1653年回到厦门。4月,清将金砺刷兵进攻海澄县和厦门失败。郑成功借此机会,将海澄修建成更难攻克的要塞。

江西义师的抗清活动

1645年金声桓、王得仁进驻江西时,江西各地就有爆发各种抗清斗争。反正后,又有各地义师揭竿而起。清军派兵进行的三省会剿,到处烧杀抢掠,给江西百姓带来极大的灾难。

孙可望部署的湘桂川反攻

孙可望、李定国收复湖南

到1652年时,孙可望羁绊完成对永历朝廷武装的收编,形成以原大西军为主的抗清实体。军事部署上,他和李定国攻湖广,刘文秀等进军四川。出兵之后,就旗开得胜,收复了湖南大部分州县。

李定国桂林大捷

李定国收复湖南后,孔有德的后方已有威胁,但是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而后李定国攻克全州,并打败桂林守军,孔有德错过投降时机自杀,陈邦傅被处以极刑。在9月,李定国军已收复广西全境。在本可以乘胜追击,收复广东地方时。孙可望下令调李定国部由桂入湘作战,致使次年清军重新占回这些地区。1653年7月,李定国再次攻打桂林,未能成功。

李定国衡阳大捷

在湖南州县被攻陷后,顺治皇帝大为震惊,派尼堪来支援。11月,尼堪军至湘潭。被李定国用计击败,尼堪被杀。1652年李定国在湘、桂战场的成功给了有复明情绪的绅民很大的鼓舞。

刘文秀进攻保宁

1652年,吴三桂、李国翰奉命从汉中入川,在2月推进到成都,而后占领周边各州县。孙可望唯恐清军站稳脚跟,派刘文秀展开反攻。一路势如破竹,9月吴三桂退至绵州,而后又退到广元,清军在四川只剩下保宁。吴三桂等人本有放弃四川,退回汉中的想法,后在部将的坚持下决定据守保宁。

刘文秀在前期屡战屡克下产生了轻敌思想,没有看到吴三桂军虽然望风而逃,但入川清军主力尚在。抵近保宁立足未稳时就发起进攻。如果能做到暂缓进攻,采取措施经营四川,以逸待劳,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历史没有如果。保宁之战,清军取胜,刘文秀率残兵退回贵州。

孙可望逼走李定国和宝庆之败

在清军屡受挫折,士气沮丧之际,孙可望作为南明的实权人物不但没有抓住战机,反而嫉贤妒能,导致内部矛盾激化,从而让兵力有限的满洲贵族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孙可望肚量小,缺乏统筹全局、妥善处理内部关系的胸襟。他始终将李定国、刘文秀视为威胁自己“国主”身份的人。在衡州战役后,孙可望密谋借军事会议之名,拘捕前来参会的李定国。李定国本打算汇合夔东十三家的兵力,进取湖北和江西。在得知孙可望不顾大局,意图谋害自己时,不胜愤慨。1653年2月放弃永州,撤回广西,避免和孙可望见面。原大西军将领间的隔阂使南明抗清以来前所未有的复兴良机化为昙花一现

湘桂川的反击证明了:

  1. 满洲八旗和它的附庸并不占绝对优势,战争胜负和内部团结以及组织指挥的关系更密切
  2. 孙可望为首的大西军通过治理云贵,接管永历朝廷权利,避免了朝廷内部无休止的纷争,终于创造了一致对外的局面,是战役前期有重大战果的主要原因
  3. 真正断送复明运动良机的是孙可望的个人野心,举动乖张,先将李定国从广东调到湖南,又逼走李定国,导致功败垂成

清廷加强以汉制汉政策

满洲八旗兵实力下降

长期的兵力消耗和实力下降使清廷政策逐渐转化为以汉制汉。老一派将领大多早逝或战死,新一代子弟少不更事,已沉浸在温柔乡中,没有雄心斗志。以汉制汉政策突出体现在:

  • 洪承畴在1653年起被起用经略西南
  • 利用软禁的郑芝龙招降郑成功
  • 1653年8月和吴三桂联姻
  • 1654年耿继茂移镇广西

洪承畴出任五省经略

在尼堪和孔有德相继在1653年战死后,满洲贵族决定派遣洪承畴总督军务,经略五省。

清廷招抚郑成功

1651到1652年,清军在福建沿海多次击败清军。清廷又在湘桂川遭遇挫折,决定由郑芝龙写信招降郑成功,多次招降,软硬兼施,意图集中力量对付西南的大西军。然而郑成功并不打算投降清朝。父亲投降后的遭遇就是他的教科书。正如他自己所说,不过是“将计就计,权借粮饷”。清政府之后也看出郑成功并无归顺诚意。1654年8月,和谈彻底破裂。但双方并非没有收获,郑成功得到了之前被俘的将领,清方也得以在这段时间腾出手对付湘桂川的乱局。

郑成功其实从来不是朱明王朝的“纯臣”,也不是郑芝龙的孝子,他首先着眼的是维护自己为首的郑氏家族和东南沿海部分绅民的利益。在清朝大一统威胁这个利益时,他只有站在软弱的明朝一边,展开反清斗争。

1655到1656年郑成功的活动

在和谈破裂后,郑成功也为迎战做了各种准备。同时,1655年郑成功设立自己下面的官僚体系,形成了自己为中心的小朝廷,这个做法和孙可望类似,区别只在地盘和兵力都不如孙可望,所以官职名分都低一点罢了。郑成功仿设朝官和战略上避免和孙可望、李定国会师都是他割据自雄思想的表现。在经过漳、泉两地易手,进攻广东失败,舟山失守后,虽然兵力仍在,但郑成功部的地盘差不多仅限于金门、厦门、南澳一带沿海岛屿。

李定国两次进军广东

1653年李定国广东肇庆之战

在收到孙可望竭力限制后,李定国被迫改变战略部署,从广西向广东进军,一方面避免和孙可望发生摩擦,一方面期望和郑成功以及广东抗清义师汇合。可惜虽然自己从抗清大局出发,而郑成功并无此意,更多以自己经营的闽海利益为首。1653年2月,李定国率部占据梧州,3月25号到达肇庆城下,可惜郑成功并没有按照约定派军夹击。第一次进攻广东宣告失败。此时郑成功受制于和谈,只顾眼前捞一把,缺少长远之计,动摇在明、清之间

1654年李定国广东新会之战

在肇庆战役失败后,李定国总结经验,认为东西夹攻、进取广东是恢复南明的最佳战略,并多次派使者前往厦门和郑成功联络。就当时的形势看,这个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南明复兴的希望在1652年取决于孙可望、李定国全歼湖南清军,结果被可望坐失良机,再之后就是李定国、郑成功会师广东和东西会师长江收取江南。此机一失,南明再无复兴之望。

1654年2月李定国从柳州出发,挥师入粤,占领高州后,派出的使者仍然没有得到郑成功的出兵夹攻消息。李定国对郑成功模棱态度深感不满。新会战役从6月打到12月,清军援军抵达,李定国被迫撤回广西。若成功可以不私心自用,一味拖延,空言应付,广东局势必将大为改观。

郑成功和李定国关系之分析

就历史事实看,会师广东的计划是李定国制定的,不过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郑成功并不想这么做。郑成功始终把家族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因此明、清之间谁能让他专断独行,他就听谁的。总之,只能遥奉,不能受制于人。如果受定国之约,东西会师,那么自己的独立性自然受到限制,军政大事都要禀报朝廷,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兵力、爵位、声望、和朝廷关系上都略逊于李定国。郑成功并非无动于衷,只不过派出的军队只是装装样子,并没有参战意图。

1653到1654年李定国策划的广东之战,是南明中兴的最后机会,李定国部和广东义师都是全力以赴的,只是郑成功志不在此,终于功亏一篑。1656年,由于李定国部战损较大,又急于迎驾入滇,顾不上粤东战场,大好良机付之东流。

1654年会师长江的战略设想

张名振、张煌言三入长江

鲁监国失去根据地后,下面的部将张名振和张煌言一直和郑成功保持盟友关系。由于不甘于屈从郑氏家族指挥,二人决定率军北上,从1653年起三次进入长江作战。

钱谦益等人密谋策划会师长江

三次长江作战,第一次进抵镇江、瓜州,第二次进至仪真,第三次直逼南京。这三次都是由内地反清复明人士秘密联络,意图会师长江,恢复大江南北。钱谦益、姚志卓等人在其中起到了联络东南、西南势力的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发动长江战役,夺取江南并不是钱谦益等内地复明义士的一厢情愿,西南的孙可望,东南的张名振、张煌言也认为计划切实可行。

孙可望决策会师长江和计划搁置原因

精心策划的长江战役结果失望,和西南、福建抗清主力未出动有很大原因。在西南,孙可望和安龙的永历朝廷的危机一触即发,他的骄横跋扈已经影响了和李定国、刘文秀的关系乃至政局稳定。为了稳定局势,出师东伐的计划被搁置。在福建,张名振、张煌言也没有得到郑成功大力支持。最终让恢复江南的大计化作泡影。

南明不振,关键在于从来没有一个能调动全部抗清力量的权威核心。力量强弱不是明败清胜的主要原因,内部凝聚力才是。

郑成功和三入长江的关系

三入长江是受到郑成功指挥的说法是错误的。第一,张名振等鲁监国部队是保持独立系统的,不在郑成功部下;第二,张名振等北上的部队都是旧部,没有郑成功的士卒;第三,郑成功部下陈辉的部队并没有参与战斗。总之在长江战役中,郑成功给予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

虽然长江战役几无战果。但也暴露了清政府统治的脆弱,鼓舞了士气,牵制了清军兵力配合了李定国进军广东,同时获得了入江作战的宝贵经验,也让郑成功后面进攻南京时,选择张煌言担任前锋。

刘文秀进攻常德失利

1653年开始,明清双方在湖南处于长期相持。洪承畴上任后,因为兵力不足也轮番叫苦。明军方面,刘文秀在保宁失利后心灰意冷,日趋消极。1654年初,孙可望坚持下,他才答应领兵出征。1655年,刘文秀率兵东征湖广。但由于出征勉强,水陆两路兵马未能保持步调一致,导致进攻失败。这也是原大西军联明抗清后的最后一次主动出击。而湖南的相持局面,知道孙可望叛变降清后才改观。

李定国迎永历帝入云南和孙可望降清

孙可望跋扈自雄和阴谋篡位

孙可望迎驾安龙后,已掌握朝廷大权,他身边的文职官员也一味迎合,趁机劝进。史籍记载,1654年5、6月起,孙可望即打算正式登基称帝,并加紧取代朱由榔。

密诏李定国救驾和“十八先生案”

孙可望强烈的野心趋势意图篡位时,也面临踢开永历朝廷将得不到承认的顾虑。而永历一边也在秘密联络李定国率部勤王。不料消息走漏,被马吉翔知道,并告知孙可望。孙可望炮制“十八先生案”,处死了相关官员。孙可望的一意孤行,不仅在朱明王朝的官绅中引起强烈不满,也加深了原大西军内部的分歧,最终导致原大西军的分裂和内讧

李定国奉迎永历帝入昆明

孙可望知道永历帝的意图后,派出白文选拦截。但白内心里其实也不赞同孙可望对永历帝肆无忌惮的傲慢态度,对于李定国前来救驾未加阻拦。1656年李定国和刘文秀商议,迎接永历帝入昆明。朱由榔、李定国、刘文秀在把朝廷迁入昆明初期,着眼于大局,还是给孙可望留有很多余地。

刘文秀领兵入川

1656年刘文秀在获得永历帝的蜀王任命后,领兵着手恢复四川,但孙可望心怀不轨,蓄意犯滇,迫使永历朝廷召回刘文秀和他率领的主力,经营四川的成果相当有限,战略上可以说是半途而废。

孙可望内犯和失败降清

1657年孙可望在贵阳誓师,率兵进攻云南,一路都得不到支持,孙可望兵败如山倒。不过他一手挑起的内讧和降清,对清廷来说喜从天降。降清后,孙可望成为了清廷红极一时的人物,在后续进兵时,也无不利用孙可望过去的地位和影响。1658年后,随着永历朝廷的衰微,孙可望的地位也日渐下降。在永历帝被俘杀,李定国病死后,孙可望家族也失去利用价值。

孙可望叛降后的永历局势

在孙可望叛降后,李定国在争取团结内部,减少损失上,还是有失妥当的,尤其是处理和刘文秀的关系上。他过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巩固自己在永历朝廷的地位上,对抗清大局缺乏全面考虑。李定国和永历帝将刘文秀和他的将领召回昆明,使得他的善后工作未能有效进行,同时乱加职责,也使刘文秀心灰意懒,于1658年病卒。

清军大举进攻西南和永历朝廷播迁

清军三路进攻贵州、云南

孙可望叛乱后,清廷利用南明的内讧,于1657年初派吴三桂等人分三路进军西南。由于李定国没有及时部署,反而将领兵大将调回昆明,削弱了外部防御,使清军的三路进攻异常顺利。长期和清方相持的湘西、四川、广西防线迅速瓦解,贵州省也被大部占领。永历朝廷动作缓慢,在7月间,才决定由李定国出师,由于清军士气正盛,前线接连兵败。在这种情形下,李定国建议移跸,一部分人主张迁往四川,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向西逃窜。最终在受到影响下,永历帝选择了后者。如果李定国只在滇西留下少量兵力牵制清军,主力转入四川,和夔东明军会师还是有可能性的,明清相持的局面将会持续更长一些。

南明永历朝廷放弃昆明过于容易,留在附近的粮食养肥了敌军,拖垮了自己。1659年正月,清军未受抵抗即占领昆明,永历帝到达永昌。

夔东十三家进攻重庆

在清军进攻西南时,夔东十三家收到李定国等人的联络,派兵反攻重庆,牵制清军。由于谭诣、谭弘降清,不对被迫东撤。如果李定国主力向建昌、宜宾、乐山、重庆方向推进,谭诣、谭弘降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小。战局演化亦将有所改观。

磨盘山战役

1659年2月,清军逼近腾越州(今腾冲),李定国在此处磨盘山发动伏击,清廷损兵折将。这也是李定国统制明军对兵力占优的清军最后一次沉重打击。因为明军撤退时没有通盘计划,兵将虽多,但指挥失灵,难以集中兵力对清军展开有效反击。

郑成功、张煌言长江之役

长江之役的战略部署

1658年在清军大举进攻西南之际,郑成功认为是扩大自己的东南抗清基地的大好时机,决定率主力北上,展开长江战役。在郑成功等人看来,攻下南京,收取长江中下游等地,将可以改变明清相持局面。

郑军进抵南京城下后的双方动向

1659年4到5月,郑成功、张煌言攻克浙江定海、江阴、镇江、瓜州等地,张煌言的部分水军已抵达南京城下。火器的优越性在江、海水战能够充分发挥,是郑军强于清军能够克敌制胜的一大原因。然而在张煌言到达南京后,郑成功主力却迟迟没能到达,行动异常缓慢,导致延误战机。这说明郑成功和他的多数部将习惯水上作战,缺乏战略眼光。7月,郑成功统制的十几万大军沿水路到达,但却没有组织进攻。城内清廷为了迷惑郑成功,派出官员假和谈。7月中旬,在郑成功沉浸在守城清军投降的幻想中时,清军援兵陆续抵达,力量对比逐渐变化。

南京战役失败和郑成功退出长江

7月下旬,清方守备兵力大大加强,而郑军攻城不下,士气低落。清军趁势进攻,郑军大溃。南京战役宣告失败。郑成功在南京之役中失利,主要是犯了轻敌的错误。同时郑成功私心自用,没有在孙可望、李定国军威大振时,亲率主力夹攻江南,直到清军占领贵州,永历朝廷已难招架后,才大局出兵。南明未能中兴,和许多实力集团首脑视本集团利害高于抗清大业有关。

郑成功的长江战役一度让清廷统治者闻风丧胆,2年后,清廷大规模实行迁海政策与之有密切关系。

张煌言招抚南京上游州县

张煌言在郑军围攻南京时,率部去上游招抚,取得了意料之外的响应。然而7月郑军大败,张煌言被迫辗转多地,才回到义师军中。

永历朝廷覆灭

永历帝流亡缅甸

1659年正月,就在李定国等人还在云南西部组织兵力抗清时,朱由榔已在马吉翔之流的撺掇下流入外邦,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并以为这样清朝就会放过自己。5月,缅甸当局接受永历朝廷入境,但始终没有正式的官方接待。在得到暂时安置后,多数文武官员毫无忧国忧君之念,继续过着苟且偷安的生活。

清方对西南明军的剿抚政策

清军进入西南后,兵力实际上相对薄弱。南明永历朝廷的瓦解和自身的决策失误也有关系。分散在云南边远地区的不少明朝将领因为群龙无首,前途灰暗,也陆续投降。李定国率领的主力部队退守至云南边境山区,一方面无法指挥分散各地的军队,一方面还要防止随从文官武将的变节。

清军入滇后荼毒百姓和那嵩等人的抗清

满洲清军入滇后炮制了一系列暴行,沿途大肆奸淫劫掠,引起了云南各族百姓的极大反感。沅江府知府那嵩实力较强,趁清军人心未定,起兵反抗。但由于和李定国军间被其他土司堵截孤立无援,而后被清军集中力量扑灭。元江反清运动被镇压后,有陆续出现各地少数民族反抗压迫的斗争。

两广抗清义师被摧毁

孙可望兵败降清后,李定国已无力经营两广,在失去主力支持下,两广的复明义师在艰难中各自为战,最后在1658年到1661年间逐一被兵力优势的清军击败。

李定国、白文选竭蹶救亡

永历帝进入缅甸后,护送的将领被迫解除武装,同时李定国在磨盘山战役失利后带兵南撤,互相的联系逐渐减弱。1660年起,白文选多次派兵挽救永历朝廷,但毕竟身处他国,处处受限,多次军事行动皆宣告失败。1661年11月黎维祚作为李定国和永历帝之间的秘密使者,再次入缅迎驾,行至腾越,缅方已将永历帝交给清军。黎维祚在清军营中见到朱由榔,哀叹痛哭。清方考虑到押送朱由榔回北京路途遥远,担心再出变数,将朱由榔父子在昆明处死。

清廷向缅甸施加压力和“咒水之难”

1659年起,清政府为弥补自己在兵力、物力上的不足,企图通过缅甸当局和云南土司不战而胜。洪承畴制定的策略逐步巩固了清朝在西南的统治。1660年接任的吴三桂出于自身利益出发,一再力主出兵。而缅当局看到清朝统治已逐步稳定,南明政权已无希望,不愿因为收留永历帝触怒清方,也为了避免李定国、白文选一再出兵迎驾,最终于1661年7月假借咒水盟誓引诱永历朝廷官员进入埋伏,杀死前来参加的所有人。黔国公沐天波也因为反抗被杀害。经过咒水之难,朱由榔真正成为孤家寡人,小朝廷也不复存在。他对前途已不抱希望。

永历帝被俘杀

1660年8月,吴三桂出兵缅甸,逼迫缅方交出永历皇帝,同时摧毁尚在边境抵抗的李定国军。1661年12月,清军逼近缅甸阿瓦,缅甸国王大惊,决定送出朱由榔父子避免卷入战争。1662年4月,朱由榔父子一行被押往昆明,并被处死。

李定国之死

1661年,李定国、白文选军得知咒水之难一事,分兵进至洞乌,遭遇缅方埋伏,作战失利。因前途黯淡,白文选军在部将影响和胁迫下投降清朝,白文选的降清加剧了云南抗清运动的瓦解。1662康熙元年永历帝被俘的消息传到李定国军后,李定国捶胸大哭,深感反清复明的旗帜已倒,再无回天之力,6月因忧愤而死。临终前,交待义子李嗣兴和部将靳统武“任死荒徼,无降也”。可以说,李定国是明末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是清初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力统治的杰出将领,在明清之际的各种人物中,他都是光彩四射的一颗巨星,其他人无法望其项背

李定国去世后,部将也失去了归依核心,陆续降清。康熙元年9月,义子李嗣兴也拜表投降。基本可以说,李定国之死标志了原大西军余部抗清斗争的结束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决策复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大陆陆续派出的官员、军队、商人和高山族土著都有接触。随着明帝国衰微,没有断然阻止荷兰人在台湾设立据点。东印度公司利用这一点,在如今台南市海滨设立热兰遮堡,开始殖民统治。明政府于1624年收复澎湖,而后郑芝龙接受明政府招抚后,和荷兰殖民者存在利益勾结。由于大陆战乱频繁,福建居民大批迁入台湾垦荒或经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中国人实行野蛮的掠夺和严酷统治。

郑成功正式酝酿复台是在1658年进攻南京失败后,为了能有更稳定的地盘支持自己与清廷抗衡,他把目光从金门、厦门转向台湾。在其中,从台湾逃往厦门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通事何斌也起到了向导作用,他提供了荷兰在台湾的兵力部署情况。

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59年12月,郑成功力排众议,坚决推动收复台湾。这一决定极为重要,对中国之后影响深远。张煌言对郑成功的决策并不赞成,认为这样会脱离抗清前线,是无意复明的表现。可见他虽然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觉悟,但依然眼界狭窄。这也说明各种历史人物是异常复杂的,像张煌言这样的出类拔萃的任务也不免在一些重要决策上做出错误判断。

1661年2月,海战以荷方惨败告终,陆上战斗情况也差不多。荷兰的两座城堡陆续被郑成功包围,击败了荷兰前来解救的援军。1662年1月,乌特利支圆堡被攻陷,荷兰守军在揆一总督带领下投降,并与1662年2月全部撤走。在当时西欧殖民者在美洲、非洲、东南亚占据大批殖民地的时候,却在中国碰的头破血流。归根到底在于:

  • 当时的中国在科学技术、军事、经济实力和西方国家差距还不大
  • 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西欧殖民者必然面临装备、粮食等后方补给问题

不过郑成功的个人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他驱逐荷兰殖民者,守卫祖国领土的行为值得永远铭记。

郑成功经营台湾和病卒

在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加紧了将台、澎经营成抗清基地的紧张活动,为此下达了一些比较严苛的规定。1661年10月,清廷见郑成功毫无受抚之意,把拘禁中的郑芝龙和其子全家诛杀。1662年4月,郑成功得知永历帝被俘,李定国逃亡的消息,仅靠自己实力难以公开和清廷逐鹿中原,只能继续挂着永历帝的名号偏居一隅。郑成功尊永历帝而不是鲁监国并不是因为永历帝宗室近,只是“天高皇帝远”制约不了自己而已。这样既能接着朝廷名义吸引支持,又不至于受到约束。但这个算盘在西南根据地失守后失算了,这也是郑成功晚年心理失衡、举止乖张的原因之一。

1662年5月,世子郑经和四弟的奶妈通奸一事,郑成功一时冲动下令杀死郑经和夫人董氏,决定未得到金、厦诸将联合拒命,最终气愤而死,年三十八。从1662年4月到6月,永历父子、郑成功、李定国相继去世,标志着南明复兴的最后希望幻灭

清廷沿海迁界

1659年郑成功、张煌言的长江战役,使清廷决定下达迁海令。迁海令最终于1661年开始实行。迁海强制海边居民进入内地,禁止接近海域,违令者杀无赦。这种如此野蛮的方式对沿海居民是一场骇人听闻的暴行。沿海迁界不仅使大批滨海居民冤死于清政府屠刀,对我国经济恢复和发展也是严重的阻碍。主要在于:

  • 界外变为荒野,田地荒芜、渔业陷入绝境
  • 迁民颠沛流离,人心惶惶,不少人被迫加入义师
  • 政府赋税减少,百姓摊派重负
  • 对外贸易停滞,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发展,加重了社会闭塞性

然而,迁海对郑成功义师却并没有太大威胁,反而迫使他们走上自力更生之路,对开发台湾做出了巨大贡献。

鲁监国病死和张煌言就义

1653年朱以海承认了永历帝的正统地位,提出退位。1661年永历帝被俘后,东南沿海的拥明官绅重新酝酿拥戴朱以海组织朝廷,但郑成功父子并不热心。郑成功死后,鲁监国的宗禄被停发,张煌言手下兵力也非常有限。1661年11月,朱以海因哮喘去世。鲁监国病死后,张煌言对前途完全绝望,于1664年宣布解散部下军队,住在舟山附近的孤岛。于6月被清军发现并俘虏,拒不接受投降,在杭州就义。

在南明诸多人物中,张煌言地位并不显赫,但长达二十年的斗争中,历尽艰难险阻,处处以大局为重,几乎是一位无可挑剔的完人。

夔东抗清基地的覆灭

清廷组织三省会剿

1661年永历帝被俘,1662年李定国病死后,手下部将牺牲或投降,结束了西南抗清斗争。此时除了台湾的郑氏家族和张煌言驻扎在浙江沿海的少量部队外,中国大陆上坚持武装抗清的只剩夔东十三家。1662年7月,清廷在李国英建议下发起四川、湖广、山西三省会剿。未减少损失,清军采用剿抚齐下的策略。不过招降效果有限。

1663年正月,清军向夔州(今奉节)出发,遭到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等部队的反击。1663年7到9月,各有胜负。随着清兵不断增强,夔东基地逐步蚕食,抗清义师基本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11月到12月,郝摇旗部下将领不断投降清军,刘体纯部实际上也已十分艰难。12月刘体纯部兵败自杀。郝摇旗、袁宗第等人被俘杀。

关于“韩主定武”政权的考辨

这一章里,作者经过各种考证,剔除了史籍中“韩主”为首的“定武”政权的谬误。

茅麓山战役

在严峻局势下,原来坚持抗清的一些领导人也接连率部投降,直到1664康熙3年春天时,夔东十三家只剩下李来亨部仍据守茅麓山区。清军多次进攻失败,改为围困。到8月时,寨中粮食已尽,李来亨自杀,手下士卒投降或牺牲。至此,原大顺军余部的抗清运动以失败告终。李自成祖孙四代在明清之际反抗明朝和清朝统治者的暴政英勇献身的精神令人钦佩不已。

书中认为,1664年夔东抗清基地被摧毁,可以被视为南明史的结束。再之后台湾、厦门一带的郑经、郑克爽虽然尊奉永历正硕,直到1683年施琅率军攻克澎湖,郑克轩才降清,但郑经和三藩之变有联系,不适合放到南明历史。

纵观南明二十年的历史,可以看到原大顺军和大西军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腐败透顶的明王朝自1644年后,已没有自立能力,同气焰嚣张的清朝周旋许久,主要是靠曾经的“流寇”和“海贼”。没有这种大换血,朱明朝廷早就灰飞烟灭了。早期弘光在位的1年实行大失败的“联虏平寇”,导致自身覆灭。隆武朝廷开始联合农民军余部抗清,但朝中大臣对农民军依然怀有很深的偏见。到永历后期,南明嫡系杂牌“官军”死、降殆尽,原大西军肩负起抗清重任,取得了一系列彪炳史册的战绩,让永历朝廷得以苟活若干年。1661年永历帝被俘实际上是中国社会拥明势力衰微的结果,否则朱由榔不至于落入敌手。即便落入敌手,完全可以另选其他宗室作为旗帜。在复明运动走向山穷水尽时,李定国、张煌言、刘体纯、李来亨、袁宗第、郝摇旗等人仍没有放弃抵抗,用鲜血和声明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史诗。

曲终人散,南明悲剧就此落下帷幕,任后人评说。

--EN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