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自我管理的理想模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无论是从书名还是腰封的介绍,都给人一种浓浓的鸡汤学毒物的感觉。所幸,它不像曾经哄骗我的那些成功学书籍,言辞激烈却言之无物,给出许多看似有用的方法却缺少解释。书的前半部分讲述自我建设的部分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从根源出发,讲道理,有脉络地教你怎么操作,令人信服。到了后半段,介绍与人共赢的部分似乎没了前半段的严谨和冲劲,变得有些理想化。从整体来看,它告诉了你该怎么去做事,这也是它最精华的一部分。同时,它并没有告诉你应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做事时如何调整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两点因人而异,很可能没有标准答案。换句话说,它能帮你走向成功,但同时并没告诉你成功是什么,以及在走向成功时怎样忍受痛苦。
下面把书中内容再次提炼,尝试用最朴素的语言,把道理再讲一遍,并做些评论。
基础认知
谈及习惯前,我们需要先摒弃一些错误认知,重建基础认知。
由内而外
凡是秉持自己的信念而活,就能产生自尊自重和自制力,并且内心平和。
绝大多数的讨论成功因素的书籍都着重介绍“术”而非“道”,认为成功与否取决于个别习惯甚至有技巧可言。但是按“规矩”办事并非发自内心,只会暂时蒙混过关,只有“基本的品德”会伴随着你,不会随时间消逝。思维方式是行为和态度的源泉,离开的这个源泉就会表里不一、言不由衷。仅仅改变表面上的行为和态度。忽略源头的思维方式,那么改变成效一定有限。
我们要认识到,原则并非实践,原则是可推广的,实践不是。秉持原则可以让我们自如面对种种外界环境,我们的行为会自然而然地以原则作为指引。因此,要想获得长久的可持续的进步和成功,需要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由内而外”地实现自我效能和人际效能。即从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品德操守和动机。
推己及人
自我建设的过程是从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共同进步的过程。这道理再简单不过,生理上无法独立的人需要别人帮助;情感上不能独立的人,其价值和安全感都来自他人看法,一旦无法取悦他人就会极度沮丧;智力上无法独立的人需要他人帮助才可以解决问题。相反,生理独立让人自食其力;智力独立让人有自己的思想和世界观;情感独立的人信心十足,自我管理,不因他人好恶影响自我价值评价。(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理想状态)
在自我独立后,互赖是一个更加成熟的状态。人是社群动物,自我改善的行动反馈也来自他人。做到互赖,与他人共同进步更能体现你在公众领域中的价值。不过只有独立的人才能选择互赖,尚未摆脱依赖性就无法谈及双赢和共同进步。
短期和长期投资
即书中所说的金蛋与鹅的寓言,这个比喻可能还不够清晰。更浅显地说,我们日常的努力分两种:产出性的和产能性的。前者即我们每天为实现既定目标投入的努力,它帮助我们得到产出(如砍柴);后者是我们为保证后续产出投入的努力,它帮助我们维持固定的产出(如磨刀)。
这两者的平衡可以帮助你走得更稳更远。
七个习惯
下面七个习惯帮助你从依赖走向独立在走向互赖。
积极主动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认能主动努力来提高生命价值
人和其他动物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人有选择的自由。人有选择回应的能力,积极主动的人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外界条件或他人的影响。积极主动是人的天性,即使生活受到了外界条件的制约,那也是因为我们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了被外界条件控制。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他们能谨慎思考,选择价值观而非外界条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机;而消极被动的人则感情用事,易受环境或条件作用的驱使。
一个人关注的问题可以归为“关注圈”,关注圈内的可以被掌控的可以归为“影响圈”。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在做事过程中渐渐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圈和关注圈。消极被动的人往往过度关注关注圈,缺乏远见和判断力。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想想,我们日常生活的全部精力是不是都用在自己能影响的范围。是“如果”说得更多还是“我可以说得更多。
我们日常中遇到的问题基本可以归类为:
- 可以直接影响,可以通过自我独立的前三个习惯来解决
- 可以间接控制,可以通过共同进步的后三个习惯来解决
- 无法控制,泰然处之,不要被它控制
把经历投入影响圈内,从小事做起,许下承诺并兑现;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而不是一心挑错;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事端。从自身出发,满意源自内心。
FAQ
Q: 可是我感觉天气下雨或者遇到倒霉的事情,心情就会自然糟糕啊,这和这条规则是不是违背了?
A: 没有违背,在遇到天气不好或是倒霉的事情时,可以冷静下来,考虑自身能做什么努力改善心境,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做事。当你选择行动而不是受天气影响时,你就迈出了第一步。
Q: 可是不是所有事情我都能改变啊?
A: 是的,你只能改变你影响圈范围内的事物,所以专注于它们。对于你直接、间接都影响不到的事情,就放宽心态吧。
明确原则
在有了最基础的动机——“积极主动”后,你需要有一个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的原则。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何时何地都会遵循这个原则,即由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一切。这道理也很简单,凡事都需要两个阶段——构思和实践。没有构思的实践就像无头苍蝇,很容易迷失。这两个阶段在企业里也有对应版本的一句话:“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有些时候,我们更加迫切需要的是一个愿景、一套知道方针而不是路线图。很多人缺乏领导意识,连自己的价值观都没搞清楚,就忙于提高效率,制定计划和完成任务。
明确原则意味着要带着清晰地方向和价值观做自己的家长。原则包括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成就什么样的事业,以及为之奠基的原则。现在就动手吧,心中秉持着持久不变的真理(个人认为,随着阅历变化,这个真理也会不断更新),才能屹立在动荡的环境中。真正的原则和价值观会在你的每一次举动中流露出来,这些行为绝不是刻意的,而是来自发自内心的动机。
以原则为中心生活,可以让你得到可预料的长期后果,对自己的选择胸有成竹,心安理得,心里没有羁绊。每个有良知和理智的人,都足以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使命。当然追求什么样的使命和原则,书中并没有告诉你,也不是成功学的书里能告诉你的。你可能更应该从哲学家的作品里找找灵感。
FAQ
Q: 我感觉找到一个恒久的原则似乎是个很困难的挑战。
A: 是的,这点书中似乎轻描淡写地略过了,但实际上找到自己真正的追求和原则是因人而异,没有方法论的。你甚至可能需要一些哲学家的帮助。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社会阅历的积累,这个原则也应该会弹性地变化。
Q: 我已经设定好我的原则了,但感觉并没有影响到我的日常生活呀
A: 你需要潜移默化地向自己灌输定好的原则,等待着它一点点改变你的一举一动,前提是你定下的规则不是违心的,是你真正发自内心的,不要欺骗自己。
要事第一
回顾下上面两个习惯,积极主动告诉你“人生由你做主”,明确原则告诉你“如何构思自己的人生”,而要事第一则告诉你如何实践。对于这个习惯来说,前两个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有效的管理就是先做重要的事,以更直接的方式实现明确原则中定下的目标。横轴纵轴以重要和紧迫建立坐标系,位于重要、不紧迫的才是真正的要事。这些事务通常能够长远地解决你的许多其他问题,比如建立人际关系、规划长期目标、防患于未然等。高效能的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带着预防性的思维方式。(当然同时也要避免“过早优化”,确保你做的是第二象限的事务)
为了减少第三、四象限事务,甚至第一象限事务,授权是一个高效能的秘诀。授权分为两种:指令式和责任式。前者和事必躬亲没什么区别,授权的人只是为你代劳而已,你并没有充分认可他人的自我意识、想象力和独立意识。责任性授权在于关注最终结果而不是过程,允许他人自行选择做事方式,并为结果负责。当然这需要约定好预期结果,指导方针,并设置好context等。
在平日做事时,试着为自己定每周计划,每日调整,逐渐一点点靠近要事第一的理念。
FAQ
Q: 我的生活几乎被第一象限的事务堆满了,完全不像书中说的还有做第二象限事务的时间
A: 实际上,在做紧要且重要的第一象限事务时,也可以带着预防性的思路,渐渐培养要事第一、目光长远的素质。渐渐你会发现,空间会多起来。另外,在职责允许的情况下,善用责任式授权,在锻炼他人的同时,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
Q: 我怎么衡量一件事够不够“第二象限事务”?
A: 从上一节你的原则出发,这件事在长远角度上看是否更有意义。
双赢思维
个人独立不代表真正成功,圆满人生还需追求公众领域的成功。修身只是公众领域成功的基础。双赢思维是提高人际效率的一个习惯,同时也能保证自己情绪的积极向上。双赢者把生活看成一个合作的舞台,而非一个角斗场。
注:当然双赢模式需要外界环境作为温床,鼓励合作双赢,不提倡损人利己或舍己为人。缺乏这个环境,双赢只是单方愿望的乌托邦。
在与他人相处中,有这么些常见的交往模式可以选择:
- 双赢
- 两败俱伤
- 损人利己
- 舍己为人
- 好聚好散
最常见的是损人利己,在零和环境下,最容易出现这种模式。举个例子,学校,一个人的价值需要通过和他人比较来得以实现。不过也有很少数的人采取舍己为人,他们通常喜欢放低自己取悦他人,满足他人希望,通过别人的认同来吸取力量。因为前者损人利己是社会中绝大多数的情况,所以书中过度强调了要理解他人。但是不要做过头,与人相处如果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当然这个模式并不总是对的,尤其在社交中)
双赢思维的人通常具有下面一些特质,这些特质使他们具有足够的勇气和胸襟:
- 诚信,正如公关的第一原则其实是“说实话”
- 成熟,妥善处理好敢作敢为(主动:表达自己)和善解人意(被动:理解他人)
- 知足,富足的心态源自厚实的个人价值观和安全感,源于相信环境非零和
在双赢思维下解决问题,会自然而然地坚持原则,而不是立场。双方注重利益而非立场,创造出双方都能获利的方法,且不违背双方认同的原则和标准。这是双赢模式下解决问题的理想情况,拆分来说,有下面几点:
- 从对方角度看问题,理解对方想法
- 认清主要问题和矛盾
- 确认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 寻找达到结果需要的种种路径
FAQ
Q: 这里说的双赢思维能用在普通社交中么?
A: 可以,上面的陈述更多用来做事。但是做不到双赢就好聚好散这点,在社交做人中也许也是个不错的策略
Q: 上面说的场景太理想化了,我日常面对的几乎都是“损人利己”型的人
A: 做好自己,试图与他达成共赢的共识,否则如果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
知彼解己
人有表达自己的欲望,所有人都渴望自己被理解和被欣赏,却忘了在表达自己的同时,理解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共同理解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就要求你能做到“知彼解己”,首先换位思考理解对方,再想办法表达自己。也许生活中前一种人太多,书中介绍“知彼”是有些矫枉过正的嫌疑,个人认为做到足够坦诚和尊重就够了。你是发自内心的尝试理解对方的思路,而不是装出一副倾听的假样子。“知彼”这一步对情感账户的投资有着极大的帮助。
除了与朋友相处,在与同事、家人甚至陌生人交流,这个原则都是成立的。当你的子女向你抱怨“上学真是无聊透了”时,你的第一印象是“先教育他一顿,把他掰回正轨”,还是想想他或她为什么会这么想。在后者的思路下,双方就可以很轻易地做到交心的沟通。彼此坦诚,毫无矫饰,交流轻松而愉快。这种走心的交流对改善朋友、工作、亲子、夫妻关系大有裨益。
遗憾的是,讲完“知彼”后,书中并未提到“解己”。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善解人意、能换位思考,甚至只有很少人能做到,所以解己也是很必要的一部分。如何把自己说给别人听,这也很需要技巧。以我浅薄的认知看来,能做到足够坦诚就很不错了。
FAQ
Q: 我的身边似乎没有几个能真正知道和理解我想法的人,我一直在“知彼”,可却没人来了解我。
A: 找到一个能理解并倾听你想法的朋友本来就是很看缘分的事情,所以遇到了就好好珍惜吧。不过能做到“知彼”已经让你在社交的情感账户中存有许多余额了,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Q: 交心的沟通中有什么禁忌么?
A: 一是无论那个人露出了内心脆弱的一面,另一个人不要刨根问底;二是话题过于尖锐或痛苦时,要及时打住。晚些时候或当事人愿意时再说。
统合综效
原文的内容感觉有些主旨不清,文风甚至有股传销的感觉。不过总结下来,主要说的一点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即在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中,求同存异,与人沟通交往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优化提升自己。同时,以双赢为出发点,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合作抑或社交都适用这个原则。
不断更新
这个习惯主要在说,如何协调短期和长期投资。个人要在产出的同时不断审视并保持自己的产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 身体,你身体是否健康,是否能支持你继续产出。你有无锻炼、作息、营养如何
- 智力,在做业务的同时,有无阅读、学习、写作、总结,这些将开阔你的视野,成为你业务未来产出的推动力(对应习惯三)
- 社会,社交进行的如何,是否过度关注自己,忽略了社交。在情感账户中投资可以提升你的安全感,让你没有后顾之忧(对应习惯四五六)
- 精神,你的自我建设和认知进行的怎么样,有没有思考过自己的人生信条,这将为你指引人生方向(对应习惯二)
修身没有终点,日常生活就是一个学习、坚持、实践的过程。每周反思自己在各个领域的角色目标是否达到期望,调整反馈后,继续在上面4个方面努力。
总结
(私货时间)
四个字:做个好人。修炼品德,由内而外的努力,可以借助上面提到的一些策略,一步步从依赖走向独立再走向公众领域的成功。自我成长的过程多半是痛苦的或至少是痛并快乐着的,肉体或心灵总有一个正受着煎熬。当肉体和心灵都很轻松自在时,正是你最快乐的时候,而缺乏思考的快乐不会带给你任何收获。
以上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些收获。
–END–