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邓小平时代》

是《筚路维艰》的极好补充,以邓小平的视角翔实细致地呈现了共和国建国以来走过的每一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年代。全书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看着是大部头,但读起来甚是轻松,经过各种考证后的文字就像是亲历者的讲述一样。但凡是对共和国历史有兴趣的人都不妨一读。下面仅撷取书中部分语句,以期体现出历史长河里那些有趣的片段。

在如今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已很少见伟人。那个仅靠个人意志就能左右整个国祚的时代也已过去,通过一本书管中窥豹式地窥探曾经带领共和国走上飞速发展道路的领导人物,各位读者又会有什么体悟呢?

导言

  • 1978年时,邓小平对于如何做到民富国强并无清晰的蓝图,他承认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 他要让中国对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和新思想敞开大门,然而邓小平也明白,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整个制度
  • 为使这项重建工作有序进行,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能掌控这个过程的组织
  • 邓小平面对的是一项苛刻的、史无前例的工作:当时还没有哪个共产党国家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走上持续发展的的道路
  • 一旦没有毛泽东在背后盯着他,邓小平对自己和自己的权威十分自信,在客人面前表现得轻松自如,坦率机智
  • 在法国的五年和苏联的一年,使邓小平比毛泽东更了解世界发展的大势
  • 除了短暂的终端,邓小平终其一生都十分接近最高权力的位置
  • 邓小平在其一生中主要负责落实,而不是理论
  • 邓小平坚定地为党和国家谋利益,不为自己的朋友捞好处
  • 他的对内战和“文革”的混乱记忆犹新,因此认为中国的社会秩序很脆弱;如果他断定它受到威胁,就会做出强硬的反应

早期经历

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1904-1969

  • 毛泽东反抗自己的父亲,邓小平却没有,他只是疏远父亲而已

革命家的诞生:法国和苏联,1920-1927

  • (留法)的中国学生大多来自殷实之家,因学业优异而中选留学。他们都是想学习现代科技报效祖国的人才,可是他们在法国只能找到连法国工人都不愿做的活
  • 周恩来曾在日本和英国与激进派有过交往,具有战略意识和把各种人团结在一起工作的能力,因此成了中国青年的天然领袖
  • 邓小平在21岁离开法国时,他已经成了立场坚定,富有经验的革命领导人,他的自我认同已经与党和党内同志的认同密不可分
  • 1949年以后,从法国回来的人在建设国家中扮演了独特的重要地位,……,这些从法国回来的人有着更开阔的国际视野

反抗国民党,1927-1930

  • 冯玉祥认为共产党的政治教导员可以为他的军队培养目标感,能够让军队明白打仗是为了什么

江西、长征和西北根据地,1930-1937

  • 从长远看,他被指为“毛派头子”受到惩罚其实是他的运气,因为这使毛泽东长期相信邓小平是忠实于自己的

抗战时期,1937-1945

  • 延安既是个足够大的根据地,又离敌人足够远,这使毛泽东有时间研究党的理论和全局性战略。相比之下,住在太行山区一个较小根据地的邓小平政委,更加接近日本人的前线,几乎没有时间研究理论。他得承担实际责任

内战,1945-1949

  • 抗战之后,邓小平成了中共在晋冀鲁豫边区事实上的最高长官。……。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在年轻人中寻找和培养有前途的共产党组织人才,其中有2个人,赵紫阳和万里,在1978年以后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立中共政权,1949-1966

  • 从1947年夺取东北到1949年控制全国,中共只用了两年多时间。每占领一个大区,中共就会成立一个“局”,领导该大区。……。邓小平便成了西南局的党委第一书记。邓小平一直在这个位置干到1952年各大区主要领导人奉调回京。
  • 与叶剑英不同,邓小平在土改中成绩斐然,得到了毛泽东的表扬

建设社会主义,1952-1959

  • 1952年各大区领导人奉调回到统治全国的中央政府,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央政府副总理。……。1956年,邓小平被任命为党的总书记。
  • 1953年,财政部长薄一波丢掉了职位。毛命令邓小平接替了他。
  • 通过和毛、周一起参加会议,邓小平得以学习他那一代人中这两位最伟大的领导人如何评估国家大事。……,这些经验对于他后来在1980年代重建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都很有帮助。
  • “大跃进”开始后,特别是庐山会议后,毛泽东不再像以前那样不时征求身边干部的意见,很多忠实于毛的人也变得沉默不语
  • 邓小平像党内许多忠诚的干部一样,很清楚毛在“大跃进”期间不愿容忍不同意见,因此他也没有批评毛泽东。此外,他和另一些人认为,毛泽东在内战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做出的决策往往都被证明是正确的,所以他们宁愿把怀疑放在一边,一心执行毛的命令。
  • 1959年,邓小平在打台球时不慎滑倒摔断了腿。……。在病假开始时,邓小平的观点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几个月后他重新工作,继续听从毛的命令,表达对毛的忠心。但是“大跃进”的灾难拉大了浪漫幻想家和务实执行者之间的距离
  • 虽然在国内问题上,革命浪漫派和务实执行者之间的裂痕在1960年日益加剧,但毛泽东依旧全力支持邓小平主持中苏论战
  • 1964年,赫鲁晓夫被他的同事在政变下赶下台后,毛泽东对那些没有对他言听计从的部下感到不放心,更多谈及接班人的问题,也愈加坚定要求对他个人的完全效忠。
  • 在毛泽东看来,“走资派”就是那些我行我素,没有完全服从他领导的人
  • 1968年第一次中苏边境冲突后,10月,毛泽东发出指示,要把一些高级干部疏散到地方去,以便苏联入侵时可以组织抵抗。……。一些敏锐的观察家认为,是林彪害怕潜在的对手,把可能威胁到其权利的北京高干流放到外地。
  • 邓小平在去江西时已经深信,中国的问题不仅来自毛的错误,而且因为中国的体制有着深层缺陷。……。当他动身去江西时,他已经开始思考中国需要进行哪些改革

曲折的登顶之路,1969-1977

放逐与回归,1969-1974

  • 邓小平利用了他在江西的时光,思考着他所有进行的改革的大方向。……。他将在北京重新担任重要角色的前景,使他的思考有了目标感
  • 1968年,邓朴方不堪红卫兵无休止的迫害跳楼自尽,结果摔断了脊椎
  • 1956年邓小平在莫斯科看到赫鲁晓夫谴责斯大林时,他充分感受到了赫鲁晓夫那种感情用事的抨击会给苏共和曾为斯大林工作的人造成的重创。……,远去江西之前很久他就下定决心,自己绝不做中国的赫鲁晓夫
  • (随着中国和苏联关系的恶化),中国为对抗苏联的威胁需要其他国家的合作。毛泽东曾让4位老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和叶剑英出主意,他们回答说,中国应当主动与西方修好
  • 邓小平在江西时更加坚信,中国已经大大落后,迫切需要改革。
  • 在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毛泽东把林彪元帅和邓小平视为他的两个最有前途的接班人。林彪在抗战时脊椎神经受伤,从此变得性格内向而多疑,他很清楚跟毛泽东走得太近有危险

毛泽东任用周恩来和党的老干部,1971年9月——1973年5月

  • (在林彪叛逃死亡和大量老干部下放的情况下),此时此刻,其实只有一个人能管好党和政府,而且经过多年磨炼,他也不会威胁到毛的地位,那就是周恩来
  • 1972年1月10日陈毅元帅的追悼会为毛泽东提供了和挨整老干部的和解机会。
  • 毛把政治看得高于经济,但他从未放弃改善国民经济的愿望,他仍然需要精明能干的中共领导人
  • 在罹患癌症的早期,周恩来殚精竭虑,想办法让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工作。在需要个人高超的协调手腕才能应对的形势下,无人能够取得周恩来那样的成就。……。周恩来“文革”期间使出浑身解数,痛苦地执行着毛的指令,同时也尽力保护他觉得自己能够保护的人。

缓慢的复出,1972年1月——1973年4月

  • 邓小平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多次自我批判。他在信中还试图打消毛泽东在一个关键问题上的担忧:他说自己绝不会对“文化大革命”进行翻案
  • 1973年2月20日,邓小平和家人乘汽车前往鹰潭,在那里登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
  • 1973年3月28日晚,政治局会议上宣布邓小平为负责外交的副总理,作为周恩来的副手

毛泽东培养王洪文,1973——1974

  • 毛泽东深谙千百年来中国统治者如何处理继位的问题,……。他的做法是,先不把话说死,对自己的意图给出暗示或信号,静观其变,既维持着自己的决策权,又能随时改变主意。
  • 毛泽东知道王洪文缺少政府的知识和背景,但他相信王洪文有可靠的左派立场和领导潜力。
  • 随着健康状况的下降和年岁增高,他开始更关心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以及能够维护他遗产的接班人

中共十大,1973年8月

  • 因为健康原因,从此以后,毛不再参加任何中央全会
  • 在十届一中全会上,王洪文被任命为党的副主席,排名仅在毛、周之后
  • 十大最重要的变化也许是很多老干部重回工作岗位
  • 事实上,十大以后的政治局成员仍然受到激进派控制

批判周恩来,1973年11月——12月

  • 毛泽东指责周恩来和外交部太迁就美国,……,美国现在是利用中国去改善和苏联的关系
  • 江青很会揣摩毛的心情,而且一直伺机整周恩来

加强军队建设,1971——1974

  • 毛泽东先是依靠在军中德高望重、从不树敌的叶剑英元帅,他比林彪大10岁,没有政治野心。……,他也转而利用邓小平帮助他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 受到批判的周恩来癌症病情加重。……,在他的亲自指导下,邓小平成了事实上的代总理。随着周恩来的身体日渐虚弱,江青开始担心毛泽东想把更多工作交给邓小平。

邓小平在联大的历史性发言

  • 虽然中国在1971年就取代台湾取得了中国的席位,但邓小平是第一位在联大会议上发言的中国领导人
  • 基辛格还说,毛泽东和周恩来希望改善中美关系主要是基于安全考虑,邓小平与他们不同,他更重视国内的发展

要求安定团结

  • 毛泽东顾及身后评价,并不想让人记住他是让经济陷入灾难的人。开始提倡以安定团结为主
  • 毛泽东虽然让江青和他分局,但是直到去世之前,他一直认为江青忠实于他的继续革命事业

整顿,1974——1975

  • 毛泽东在1974年12月摆在头一位的工作是安定团结
  • 接班计划
    • 王洪文和邓小平将正式接过党和政府最高领导人的工作,但事实上仍是给毛泽东和周恩来打下手。……在毛泽东看来,王洪文和邓小平是个很有前途的组合
    • 1975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周恩来最后一次重要的公开露面。到1975年2月,权力被稳固地移交给邓小平
  • 整顿计划
    • 邓小平在1975年面对的难题是既要得到毛的支持,又要拨乱反正。……,邓小平认为,组织一个有效率的国家政府的关键不是改变法律法规,而是为各级行政单位配备领导班子
    • 邓小平的整顿先从军队抓起,担任总参谋长之后,他不失时机地采取了他认为对整顿军队最为重要的措施:恢复纪律,裁减兵员,改善训练。……,在军队里,邓小平和其盟友有效地抑制着激进派。
    • 毛泽东和王洪文的支持使邓小平能够对徐州采取迅速果断的措施。……,9号文件规定,必须消除派性,标识了毛泽东在内的北京领导层完全支持万里在徐州的工作
    • 在提高钢产量上,邓小平不再搞整顿,而是转而依靠科技
  • 王洪文失势
    • 毛泽东和王洪文之间在1974年也开始出现不和。1975年春,毛泽东对王洪文的怀疑进一步增加。……,王洪文在解决浙江问题上一无所获。
  • 中法关系
    • 邓小平在1975年5月国事访问法国,这是中共领导人第一次出访一个西方国家
    • 邓小平要向法国传递的外交政策信息是请求西方继续给予支持,共同对抗超级大国苏联,同时,对邓小平来说,学习现代化经验和磋商外交政策问题同样重要

向前看,1975

  • 邓小平小心地避免触动毛的敏感神经,同时大胆地、策略性地选拔善于治国而不是闹革命的人。……,毛泽东并没有阻止邓小平的做法,这意味着他承认当时国家需要更加稳定的领导班子
  • 政治研究室
    • 邓小平用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寻找那些毛泽东可以接受的理论观点,以便自己有更大的自由去实施他认为有利于党和国家的政策
    • 虽然邓小平全面掌握党内事务,但毛泽东仍让“四人帮”保留对宣传工作的控制权
  • 工业40条
    • 经历了“大跃进”和“文革”的破坏之后,领导层想凭借主观意志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热情基本消失
  • 中科院
    • 邓小平决定由胡耀邦领导中国科学院的实际整顿工作
    • 胡乔木在9月28日把邓小平的讲话吸收到第五稿。报告必不可少地歌颂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但也大胆宣布政治理论不能代替科学
    • 毛泽东对科学规划也很恼火,他的怒气集中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上。他坚信自己没说过这句话。
  • 文艺界小百花齐放
    • 实际上,从1975年7月起,毛让“四人帮”和邓小平来回拉锯
  • 周荣鑫对恢复高考的努力
    • 毛泽东在1968年7月做出指示,要求大学学制要缩短,要从工农中招收学生,学成后还要返回一线。1970年6月又宣布,要让工农兵而不是学术人员管理大学。大学要建校办工厂,让学生用一些时间在工厂劳动。1971年8月又规定,上大学要通过推荐而不是考试。这些改变对中国高等教育造成了严重破坏
    • 1975年1月担任教育部长后,周荣鑫在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支持下,再次计划恢复高等教育。
    • 只要毛泽东在人世,邓小平是无法实现让大学恢复正常教育这一目标的
  • 邓小平撤职
    • “文革”早期曾得到毛泽东支持的人在1975年一批批受到邓小平批评,毛一直忍着,但邓小平在清华大学的事情上走得太远了。
    • 毛看过之后说,他从来没有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他说,这样说等于把科学技术看得和阶级斗争一样重要,他不能接受。
    • 毛远新对伯父心存敬畏,与之有相同的激进观点。在1975年10月到1976年4月间成为毛泽东的新联络员。
  • 扩大批邓,1975年12月-1976年1月
    • 薄一波后来说,如果邓小平肯定“文革”,他就无法进行整顿,无法“实事求是”,也无法实行新的改革政策,解放人们思想。……。邓小平没有屈服毛的压力。
    • 他宁肯受罚也不说中国要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
    • 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在10月25日向政治局传达毛对邓小平的批评后,党建、科技、文教领域的前进步伐立刻停顿下来
    • 从短期看,邓小平是出局了,然而他在1975年底对自己所支持的事局部认错,使他在1977年复出时拥有了一个十分牢固的起点

靠边站,1976

  • 周恩来去世
    • 让他们担心的是,再也没有谁能保护国家免于疯狂了。很多人担心,周恩来现在已经不能保护他们,接下来不知会发生什么
    • 很多人对于淡化周恩来去世的做法感到愤愤不平,不只是因为没有为他们崇敬的人举行适当的悼念会,还因为这暗示周恩来和邓小平的对手在政治上占了上风
  • 邓小平下台和华国锋当选,1976年1月
    • 华国锋在每一场政治运动中都坚决用户毛泽东,而每一次运动后也都得到提拔
    • 与王洪文不同,华国锋与观点不同的干部也能做到相处融洽。华在“文革”前就是高干,刚恢复工作的老干部容易接受,“四人帮”则认为此人性格温顺,易于操纵,所以也接受
    • 毛泽东知道,华国锋不像邓小平、周恩来那样出类拔萃,但他实在找不到其他年龄和经验都合适且能符合他要求的干部
    • 与邓小平不同,华国锋是“文革”的受益者,确信不会否定“文革”,同时他没有自己的势力基础,全凭毛泽东拔擢,所以毛可以放心,他会维护毛的威望和遗志
  • 示威支持周恩来和邓小平,1976年4月
    • “四人帮”理解民情的能力极差,清明前在文汇报上发表的批邓报道引起了反弹
  • 撤掉邓小平和提拔华国锋,1976年4月
    • 毛的判断是,华国锋会一直忠实于他的路线,他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但是他希望华国锋能够团结激进派和老干部的想法却未能如愿
  • 抓捕“四人帮”
    • 江青从未培养出政治眼光、组织才能或与其他掌权者积极合作的能力,而这都是真正权利角逐者不可或缺的品质。……,在军队中,除了总政治部以外,她实际上得不到任何支持
    • (抓捕四人帮后),为了巩固对华国锋统治的支持,叶帅和李先念在各省和各大军区的主要负责人在北京召开的会议上力挺华国锋
  • 激进路线的终结
    • 其实,激进思想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分离过程,早在1974年毛泽东宣布支持安定团结时就已经开始了
    • “四人帮”的覆灭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种想通过不断革命和阶级斗争去改造世界的希望的破灭

复出,1977-1978

  • 1976年4月,华国锋被任命为总理和党的第一副主席后,美国驻京联络处主任托马斯·盖茨曾与华国锋有一次交谈。盖茨的手下根据回弹写了一份评价华国锋的报告,……,它得出结论,华国锋是个“耳聪目明却平淡无奇的人,他的突出特点是谨慎。他对材料掌握得还算充分,但没有表现出四号超长的智慧或魅力”。华看起来是一个理想的过渡人物
  • 很多人低估了华国锋和他的改革信念。……。他不仅逮捕了“四人帮”,而且减少了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更加强调现代化而不是阶级斗争。
  • 华国锋的权威:有名无实
    • (毛泽东)权力的核心一直是个人性的。他的权威不是来自于他的官方职位,而是源于他在领导革命取得军事胜利上的非凡成就,源于他对权力纯熟的使用、恢弘的想象以及借助于纪律严明的党和受到控制的宣传工具在人民心中激起的希望和敬畏
    • 华国锋缺少毛和邓那种英雄般的革命经历、宏大的历史眼光、解决问题的稳健意识以及他们的沉着和自信。……,宣传华国锋的做法引起了反弹。
    • 华国锋在1976年1月突然得到提拔,取代王洪文成为毛的第一接班人,他对担任最高领导人毫无准备
  • 华在毛的遗志和中国开放间的平衡
    • 自从毛去世后,华国锋一直宣称自己在继承毛的遗志。……,他指示拥护者在1977年2月发表了后来著名的“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都要执行,凡是毛主席的指示都要照办
    • 华国锋把振兴农业的希望放在技术上,但他在判断取得进步所必需的制度建设的速度上却经验不足
    • 中国后来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其实不少都来源于1977年华国锋领导时期,而华国锋提出的政策也并非他首创
  • 安排邓小平复出
    • 毛去世的几个月里,高层对于是否让邓小平回归一直拿不定主意
    • 华国锋意识到人们普遍支持邓小平复出,他说,要做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 邓小平明确表示他不支持华国锋的“两个凡是”。他说,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正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这实际上一方面承认了毛泽东的权威,但也在说华国锋不是解释毛泽东观点的唯一权威
    • 邓小平接手科技工作,也是表明他不会马上在关键政治领域挑战华国锋,但是为了促进科技发展,邓小平毫不犹豫触及依旧敏感的政治话题
  • 复出
    • 邓小平谈到毛的“真正路线”,以此表示他忠于毛泽东,但也强调“实事求是”
    • 邓小平逐渐意识到打击知识分子就是打击中国的科学技术
    • 邓小平重用教育和科技精英的做法遇到很多抵制,他在对知识分子的待遇表示不满时,明智地不提毛主席的角色,而是只讲“四人帮”
    • 通过推行受学术界拥护的政策,邓小平赢得了知识分子的好感,这对他的公众形象大有好处
  • 恢复高考
    • 在1977年之前,好的学校录取学生,依靠“阶级出身好”和“思想觉悟高”,根据工作单位推荐而不是考试分数。1977年高考是中共统治中国以来,第一次不把阶级出身作为录取因素,而是完全根据考试成绩
  • “实践标准”挑战“两个凡是”
    • 中共党校的《理论动态》在1978年5月登出了简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负责宣传的汪东兴和吴冷西十分恼火。
    • 邓小平在这篇文章上对胡耀邦提出了表扬,表示在这个问题上和另一些支持“两个凡是”的领导人发生斗争也是难免的
    • “实践标准”和“两个凡是”的冲突加剧了邓小平支持者和华国锋支持者的冲突,前者极力摆脱顽固僵化的教条,后者担心正统思想的松动。摊牌似乎无法避免。

开创邓小平时代,1978-1980

三个转折点,1978

  • 国家纪委和外经贸部的干部在1978年4到5月访问香港,之后讨论了在临近香港边境的广东宝安县建立出口加工区的可能性。……,没过几个月,国务院就正式批准建立这个加工区,这就是后来的深圳经济特区
  • 中国领导人对日本感兴趣,不仅因为它是获得现代工业技术的来源,还因为它提供了管理整个现代化进程的成功战略。……。日本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成功克服了与中国当时面对的类似的困境
  • 谷牧的出访和四化建设务虚会,1978年5-6月
    • 邓小平在1975年对法国的5天访问侧重于外交关系,只短暂考察了企业。谷牧副总理带领的代表团则深入考察了对中国有用的技术和观念。
    • 就像几年前的邓小平一样,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需要专心学习科学技术
    • 政治局委员听到谷牧的汇报后,才知道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差距如此之大
    • 李先念在务虚会的总结报告里说,中国不能再维持封闭的经济,为了加快发展,必须利用当前的有力条件,引入外国技术、设备、资本和管理经验
  • 点燃星星之火,1978年9月13-20日
    • 在邓小平的东北执行中,邓小平在这些地方呼吁更大胆地脱离毛的思想,不要囿于华国锋的“两个凡是”
    • 从邓小平的谈话中不难推断,邓小平认为,在改变体制、为经济增长打下坚实基础方面,华国锋做得不够
    • 在视察东北期间,邓小平要确保军队中没有人支持华国锋。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在视察期间和自己的忠实部下——沈阳军区首长李德生密切合作
  • 中央工作会议。1978年11月-12月
    • 中共历史里,1978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实行邓小平“改革开发”政策的起点。其实三中全会仅仅是正式批准了11月到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经过热烈讨论后形成的决定
    • 中央工作会议由华国锋主持。会议起初仅围绕四化开展和结束“四人帮”批判,但开始两天后,计划就被更广泛的政治讨论打乱。华和邓都不曾料到,政治气氛会如此彻底而迅速的改变。
    • 叶帅很快意识到环境的变化已经大大削弱对华国锋的支持度。11月11日,叶帅和数位高级官员召开闭门的小型会议。会议决定,华国锋不能担任最高领导权的工作,他不敢恢复老干部工作,得到高层干部的衷心拥护。他们一致同意给予邓小平比华国锋更大的权力。但是他们也反对单独一人就能做出重大决策,同意让陈云重新进入政治局常委
    • 在邓小平15日开始参加会议后,会议焦点已转向政治,而政治风向变成批判“两个凡是”
    • 华国锋在会议中意识到,很多与会者不满意“两个凡是”和对“四五”运动示威者的批判,不满他不愿给“文革”中挨整的老干部平反。……。纪登奎的开放姿态和华国锋的安抚姿态,不足以平复对华国锋的不满。
    • 11月11日当天,叶帅劝告华国锋说,要么接受已经变化的政治情绪,要么做好被人抛在后面的准备。……。华听从了叶帅的劝告:顺应正在变化的气氛,以免被人抛到后面。具体地,做了下面一些表态
      • 肯定“四五”事件是爱国主义革命运动,平反参与者
      • 给“文革”里“二月逆流”中遭迫害的人平反
      • 给彭德怀平反
      • 给陶铸、杨尚昆平反
      • 批判康生
      • 承认“实践标准”
    • 通过对已经变化的政治气氛做出让步,并在一些问题上完全改变自己观点,华国锋避免了一次内讧
    • 邓小平和陈云能够在工作会议期间团结一致,因为两人都决心给老干部平反和恢复工作。邓小平实际上成为集体领导的代言人
  • 为改革开放做准备
    • 按叶帅的提议,邓小平开始为自己的新角色做准备,当时华国锋仍保留党政军首脑的正式头衔。……,邓小平与政治局常委见面——他们都知道他和毛的分歧——向他们保证他不会成为中国的赫鲁晓夫。他还向他们保证,国家要继续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
    • 在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讲话上,邓小平并没有提出新政策,一是没时间,二是没人收。他向齐聚一堂的中共领导干部概述了他对于新时代的思路和苦苦思索的一些想法
      • 如何鼓励新思想,同时减少保守派干部的抵制
      • 如何尊重毛泽东,又摆脱他的路线
      • 如果保持乐观,又避免以后的失望
      • 如何维护稳定,又开放经济
      • 如何给予地方干部灵活空间,又维护国家的发展重点
    • 在讲话提纲里,邓小平列出了7个主题:解放思想;发扬党内民主,加强法制;向后看是为了向前看;克服严重的官僚主义;允许一部分地方和企业先富起来;在经营管理里“加强责任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 他表达了党内高层的一种主流观点:中国的两次大灾难——“大跃进”和“文革”,是由于制度造成的,这种制度允许一人统治,容不下不同声音
    • 他知道不平等会加大,……,但是他说其他人以后也会有机会,先富可以带后富
    • 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代表从根本上摆脱毛泽东时代,与会者有理由期待,那个由大规模群众运动、阶级斗争、僵化的意识形态、英雄崇拜、高度集体化和全面计划经济所构成的时代终于结束了,中国开始进入可控状态
  • 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
    • 三中全会是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庆祝会,是向中国民众和外部世界宣布新路线批准的仪式
    • 根据中央会议的一致意见,华国锋保留了他的正式头衔,邓小平的职务也不变。但是外国媒体和外交界像中国民众一样,很快就明白了副总理邓小平实际上已经成为头号领导人
    • 三中全会代表着党内民主讨论的优良传统对“两个凡是”的胜利。
  • 没有加冕礼的权力交接
    • 三中全会期间,中国领导层想尽量避免让民众和外部世界产生中国正在发生一场权力斗争的印象。
    • 党内高层没有给邓小平任何新头衔,也是因为他们担心一人大权独揽的危险。
    • 这种奇怪的安排能够运转,是因为大家都明白内情,同时邓小平本人更感兴趣的是实权。……。邓小平的非正式权力足以压倒华国锋名义上的权威,但邓小平像他的同事一样,力求避免任何公开的不和。

为自由设限,1978-1979

  • 原则上,邓小平赞同扩大自由,他愿意在这方面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但是由于他承担维护社会秩序的最终责任,当他对秩序能否维持产生深切疑虑时,他会迅速收紧控制
  • “民主墙”,1978年11月-1979年3月
    • 1978年11月19日,在新的政治气氛下,还未开售的共青团杂志《中国青年》被贴在西单公交站旁的大砖墙上,而后贴大字报表达自己观点的现象愈演愈烈,该墙之后也被称为“民主墙”
    • 事实上,邓小平在11月底与佐佐木良作的谈话中就已经警告说,有些大字报的言论不利于安定团结和实现四化。但是在民主墙出现1个月后,在三中全会临近结束时,中国的高层领导仍然愿意支持用大字报表达意见的自由
    • 到3月时,“民主墙”上张贴了更多批判中共统治的基本制度的文章。囿于政府未加限制,人们更加大胆,开始抨击整个中共和中国的政治体制,甚至开始批评邓小平。……。邓小平鼓励在党内有更多的民主讨论。但是,当抗议者吸引了大批群众,开始反对中共领导的根本制度时,他断然采取措施压制了这种挑战
  • 理论务虚会第一阶段
    • 参加务虚会的160人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党员,在1个月里的时间里,他们几乎天天都能相互交流,比“民主墙”上的大字报讨论更为细致,反映了对党史和世界局势更全面的理解。当然这两个场合也有共同基础:那就是发自内心的,为新时代营造更开放的思想气氛
    • 胡耀邦的会议开幕词引起了热烈的反向。新的气氛突破了限制,使人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坦率批评党内事务,可以批评毛泽东时代的错误,思考可接受的新界限。……。然而,从务虚会开始,有些人就担心一旦政治风险有变,最高领导人再度变的保守,他们就会惹上麻烦。
    • 实际上,某些老干部和“民主墙”以及务虚会上大胆敢言的人之间的分歧是难以弥合的。
  • 务虚会第二阶段
    • 对越战争结束后,邓小平向与会者保证,总的形式是好的,有利于安定团结。但他也警告,存在着一些隐患,因此必须坚定高举毛泽东的旗帜。不然的话,党本身也会受到攻击,这可能会导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否定,对整个这段历史的否定。
    • 邓小平始终认为,党内领导人的意见分歧不应当公之于众。
    • 邓小平想允许比毛时代更多的自由,但他也希望确定一些原则,明确划定哪些言论可接受,哪些不可接受
  • 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
    • 在务虚会的讲话上,邓小平表示写作不能挑战以下4点: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 如果邓小平认为什么事物是神圣的,那就是中国共产党
    • 胡耀邦本人更希望看到一个更开放的社会,他相信国家不会因此陷入混乱。在如何划定自由的界限上,胡耀邦和邓小平的分歧愈演愈烈,最终导致邓小平在1987年决定将他撤职
    • 很多知识分子对自由受到限制感到失望,但是与毛泽东在1957年的反右相比,邓小平的反应要有节制得多。他知道要实现现代化,他需要知识分子的合作。
    • 在邓小平统治期间,在自由边界问题上他将面对不断的拉锯战,最终在1989年6月4日带来一场悲剧

苏联——越南的危险,1978-1979

  • 与毛和周相比,邓关注中国有关的重大问题时更有系统性,也更坦白直率
  • 邓小平的战略分析起点和毛泽东是一样的:分清主要敌人,广结盟友与之对抗;分化敌人的盟友,使之疏远敌人。到1969年,苏联显然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主要敌人
    • (在所有的事态发展中),邓小平认为苏越结盟是对中国最大的威胁
    • 无论从个人还是国家来说,邓小平都要被越南出卖的感觉。因为中国曾为越南抗美做出了巨大牺牲,而50年来他本人也和越南人有深厚的个人交往。……,邓小平理解中越关系的复杂性——因为国家利益发生了变化,需要用新的眼光重新考量
    • 1975年9月,越南最高领导人黎笋率团访问北京,希望避免与中国彻底决裂。他们想得到一些中国的援助,一边和苏联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出于毛泽东监督下的邓小平接待了这个代表团的来访。他和黎笋有一样的目标。……。邓小平失去外交控制权后不久,他和黎笋维持两国关系的努力,在激进派的手里付诸东流
  • 邓小平认为,在这些基地强大起来之前,急需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对抗苏联和越南的扩张,在出访的13个月里,他首先访问了一直与中国关系良好,能帮助中国加强边境安全的几个国家
    • 缅甸和尼泊尔,1978年1-2月:邓小平的首要目的不是和这两个国家签署任何具体协议。因为红卫兵曾使中国的所有邻国感到害怕,所以为了发展良好关系,首先要修补好篱笆。……,邓对缅甸和尼泊尔的访问十分顺利,有助于加强两国与中国的合作
    • 朝鲜,1978年9月8-13日
      • 朝鲜和越南一样,利用中苏之争获取双方的援助,虽然总体而言它更偏向于中国
      • 邓小平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是,与日美恢复关系时,如何尽量减少中朝关系的伤害
      • 邓小平的访问可以说很成功,在拉进日美关系的同时,金日成没有和越南一起加入包围中国的行列,继续同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 东南亚寻求盟友,1978年10月5-15日
      • 邓小平根据自己多年和苏联打交道的经验,认为要让苏联停止在东南亚的扩张,需要采取强有力的军事行动,光谈判是没用的
      • 邓小平在启程东南亚时,已开始准备针对性的军事行动,但并没有公开。中国也不会像朝鲜战争那时一样出兵,邓小平担心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他计划以军事进攻的方式“给越南一个教训”,拿下几个县城,展示肌肉,然后迅速撤出。这样也可以减少苏联增兵的可能性
    • 泰国,1978年11月5-9日
      • 泰国、马来和印尼各有大约500万华人,三国领导人都担心华人更效忠中国而不是自己的国家。在“文革”期间,中国开始向这些国家进行无线电广播,输出革命,更加剧了这种担心。在邓小平出访期间,这种广播仍未停止。
      • 他承认,中国和泰国共产党的关系不可能一夜间结束。但是他私下向江萨保证,中国将不再支持泰共
    • 马来西亚,1978年11月9-12日
      • 马来西亚的领导人担心越南和苏联对东南亚的觊觎,但他们更担心当地华人的活动。邓小平很清楚这一点,他也不期望得到泰国那样的热情接待,顶多希望抵消越南向马来示好的努力,让马来西亚更靠近中国一些。
      • 在1950年代,马来亚这片英国殖民地上的共产主义运动十分强大,以至于很多马来人担心独立之后的国家会被共产主义者接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口75%是华人,当时仍是马来西亚一部分的新加坡在1965年被遗弃,被迫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 邓小平和马来西亚找到共同点的最大期望,来自于他支持马来西亚建立中立区的倡议
    • 新加坡,1978年11月12-14日
      • 他知道,李光耀总理对地缘政治有非比寻常的理解力,并且在东盟和西方政府都有不少影响力。因此他希望李光耀帮助他说服东盟对抗越南,甚至说服美国在中越冲突时为中国提供帮助,至少不造成妨碍
      • 邓小平希望李光耀能在访美时,向美国转达中国十分担心越南入侵柬埔寨,李光耀后来确实这么做了
      • 让邓小平感到意外的是,李光耀告诉她,东南亚各国相比越南更担心中国。特别是“文革”时期,中国的革命者股东支持东南亚国家的革命
      • 在大陆以外,除了船王包玉刚,没有任何领导人能像李光耀那样和邓小平建立如此深刻的交往。……,李光耀和包玉刚吸引他的地方没事他们处理现实事务上的非凡成功,都与世界级领袖直接交往,能够把握大趋势,直言不讳,愿意面对现实
  • 向东南亚示好
    • 邓小平和同事在访问中,开始关心如何让海外华人为中国大陆提供资金和国外发展的知识,邓小平尤其关心后者
    • 邓小平访问后的两年内,中国对革命广播电台的支持停止了;中国政府和中共都致力于同东南亚各国政府和执政党展开合作。这一变化也伴随中共在内政上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向日本开放,1978年

  • 为了搞好中日关系,需要让日本人相信中国式稳定的,并且会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合作伙伴。他还知道,他必须克服国人对于过去的敌人合作将会产生的抵制
  •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 邓小平在1977年夏天恢复工作时,加强中日关系的条约已被拖延多年,其中关键症结在日本不愿接受中方将反霸权条款卸载其中的要求。……,日本是一个贸易国家,当时它在境外军事行动的能力有限,所以尽量避免和任何国家全面对抗。尤其是1973年石油危机后,不像和一个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对抗
    • 田中角荣的继任者三木武夫和再之后的福田纠夫首相都做过努力,但日本右翼民族主义者拒绝和立场坚定的中方妥协。……,经过8个月的谈判,邓小平为何突然打破僵局,同意日本将缓和语气的条款写入条约?一方面由于邓确实急于搞现代化,但当时与越南发生冲突的前景也让加速谈判变得更为迫切
  • 成功访日,1978年10月19日-29日
    •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60年里,3位访问日本的外国政要给日本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分别是1960年代初肯尼迪总统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与日本民众进行了坦诚布公的公开的对话,30年后的1998年金大中访日,还有邓小平1978年访日
    • 邓小平说,他来日本有3个目的:一是互换和平友好条约的批准文件,二是向多年来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的日本友人表示感谢,三是来像徐福一样来寻找现代化的“仙草”
    • 邓小平第一次在日本举行了西方式的记者招待会,这在国内从未有过。会上记者提出钓鱼岛归属问题,邓小平回答说,中日两国看法不同,对钓鱼岛称谓也不同,不妨先把问题放一放,把它留给后人,他们会比今天的人更聪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 一个共产党领导人首次举行记者招待会,取得这样成功的部分答案是,邓小平具备在国内向不同的人解释政策的长期经验。他的成功也来自他对日本国情、观点的了解,谈到中国时的自信,承认问题的坦率态度,对日本的明显善意还有轻松风趣的语言
    • 稻山嘉宽陪同邓小平参观了君津钢铁厂,这也是后来上海宝山钢铁厂的样板。宝钢也是中国第一座现代钢铁厂的样板。
    • 邓小平在日本不仅看到了他过去只是读到的东西,他还要学习日本人如何组织工人,如果发挥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效率,他将其总结为“管理”。……,一些中国的工厂打出了标语,强调学习日本管理体系和制订培训计划的重要性
  • 在邓小平领导期间,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态度大为改观。……。在邓小平时代的鼎盛期,日本在为中国的工业和基础建设提供援助所发挥的作用,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向美国开放,1978-1979

  • 自从尼克松1972年访华以后,中国一直期待很快就能和美国建交,然而美国政治总是横生枝节。……,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特别希望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为了与美国建立联系,以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中美关系正常化是重要的第一步。
  • 为了实现和美国建交这个目标,邓小平准备在很多问题上采取灵活的立场。然而在一个问题——台湾问题——上,就像毛泽东和周恩来一样,他有着不可动摇的“原则”。除非美国和台湾断交,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撤出全部驻台美军,他不会和美国建交。
  • 万斯的“开倒车”,1977年8月
    • 受《巴拿马运河条约》在国会支持度和同苏联完成《战略武器限制条约》谈判的拖累,卡特认为有必要把中美关系正常化先放一放。
    • 邓小平仍想在对美关系上取得进展,因此他有开始尝试其他途径。……,当时中国刚开始走出孤立状态,在美国还没有能和台湾人竞争的游说团队。……。当时能够影响美国媒体和国会的最佳渠道,就是邓小平本人。
    • 卡特政府中的一些人主张美国只能在中国和越南中择其一进行关系正常化谈判。卡特平息了这个争论,他说,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更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批准了首先进行美中建交谈判,但他担心台湾在国会的游说团队会让谈判泡汤,因此坚持谈判要秘密进行。……,为了准备谈判,卡特向北京派出了一名官员,此人以对苏联的强硬立场和加快美中建交的愿望与邓小平相同。这个人也是邓小平最想要的谈判对象,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 布热津斯基取得进展,1978年5月
    • 卡特已经授权他表明,美国接受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三个条件,但是美国保留作出以下声明的权利:应当和平解决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争端
    • 在和布热津斯基的会谈中,邓小平敦促对方使美国放松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他在会谈中还暗示自己有意访美。……。布热津斯基断定邓小平对发展中美关系有一种紧迫感。他知道除非中美关系正常化,邓小平是不会访美的。
  • 加速教育交流
    • 在提问环节,国家科学基金会会长理查·阿特金森问邓小平是否担心中国留学生叛逃。邓小平回答说,他不担心这种事。他说,中国学生不同于俄国学生,他们忠于自己的国家,即使去国外留学后没有马上回国的人,从长远来看仍是中国的一笔财富
  • 建交突破,1978年6-12月
    • 在第三次会谈中,美方概述了同大陆关系正常化之后美国与台湾关系的性质:文化、商业和其他交往将会继续,但是不会派驻美国政府官员。谈判中最大的难题是,美国是否继续对台军售。邓小平本来希望,只要美国同意停止对台售武,台湾会感到现实的出路只能同意与大陆统一,他希望这件事在他当政期间实现
    • 邓小平对诺瓦克说,中美两国应尽快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不但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
    • 伍德科克解释说,美国打算在1月1日和台湾断交,现在的条约规定要提前一年通知对方,尽管美国事实上打算4个月内从台湾撤出军队。邓小平说,这个方案可以接受。……,当天下午,由于知道中美建交问题已基本解决,邓小平在中央会议上做有关改革开放的跨时代讲话时,显得更加踌躇满志
    • 在美国继续对台售武的情况下,邓小平依然决定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关于他本人做出一生中这个最重大的决定之一时是如何考虑到,没有记录可考。但他知道,这个决定将使他最珍视的目标之一——有生之年看到台湾回归大陆——的实现变得异常困难
    • 中美建交协议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宣布。……。蒋经国在半夜被叫醒,得知即将发布公告的消息,台湾人的愤怒一如北京人的欣喜。……,正如卡特总统所说,“我们本以为在全国和国会内部会引起严重对立,然而这并没有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正面反应”
  • 邓小平访美,1979年1月28日-2月5日
    • 在邓小平抵达之前,他的访问已经引起公众的极大兴趣,超过了自赫鲁晓夫1959年访美以来的任何领导人
    • 万斯在备忘录里,说邓小平是一个“非凡任务——急躁、好胜、自信、坦率、直接、强硬、头脑精明”。
    • 邓小平的随行人员不仅包括大报和新华社的记者,还有中国的首席新闻播音员赵忠祥,他在美国负责制作半小时的节目,每天行程结束后传回国内
    • 轮到邓小平发言时他说,中国领导人过去认为最大的危险来自两大强权,但他们最近开始认为美国的危险小于苏联。
    • 邓小平以严肃而又果决的作风,说明了他要对越南进行惩罚性打击的计划。……,卡特表示担心,中国如果进攻越南就会被视为侵略者,他知道这将更难以争取到国会对中美合作的支持。……。邓小平在次日的私下会晤中,就中国进攻越南做了最后的会谈。他解释了自己坚持的原因,如果中国这一次不给苏联一个教训,苏联就会像利用古巴一样利用越南(邓小平还预言了苏联会入侵阿富汗,而在1979年12月苏联也确实这么做了),但他也保证即使进攻,也会在10到20天后撤出
    • 他对卡特说,北京只会在两种情况下对台湾动武,一是台湾长期拒绝和北京谈判,二是苏联涉足台湾
    • 奥尼尔后来写到,邓小平绝不怀疑,至少就中国而言,分权制是一种十分低效的治国方式,是中国应当避免的
    • 美国国务院一些有头脑的官员,虽然完全相信中美建交恢复邦交的价值,但是对邓小平访美期间美国对中国的过度情绪化反应也表示担忧。……,而在中国,他的访问使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未来观发生了一系列巨变。

重组领导班子,1979-1980

  • 邓小平不太在乎头衔,他更为看重建立一个能干的班子和组织,他能与之一起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他成为头号领导人之后,还要想办法对付毛泽东去世后在党内无所不在的影响,尽量减少一些人的抵触情绪——他们仍然崇敬毛泽东,指责邓小平是中国的赫鲁晓夫。……1979年3月邓小平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是很重要的一步,弱化了保守派的批评
  • 在公开场合,邓小平并不批评毛,而把那个时期的问题归到林彪和“四人帮”身上。为了维护党的团结形象,他小心地不与华国锋直接对抗,只批“两个凡是”
  • 登黄山归来后党的建设
    • 一些政治嗅觉敏感的干部认为,邓小平登黄山,就像毛泽东著名的游长江一样,要让人们看到一个健康的领导人
    • 自中共建党以来,乙方在争论中获胜并巩固了权力,其领导人不但要选拔高层干部,还会开展吸收新党员的运动
    • 在毛泽东时代,“红”一向比“专”更重要。……。毛泽东宣布,这些旧阶级已经消失,他需要有能力的人。……,他要清除认同保守政策的政治局成员,首先是华国锋的4个拥护者——汪东兴、吴德、陈锡联和纪登奎。……,他在选拔领导人时,不是看他们是否对自己忠诚。他需要的是称职的人
    • 邓小平为他的班子选出3个他认为适合并相信有能力领导中国现代化的干部:胡耀邦、赵紫阳和万里
    • 邓小平面对的难题是,在这个最高层领导班子以下,由于“文革”带来的断层,缺乏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下一代领导人
  • 叶帅的国庆30年讲话
    • 叶帅明确表示,国家犯下“大跃进”和“文革”这些错误时,正是毛泽东执政时期。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公开承认——虽然不够直接——毛泽东要为这些错误承担一些责任
    • 叶剑英的讲话得到了非常正面的反响。受过教育的人很高兴看到,中共终于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迈向得到他们拥护的务实的方向
  • 为新班子做准备,1979年下半年
    • 华国锋在1979年夏天基本上已经靠边站,和邓小平重叠的工作,干脆被邓小平接了过来
    • 1980年2月的五中全会可以视为邓小平领导班子的起点。华国锋的4个拥护者——汪东兴、吴德、陈锡联和纪登奎将离开政治局,胡耀邦和赵紫阳将在会上担任要职
  • 1980年的“国情咨文”
    • 邓小平要在10年内从经济上超过台湾和实现统一台湾的目标,事实证明过于乐观了。然而,台湾在此后30年取得的经济成就,完全取决于它和大陆的经济关系
    • 实现经济现代化需要做什么?邓小平提出了4个要求:坚定不移的政治路线,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
    • 实际上,邓小平在描述执政党的理想角色时,听上去更像是一个西方的企业主管,而不是毛泽东的信徒
    • 邓小平对他所说的党内民主做了解释:党员有意见可以提出来,这有助于解决问题;但党的领导听取各种意见后,一旦做出决定,党员就要执行
  • 五中全会,1980年2月23——29日
    • 邓小平的3个主要支持者胡耀邦、赵紫阳和万里接手要职。胡耀邦成了党的总书记。华国锋名义上还是总理,但赵紫阳成为实际上的总理,开始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万里成为事实上的副总理
    • 为刘少奇平反的僵局很快就被打破。邓小平在五中全会上宣布,为刘少奇平反不代表批判毛泽东。但是给刘少奇平反造成的效果使党员为修正毛泽东的历史评价、承认他的错误做好了准备。
  • 告别毛泽东时代和华国锋,1980年秋到1981年6月
    • 即使1978年12月时他还没有排除华国锋的具体计划,他当时至少已经在考虑,如何在不引起同事震惊和避免公开斗争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华国锋的权力
    • 评价毛泽东的过程,延续了邓小平一贯的理性分析:如何既能维护党的权威,又让手下的高级干部摆脱毛的路线。……。最后定稿的文件里处处可见对毛泽东思想以及毛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贡献的歌颂,但也批评了他在“大跃进”和“文革”中的作用。
    • 邓小平深知,必须让群众放心,评价毛泽东和华国锋的过程在有序进行。同时也向世界表明,中国没有发生破坏性的“权力斗争”,没有出现“非毛化”
    • 1979年5月之后华国锋就不再经常露面。1980年9月的五届人第三次会议上,华国锋做了最后一次重要讲话
    • 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华国锋在逮捕“四人帮”时做出的贡献,尽管他夸大了自己这一成就上的贡献:由于“四五”运动后的政治气氛,逮捕“四人帮”不是难事。……。在毛泽东去世后,他却用“两个凡是”加强个人权力。胡耀邦还批评华国锋搞个人崇拜,给自己添加光环。……,从毛泽东去世到1977年3月,华国锋对老干部都很粗暴。
    • 最终,政治局的大多数人都赞成华国锋辞职,把权力集中到邓小平和与其共事的人手里。
    • 邓小平成为军委主席后,叶帅便选择不再与之分担这项工作,而是回到广东老家。

邓小平时代 1978-1989

邓小平的统制术

  • 邓小平无法忍受别人会感到陶醉的个人崇拜。……,他也从未担任过党的主席或总理。……,他充分利用个人声望,大胆地创建了一套运作良好的机制
  • 权力结构
    • 邓小平圈阅或批示文件就是他领导全党工作的方式。……,他善于区分大小事,将经历集中在能给中国带啦以最大变化的事情上:制定长期战略,评价可能决定长期目标成败的政策。……,在一些重要但复杂的领域,例如经济或科技,邓小平依靠其他人思考战略,最后由他拍板。……。在军事和外交方面,邓小平有几十年的经验,对自己的想法充满自信,因此很少向别人让步。
    • 王瑞林对任何事管党或政府的事都避免做出自己的解释,只是传达邓小平的意见,这点和毛远新相反。
    • 赵紫阳在口授的回忆录中表示,他和胡耀邦更像是大秘书而不是决策者,但他们要负责抓落实
    • 中共中央办公厅是一个更大的行政单位,负责起草和传达文件,处理北京党中央各单位和省一级党委的来往。书记处则要小得多,它只为最高领导服务,就像一个党的内阁
    • 他利用书面文件处理大多数事务,避免参加劳力伤神的会议,他的大多数电话都由王瑞林处理。……,下属认为他是一个严厉、急切、要求高但讲道理的建工,他们怀着敬畏与他保持距离。他是献身于事业的同志,不是可以违背组织的需要的仗义朋友
  • 治国和改革的指导原则
    • 置身高位,参与治国后,他更看重国家的权威。……,作为头号领导人,他知道仅依靠法律不足以让群众服从他——中国还不是一个公民对法律具有发自内心的普遍尊重的国家,而部分原因在于公民们总是看到领导人在随意改变法律。
    • 邓小平从未提出过统制原则,但从他的讲话、部下的看法和所做的批示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基本原则
      • 言行要有权威性
      • 决定一旦宣布,邓小平不会承认错误,削弱自己的权威
      • 捍卫党的地位
      • 坚持统一的命令体制。邓小平不相信三权分立能在中国行得通
      • 牢牢掌控军队。主要依靠他的重视支持者杨尚昆。
      • 得到群众支持后,再做重大政策的突破。邓小平总是避免草率提出可能引起很多高层干部或普通群众抵制的政策。
      • 在长远目标下有短期决策
      • 采用有助于长远目标的政策
      • 正视令人不快的事实
      • 做事果敢。……但在重大问题上,他往往愿意在摸清全部事实之前就大胆推进
      • 推进、巩固、再推进
      • 加强团结,减少分歧
      • 避免宣传过去的恩怨
      • 通过试验避开保守力量的抵制
      • 用大白话解释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如“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摸着石头过河”等,模糊了意识形态的分歧
      • 在解释基本原则上把握好平衡
      • 避免派系,选拔能干的官员
      • 善于研究和营造“气氛”
  • 说到底,民主集中制要求每个人必须参加合唱,表态支持具体的政策。……,在邓小平看来,成功的领导人不仅要决定正确的长期战略方向,还应当知道如何去营造“气氛”,如何适时采取大胆的步骤,在干部群众都愿意跳上甲板时迅速采取行动

广东和福建的试验,1979-1984

  • 30年来广东干部一直受北京冷遇,因为对这个靠近外海毗邻香港的地方,北京总是担心它的地方主义、资本主义旧习和安全风险,压制它的工业发展。
  • 蛇口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允许境外直接投资的地方,也是中国第一个允许境外人士对于内地的公司进行决策的地方。
  • 在跟习仲勋谈话时,邓小平同意,要让广东和福建享有灵活性,一遍吸引和利用祖籍广东、福建的海外华人的资金。……,中央第50号文件同意给予广东和福建吸引外资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按邓小平的建议,这些地区称为“特区”
  • 邓小平的试验和批评者
    • 邓决定扩大市场,他个人对私人企业没有意识心态上的反对意见,他同意竞争是工商业的动力。然而他也要让中共牢牢掌握控制权,防止资本家左右中国政治。他要保留土地公有,维持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继续国家的经济计划。
    • 邓小平以极谨慎的方式,向公众解释他的理念。他和别人一起批评对外国制度亦步亦趋的人。他小心地不提外国文化更加优越,只说可以在有限范围内向外国学习
  • 中国的南大门
    • 广东和福建不同于上海,它们没多少工业,及时走了弯路也不会有太大风险
    • 假如有一个能找到让中国起飞的“仙草”,那就是香港。从1979到1995年的对话直接投资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或至少经过香港这个中国“南大门”
    • 邓小平开放连接广东和香港的“南大门”的试验,使这里成了外来投资、技术、管理技能、观念和生活方式进入中国的最重要通道
  • 广东和福建起飞
    • 习仲勋和杨尚昆设法使背景批准了一系列导致广东经济起飞的措施,但是从1980年到1985年间领导广东经济起飞的却是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
    • 一般而言,没有现代工业的国家,其官僚机构也效率低下,但是一旦采用了现代工业的效率标准,这些标准会逐渐渗透到政府之中
  • 面对保守政治逆风
    • 当时广东和福建的干部必须尽力保持一种微妙而危险的平衡,既要做好吸引外资的工作,又要避免被人指为卖身投靠外国帝国主义。……,由于在公私利益之间并无严格界限,这可能会诱使当时仍然很穷的地方干部利用职权中饱私囊 。……,一些北京高官对党纪在“文革”中受到的破坏已有认识,他们对赚钱机会可能会进一步侵蚀党的纪律更感到忧虑
    • 1981年底,北京官员对广东和福建经济犯罪的愤怒已经达到顶点。……,邓小平的试验遇到了压力。
    • 邓小平一直在阅读各种会议报告,但也一直避免公开表示支持广东和福建。
  • 向14个沿海城市扩大试验,1984年
    • 有关邓小平视察广东和福建的成功经验的报道,对当年晚些时候正式宣布开放沿海城市和进行体制改革的决定构成了有力支持
    • 当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时,他并没有为地方干部辩护。事实上他所表达的意思是,走私、贿赂和腐败不是政策本身的结果,而是政策实施上的问题
    • 为了促使新开放地区提升技术,避开陈云1982年1月提出的暂停新建经济特区的建议,1984年13号文件将新的开放城市称为“经济技术开发区”
    •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一个高级干部会议上说,他这一年办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用“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问题,另一件就是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
  • 广东成为新“大寨”
    • 过去普通人去大寨是因为被鼓励这么做;现在人们了解广东,却是因为真想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因此北京不仅不鼓励,反而试图抑制人们恨不得马上复制广东经验的愿望
    • 自广州从香港购买了一些旧出租车之后,它成为中国运营商业出租车的先驱。1987年11月的中国全运会也成为后面1990年亚运会的样板和2008年申办奥运会的跳板。

经济调整和农村改革,1978-1982

  • 邓小平在推进经济改革上,有自己的信条。其一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在邓小平看来,戈尔巴乔夫从政治体制改革入手,是误入歧途,因为“他将失去解决经济问题的权力,经济问题解决不了,人民会把他撤职的。”
  • 在外交和军事领域,他自己就能把问题吃透,运筹帷幄。但是在经济问题上,他需要人充当中国的战略家。
  • 建设派和平衡派,1978-1981
    • 最高领导层在汇总各种观点时,有不同意见逐渐形成了对立的两极。一方以建设派为中心,热衷于引进新工厂和基建项目;另一方以陈云为首,可以称为平衡派,他们行事谨慎,力求资源用在国家重点项目
    • 和华国锋一样,邓小平内心里属于希望看到快速进步的建设派。……,邓小平完全支持余秋里,且同样热衷于引进外国工厂
    • 1978年12月,党内高层相信陈云能一如既往地提供最好的经济建议,他是新时代领导经济工作的头脑最清醒的人。
    • 邓小平从支持建设派到支持平衡派的原因
      • 外汇储备吃紧
      • 陈云在党内有威望,邓也愿意和他一起反对华国锋
      • 邓准备进攻越南
    • 宣布调整政策不久,1979年的会议上,地方干部和各部委官员都抱怨中央的经济计划控制太紧。陈云也愿意让下面的市场有一定灵活性,但他坚持以计划为主
    • 陈云出院重返工作时,预算赤字大增,为新中国最多的一年。陈云痛下决心进一步加强管制。……,紧缩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邓小平必须向外国人做出解释,中国人为何撕毁引进工厂和设备的合同。这个问题和中日关系带来的麻烦尤其严重。
    • 虽然调整政策随着1982年中共十二大结束,但是作为调整政策一部分的一项重要计划仍在继续,即计划生育。……,世界上没有哪个社会实行过如此严厉的节育政策。
  • 万里和农村改革
    • 在三中全会上,包产到户的话题还属于大忌。……,万里提出“省委六条”时,全国的政策仍然明确禁止包产到户,万里不能反对。但是邓小平和一些官员看到了安徽省委在万里领导下制定的“六条”后,立刻肯定了这一试验的价值。……生产小组取得的夏粮大丰收让安徽的干部欢欣鼓舞,他们在1978年秋到处宣传自己的成就。
    • 直到1980年9月省委书记会议前夕,邓小平才同意把农业生产分散到户,这实际上标志着毛泽东启动的农村集体化结束了。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杜润生提出的,跟其他提法相比,它可以让正统派放心,集体仍是承担责任的一级地方单位。……,作为三级集体所有制(公社、大队、生产队)最高一级的公社当初把经济和政治功能集于一身,它被解散后,政治功能转移到乡镇政府或大的行政村,公社的工厂和其他经济单位变成了独立的乡镇“集体”企业
    • 包产到户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有些地方,尤其是大片荒地使用拖拉机耕种大片田地的东北地区,单个农户无法胜任。……,除了结束粮食短缺、提高农民收入外,包产到户还导致了经济作物的增加。年轻人可以去乡镇企业打工,农民也可以进城叫卖农副产品,从而改善了城市消费者的食品数量和质量。
  • 乡镇企业
    • 邓小平在1987年的会谈中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
    • 1982年撤销公社后,公社的小工厂和商店自动变成了由刚成立的乡镇政府领导的企业。……,不但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公社的管理获得独立,而且不再受公社地域的束缚,可以随意生产产品,卖向任何地方。……,境外投资也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动力。
    • 国营企业缺少灵活性,而乡镇企业完全可以对市场条件做出灵活反应。此外,国营企业要为全体职工提供很多福利:住房、劳动保障、医疗和子弟学校等。因此乡镇企业的效率要高不少。
  • 个体户
    • 小企业的恢复来源于返城失业青年的压力,要给年轻人找工作以免他们在城里闹事。
    • 城市服务业的复兴就像包产到户一样大受欢迎
    • 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中共干部正式同意了个体户可以雇佣7名以上的员工

加快经济发展和开放步伐

  • 关于增长率,1981-1983
    • 尽管陈云的批评者有时会让人觉得他发对改革,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也想让经济保持活力。但是陈云认为,自己有责任维护计划体制的良好秩序,使重点工业部门得到它们需要的资源,并保证通货膨胀不会失控
    • 在陈云和他的支持者——甚至包括赵紫阳——看来,胡耀邦竭力支持地方干部的做法都过于随心所欲,而且他对遏制通货膨胀也没有给予足够关注
  • 赵紫阳的改革构思
    • ……,邓小平已经对陈云和谨慎地计划干部领导下的缓慢增长失去了耐心,他开始离陈云而去,转而借助于赵紫阳及其智囊团
    • 当时尚无任何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而且没有造成严重动荡地——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可持续的、开放的市场经济
  • 向国外学习
    • 在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化的秘诀这一点上,除了日韩之外,没有任何发展中国家能够在广度和深度上与邓小平领导的中国相比
    • 在中国研究国外的经济发展经验方面,没有任何机构发挥的作用能与世界银行相提并论,而世行在中国发挥的作用也超过了它帮助的任何其他国家。……,1980年10月,世行做出了一个首创性的决定:他组织了一个30位世界级专家组成的团队,前往中国进行为期3个月的考察。这个计划是世行到那时为止承担过的最大的针对单个国家的研究项目
    • 当时首先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如何在维持中国经济的同时,使它转向更开放、更少管制的体制。……,世行建议让国内人口更加自由地流动,使劳动力的使用变得更有效率。
    • 1980年代初,中国负责调整经济体制的官员最初想从东欧国家寻求改革模式。……,会后东欧的学者们开始同意中国东道主的观点,即一次性大胆进行改革的东欧模式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中国太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中国唯一可行的道路是逐步开放市场和放开价格。
    • 速度问题似乎一直是邓小平的中心问题,他希望经济尽可能快速增长,又要避免“大跃进”的危险。……,由于会议之前通货膨胀已经很严重,中国很快采用了从这次会议中得到的主要教益,即用宏观调控驯服通货膨胀
    • 有些世行官员批评价格双轨制,因为这会给国营企业的干部制造迅速牟利的机会,他们可以用计划价格购买商品,再以市场价格在市场出售,但中国高层官员认为,他们有把握用行政处罚手段控制住腐败
    • 中国新的开放政策实际上是从国外引进了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和消费革命
  • 邓小平的经济攻势,1984
    • 邓小平在1982年9月开始使用“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说法,这个宽泛且模糊的巧妙概念完全符合邓小平的基本思路:即扩展可以被接受的意识形态框架,使国家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
    •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决定》宣布,将逐步减少政府定价,进一步发挥市场定价功能
    • 1984年公布的数据让陈云深感担忧,在1985年2月的会上,陈云批评了严重的预算赤字,外汇储备超额使用和严控开支的失败。他做出结论,计划优于市场的政策并没有过时。
    • 批评邓的人认为,如果邓在1984年没那么急躁,情况可能更好;也许可以避免伴随中国经济过热产生的通胀和腐败问题
  • 通胀的恐慌和反击,1988年
    • 经邓小平同意,赵紫阳在1987年十三大上的讲话里使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这又是一个巧妙的概念。……,“不再以计划为主”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新提法为继续向市场经济前进提供了框架。
    • 1988年初,邓小平决定要大胆推进改革,取消对更多商品的价格管控。……。邓小平多年来一直在了解物价改革的重要性,他知道市场价格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关键。他对同事说,“长痛不如短痛”。……,邓小平此举的另一个考虑是有增无减的腐败,价格双轨制正是腐败的制度性原因之一
    • 民众对放开物价导致的物价暴涨的惶恐反应削弱了赵紫阳的地位。当时中国的通货膨胀速度已经大大高于1949年以来的任何时期。……,尽管邓小平此后继续支持赵紫阳担任总书记,但两人关系有所紧张,因为高层和群众认为邓小平要对物价失控负责。……,8月份以后,谨慎的计划派又主导了经济政策。
    • 朱镕基在1990年代控制通货膨胀时力求实现软着陆,但陈云在1988年底终止通货膨胀的胆略,不亚于邓小平取消物价管制的气魄、
  • 中苏改革的对比
    • 中国和苏联比有不少优势
      • 漫长的海岸线
      • 海外华人众多
      • 大陆有潜在的巨大市场
      • 有比较充分的政治动机
      • 地理和种族同质性更好
    • 另外邓小平在关键问题上做出了和苏联领导人不同的决策:坚持共产党的权威。邓小平相信,中国需要单一的执政党领导国家。这和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是一样的。另外,邓小平的做法是步步推进,不搞“大爆炸”式的一步到位。
    • 邓小平全部改革战略的支撑点,是他坚定相信中国必须从观念到贸易向外部世界全面开放。……,邓小平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使国门大开,接纳外国的理念、技术和资本,其程度大大超过他的前任

台湾、香港和西藏问题

  • 在保证主权和最终控制权的同时允许台湾和香港享有高度自治。这一基本想法是周恩来提出的,但在邓小平当政的1982年得到了深入而系统的阐述,并成为“一国两制”的政策。
  • 台湾
    • 在和美国进行关系正常化的谈判时,邓预期台湾将在几年内回归大陆,当时甚至伍德科克也这么认为
    • 蒋经国知悉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建议后,却做出了挑衅的回应。同时,美国国会使局势更为复杂。……,《与台湾关系法》的精神在美国政治中的含义是,美国忠实于它的盟友,但是它违背了与中国谈判的精神。比《与台湾关系法》让邓小平更恼怒的是,里根总统发誓要给台湾以“尊严”,包括谋求和台湾建立正式关系。……,邓小平下了最大的决心,不能让里根和台湾达成协议,不惜让中美关系回到1970甚至1960年代的水平。
    • 邓小平随后又对台湾实行一系列的胡萝卜政策,以增强它与大陆改善关系的吸引力。但是台湾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中国和里根关系依旧紧张。
    • 为了表明北京对美国未减少对台军售的不满,赵紫阳不仅拒绝了里根发出的庆祝1972年《上海公报》发表10周年的访美邀请,甚至没有对信给予回复。……,布什在抵京后最初几天发现,北京对售武问题态度依旧强硬。……,邓小平和布什在会谈中达成的谅解(美国不会停止售武,但会有所限制),成了后面具体谈判的基础,并形成了八一七公报。这份公报也和《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一起成为了中美关系的3个基础文件。
    • 在1980年代中期,邓小平对自己能在“去见马克思”前解决台湾问题仍存一线希望。邓小平担心蒋经国去世后,台湾会发生混乱,因为那里有势力想和美国还有日本合作。蒋经国拒绝了邓小平的见面建议。邓小平没有多少理由自己可以解决台湾问题。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组织台湾走向独立,为他的继承者有朝一日重新控制台湾铺路。
  • 香港
    • 虽然和葡萄牙的租约到1999年才到期,澳门实际上已处在大陆控制下。葡萄牙在1967年和1974年层两次提出归还澳门。北京已与葡萄牙达成协议,大致勾画出归还澳门的方案。
    • 在中国大陆外,大概没有家庭能像包玉刚的家庭那样与邓小平已加形成密切关系。
    • 中国在香港的自己的组织写给北京的报告中,一味吹嘘中共得到的支持,这使邓小平等领导人低估了香港华人居民事实上对英人统治的满意程度。
    • 1981年初,邓小平同意开始就香港前途进行谈判。里根1981年当上总统后,邓小平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在台湾问题上很快活的进展。此时把工作重心转向香港,可以使那些对中国政府在收复台湾问题上表现软弱感到不满的爱国青年转而关注收回香港主权的斗争。
    • 撒切尔夫人在1982年6月福克兰群岛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次胜利使她过于自信。她误认为,中国拒绝考虑英国在1997年后继续保留主权只不过是可以谈判的条件。……,她说,只有在做出保证香港繁荣稳定的安排后,才能谈到主权问题。……,邓小平断然拒绝了她的建议。
    • 撒切尔夫人访华后,中英谈判被推迟了,因为中方坚持谈判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必须在1997年后完全收回主权,而撒切尔夫人不愿接受。
    • 为了给谈判做准备,邓小平向香港派出了一名级别更高的党的干部——许家屯。他的重要职责之一是挑选香港有影响的人士,邀请他们访问北京,他们在那儿有机会见到邓小平。……,许家屯在这种情况下,最终还是将香港共产党创造性地转变成了一个新团体,使它能够培养富有想象力和忠于北京的新成员。他的正式身份是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社长,但他的权力实际来自中共港澳事务委员会书记一职。
    • 许家屯的开放态度和了解香港的真诚愿望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他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将在1997年收回香港,但是不必担心,一切都会保持原样。……,许家屯的回报如同醒脑剂,但它并没有改变邓小平要收回主权的全面计划。
    • 邓小平的意思很清楚,他不承认香港行政局拥有决定香港未来的任何权力。他明确表示,谈判只能在英国和北京间进行。
    • 随着《联合声明》尘埃落定,中国开始转向制定《基本法》的工作,它实际上是1997年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
    • 港督尤德在1986年12月去世,香港民众所迸发出的对英国统治的用户还是让北京的领导人感到吃惊。……,1987年港人对回归的恐惧达到高点时,为了安定人心,未准备讲稿就亲自到《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会议上发表了讲话。……,1989年2月,《基本法》的初稿被公之于世。
    • 天安门事件之前,中英两国曾共同努力想实现一个所谓“直通车”方案,即建立一个能够顺利延续到1997年之后的政治架构。
    • 香港和北京批评彭定康的人指责他是在谋取私利,他回到英国后名声大振,成为为自由而战的人,而那些留在香港的人却要收拾他在香港和内地间造成的麻烦。
  • 西藏
    • 毛泽东曾在1950年代与藏民建立了相对良好的关系,他在1951年给16岁的达赖喇嘛相当大程度的自由。在达赖和其追随者在1959年逃跑时,毛泽东甚至下令军队不要开火,希望能让达赖回心转意
    • 1979年邓小平成为头号领导人后,他在争取藏人积极合作时所面对的困难要远比1950年代的毛泽东严重,他力求弥合“文革”在西藏以及其他地方造成的创伤
    • 达兰萨拉藏人的3个代表团来访的效果和预期相反,他们更加严厉地批评中国对待藏人的政策。……,达兰萨拉流亡藏人要求的自治程度比台湾得到的条件都要过分,这是进一步加剧紧张关系的另一个因素。……,流亡藏人要求把西藏的疆域扩大其他省份的藏人居住区。
    • 1981年到1982年沟通失败后,邓小平把西藏问题搁到一边,知道1984年中国市场化进程得到更广泛群众支持,这为处理西藏问题提供了新前景:经济增长和西藏与其他省份越来越多的联系
    • 邓小平和达赖喇嘛无法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但双方都想避免全面冲突。……,流亡藏人和北京领导人的僵局一直在持续

为军事现代化做准备

  • 攻打越南,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
    • 邓小平并不想出兵柬埔寨,他认为这会让中国陷入代价高昂的战事难以自拔。他更希望打一场“速决战”,向越南和苏联证明继续扩张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邓小平遭到了军委其他成员的普遍反对,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军队没有做好战斗准备
    • 1978年12月,中央军委预计越南即将入侵柬埔寨,……,不出所料,12月25日越南大军入侵柬埔寨,并在12天后占领金边。……,2月17日黎明,大约20万中国军队从分散在边境的26个地点同时向越南发起进攻。
    • 据估计,中方在战斗中有25000人阵亡,37000人受伤。中国军队攻下了5个省会,但人员伤亡高于越南。3月6日攻下谅山后,中国宣布胜利并撤军,前后不过29日。……,中越在1990年代恢复关系后一致同意不再提过去的冲突
    • 越南未能实现它称霸东南亚的野心,邓小平退休时越南已不再威胁东南亚各国,而是开始谋求和诸国建立友好关系
  • 减少苏联威胁
    • 毛泽东曾说,战争无法避免。邓小平有时也重复这个说法,但在解放军从越南撤兵后,他有理由变得更加乐观,他努力进一步减轻和苏联的紧张关系,以便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 邓小平指示说,代表团要向苏联转达改善中苏关系的两个条件:苏联从蒙古撤军,不帮助越南占领柬埔寨。在苏联出兵阿富汗不久,邓小平又加上了一个条件: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 和美国军事合作
    • 邓小平从未表示和美国结盟的考虑,就像过去毛泽东一样,他希望中国在安全问题上完全独立
    • 中美的军事交流因1989年天安门事件戛然而止,直到20年后也没有完全恢复
  • 推迟军事现代化
    • 邓小平必须对失望的军官一遍遍解释,为什么首先发展民用经济,再搞军事现代化是符合国家利益的。……,因此,整个1980年代中国政府不断减少军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
    • 邓小平从毛泽东那里继承的国防战略,严重依赖于两种极端的方式:“人民战争”和核武器。……,中国的军事技术在“文革”时期大大落后于互不示弱且有巨大投入的美国和苏联
    • 邓小平时代结束后,针对李登辉1995年试图搞台独的举动,此类研发和生产步伐愈发加快
  • 精简部队
    • 中共领导层早就在考虑为军界和政界的高级干部规定强制性退休的年龄,但一直未能建立这种制度。退休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干部没有任期限制,他们因为“对革命的贡献”而有资格意识
    • 邓在1982年成立中央顾问委员会后,军队中很多老领导成了该委员会的成员。
  • 军工企业的“军转民”
    • 邓小平鼓励地方军工企业和军队工厂生产更多有市场竞争力的民用产品。……,此外邓小平还要求军队把部分设备和技术转向民用经济。……,这些新的收入来源可以使官兵也称为邓小平改革的利益相关者
    • 1982年新的机构“国防科工委”成立,以便规划民用和军用技术的发展和协调
    • 很多军队领导人对非法敛财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对爱国主义战斗精神的侵蚀深感担忧。被这些问题困扰几年之后,较下层的军事单位受到了禁止参与商业活动的命令
  • 军队现代化的基础
    • 通过把军事冲突风险控制在低水平,邓小平成功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没有危及国家安全

政治的潮起潮落

  • 他和毛泽东一样,也希望确保中共干部一如既往地得到人民的支持。……,邓小平对1980年波兰罢工的反应,类似于1956年毛泽东对匈牙利和波兰起义的反应。先是允许开放言论,但是一旦发现对党的敌意威胁到党的领导,就要进行压制
  • 老干部退休
    • 1982年中顾委正式成立,邓小平希望其成员辞去(党和政府中的)正式职务。
    • 中顾委按原定计划于1992年解散,它给了老干部荣誉地位,减少了他们的权力
  • 陈云对胡耀邦的批评:另一个战场针对的是胡耀邦给予地方干部灵活性的做法,这场斗争因陈云1983年3月批评胡耀邦达到顶峰
  • 反精神污染和其反响
    • 将人道主义和异化视为普遍原则的观点,在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看来是对党的最高权威的根本挑战。邓小平没有匆忙终止一切有关人道主义和异化的讨论,但他在1983年9月份决定对宽松的气氛加以限制
    • 邓小平很不愿意搞政治运动,这会打乱正常工作,让所有可能受到批评的人产生对立情绪,但他又找不到政治运动以外的办法去遏制“精神污染”
    • 为了让被已经终止的运动灼伤的知识分子放下包袱,1984年到1985年期间,邓小平采取了宽容的做法。……,1984年12月到1985年1月的作协会议上,未邀请邓力群、胡乔木与会。……,作协会议对中共权威的放肆挑战让邓小平十分恼火,在他看来,胡耀邦在争取知识分子人心上过于宽宏大量,却未能让党的纪律得到加强
    • 邓小平继续做着一件几乎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既要坚持党的纪律,又不彻底疏远知识分子
  • 准备交接班,1985
    • 邓小平知道胡耀邦过于我行我素,不能充分考虑全盘计划的平衡,因此已经失去陈云等人的支持。……,邓小平当时已经决定让比他年轻15岁的赵紫阳作为主要候选人。赵紫阳在城市经济改革上成绩斐然,而且不疏远正统派领导人
    • 在当选候补委员的年轻干部中,还有江泽民和胡锦涛
  • 政治改革,1986-1987
    • 1980年邓小平和身边干部担心中国会发生类似席卷东欧的示威。1986年,他们则为亚洲新的一波民主示威浪潮感到紧张。
    • 在为研究政治改革设定进程时,邓小平强调党政职能分离的必要性,这是他在1941年就赞同的观点。
    • 虽然邓小平所希望的政体改革目标范围相当有限,但他给了赵紫阳很大权利,让他研究各种政治体制,听取不同专家、团体意见。
    • 邓小平在审阅赵紫阳十三大报告的草稿时指出:“我们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保证行政机构的工作效率,不受外界太多的干涉……在民主问题上不要感情用事……”
  • 学生运动和胡耀邦去职
    • 1986年的学生示威活动是“四五”运动后第一次大规模学生示威。它发源于安徽合肥和附近的南京上海,而不是在北京。主要因为方励之在中科大演讲的影响。……,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先富起来的却是最不该致富的人
    • 12月18日,示威蔓延到上海,江泽民市长出现在大批学生面前,鼓励学生直接从外文材料去更多了解民主。然后他用英文背诵了一段葛底斯堡演说,折让很多学生折服。此后几天,由于学生忙于考试,加上上海市政府宣布示威事先要得到批准,学生游行随之结束,没有发生任何意外。江泽民也因此在北京那里得到高分。
    • 邓小平知道让胡耀邦下台会带来麻烦,因为他已得到广泛的群众支持。……但邓没有预见到对胡耀邦的撤职会在仅仅两年后胡去世时引发那么大的骚乱
    • 邓小平在198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里说,反对资本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必须态度坚决。
    • 在1987年1月的党内生活会上,胡耀邦首先做了自我检讨,并对每个问题都做了解释。但他对随后受到的猛烈批评完全没有准备。
    • 胡耀邦被解除总书记一职。赵紫阳仍然担任总理,但接替胡耀邦成了代总书记
  • 反资产阶级自由化,1987
    • 胡耀邦下台后,邓小平多管齐下,加强他认为在胡耀邦领导时期日益松弛的党内纪律。
  • 中共十三大:赵紫阳主政
    • 邓小平很清楚,毛泽东至死不放弃权力造成了极大危害
    • 在十三大上,邓小平辞去了所有党政职务,陈云成为新的中顾委主任,第一线工作交给了赵紫阳。赵紫阳虽然成为当家人,但仍是在邓小平划定的范围内做事。像邓小平一样,赵紫阳也力图避免会引起争议的观点。
    • 十三大避免了正统派和改革派之间的尖锐分歧,两个最具争议的干部——胡耀邦和他的批评者邓力群——都被撤职

邓小平时代的挑战,1989-1992

北京:1989

  • 邓小平试图避免东欧发生的事情在中国重演,那里因政治领导人向民众要求让步而导致了失控
  • 1949年时的学生领袖有良好的组织和周密的计划纲领,1960年代的学生有参加红卫兵的经验。而1989年聚集成群的学生没有任何组织经验。……,他们缺乏组织、纲领和确保服从的程序,因而没有代表其他学生和政治领导人进行谈判的基础
  • 胡耀邦去世 & 骚动起源
    • 在80年代末,大多数学生更关心的不是政治自由,而是他们的个人自由,如自由择业。对普通民众,主要的担忧在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对国企员工来说,企业被迫进入市场他们可能丢掉“铁饭碗”。
  • 从悼念到抗议,4月15-22日
    • 随着广场上悼念胡耀邦的人群越聚越多,悼念活动也开始有了政治意味
    • 政府指望“四二六社论”可以镇住学生。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结果适得其反。
  • 李鹏和赵紫阳的分歧,4月29日——5月12日
    • 赵紫阳主张发表一个声明,表明党支持加强民主,提高政治生活的透明度,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但李鹏认为政府的头等大事是稳定,他批评了非法集会和谣言散布。
  • 准备戈尔巴乔夫访问和绝食抗议,5月13-24日
    • 对邓小平来说,戈尔巴乔夫从5月15日到18日的访问是中苏关系一个历史转折点,也是他个人的一次胜利。……,戈尔巴乔夫同意了邓小平恢复中苏关系的所有三个条件。
    • 5月13日上午,激进的学生领袖宣布了中国示威传统里前所未有的事情:开始绝食。……,赵紫阳没有亲自来到学生中间,而是派统战部部长替他去了广场。……,然而他的努力并未奏效。
    • 尽管参加绝食示威的学生是在争取民主,但他们自己也不遵守多数原则。
  • 戈尔巴乔夫访问
    • 学生们拒绝离开广场,政府别无选择,只好取消原定在广场举行的欢迎仪式
    • 在中国领导人中,没有任何人像邓小平一样在中苏之争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 邓小平精心与美国官员保持着沟通,以便不使中苏关系的改善损害中美关系。
    • 全世界的记者聚集在北京,本来是要报道中苏和解的过程,却发现学生运动更加引人入胜。……大多数学生其实对民主自由了解很少,对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也没有太多想法
  • 戒严令和赵紫阳离职,5月17——20日
    • 5月17日邓小平召集政治局常委和杨尚昆,商讨下一步行动。与会者里李鹏和姚依林赞同邓小平提出需要动用军队恢复秩序的意见,胡启立有些顾虑,只有赵紫阳明确反对。会议一结束,赵紫阳就请他的助手准备了一份辞职信。他知道,这意味着他官场生涯的结束。
    • 次日凌晨5点,赵紫阳来到广场表达了对学生的关切。这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 戒严受阻,5月19日-22日
    • 不论广场学生还是高层领导,都没有预料到:很多北京人蜂拥走上街头,彻底堵住了从东南西北各方向进城的军人。士兵们对自己遇到的意外毫无准备。
    • 李鹏在日记中承认,邓小平担心可能会导致“军心不稳”
  • 准备清场解决,5月22日——6月3日
    • 邓小平忙于和其他元老协商,以确保得到他们支持。陈云在危机中也支持邓小平。他说,坚定立场绝不后退,这很重要。
  • 筹建新的领导班子
    • 为了陆续赢得群众拥护,邓小平需要和天安门事件无关的新领导人,并在军队清场后向社会公布。5月19日实行戒严令前一天,邓小平、李先念和陈云就已选定江泽民做总书记。……,邓小平表扬了江泽民的果断行动,……他立场坚定、致力改革、了解科技,有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
    • 李瑞环、宋平也进入政治局。李鹏将继续担任总理。
    • 邓小平说,江泽民等新领导人上台头几个月,需要采取一些大力的行动证明他们致力于改革的决心。新的领导班子一就位,邓小平就会宣布他彻底退休的打算。江泽民并不知晓这些高层对他未来角色的讨论。
    • 中共领导人在选拔接班人时偏爱出身中共革命者的家庭,特别是烈士家庭,因为他们在紧要关头靠得住,绝对忠诚于党。
  • 清场,6月3-4日
    • 此时距离苏联瓦解还有2年,但邓小平在1989年就坚信,苏联和东欧领导人没有为维护党和国家权力做出足够努力。
    • 邓小平并不着急,他觉得没有必要谴责那些绝食、示威和请愿的人。他命令军队只把违法者和试图颠覆国家的人作为目标。……,很多人想搞清楚当晚的死亡人数,但各种估计出入极大。
  • 温室中的一代
    • 他们是这一代人中最有才华的学生,但缺少人生历练,只接受过考试的训练。
    • 这些温室中长大的一代学生就像孙中山所描述的1920年代的中国一样:一盘散沙
  • 天安门意象的力量
    • 西方民主为何对天安门事件做出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这既与电视将事件戏剧性同步展示给观众有关,也与学生认同西方理想有关。
    • 天安门事件后,相信出于国家利益美国需要与中国政府合作的商人、学者和美国政府官员,很容易受到和北京沆瀣一气的指责

稳住阵脚,1989-1992

  • “六四”之后,西方的人权团体和海外中国留学生都支持中国的异见人士,西方政治家也对中国政府实行制裁。
  • 对军队和党的讲话
    • 邓小平感谢军队干部在恢复秩序上发挥的作用。……,他说,我们原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
    • 邓小平的顽强与坚定,让很多担心中国可能内乱的人感到放心。……,邓小平显示出自信,中国有1050年代和1960年代几乎完全与外界隔绝的经历,一定能够听过1989年后外国的制裁。他认为外国商人会向他们的政府施压改善对华关系。邓小平的估计被证明是正确的。
  • 四中全会与交班
    • 全会还正式批准高层的人事变动。赵紫阳被免去一切职务,任命江泽民为总书记,宋平恶化李瑞环和江泽民、李鹏、乔石一同组成政治局常委会。……,在1989年给予江泽民这种头衔,以便他能够得到作为有效领导人所必须的权威。
    • 江泽民难以与根基深厚的邓小平相比,邓在北京有几十年经验。江泽民要依靠曾庆红等精明的部下来处理好同事关系。
    • 1989年8月,邓小平把杨尚昆和王震叫到北戴河说,他打算在11月的五中全会上把军委书记交给江泽民。党内领导人明白,这不仅意味着军队控制权交接,而且是交出了对中国的全部责任。……,邓小平多次说过,自己最后的责任之一就是建立硬性的退休制度
    • 邓小平指示说,预定于1992年的下一届中共代表大会上解散中央顾问委员会。……,他随后说出了离别寄语:一定要让群众和外国人明白,中国领导人坚持对外开放,他的接班人要维护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权威
    • 邓小平在11月7日的五中全会上,将中央军委主席一职交给江泽民。……,邓小平退休这天,柏林墙被推倒,但他的退休并没有引起任何麻烦。
  • 维持中美交流
    • 布什了解中美关系的艰难历程,他要避免将来有可能给恢复中美关系造成更大困难的任何对抗。……,确实,当两国关系变得十分紧张时,邓小平和布什的会谈让两国关系转危为安。
    • 邓小平对李鹏和钱其琛说,今天和美国的会谈只谈原则,不讲具体问题;中国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但中国领导人既不怕美国人,也不怕制裁,外交人员要牢记这一点
    • 从1989到1993年,中美军方实际上没有任何高层接触。军方的交往在1993年恢复,但信任关系再未恢复到1983至1989年的水平。1989年后,中国不再愿意从美国购买任何重要的军事设备
  • 东欧和苏联剧变
    • 1989年到1991年苏联和东欧和政治剧变,再加上春天北京的示威活动,让很多人怀疑共产党是否能在中国存在下去。……,江泽民解释了中国的情况和东欧有着根本不同。中国共产党能够在1949年建立政权,是自己的军队而不是苏联军队的结果,中国没有受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国改善了人民生活。
    • 邓小平坚信加快发展经济是保持人民拥护的关键。……,在1991年苏联保守派发动政变的第二天,邓小平把高层领导人叫到一起,让他们增强决心,团结一致做好工作,避免发生分裂。
    • 邓小平在试图说明苏联犯下的错误时称,苏联没有及时进行经济改革,高层领导人没有坚定维护共产党。……,在天安门事件之后的困难时期,邓小平不断重复着一句口头禅:“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有所作为
  • 爱国主义教育
    • “六四”后,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始处理一个更大的问题,即年轻人对政府和共产党的疏远。……,邓小平的教育观不集中在“意识形态”上,他认为那种教育过于僵化;他要提供的是公民和道德教育
    • 1989年,中宣部利用西方制裁对整体中国人的伤害,鼓励年轻人以中国历史为荣。1980年末很多中国人开始意识到,1978年对外开放后,中国人过于美化西方了。
    • 爱国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机会增加,共同构成了解决问题的手段。……,随着外国在1990年代逐渐减少制裁,中国必须在这种有排外之嫌的爱国主义和努力恢复邓小平在1977年后建立的对外友好关系之间取得平衡。

终曲:南方之行,1992

  • 1965年,毛泽东对自己没法全面控制北京的“资产阶级”政策感到不悦。他没法在中央党报《人民日报》上传播自己观点,便在上海的《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即《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然后乘坐专列前往杭州、韶山、武汉等地,为“文革”点火。1991年,类似的事情再次上演,当时邓小平对北京沉闷的经济政策感到不快,但他对这些政策又不能完全说了算。因此,他将自己的观点登在上海的《解放日报》上。同时在1992年,邓小平乘专列南下,在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点燃扩大市场开放和加快发展的大火。
  • 1988年通货膨胀、1989年5月戒严失败,之后苏联东欧政权相继垮台……。这一系列事件使北京气氛紧张。
  • 邓小平受挫,1990-1991
    • 从1984到1990年,上海没有得到北京多少帮助,它的潜力几乎没有发挥出来。……,北京一些部委领导也愿意向上海投资,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失去对广东的控制。
    • 尽管邓多次请求,七中全会仍然受到谨慎的稳健派主导,他们更加担心的不是增长速度放慢,而是经济过热。……,不过他在1991年也取得了两个小小收获:他争取到足够支持,将朱镕基调到北京担任副总理;他还让上海的报纸发表了几篇文章
    • 在1991年底,八中全会即将召开时,稳健派依旧占据上风,于是邓小平不把时间浪费在争论上,他要采取实际行动
  • 南方之行,1992年1-2月
    • 邓小平一向反对空话、长篇报告和不做认真准备的会议,他曾说过,“没有话把嘴巴一闭……会议和讲话是为了解决问题的。”
    • 在广东,邓小平到处都被喜欢和感激的人包围,他们成了邓南巡计划的啦啦队
    • 谢飞和梁广大十分清楚,邓小平也担心日益加剧的经济不平等现象;他们知道他一直鼓励先富帮后富。
  • 突破
    • 香港对于邓小平南巡的报道,让他在1992年取得了戏剧性突破。……北京那些站在谨慎计划官员一边的宣传干部面临着艰难选择。
    • 江泽民之前并没有春节给邓小平打电话的习惯。但在1992年2月3日,江泽民打电话给邓小平拜年。在之后,江泽民成了更大胆的改革者。……,在邓小平踏上回京的列车时,他有理由期待自己的南行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在江泽民要加快发展改革了。
    • 邓小平以地方干部的支持作为后盾奋力前行,他利用香港媒体并动员军队的支持。但是他也依靠了经济领域传来的喜讯。
  • 气氛变化
    • 稳健派干部意识到了邓小平讲话得到了广泛拥护,勉强同意了反映邓小平讲话精神的文件。
    • 江泽民决心在邓小平最后的考试中过关。春节,在公共场合,他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大力鼓吹者。……,最终江泽民的考试过了关。
    • 陈云在他的毕生事业即将结束时,承认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更复杂的新时期。实际上他是给下一代领导人投了信任票。
    • 在看了十四大的文件草稿后,邓小平提出了几个有待思考的问题:关于农村体制;关于自己的思想遗产,邓小平说领导人不应夸大本人的作用,要实事求是;关于统治制度,邓小平说“民主集中制”仍是“最合理的制度”。……,报告的核心内容是他南行时的观点:加大改革开放。
  • 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12-18日
    • 江泽民不但赞赏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把他的观点上升到“邓小平理论”的高度。知情人都清楚,邓小平是个实干家,不是意识形态宣传家。但对于江泽民来说,把邓小平观点上升到理论高度,可以加强它的地位,使之可以与“毛泽东思想”平起平坐,让人们可以集中精力搞四化。
    • 这次大会是对邓小平基本观点的明确肯定。毛泽东的基本信念——阶级斗争和不断革命——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经式微,并且随着他去世而消失。
    • 在十四大之前,邓小平让他的长期盟友杨尚昆和杨白冰兄弟退了休。邓小平制定刘华清——他能听从江泽民领导——和江泽民的盟友曾庆红取代了他们。
    • 按邓小平的计划,十四大也标志着任期终身制的结束。中顾委也被正式解散。……,1992年当选的政治局委员,都是与邓小平政策完全步调一致的人。
    • 江泽民手下后来成为第四代领导人的都不是老革命。他们出生在战争年代,确实1949年后接受的教育。他们年龄太小,没有赶上去苏联或东欧留学的机会;又因年龄太大,错过了去西方留学的年代。……,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优点是做事负责,与同事和下级都能搞好关系。
  • 1995年,改革派实行新政策后,住房建设开始腾飞,这一年后政府开放了住房市场。
  • 邓小平引导中国完成了从落后、封闭、僵化的社会主义制度走向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艰难过渡。……,邓小平曾说,他要让人们记住一个真实的他。他希望人们好好记住他,但不想让人们像吹捧毛泽东那样大唱赞歌。

邓小平的历史地位

  • 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结构性转变,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邓小平的全部工作都受一种信念的指导,即用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有效的管理方式,给中国带来最大的进步
  • 不论中外,在邓小平谢幕后长大的人,都很难体会邓小平踏上这个旅程时面临着多么严重的问题:一个封闭的国家、“文革”中迫害和受迫害者的深刻裂痕、军队干部对军费削减和裁军的抵制、民众对资本主义的敌视、城乡保守的结构、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抗拒、对先富的人的争议。……。但邓小平接手时,也有一些有利条件:毛泽东统一的全国性政府、经验丰富赞同变革的老干部同事、上台时有一个开放的世界贸易、其他国家愿意与中国分享资本、技术和管理。
  • 帝制时代的中国从来不是一个全球大国,甚至不是全球事务的积极参与者。……1978年前,中国政府对境外事务的参与十分有限。在邓小平领导下,中国真正加入到了国际社会中。在邓小平退休前,中国的各类机构都开始为适应外国的常规而“接轨”。
  • 党的集体领导
    • 中国共产党自1956年就开始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可是毛泽东很快又再次将它领入革命。(更多故事见《筚路维艰》 —— 社会主义的探寻和求索之路
    • 有毛泽东设计,邓小平和其同事重大调整的机制,和三权分立相反,为了解决相反的问题:为动乱不已、举步维艰、地区差异巨大的中国提供统一的领导。
    • 和毛泽东时代一样,邓小平在北京建立的核心领导以政治局和书记处为中心。它通过领导班子网络和地方联系在一起。……,北京是控制各省的关键,有任免领导班子的权力。
    • 和邓小平一样,他的接班人也认为正确选拔、培养和监督干部能够形成服务与国家整体目标的觉悟。……,让地方干部享受较多自由也存在着风险。邓小平建立的这种延续至今的机制,更重视结果而不是遵循规则。
  • 现代版的精英治国
    • 毛泽东认为“红”比“专”重要。毛去世后,邓小平取消了“阶级出身好”这条选拔干部的标准,严格按照考试来衡量。事实上,邓在各级建立了一套高度竞争性的精英考试制度。
  • 开放的全国性城市社会
    • 1949年后对人口流动的严格管制,使此前就很有限的人口流动更为缓慢。……,自1978年开始改革后,城市领导人担心农民大量流入使城市设施和食品供应不堪重负,因而保留了城市户籍制度,这种制度长期限制着人们是否能得到城市住房、就业和子女教育邓各种服务。
    • 在邓小平时代,一种真正的国家文化的成长,以及对异域文化的更多了解,大大加强了人们对整个国家的认同。……从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向以城市为主的社会的过渡以及共同的国家文化的传播,是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统一以来发生的最根本的社会变化之一
  • 乱象丛生的社会
    • 中国自1980年实施开放后,很多领域缺少规则,那时的中国类似19世纪的美国西部,法律尚不健全。
    • 当邓小平退休时,在西方受过训练的年轻法学家几乎为每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制定了法律法规,但地方官员的行事惯性使得执行远远落在后面。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谋取私利的机会相当多。
  • 邓小平接班人面临的挑战
    • 为全民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
    • 重新划定和坚守自由的界限
    • 遏制腐败
    • 保护环境
    • 维持统治的合法性。毛泽东靠打赢内战,邓小平靠在“文革”后恢复秩序。……,抓紧在某些公众关心的领域取得进展:减少腐败和不平等,提供合理水平的普遍医疗和福利
  • 作为超级大国的中国
    • 邓小平所理解得大局是,不要对边界纠纷过于激动,重要的是和其他国家搞好关系。邓小平相信,与邻国搞好关系,集中精力和平发展,符合中国的利益。
    • 邓小平曾说:“韬光养晦、绝不当头、有所作为”,在他看来,中国不应插手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