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德鲁克笔记系列之一

与其说德鲁克是管理学鼻祖,他更像在研究社会、组织、企业存在的合理性与最佳实践。德鲁克认为人性是不完美的,那人设计出来的社会也不可能完美。他抵制极权专制,这里的极权不同集权,所追求的是全面彻底地操纵和控制人类的每一个成员。德鲁克视管理学为一种“博雅艺术”(liberal art)。它既不像人文文化,也不像科学文化。它关心人的价值成长和社会组织的影响,但又关心管理工作的应用的成果。这使得管理学不像世俗观点中的那样,是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成功学。它只在让每个人在社会和社群中更健康,自由地选择并履行承担的责任,从而是人类社会和社区更健康,人们受到更少的伤害和痛苦。

而这本书即从管理者的成效出发,探讨一个管理者如何能管理好自己。毕竟让一个自身成效不高的管理者管好他下面的下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也逐渐成为社会中的关键资源。

卓有成效可以学会

卓有成效重要且可以学会

  • 首先端正思路,管理者为什么必须有效
    • 有效即“做对的事情”,而不是纯执行的“把事情做对”
    • 当下知识工作者逐步增多,他们产出的更多是抽象的知识、创意或信息,无法用传统衡量体力活动的方式衡量,因此需要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做出贡献,追求工作效益
  • 谁是管理者
    • 如果在组织内,一个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职位或知识,对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对组织的经营能力或成果有实质性影响。那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 衡量知识工作,主要应看结果而不是工作繁杂程度
    • 一般的经理人员工作性质和董事长、政府机构的行政领导是相同的,那就是计划、组织、整合、激励和考核
  • 管理者的不利现状
    • 组织的管理者会面临下面一些压力
      • 时间往往属于别人,不属于自己,如经常有外部人员拜访
      • 往往被迫忙于“事务性工作”,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改变周围的一切
        • 管理者需要一套判断体系,去找到真正重要的事项
      • 管理者的贡献能被其他人利用时,才算有效
        • 组织是使个人才干能够增值的工具,一个人的知识可以被组织吸收,作为其他知识工作者工作的资源
        • 贡献不能被有效利用时,有效性也会打折扣
      • 管理者会受到组织的局限
        • 受到的信息会被组织过滤
        • 组织需要为外部服务,因此需要得到外部的信息
        • 组织是社会中的人为产物,和生物体类似的是,成长得越大,消耗的资源和复杂度就越大
    • 对外部信息的收集,人从现象中的抽象能力往往优于机器(类似深度学习)
  • 提高有效性,让工作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 不要期望万能的天才来达到绩效,通才难求,学会善用专精于某一领域的人
    • 通过从各种有效的管理者归纳来看,他们各个方面都不完全一样,人人都具有做好该做事情的能力,即有效性
    • 下面一些习惯是成为卓有成效管理者所必须的
      • 善用时间,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
      • 重视对外界的贡献,目标导向
      • 善于利用长处
      • 集中精力到少数重要领域
      • 敢于、善于做决策

掌握自己的时间

时间是最珍贵的资源,先摸清自己的时间分配,再统一管理和安排。

  • 所有资源里,时间不像资金、人力,是最稀有毫无可替代性所有工作必须消耗的资源,而人往往不善于使用这种资源
  • 管理者面临的时间压力
    • 管理者作为知识工作者,他的大多数任务,都需要相当多的整块时间
    • 管理者要与他人一同工作,需要各种信息,需要讨论、需要指导他人,需要协调人际和工作关系,这些都是费时的
    • 只有在脑力上多费时,才能在体力上少费时
    • 如果时间短促,一个人就只能考虑他已经熟悉的事,做曾经做过的事,无法创新和变革
  • 你诊断过你的时间么
    • 第一步是记录时间的耗用情况,一定要当即记,事后回忆往往不准确,然后问下面一些问题
    • “什么事情根本不必做”
    • “哪些活动可以由别人代为参加”,学会授权
    • “有浪费别人的时间么”,如过多的会议
  • 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
    • 找出可以通过制度或远见避免的时间浪费
      • 一个平静无波的工厂,必然是管理上了轨道,因为所有危机都已预见,并变成了例行工作
    • 人员过多会带来人际关系的时间浪费
    • 组织不健全,表现就是会议太多
      • 之所以要开会,是因为某种情况的所需的知识不能装在一个大脑里
      • 要开会,也要有计划
    • 信息功能不健全,上下文不透明,或信息表达不当
  • 统一安排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
    • 高级主管可以自由运用的时间,可能只有1/4,组织越大,维系组织运行而不是发挥组织价值的工作越多,从而不由自己掌控的时间越多
    • 可以给自己的时间划分最小单位,如90分钟,聚合碎片时间
    • 对时间的控制和管理不是一劳永逸的,要不断记录时间消耗并分析

我能贡献什么

关注产出,目标导向,可以帮助自己thinking out of the box。

  • 重视贡献,注意对成果负责,才能看到整体的绩效
    • 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考虑自己的技能、专长和整个组织以及组织目标的关系
    • 管理者如果不自问“我可以做出什么贡献”,在工作中就不会有远大的目标,而偏向执行的角色
  • 一般机构对成效的要求往往有下面三个方面
    • 直接成果
    • 梳理新的价值观或对价值观的重新确认
    • 培养和开发明天所需的人才
  • 职位越高,对外所需的贡献就越大
  • 对于专业人员,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即他的只是可以为别人所用;同时,肩负贡献的责任,要求他知道应该了解别人的需要、别人的方向,别人的理解,从而使别人能够应用他的成果
  • 有效的人际关系有4项基本要求,而着眼贡献正可以满足
    • 以目标为导向,可以很方便对齐期望,有助于互相沟通
    • 强调贡献有助于横向沟通,促成团队合作
    • 个人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要看是否重视贡献
    • 重视贡献的管理者必然能启发他人寻求自我发展,从而培养他人
  • 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视线从“内部事务”转向“外部世界”

发挥他人长处

人无完人,有效的管理者可以使人发挥长处,减少短处带来的限制。

  • 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生过下属的才干反而害了主管的事
  • 人的精力有限,卓越通常只能表现在某一或者某几方面
    • 是用人来做事,不是用人来投自己所好,或投主管所好
    • 有效的管理者从来不问“我和他能合得来吗”,而是问“他能贡献什么”,从来不问“他不能做什么”,而是问“他能做什么”
  • 要坚持因事用人而不是因人设事,这样才能减少组织变动,同时保证以任务为重心,而不是以人为重心
    • 只有极少数例外,譬如有特殊才干,从事非一般工作,取得杰出成就的人
  • 能建立一流经营体制的管理者在公事上,通常会和周围同事以及下属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个人好恶挑选人才
  • 如何做到发挥长处,同时避免因人设事的4个原则
    • 一个职位,如果先后多人担任都失败了,那肯定是常人无法胜任的职位,需要重新设计
      • 国际部副总裁的压力,需要由按产品类别调整组织,或是按市场的社会经济背景调整组织来合理规划
      • 只有让“平凡人做出不平凡事”的组织,才是好组织
    • 职位要求要严格,涵盖要广(想象空间大)
      • 从而保证下限高,人才又有能充分发挥的机会
      • 知识工作者的职位设计,还应该能够让人及早发现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位
      • 与体力劳动者不同,知识工作者的贡献产出不仅和本身的知识技能有关,和组织的目标、价值观也有很大关系
    • 用人时,先考虑某人能做什么,而不是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 在考评、绩效制度上,更多从“某人能完成什么”的视角看问题
        • “哪方面的工作他确实做得很好”
        • “哪方面的工作还可以做得更好”
        • “为了充分发挥长处,他还可以再学习什么知识”
        • “如果我有了子女,愿意让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为什么?”
      • 正直的品格很关键
    • 必须能容忍人的缺点
      • 结合具体任务来寻找别人的长处
  • 用人所长是有效管理者的必备素质,也是组织能否有效的关键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会设法发挥上司的长处
    • 不能唯命是从,需要协助上司发挥所长,也能给自己更大的空间
  • 也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寻找适合发挥自己长处的工作方式,做出自己的绩效
  • 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是在于运用每个人的才干

要事优先

时间有限,做重要的事;而立足现在看未来才可看到真正重要的事情

  • 时间总是不够,只有几种个人、组织的所有才干,才能获得成果
  • 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恰恰能加快工作速度
    • 我们往往会低估完成任务的时间
  • 很多组织都容易错误地看待过去的成功和失败
    • 当下的很多计划和制度,是基于过去的经验确定的,时间久了已不能产生成果
    • 及时重构,去肥增瘦;只有推陈才能出新
  • 对于新工作,应责成确能证明有能力的人来负责
  • 所谓压力,总是偏爱机构内部的事务,偏爱已经发生的事而忽视未来,偏爱危机忽视基于,偏向急功近利而忽视现实世界
  • 真正的难度不在决定做什么,而是什么可以缓一缓
    • 被搁置一般等同于被取消,因为外部世界变化极快
    • 下面有一些可以确定事情优先顺序的原则
      • 将来 > 过去
      • 重视机会,不要只看到困难
      • 选择自己的方向不盲从
      • 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容易
  • 化机会为成果,肯定比解决旧问题更有生产性。解决旧问题,不过是恢复昨天的平衡而已

决策的要素

管理者要做对组织绩效有效果的决策,决策是观念性、战略性的,不是细节的、解决问题的。

  • 一项决策如果不能付诸行动,就只能算作想法
  • 贝尔公司的费尔和通用汽车的斯隆,解决问题,都着眼于最高层次的观念性认识,所做的决策不是为了适应当时的临时需求,而是战略性考虑
  • 决策有下面一些要素
    • 判别问题性质
      • 一般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四类
        • 表面现象之下的真正经常性问题
        • 特殊情况下偶然发生的实质上经常性问题
        • 真正偶发的特殊事件(“黑天鹅事件”)
        • 第一次出现的“经常事件”
      • 对于经常性问题要有经常性的解决办法——一种规则、一种政策或一种原则
      • 判断问题性质并没那么简单,可能遇到一些常见错误
        • 把经常性问题视为一连串的偶发问题(“实用主义”)
        • 将真正的新问题视作旧病复发,从而采取错误的方法
        • 对根本性问题界定似是而非
        • 只看到问题局部,没看到全貌
      • 一个有经验的管理者总会先假定问题只是表面现象,从最高层次的观念方面寻求解决方法。他要找出真正问题,不满足表面现象,从更基本、更理性、更广泛的观念上谋求解决办法
    • 找到解决问题的限制条件或假设前提
      • 边界条件往往不容易找到,因为每个人的视角不同
      • 错误的边界条件,比没有更误事
      • 边界条件清晰时,有助于决策人在情况变化时,更快用新决策取代旧决策
      • 依赖太多边界条件去决策是危险的
    • 考虑问题的正确方案,之后再考虑必要妥协或让步事项
      • 如果一开始就问“什么是能让人接受的决策”,那永远不会有结果
    • 决策要兼顾执行措施
      • 必须能准确无误地回答下列问题
        • 谁应该了解这项决策(object)
        • 应该采取什么行动(what)
        • 谁采取行动(subject)
        • 行动如何进行(how)
    • 重视反馈,验证决策的有效性
      • 决策是会过期的,需要建立反馈机制更新决策

有效的决策

一项决策若要保证有效,需要考虑各种方案,甚至包括反对意见。另外,电脑不能取代管理者做决策,反而会让更多人参与到决策中。

  • 决策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而是先有自己的看法和立场,再去搜集事实证明
    • 搜集事实本身就会预设立场,做不到客观
    • 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假设和见解不必辩论,鼓励大家提出,但是必须经过深思,必须经得起验证
  • 如何衡量决策,需要的时间和经历也极多
    • 使用反馈的制度
    • 只有有多项方案,从中选择一项,才能称得上判断
    • 管理者一定要先有若干种不同的衡量方法,再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一种
  • 好的决策,应该以互相冲突的意见为基础,从不同观点和判断中选择
    • 反对意见相当重要
      • 唯有反对意见,才能保护决策者不至沦为组织的俘虏
      • 反对意见不深,也可以作为决策的“另一方案”
      • 反对意见可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 当然世上有蠢材和恶作剧的人,不过有效的管理者会假定,某人意见纵然错了,也是由于此人看到的现实不同,或者关注的问题不一样
  • 是否真的需要一项决策
    • 满足下面两项原则即可
      • 利益远大于成本或风险就该做
        • 不要做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要墨守成规
      • 行动或不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 决策前,想清楚规范、不同方案、得失也衡量了,采取什么行动也想好了。尚未想清楚前,不要冒冒失失地决策,但都想好了,也绝不会优柔寡断
  • 电脑只是工具,人类则不是逻辑的,而是具有感官的;电脑所做的决策是预先安排的,不能随机应变,都是基于硬性原则
  • 每一位知识工作者有效决策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工作能力的高低

总结

全书内容无非两点:

  • 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 卓有成效可以学会

做到卓有成效需要从几个方面努力:

  • 记录好时间的使用情况,分析时间记录,消除不必要浪费
  • 集中眼光在贡献上,从执行进入到观念,关注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关联
  • 充分发挥人的长度,融合个人能力和组织成果
  • 做重要的事情
  • 有效的决策,合理的行动

今天的组织需要的是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业。组织取得好的成效,要靠组织中的人切实进行系统化、专门化的自我训练,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在如今,知识工作者为组织服务,除了物质上,在心理需求和个人价值上也需要从工作和职位上获得满足。因此,一定要使组织绩效和个人成就结合起来。管理者在卓有成效上的自我提高就是唯一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