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师兄之泛谈

近日,和做产品经理的师兄一同返校。聊了许多,顿觉收获颇大,在此以故事的形式一并记之,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以励后进。

师兄本科写了四年的代码,保研去了经管院,实习先后去过咨询公司,外企,互联网三巨头BAT,也算是对产品和商业模式有了些自己的认识与理解。最后借现在这家创业公司的环境,实践以前之所学。

关于创业

创业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产品由无到有,几个核心成员借由最初的idea,用技术完成一个雏形。这个阶段用技术去证实这个产品是可行的,因此技术占了这个阶段绝大多数工作。产品雏形是它的终点;第二阶段,产品雏形出现以后,团队开始扩张,初创成员开始出现分歧,技术以外的部门诸如融资、营销等会加入团队,这是个不稳定期,需要有“领导”角色的产生和团队内的磨合。一个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在这个阶段形成(注:商业模式的规划是一开始就要做的)。一般,A轮融资发生在这之间,股权的划分也是对团队的考验。成熟的商业产品和商业模型是它的终点;第三阶段,有了融资和统一的产品规划后,将这个商业模式做大,通过烧钱推广产品。这个阶段里,我们会用数据去衡量产品的发展前景,运维、行政等部门又会加入。当用户数出现质的提升时,证明商业模式在社会上可行。这也标志着第三阶段的结束。在这之后,公司一般会迎来B轮融资,以千万起。而大多数公司都倒在第二、三阶段。

第四阶段,商业模式被证明可行后,在各个维度上推广复制,开辟到不同城市、不同周边领域。利用融资继续扩大规模,一般到此,创业者会获得真正的财政自由;第五阶段,公司继续扩张,迎接IPO。在这两个阶段间遇到的困难会大大小于前三个阶段。

综上来看,难倒大多数创业者的门槛反而成了团队内的团结统一。的确,扪心自问真正信得过的合作伙伴太少了,剩下的就好好珍惜吧。现在,我就在一家创业公司的第二阶段,面临着产品从雏形到成熟过程,尽管技术团队人很少,暂时也没有一套成熟的工作模式。不过这种创业的氛围恐怕也能让我学到不少。包括和PM的沟通,技术和需求间的取舍等。如果这条路能跟着走下去的话,学到的将是BAT教不了我的。

关于开源软件与商业模式

正巧这阵在做一个开源小工具,和同寝的技术一起合作开发。就顺便问起了小团队开源开发需要注意的地方。师兄提到,开源软件并非只有免费公益这么简单,从商业模式角度去考虑,这是推广市场或积累口碑的最好选择。以Symbian和Android为例,后起的Android为何为打败Symbian,开源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可是开源的同时,Google难道就没有收益么?正是因为Google核心的商业模式在其搜索引擎上,Android是自带Google搜索的,这才是它关心的;而且Android的知识产权是Google的,这将给Google隐形的收益。以CSDN为例,里面有许多写技术博客的开发者,在开源自己产品的同时,获得了转发,评论等社会影响力,这笔关注在求职或是发表言论将会发挥到它的作用。

所以,有时问题换个层面去思考,会得到很有意思的结果。在开发开源产品的时候,从商业模式上去考量,会得到以前从不会想到的一些问题。合理的商业模式将使产品被用户所接受,甚至会给自己带来收益。

关于眼界与技术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这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是需要的。不同的方面的了解将会使你对问题有不同的认知方式。这也正是综合性大学在学生培养上的天生优势。北邮是所很靠谱的理工科大学,所以培养出的学生严谨有余,而灵活、情怀不足。社科赋予人对社会和人际的了解,人文赋予人对艺术和设计上的了解。在创业型公司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种类会比大公司多,多方面的掌握有时会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在说到创业时,师兄突然感慨似乎我们都陷入了完全做好准备再出发的怪圈,许多半路出家边走边学的人却提前取得了成功。难道是研究生严谨学术的氛围使得毕业生们都不肯轻易出手么?研究生的两年半里,不要把眼光限得太死,不要抱着技术不放手,要勇敢接受新事物,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接触更多方面的人,这可能是现阶段对我最好的启示。

而那个开源小项目,可能也得重新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