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新生的种子 —— 《翦商》

这是本好书,在周文王觉醒之前的内容里充斥着商朝稀松平常般的杀戮和人祭,考古真相真实而残酷。在周国崛起后,又能看到通过考古和古籍得到的真实而细致的历史还原,读之甚至有种魂穿商末的感觉。武王周发接过父亲遗志后,攻灭商朝,在周公的领导下,引领华夏民族形成谨慎、集体、有忧患意识等延续至今的品格。其中对于商朝祭祀的描写,易经真相的推导,周昌、周发、周公行为动机的讲解,孔子探寻真相的尝试都非常值得一读,保证会给你一种“居然如此”的冲击感。下面仅对部分精华做一些摘录,起到一些提取重点的作用。还是更推荐阅读原书,以获得更贴合作者角度的第一手认识,和对人祭更充分的感受。

代序

在代序中,许宏就一针见血地点出了书中的几个精华观点:

  • 周人并未开创一种宗教,而是采用世俗的人文主义立场,与极端宗教行为保持距离,不允许其干预现实生活,所谓“敬鬼神而远之”。这奠定了后世中国的文化基础
  • 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就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文化过于“早熟”;战国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贵族退场,这让中国政治过于“早熟”

是不是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引子

  • 殷商晚期的一处人祭坑的种种迹象都说明当时的人对举办这种祭祀活动已经非常熟悉,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操作流程
  • 从随葬品看,献祭者很可能是低级贵族,那么大概率是商纣王授意的杀戮和祭祀
  • 周朝以后的人已经忘记了商朝的人祭风俗,因为若非考古发现,从史书中完全看不到也想象不到这种情节
  • 根据考古发现,商朝建立后人祭行为出现爆发式增长
  • 商王祭祀多用羌人,即当时晋陕地区土著,羌字的甲骨文造型是头顶羊角的人
  • 中国古文明的重要特征是实用和低成本,不重视公共参与性
  • 周灭商后,人祭被周人消除,但周人并未开创一种宗教,而是采用世俗的人文主义立场,与极端宗教行为保持距离,不允许其干预现实生活,所谓“敬鬼神而远之”。这奠定了后世中国的文化基础
  • 文王周昌曾经在殷都生活,亲历商王和商人民间各种人祭仪式——这些都写进了《易经》。当然在《易经》中,文王更关心如何灭商,这是极度危险的话题,绝对不能言明,因此内容最为晦涩。
  • 人祭主要表现为三种:把人夯在地基内,即人奠基;把人作为食物或奴仆献祭给神或祖先;作为殉葬品放在助人墓穴内,即“人殉”

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升级

  • 新石器时代后,人类才有了农业和定居生活
  • 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的几千年过渡里,人群共同体规模逐渐扩大(像家庭和国家的起源里描述的一样)
  • 到4000年前时,华北地区的古国陷入沉寂,冶铜技术和水稻种植可能还未得到重视

大禹治水的真相

  • 在洛阳东的伊河、洛河沉积平原上发现了意思夏都的偃师二里头遗址,遗址里的居民疑似以水稻为主粮
  • 考古发现二里头人来自嵩山东面的新砦聚落
  • 大禹治水的内核很可能是一场龙山文化末期的古人改造湿地、开发平原的活动。治水就是排干和改造湿地。
  • 上古传说里的龙都是水生,形态和蛇接近。龙也一直是二里头高等级墓葬的标志。可以说龙是二里头——夏族王室的象征和图腾
  • 二里头人除了水稻种植和龙崇拜,还需要青铜技术来建立繁荣的聚落

二里头:青铜铸造的王权

  • 二里头通过青铜技术避免成为昙花一现的文明。二里头的城邑已有一定规模。
  • 相对人祭,二里头宫廷人群似乎更偏爱用猪献祭。尽管随着统治阶层和贵族出现,贱民和异族很多死于非命,但人祭还是比较少见
  • 在夏朝存续的500年间,铸铜技术稳定而持续地发展起来。这点从日渐兴盛的铸铜作坊可以见到。不过青铜器并未完全淘汰石器,它更多体现在上层人生活的转变
  • 学术界对文明的界定往往有3个标准:城市、冶金技术、文字。这点上商朝争议不大,不过商之前的夏——二里头文明缺乏文字要素。
  • 中国铜矿储量少,青铜器就较罕见,青铜礼器显示阶级差距,青铜兵器对木石兵器也有压倒性优势,王权从而获得武力保障,避免解体。从而避免了古国繁荣难超200年的规律。
  • 从考古结果看,二里头的青铜冶炼者和宫殿区宗教风俗并不一致,很可能只是承认宫廷王权,但自主管理族群
  • 史记里记在的夏朝王室动荡,未得到考古证明,不过里面提到的各部族也许说明夏朝还不是后世人观念中的大一统政权,内部族邦林立
  •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迹里发现的铜器是零星、小件的,可能是偶然收获的。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有一定门槛,二里头铸造区里还发现过锡片,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冶炼锡来和青铜配比

异族占领二里头

  • 二里头——夏王在洛阳盆地的疆域,史书和考古都难以给出标准答案
  • 从考古发现看,征服者在3550年前占领二里头后,未带来太多破坏,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在半个世纪后,二里头的青铜作坊被迁移到郑州商城,从此二里头古城消失,夏王朝最后的痕迹不复存在
  • 目前发现的殷商卜辞从来没有提到过夏朝。在可信的史料里,最先提到夏朝的是灭商的周人

商族来源之谜

  • 在考古中,商族灭夏前的定居地无影无踪。传说中,商族起源于简狄,它吃下玄鸟的蛋,生下儿子契。上古时代,常有女子未婚生育的神话,这可能是母系时代“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特征。周族史诗也是如此。
  • 商和参分别是黎明和黄昏时在东方和西方出现的星辰。传说契被半神帝王安排在商丘,祭祀黎明的辰星。
  • 从契到成汤很可能不止14位领袖,也不止迁徙8次,但先商族人曾经频繁迁移,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在商人辗转迁徙中,明显的趋势是向北移动。
  • 史载,商族君王冥的儿子王亥曾在有易部落淫乱,结果被杀死。这一点被顾颉刚从易经中的“丧牛于易”推断出来。其儿子从河伯部落请求援军,终于攻灭有易氏,夺回了牛群。
  • 先商族属于上古的游牧族,流动性强,以牧牛为主,当时中原气候湿润,适合水牛生存,商族始祖契的写法也能看到牛角的痕迹。
  • 除了畜牧业,商族人可能还从事贸易,因频繁迁徙因此没有留下明显的定居城邑遗址。同时为了记账和传递信息,刺激了商族发明数字和文字。
  • 根据二里头遗址后期的考古现象,可以推测因夏都王族和铸铜部落矛盾激化,二里头铸铜人也许危机之下联络了商族,最终联合攻灭二里头夏族。
  • 在商人创造的甲骨文里,暴力、征伐、杀戮是最常见的字形,还有些表示先商人的水上生活,有不少“舟”字旁的字,同时商人已经驯化和奴役大象,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殷商
  • 商族的创世神话和图腾和都分不开。

早商:仓城奇观

  • 夏朝——二里头文化保守,不热衷对外扩张,青铜技术也比较封闭。商朝则相反,经过数十年的整合同化,商族开始大规模扩张。在商城中可以看到各种外来文化因素,显然这是攻占夏朝的部落联盟
  • 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是商朝早期的统治中心,和二里头不同,偃师和郑州商城规划严密,内外分明,显示了商王整合各族的决心
  • 商朝人真正普及了青铜冶铸技术,为了支撑人口扩张,商人熟练掌握了主要作物的生产和储存。在垣曲县的古城镇发现了巨型仓储区。

人祭繁荣和宗教改革

  • 宫殿区壕沟堆积的人头盖骨,很符合现代人对商代文化以血腥著称的印象。不过从考古来看,情况更为复杂一些
    • 商人并非生来热衷杀戮和人祭,是随着王朝步入正轨,才变成蔚为大观的国家级宗教活动
    • 开国200年后,可能发生过一起王室宗教改革
    • 改革失败后,动荡和内战宣告早商的极盛时代终结,岁之时萧条、残酷的中商
  • 偃师商人在开国100年后,越来越多用人献祭。在郑州商城二期里,民间已流行人祭行为
  • 推测商人的人祭宗教和需要维系自我认同有关
  • 到中商时期,郑州商城出现了全新的青铜器祭祀,不包含人类,猜测某位商王可能试图改革人祭宗教,此时王宫区锯制人头骨的工作场戛然而止,大量半成品丢进壕沟
  • 根据史记记载,商王朝仲丁时期曾发生“九世之乱”。结合考古发现,可能就是仲丁和父亲太戊发起了改革引发了内战和萧条。改革派在郑州商城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坚持人祭的反对派则在外地重新建都
  • 九世之乱后,小双桥成为商王朝几乎唯一的繁华都邑。在小双桥遗址中发现大量残酷的人祭现象
  • 商文化的基本特征此时已基本定型:文字、青铜技术、巨大城池、崇尚暴力、热衷人祭。辉煌而野蛮。大量献祭是王权融合神权的标志,战争也让本国族民众可以团结起来。

武德沦丧南土:盘龙城

  • 早上扩张的最南端在如今武汉黄陂的盘龙城。商人到来后,原本盛产陶器的盘龙城地区立刻充满青铜器。
  • 由于此地距离统治核心区很远,商人统治者人口较少,必须估计本地土著的感受,因此放弃了暴力的宗教祭祀。和当地土著产业合作共赢。
  • 甲骨占卜是典型的中原——早商文化,在长江流域很少见,应该是商人带来的
  • 盘龙城在九世之乱后几十年消失了,青铜技术却在南土扩散开来。
  • 后来的商王渐渐开始考虑如何避免受到异族文化的侵蚀,避免重蹈覆辙

3300年前的军营:台西

  • 台西位于如今石家庄东郊台西村,此地发现了商代军营的遗址
  • 甲骨文中的刖意为砍掉小腿,对那些可能逃跑的奴隶,砍掉小腿是最好预防手段,商王通常一次对多个奴隶实施刖,为减少死亡率,商王会卜问在哪天砍腿比较好
  • 由于气候原因,马和马拉战车在中国出现较晚,要到商代后期才普及
  • 被砍掉腿的人数占墓葬总数的近十分之一

殷都王室的人祭

  • 中商的低迷直到盘庚迁殷才走出,殷都的人祭活动和种类也最多
  • 盘庚迁殷时,也许在贵族间发布了动员讲话;在之后周公毁灭殷都时,也对贵族发布了动员讲话。根据考古发现,盘庚迁殷就是从小双桥迁到了殷都
  • 新的宫殿区坐落在洹河内弯侧,位于安阳小屯村。不过殷都很大,覆盖了安阳城区
  • 除了王陵下葬的殉葬者,商王每年还要祭祀历代先祖,这也需要大量人牲
  • 在甲骨文中,砍头祭祀被称为“伐”,这也是献祭使用的最多方式,有的人牲还会被肢解,在甲骨卜辞中也有对应的字。
  • 王陵区大概每年组织一次大型祭祀,留下一组祭祀坑,持续200年
  • 除了人牲,还有少数“牲祭坑”
  • 王陵墓道上摆放着比较完整的人头,以表示对先王的尊重。而有的人头则缺少下颚甚至上颚。
  • 王室之下,贵族的人祭和人殉虽然不如王室集中,但分布较广,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 根据发现的甲骨卜辞,献祭的人数至少有14000人

商人的思维和国家

  • 商人的世界观冷酷而暴力,世界充满暴力、杀戮、掠夺和不安全。他们不认为鬼神有善恶观。
  • 甲骨文中最常见的是和杀人有关的字,不仅是杀戮,更是仪式化的杀人献祭。如伐、歼(杀两个人)、职(等待砍杀)、戍、戎、翦、我、岁、义
  • 甲骨文是标准的“男性文字”,不过也有女人的形象,比如“女”,妥(一种女子献祭方式)、母,尊贵的女性称作“妇”,右边是扫帚之意,可见商人默认女性职能是做家务
  • 早商扩张主要靠青铜技术,到了殷墟时期,商人又获得了马车技术。盘庚500年后的武丁在位时,突然出现了成熟的双马拖曳双轮战车,猜测很可能是外部输入。此时马车还不多,不足以改变战争形态,主要是通信手段和王朝上层人物的交通工具
  • 商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血缘关系的“族”,每个族有自己的“邑”,即农业居民点,保卫商朝的部族首领就是侯。商人的族不仅是血缘家族,也是政治和经济单位(和恩格斯在家庭和国家的起源中描述的氏族类似)
  • 因社会发展程度低,交通和通信手段落后,很难采用官僚制的直接管理方式,故而王权只能承认各商人部族或家族世袭的权利结构,遵循传统习惯法中的权利和义务原则
  • 由于社会以族为单位,没有完备的政府体系,也没有赋税和兵役。王室的开支不靠征税,而是自己的产业承担。贵族也会进献物品和人员,但没有量化要求。这种规则下,商王要管理的王朝事务比较少,其最重要的事务是组织祭祀和战争,各宗族承担提供祭品和战争兵员的任务。
  • 离开都城越远,土著人和商人的语言、风俗差异就越大,这些异族首领,被称为“伯”,“伯”非商族人。异族方伯不一定臣服商朝,有的还是敌对关系。商朝经常征伐这种方国,并将方伯献祭。从甲骨卜辞看,长寿的武丁就经常亲征异族地区,特别是西部羌人。
  • 商朝不可能被武力摧毁,却担心被异族污染而堕落。为了维护和传承商人文化,武丁的扩张战争伴随大规模的人祭典礼。那些异族俘虏本可以作为奴隶,但人祭宗教是商王朝的精神支柱和商族获得诸神眷顾的根源。

王后的社交圈

  • 武丁是商朝历史上一位很重要的王,奠定了殷都的格局和后期的疆域
  • 从甲骨卜辞中可知,武丁至少有三个夫人,妇好是第一位夫人,因为埋葬在娘家的家族墓地,幸而躲过了周灭商时对商王宫和王陵的报复性破坏

大学和王子

  • 历史学者李竞恒注意到殷墟人牲带箭的现象。作者推论是大学生练习射箭和搏杀的陪练
  • 实际场景里,可能是众多学生列队围攻少数几名陪练角斗士
  • 从“子”的卜辞看,有些人牲并非学校提供的,可能是学生自备,可能是先和人牲进行搏斗训练,再处死献祭给祖先
  • 腰坑殉狗是商人的传统习俗

西土拉锯战——老牛坡

  • 在陕西老牛坡发现的商代遗址中,没有较大的铜器和铸铜范,这里的商人很可能是随着郑洛地区商族人口扩张向关中盆地扩散来的。随着中商内乱,定居点被废弃。直到盘庚和武丁西进才再次掀起西进的扩张潮
  • 关中西部有一个叫“周”的羌人部族,并不是周文王的姬姓周族,而是姜姓周族。此时周文王的先祖们还生活在陕北山地,而非关中盆地。不过两个周族存在血源联系
  • 商人消灭姜姓周族后,占据了周原地区。然后册封了一位王族显贵统治这里,被称为“周侯”。这里注意“侯”和“伯”的区别,伯是异族酋长。几代人后,周文王获得的封号是“周方伯”。
  • 因为商人对待异族过于残忍,很少有羌人会选择接受商人统治。武丁死后,周侯之国废弃,商人势力撤出关中西部。
  • 老牛坡的遗址很可能是崇国的都城,作为商人西进的根据地。在商人周国灭亡后,地位更加重要。崇国后期的安定繁荣和商人招降了一支北方山地部族有关,这便是周文王祖父一代的姬姓周族。他们被安排在原先的周原地区。

周族起源史诗和考古

  • 在《诗经·大雅》中,周族始祖是一位叫姜嫄的女子。她生下了后稷,字面意义上是“谷物首领”。根据史记的说法,这可能是事业有成后的名字。和简狄相同都是未婚生子的传说,这也是母系氏族的表现
  • “帝”和“上帝”是商人的说法和宗教概念。《生民》里的说法应该都是从商人那里学来的。
  • 姜嫄的姓“姜”本意是女性的羌人。由此可见周族是羌人繁衍出来的。后稷成年后,迎娶姞姓女子,背后可能隐藏着西部族群“同姓不婚”的禁忌
  • 后稷的儿子不窋向北方迁徙,很可能是商族前期扩张时被迫的。脱离姜姓有邰氏部族后,后稷的后人选择了新的族姓——姬。在诗经的记载里,不窋的子孙又多次迁徙,最后定居如今陕西咸阳碾子坡村。作为部族首领,公刘受到众人敬仰
  • 如今先周碾子坡遗址中,均未发现人殉和人祭现象,可以说这里的生活非常和平
  • 自始祖后稷以来,周族一直有谨小慎微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身是小族群,不参与同商朝的战争,而是躲进山地,远离冲突。在之后300多年到周文王的“古公亶公”,周族才和强大的商王朝建立联系,从此命运转变。
  • 时代越晚,各族群的祖先传说就逐渐汇总在一起,为了制造更大范围的身份认同,就只能创作更古老的先祖。炎黄尧舜禹的传说就此产生。
  • 长期以来,周人都只有口头语言,没有书面文字,在和商朝接触后,周族上层族长才开始学习商人文字

成为商朝爪牙:去周原

  • 亶公带领部族从北部豳地——碾子坡重回周原,正是纣王帝辛的曾祖父武乙做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接纳姬姓周族,允许他们在周原充当商朝的微末附庸。在《易经》中能够推测出来
  • 《诗经·绵》中描述了亶公在周原的建设工作,就像对后稷和公刘的描写一样
  • 尽管亶公被尊为周人“翦商”的开端,但在当时,周族还没有实力挑战商朝
  • 武乙王接受周族迁居周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周族人需要提商朝捕猎人牲,以供商王献祭。这有可能是亶公的长子、次子泰伯和仲雍和父亲决裂前往南方蛮族的原因。幼子季历继承了族长之位。
  • 亶公和季历由于四处扩张和捕获俘虏,与周边族群关系较差。因此季历从挚国迎娶了任姓的国君二女儿,来试图和商朝攀附关系
  • 武乙王的儿子文丁和季历很可能思域商朝内斗。文丁的儿子帝乙即位后,推行“周祭”,只祭祀历代先王,不仅称先王为帝,也称在世之王为帝。商朝的这次宗教改革可能伴随了宫廷政变和派系斗争。
  • 季历死后,儿子周昌即位,此时可能还不到10岁

周文王地窖里的秘密

  • 周文王宅院地窖里发现的甲骨卜辞隐藏了文王与诸神共谋的翦商事业
  • 文王的妻子来自姒姓的莘国。她的妹妹可能嫁给了周族的召公奭。召公奭比周昌小,他的父亲可能辅佐过周昌,有太保的称号。
  • 用生日的天干作为名字是商人的习俗
  • 帝乙的儿子帝辛继任,他名为受,也称辛受
  • 周昌的长子伯邑考原名应为邑,伯标识嫡长子,考意为父亲。他本是周昌的继承人。后来死于殷都。这也是商周关系的转折点,这让文王的翦商决心不可动摇
  • 在商朝,普通人不能把占卜内容用文字写在甲骨上,甲骨卜辞绝大多数都属于帝王。这可能是当时的宗教观念,认为甲骨上的文字可以和诸神沟通,所以严禁王以外的人使用
  • 在周族首领的四合院里,发现有秘密的地窖。地窖里发现了可有微小文字的甲骨,这个行为周昌必须保密。
  • 从卜辞内容看,周昌有异乎寻常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他不仅学习了商人的甲骨占卜,还改良了易卦的预测技术,创作了《易经》

易经里的猎俘和献俘

  • 周族作为商朝附庸替商朝捕捉周边羌人作为人牲的经历被周人在后来抹去了。不过在《易经》里留下了蛛丝马迹
  • 《易经》中有不少讲述捕获、押解经验的爻辞
  • 从卜辞中能推测出,周昌应该是在接待箕子时赢得了这位重臣的好感,才获准拜见纣王

羑里牢狱记忆

  • 从考古可知商人酗酒的风气很盛,献祭的牲畜和人肢体也可能会悬挂展示,这也许是“酒池肉林”的来源
  • 到殷都后,周昌接触到了商人的另一种预测技术,就是六十四卦占算,即易卦
  • 周昌不可能有担任三公的经历,“公"是周族人发明的词汇,指族长或首领。因此猜测,周昌作为番邦酋长,可能在结识高层人物时,被卷入派系斗争,从而入狱
  • 《易经》的很多内容都和周昌的囚禁生活有关。
  • 被捕入狱后,周昌的儿子没有放弃营救。有一种可能是伯邑考来到殷都后,和苏忿生的家族建立了练习,并通过苏妲己见到了纣王,最终让父亲获释。这份恩情很重要,所以无望夺取天下后,虽然妲己背负恶名而死,但她的家人得到了重用
  • 在被囚羑里期间,周昌潜心研究易卦,从易卦占算体系中获得了天启:商朝的统治不会永远延续,周族很可能取而代之

翦商和《易经》的世界观

  • 周昌通过卦象排列组合发现,现有的世界秩序不是永恒的,商朝的统治也是如此
  • 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一条简短的解说词,成为“卦辞”,卦里的每一爻也有爻辞
  • 六十四卦和占比不同,它的原理更复杂,它认为世间的一切并不都是由神决定的
  • 《易经》被发现有“颠倒成对”的原则,即世间的一切都有相反的方向,强大的商朝也有可能灭亡。只要找到对应的卦,就可以找到灭亡商朝的密码(有点玄乎)

殷都民间的人祭

  • 殷都的商人族邑内也有自己的祭祀传统和人祭场。有的献祭者还会延缓人牲的死亡,让围观者获得精神满足
  • 初入殷都的周昌父子一定见识过民间和更大的王室献祭典礼
  • 在殷都东的大司空村里的考古发现展示了商代人祭的血腥。在这时献祭是一种公共仪式和典礼。
  • 人祭和随意杀戮的现象随着聚落规模扩大而同步增长,并在殷墟末期达到巅峰。仅有极少数聚落没有发现殉葬人

纣王的东南战争

  • 从考古发现看,殷都确实有蒸食人头的做法
  • 东方和南方的土著,商人称之为“夷”。纣王征夷是商王朝结束前的一场宏大的征服运动。从甲骨卜辞看,纣王征夷不止一次,南征捕获的大量土著会被带回殷都作为人牲,有的被剁成肉酱吃掉了。
  • 纣王向东南方开疆扩土可能有转移王朝中心的考虑,但他最终并未迁都

姜太公和周方伯

  • 姜太公的姜是他的族姓,代表他是羌人。当时西土的习惯,族姓只能称呼女子,所以六经里没有姜尚、姬昌、姬发这样的称呼,不过这些礼俗战国后就消失了
  • 姜尚又名吕尚,属于羌人里的吕氏部落,族姓内的氏(氏族、部族)才是称呼男人用的,比如周昌
  • “姜太公”里的太公是讹称,最初是指周昌的祖父亶公。同时吕尚也不存在在东海之滨隐居的说法。在身份世袭的商周时代,不可能有民间隐士因举荐一举成为帝王之师,至少要出身于小酋长家族才有外出活动的资本
  • 有文献提及,吕尚曾经在殷都当屠夫;从爻辞看,周昌曾经到访屠村,也许和吕尚达成了某些共识,对于周昌密谋的翦商大业,吕尚表示支持
  • 祭品是献给鬼神的食品,活人也可以参与分享,这是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习惯。商王杀生献祭不只是向诸神和列祖列宗贡献餐食,也是满足王族成员的酒肉之欲
  • 武王周发后来娶了吕尚的女儿,这位开国王后被称为“邑姜”,其中的“邑”说明她很可能是周邑的妻子。在周邑惨死后才改嫁二弟周发
  • 商朝的灭亡被归因于纣王的残暴和道德堕落,然而烧烤献祭的记载并非商纣首创。
  • 纣王时期的一大特点是,不仅杀祭异族人牲,也用商人贵族献祭
  • 在甲骨文中,“用”意思是杀掉献祭的人或牲畜,这几乎是它在甲骨卜辞中的唯一含义
  • 伯邑考被杀祭后,周昌和其儿子周发、周旦、周鲜等很可能参与了分食祭品,为了生存,他们只能接受商人的宗教礼仪。这次极为惊悚的经历给周方伯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西土之人

  • 献祭伯邑考后,周昌父子被恩准回到西土
  • 周人需要隐瞒吕尚来自殷都的事实,给他一个更安全的来历,这可能是垂钓故事的来源。在文王的翦商事业中,吕尚加盟最晚,但却是最重要的智囊谋士
  • 文王给吕尚的官职是“师”(教导者),这可能模仿自商朝
  • 吕氏部族加盟周邦后,吕氏部落成为周人的忠实盟军
  • 从传世的周人史诗来看,文王并未把历代商王放在重要位置,文王最推崇的是商人的至高神,也就是上帝。他率先把上帝的概念引入周族,而商人信奉的先王、龙凤、风雨并未进入文王的崇拜体系
  • 周昌重新阐释上帝还有个好处:这是商族的古代信仰,可以在商人内部获得共鸣,得到商人贵族支持
  • 周昌的将上帝概念引入后,上帝和“天”成为了可以替换的概念
  • 从殷都归来后,周昌就面聆上帝接受上帝的命令,史称“受命”,标志着和商朝分庭抗礼的开始。在称王的同时,周昌给自己了“文王”的尊号,用文武作为称号,也是来自于商朝
  • 和摩西不同在于,摩西是把上帝和特定族群绑定,文王则是解除上帝和特定族群的绑定
  • “公”是周人的词,比侯、伯更高级
  • 在那个时代,人们制造鬼神,被鬼神主宰,但又逐渐心有不甘,这已不全是神话时代,已经有“文明”的一切要素
  • 纣王末期的政治混乱,和对周国扩张的毫无反应,可能和重用异族夷人以及饮酒作乐有关
  • 文王受命6年后,灭老牛坡崇国,出于报复破坏了大量的商代墓葬
  • 攻灭崇国第二年,文王去世,周发继位,自定尊号“武王”,为了适应黄河下游的湿地地貌,在丰镐设立都城镐京,并建立大学作为征服四方的起点

牧野鹰扬

  • 可能是青年时代的殷都之行给武王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他深感自己无法继承父亲开启的正义而疯狂的事业,即便继位后,也沿用了父亲受命后的年号。不像后世儒家经典里写的周武王灭商是顺应天意,毫无悬念。实际上武王充满了对翦商事业的恐惧,经常向弟弟周公旦寻求建议。
  • 周公旦为了安慰兄长周发,只能用梦的解说来缓解。为了使自己的解释圆满,他还重新定义了“德”的概念,用道德律替换掉商人无原则的恩惠
  • 周文化和商文化有很大不同:商人直率冲动,思维灵活跳跃,有强大自信而麻木;周人则隐忍含蓄,对外界更加敏锐和警觉
  • 继位两年后,武王公开和商朝决裂,此时商朝内部也动荡不安,对西方的威胁麻木不仁
  • 盟津会盟2年后的冬春交际,武王率领联军在牧野发动总攻。商军的战车并没有起到效果,一触即溃。黎明时分,胜利属于西土联军。纣王回到殷都点火自焚而死。按照商人的宗教观念,这是一场最高级的献祭——王把自己先寄给上帝和祖先
  • 武王借助了商人各宗族稳定了商朝全境,并没有赶尽杀绝。在成功灭商后,不论是宗教理念还是语言行文,周族上层仍然需要用商人能理解的和符合习惯的方式来宣讲周朝取代商朝的合法性
  • 武王的人祭大典说明他没有创新父亲的上帝原理,也没有接受弟弟关于“德”的新理论,继续沿用了商朝德宗教传统。在翦商过程中,武王自己完成了商化
  • 灭商第二年,武王病死,周朝进入周公摄政的特殊时代

周公新时代

  • 辅政时期,周公平定了管叔和商王的叛乱,宣布了武王儿子成王的继承人地位。同时实行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其中很关键但已被遗忘的一项就是废止商朝的人祭文化
  • 为了消除商人复辟的可能性,周公做了两方面工作:拆分商人族群和分封诸侯国统治新征服的地区
  • 周公的目标是把殷都彻底抹去,因为商族的血祭文化和殷都关系太多,殷都还有众多商族王陵。殷都的所有贵贱居民都被强制迁往洛邑。部分殷民跟随子启来到商丘,建立了宋国。部分被迁移至周封所在的以朝歌为都城处在旧商朝核心区的卫国。搬迁完成后,殷都被系统和全面地毁灭。大量墓葬被毁坏,建筑被烧毁。
  • 周公认为应该淡化上帝,尽量少让它出现。但是对商人布置任务时,又会频频提及,因为商人笃信上帝,需要用上帝震慑他们
  • 营造洛邑的工作交给了召公奭,建造完成后,官方称为“成周”,而此前的镐京被称为“宗周”
  • 周公和召公对少年成王关于王朝兴衰的说教里,表示王应当要关注小民的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不要让贵族过度虐待和剥削他们,小民才是王永远获得天命眷顾的基础
  • 周公不仅终结了商人的血祭宗教,他还要抹杀关于它的记忆,防止它死灰复燃,一方面不批评商人的宗教文化,一方面不记录商人曾经的血祭行为
  • 成王亲政第5年,第二次东夷战争结束后,成王和母后东回,途中接见了一位贵族,之后这位贵族制作了一件青铜尊,尊上书“宅兹中国”,这是“中国”一词次最早的记录,最初意为“中原之地”
  • 分封侯国的方式不是周人的首创,在商朝就有了,因为交通通信方式落后,没法采用官僚制度的层级政府,只能用武装殖民、世袭统治的方式管理远方,也就是封邦建国的“封建制”
  • 随着周人大分封运动的是广泛而持续的民族融合,新的华夏族由此形成。这和周人传统的“同姓不婚”有直接关系商族人并没有“姓”的概念,也不流行族外婚,在被周人征服后,也开始和统治者周族通婚
  • 新兴的周文化是西土周族和商族文化的融合
    • 继承了商人的文字传统,但部分文字习惯来自周族
    • 继承了商人的“上帝”概念,但将之淡化成含义模糊的“天”
    • 严禁商人的人祭宗教,拒绝诸神直接干预人间事务
    • 周人谨慎、谦恭、重集体,富有忧患意识形成了新华夏族的样板品格
  • 西周社会是典型的身份世袭制,由显赫身份的家族世代占据朝廷官职,官职本身并无俸禄,主要靠自家封邑收入
  • 基于血缘宗法制的贵族等级和封建政治秩序,周人称之为“礼”。不同典礼上,根据身份等级不同,行为也遵循不同习惯。礼仪场合的乐队伴奏也有对应规范。
  • 西周末期,贵族诸侯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在幽王时期引起激烈内战,关中和镐京在战争中沦为废墟,幽王被杀。平王在晋和郑等诸侯国支持下,迁都洛阳。从此之后,王室权威衰落,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春秋时期

诸神远去后

  • 周公的改制解除了上帝和诸神对世间的掌控,把他们奉送到遥远的彼岸世界。商代里堆积大量尸骨的祭祀场消失殆尽。随葬品里不再有献祭的尸骨。后世人“正常”的墓葬观念,正是周人开创的。
  • 殷商的殉人习惯是逐渐式微的。在最遥远的燕国消失的最慢,但大的趋势还是被周文化改造。而且思维也是更个人化的,即富贵者希望把妻妾和奴婢带到彼岸世界继续侍奉自己,和基于原始宗教向神奉献人祭完全不同
  • 春秋中晚期短暂复活的人祭活动并未成为主流,有两个原因
    • 战国时期重组了社会和政治。各国变法废除了贵族制,实行君主集权和官僚制。西门豹治邺呈现的就是新兴官僚政治和民间传统文化的碰撞
    •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兴起,提倡仁政和爱人。对于制作陶人俑随葬来模仿人殉的行为,孔子评价“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也是始作俑者的来源
  • 商文化里的人祭虽然消失,但是文字和数字运算、请统计数、马拉战车等却保留了下来。
  • 商文化很复杂,有残酷、奔放、奇幻和科技理性等诸多层面,还有我们已经无从知晓的部分。

尾声:周公到孔子

从仰韶文明晚期起,华夏旧文明和国家在黄河中下游孕育出来。旧有的静态部落生活从此被战乱、杀戮打破。这些旧文明属于神权王权统一、宗教主导的社会。就此下去,历史必将充斥族群壁垒、杀戮和献祭。但在周灭商后,这些戛然而止,族群血缘壁垒被打破,尘世也远离了宗教和鬼神世界。这是华夏文化的一次重大重生。在三千年前的古人类文明中,只有华夏走出了神权掌控,成为了一种早熟的世俗文明

这个改变里,周公居功至伟。他消灭了商人的人祭宗教,和配套的弱肉强食的宗教价值体系。为了弥补这个空缺,周公发展出新的一套道德体系、历史叙事和宗教观念:

  • 淡化商人对“帝”的崇拜,周灭商后,王不再具有“帝”的神性
  • 用“天”的概念代替“帝”,减少神界对现实的干预。天无形无象,不容易被赋予拟人化的个性
  • 在政治——道德体系里宣扬性善论,回避统治者对民众的征敛和暴力统治,认为王的使命是教化万民,推行道德伦理

为了和周公的理论配套,周人重新创造了一套上古圣王的故事,尧舜禹温情禅让从此成为标准的历史叙事。同时因为周公掐断了神对人间的直接干预,这意味华夏世界不会再有主导性宗教。所以需要一套新的世俗生活的道德原则。春秋晚期开始百家争鸣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哲学就此诞生),其中孔子用“仁”来改口人和人之间的道德标准。

周公销毁了商朝诸多甲骨文记录,但文王创作的《易经》却保留了下来。为了避免联想到那段黑暗历史,周公在爻辞后面加上一段象传来做积极说明。之后孔子在整理“六经”的时候,可能已经通过《易经》和《象辞》的差异发掘出了被周公隐藏的真相。

可以说六经是截至孔子时代的符合周公精神的华夏世界社会历史知识的总集。而后伴随着各国变法,贵族社会瓦解,渺茫上古历史传说里的商文化残余记忆也终于彻底失传。神权和贵族的相继退场让中国的文化和政治都颇为“早熟”,其他的各人类文明都发生在1500年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